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麻花钻

麻花钻

麻花钻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87篇,主要集中在金属学与金属工艺、机械、仪表工业、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77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49780篇;相关期刊164种,包括职业、新技术新工艺、金属加工:冷加工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5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第五届中西部地区理化检验学术年会暨实验室主任经验交流会、第四届数字化柔性装配技术论坛等;麻花钻的相关文献由1466位作者贡献,包括白海清、张建华、孙国美等。

麻花钻—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77 占比:0.7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49780 占比:99.24%

总计:50163篇

麻花钻—发文趋势图

麻花钻

-研究学者

  • 白海清
  • 张建华
  • 孙国美
  • 朱小坤
  • 周晨亮
  • 卢建飞
  • 张伟
  • 周安善
  • 李仕清
  • 戴俊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珏
    • 摘要: 由于铝合金薄壁件刚性弱,采用常规麻花钻制孔易造成薄壁件变形,导致孔的尺寸精度差及孔壁出口质量低。通过理论分析常规麻花钻制孔时产生孔形变和出口毛刺的原因,提出适用于弱刚性薄壁件的套料钻制孔工艺;采用有限元方法仿真模拟套料钻制孔工艺对孔尺寸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提升情况,与麻花钻制孔工艺对比并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针对铝合金薄壁结构件,在相同加工条件下,套料钻制孔工艺相比常规麻花钻制孔工艺具备更高的制孔尺寸精度和更优的孔壁出口质量。
    • 于爱兵; 叶家往
    • 摘要: 麻花钻的结构较为复杂且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对麻花钻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更好地完成麻花钻的教学任务,设计并建立了麻花钻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系统。该教学系统是以“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中麻花钻的相关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再由Solidworks 2021、Unity 3D 2021、3ds Max以及Visual Studio 2019等软件设计制作而成。该教学系统主要包含了四部分的内容:(1)麻花钻结构;(2)切削部分结构;(3)几何角度;(4)两种钻孔过程:车床钻孔、钻床钻孔。该教学系统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该教学系统能够自主地观察麻花钻的整体结构、切削部分结构,还能学习麻花钻几何角度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还可以操作麻花钻的三维模型在虚拟空间内实现车床钻孔和钻床钻孔的仿真。所开发的教学系统加强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降低了麻花钻这部分知识的学习难度,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这部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 曲岩嵩; 张禹
    • 摘要: 为了替代传统人力测量全磨制直柄麻花钻的参数,提高生产效率,设计了机器视觉检测产品参数的方法.用视觉传感器采集产品图像,通过图像处理算法得到轮廓精细的图像,识别出产品待检测的边缘进行测量.主要工作内容是相差的校正、图像处理和边缘提取.使用张正友标定法对相机标定,结合深度学习理论校正图像畸变,调整卷积核对图像进行锐化,选用不同的算子提取图像边缘并测量.结果表明得到的图像轮廓清晰,测量结果与手工测量结果相差很小.
    • 朱学明; 许松岭; 李占杰; 戚春亮; 刘礼平
    • 摘要: 为研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轴向力与分层特征,以电镀金刚石钻头和硬质合金麻花钻为钻削工具,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正交钻削实验,研究钻头的几何形状、刀具材质以及钻削工艺参数对玻璃纤维复合材料钻削轴向力和钻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钻削工艺参数直接影响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的钻削轴向力和钻削质量,高转速、低进给速度和合适的刀具结构、刀具材质能够降低钻削轴向力并改善加工质量.电镀金刚石钻头的轴向力和出口分层损伤大于硬质合金麻花钻的钻削轴向力和钻削出口分层损伤,电镀金刚石钻头的结构优化可以有效改善钻削质量.
    • 李福彬
    • 摘要: 连接器中的接触件插孔插针零件,一般都有对接端和压接端孔。这类零件在加工时,不能一次成型。为了保证对接端的精度,车削成形落料时,须先从对接端开始车削加工,而压接端的孔则需要调头钻孔。接触件零件的孔径大部分在Φ2以内,目前,行业内大都采用麻花钻钻孔。麻花钻由于容屑槽小,排屑易和孔壁摩擦,造成孔壁起皮或严重的刀痕。本文通过对半月钻的研究,改进半月钻的钻尖结构,解决了接触件压接端孔壁起皮和严重刀痕的问题。
    • 钱锋
    • 摘要: 通过教学实践的总结,归纳出简单实用的刃磨口诀,并对刃磨质量做出分析,方便初学者掌握标准麻花钻的刃磨技巧.
    • 马文宇; 何云; 李志慧; 任博远; 赵锦章
    •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麻花钻主切削刃前角的测量方法,探究麻花钻钻尖前角刃型变化对切削力、切屑形貌、孔径精度和钻头寿命的影响.实验采用的五款不同前角分布和横刃结构的麻花钻在不同的切削参数下以内冷的方式对TC4钛合金钻削的盲孔,结果表明:横刃长度和主切削刃前角分布对切削力产生影响.横刃长度越长,切削力越大.等前角型切削刃切削力大于前角增长型切削刃.前角分布对切削力的影响大于横刃长度.前角增长型切削刃断屑性能好,切屑完整规则.横刃轴向前角接近0°,孔径偏差较小.前角值越大,刃口强度越弱.
    • 胡立昂
    • 摘要: 麻花钻的刃磨质量直接关系到钻头的寿命,刃磨后的质量检查则是中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难点和盲点.因而设计一款简单便捷的辅助工具很有必要.笔者设计出的可调刀口角度尺,可根据不同直径钻头快速检查刃磨后麻花钻的顶角和两条主切削刃长度和高低对称情况,以降低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刃磨角度检查效率.
    • 李福彬
    • 摘要: 连接器中的接触件插孔插针零件,一般都有对接端和压接端孔.这类零件在加工时,不能一次成型.为了保证对接端的精度,车削成形落料时,须先从对接端开始车削加工,而压接端的孔则需要调头钻孔.接触件零件的孔径大部分在Φ2以内,目前,行业内大都采用麻花钻钻孔.麻花钻由于容屑槽小,排屑易和孔壁摩擦,造成孔壁起皮或严重的刀痕.本文通过对半月钻的研究,改进半月钻的钻尖结构,解决了接触件压接端孔壁起皮和严重刀痕的问题.
    • 胡鸿志; 黄俊锋; 管芳; 覃畅; 苏海涛
    • 摘要: 针对钻削过程中轴向力突变和波动造成钻削刀具磨损过快的问题,首先以Cortex-A9微处理器和嵌入式LINUX系统为核心,建立了基于高速钢麻花钻的钻削控制系统;然后利用自主设计的钻削测力仪监测钻削力工况信号,并通过信号放大滤波和离散量化等方法,获取实时的钻削轴向力数据;最后利用专家PID控制算法实现钻削过程的自适应控制,通过对钻削进给电机速度的实时控制,减小钻削过程中的轴向力波动.对比实验的结果表明,专家PID控制算法可以显著提高轴向力稳定性,并有效地保护钻削刀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