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鹿科动物

鹿科动物

鹿科动物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5篇、会议论文20篇、专利文献40913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四川动物、科技传播、中国林副特产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第六届(2015)中国鹿业发展大会、世界中联药膳食疗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暨第十届国际药膳食疗学术研讨会、第五届(2014)中国鹿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西丰)鹿与生命健康产业高峰论坛等;鹿科动物的相关文献由317位作者贡献,包括宋胜利、刘国世、史文清等。

鹿科动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5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20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0913 占比:99.60%

总计:41078篇

鹿科动物—发文趋势图

鹿科动物

-研究学者

  • 宋胜利
  • 刘国世
  • 史文清
  • 宋文辉
  • SHI Wen-qing
  • SONG Sheng-li
  • SONG Wen-hui
  • 邢秀梅
  • LIU Guo-shi
  • LIU Jiu-tian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韩诚
    • 摘要: 鹿的全身都是宝,各个部位皆入药。其茸、角、血、鞭、尾、胎、筋、骨、肝、脂、心、皮等都是可供药用的名贵中药,很多还是食疗的上好食材。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雄鹿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具有壮元阳、补气血、益精髓、强筋骨的功效.
    • 摘要: 鹿茸,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雄性未骨化密生茸毛的幼角,前者称为“花鹿茸”,后者称为“马鹿茸”。鹿茸属于名贵中药材之一,具有较好的补肾壮阳的作用。《本草纲目》称鹿茸能“生精补髓,养血益阳,强筋健骨。治一切虚损,耳聋,目暗,眩晕”等。我国历代医家均十分推崇鹿茸的补益作用,将其与人参、三七、冬虫夏草等列为名贵补益中药材,有“人参为补气第一药,鹿茸为补阳第一药”之称。
    • 张鹏卜
    • 摘要: 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社会与鹿科动物关系日益密切。近年来,学术界对人-鹿关系演变的研究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关于鹿科动物的综合性研究;二是关于鹿科动物的地理分布、绝灭时间及原因的探讨;三是人类社会对鹿科动物的攫取研究。学界虽然对人-鹿关系演变的关注越来越多,但仍存不少空白,需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探讨人类社会与鹿科动物之间的双向互动。
    • 李鑫泽; 冯佳楠; 支晓亮; 钟林强; 刘鑫鑫; 张明海
    • 摘要: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掌握物种潜在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加强对物种的保护。鹿科(Cervidae)动物是东北地区森林等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3种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梅花鹿(Cervus nippon)、驼鹿(Alces alces)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以及部分外业数据得到物种分布点,运用MaxEnt软件对3种鹿科动物进行潜在栖息地预测,模型AUC值如下:马鹿0.939,梅花鹿0.991以及驼鹿0.861。将模拟得到的潜在栖息地与东北地区保护区叠加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模型模拟得出的潜在栖息地占整个东北地区面积:马鹿(25.85%)、梅花鹿(0.99%)以及驼鹿(13.83%);潜在栖息地被现有保护区覆盖率:马鹿(10.03%)、梅花鹿(21.70%)、驼鹿(8.85%),尚有大部分潜在栖息地未得到自然保护区覆盖。上述研究结果对这3种国家级保护鹿科动物的保护管理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 巴恒星; 胡鹏飞; 李春义
    • 摘要: 鹿科动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大型哺乳动物之一,在极北地区、热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都有分布.中国占世界鹿科动物40%以上,是鹿科动物进化的主战场.鹿科动物除了具有反刍动物常见的独特表型特征外,更是进化出周期性再生新器官——鹿茸角.鹿科动物是研究生态学、行为学和进化生物学非常有价值的动物模型,特别是在研究哺乳动物器官再生方面具有重要科学价值.鹿基因组是系统阐述鹿的进化和演变,解析鹿科动物独特生物学性状的依据,对遗传资源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随着鹿科动物参考基因组的不断完善,在鹿基础科学研究上取得了诸多重要成果.本文详细综述了鹿科动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鹿遗传变异数据、适应性进化分子基础、独特性状鹿茸角的起源进化关键基因和功能基因组学,以期为鹿科动物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 李鑫泽; 冯佳楠; 支晓亮; 钟林强; 刘鑫鑫; 张明海
    • 摘要: 栖息地是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根本,掌握物种潜在栖息地的空间分布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可以加强对物种的保护.鹿科(Cervidae)动物是东北地区森林等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研究选取东北地区3种鹿科动物马鹿(Cervus elaphus)、梅花鹿(Cervus nippon)、驼鹿(Alces alces)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数据库(GBIF)以及部分外业数据得到物种分布点,运用MaxEnt软件对3种鹿科动物进行潜在栖息地预测,模型AUC值如下:马鹿0.939,梅花鹿0.991以及驼鹿0.861.将模拟得到的潜在栖息地与东北地区保护区叠加进行保护空缺分析.模型模拟得出的潜在栖息地占整个东北地区面积:马鹿(25.85%)、梅花鹿(0.99%)以及驼鹿(13.83%);潜在栖息地被现有保护区覆盖率:马鹿(10.03%)、梅花鹿(21.70%)、驼鹿(8.85%),尚有大部分潜在栖息地未得到自然保护区覆盖.上述研究结果对这3种国家级保护鹿科动物的保护管理规划的制定提供了有益参考.
    • 安易
    • 摘要: 说起黑麂,也许大家对它并不是很了解,是因为数量稀少,在动物园也很少展出。它外貌似鹿,属鹿科,因为皮毛显著呈为黑色而得名,是我国特有的物种,也是一级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也许大家第一次看到它时,感觉这像小鹿一样的黑色动物并无什么特别的,也不如一般的鹿类长得漂亮,但是大家不知道,它可是鹿科动物中的“黑金贵族”。黑麂是我国的特有的动物,它没有亚种的分化,分布范围也十分狭小,目前仅见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等地。
    • 包衡; 杨琨; 姜广顺; 无(图)
    • 摘要: 中国泰加林最大的哺乳动物非驼鹿莫属。驼鹿是典型的北方针叶林食草动物,我国新疆阿尔泰山区和东北大兴安岭林区均有分布。我国泰加林冬季最低气温可达-53°C甚至更低。极寒之下,仍然生活着一些顽强的野生动物,比如驼鹿。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鹿科动物驼鹿是泰加林的"常住居民",它们因高耸的肩部、细长的腿部和高大的身躯似骆驼而得名,2.6米的体长、2米的肩高、600千克的体重,块头也跟骆驼相当,远大于普通黄牛。
    • 张渊媛; 白加德; 柯皓(图)
    • 摘要: 麋鹿(Elaphurus davidianus Milne-Edwards)是中国特有种,因其形态独特,其角似鹿、头似马、尾似驴、蹄似牛,俗称"四不像"。1865年,法国人Père Armend David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发现麋鹿,并于1866年定名。麋鹿原为中国独有、唯一适宜湿地生境生存的鹿科动物。然而,在自然灾害及战争等天灾人祸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下,至1900年,麋鹿种群在中国基本消失。新中国成立后,在我国政府和社会力量的努力下,1985年8月麋鹿种质资源从海外重引回故土,并在北京麋鹿苑、江苏大丰、湖北石首建立起麋鹿野生放养驯化保护基地。
    • 钟南清; 张彩霞
    • 摘要: 前不久,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秘境之眼》,将镜头锁定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黑麂。黑麂在林间悠闲觅食、嬉戏等场景,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据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二级调研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程松林介绍,黑麂被学术界称为"世界上最神秘的鹿科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级保护物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