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高原鼢鼠

高原鼢鼠

高原鼢鼠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56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动物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500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四川动物、兽类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野生动物生态与资源保护第五届全国学术研讨会、第七届(2017)中国苜蓿发展大会等;高原鼢鼠的相关文献由467位作者贡献,包括花立民、魏登邦、楚彬等。

高原鼢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8 占比:5.02%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4500 占比:94.94%

总计:4740篇

高原鼢鼠—发文趋势图

高原鼢鼠

-研究学者

  • 花立民
  • 魏登邦
  • 楚彬
  • 苏军虎
  • 苏建平
  • 张同作
  • 周延山
  • 姚宝辉
  • 魏莲
  • 姬程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叶国辉; 楚彬; 胡桂馨; 张飞宇; 华铣泽; 周富斐; 牛钰杰; 唐庄生; 花立民
    • 摘要: 为明晰高原鼢鼠干扰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分布和功能群特征影响,选取祁连山东段高原鼢鼠典型分布高寒草甸,依据鼠丘密度将研究区划分4个干扰梯度,调查各干扰区植物、群落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和大型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采用冗余分析方法探讨植物土壤因子对土壤动物功能群组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植食性土壤动物为优势功能群,极重度干扰区植食性功能群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中度和重度干扰区(P<0.05);高原鼢鼠干扰对高寒草甸土壤动物群落稳定和相似性影响较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紧实度、全氮和全钾以及莎草科生物量和植物物种均匀度均显著影响高寒草甸土壤动物功能群的空间分布(P<0.05),其中土壤温度对土壤动物功能群分布影响最为显著。
    • 张倩; 姚宝辉; 杨晶; 蔡志远; 孙小妹; 苏军虎
    • 摘要: 研究东祁连山高寒草甸划区轮牧(RG)、生长季休牧(GSG)、连续放牧(CG)和禁牧(PG)4种放牧管理模式下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不同年限的鼠丘[1年(ZM1)、2年(ZM2)、3年(ZM3)和4年以上(ZMM)]与对照(CM)草甸土壤理化特性,旨在评价放牧对鼠丘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为高寒草甸的放牧管理提供参考。结果发现:与PG比较,GSG可以显著增加ZM2和ZM3在0−10 cm层土壤的含水量(P<0.05),并且可增加ZM3在0−10、10−20和20−30 cm层的全氮含量;与CG比较,GSG能显著增加ZM1和ZM2在0−10 cm层土壤全磷含量(P<0.05),同时,RG也可以显著增加ZM2在0−10和10−20 cm土层土壤碳氮比(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不同管理模式对ZM3的土壤含水量、全氮和有机碳具有正影响,对ZMM的土壤有机碳和碳氮比具有正影响。综合分析发现生长季休牧能够较好地恢复鼠丘土壤养分含量。
    • 蔡新成; 包达尔罕; 周睿; 马义杰; 董克池; 花立民
    • 摘要: 为探究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与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胃肠道形态在高原恶劣环境中对食物资源和能量需求的适应对策,将捕获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的高原鼠兔(8♀,7♂)和高原鼢鼠(9♀,6♂)解剖后,测定其胃肠道形态指标,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进行对比。结果显示,两种动物胃肠道形态在种内性别间差异表现为雄性高原鼠兔小肠长度、盲肠鲜重显著大于雌性(P<0.05),雄性高原鼢鼠小肠和盲肠长度、大肠鲜重及胃和大肠净鲜重显著高于雌性(P<0.05)。在种间水平上,高原鼠兔小肠和盲肠长度、盲肠净鲜重显著大于高原鼢鼠(P<0.05),而其胃和大肠长度、大肠鲜重显著小于高原鼢鼠(P<0.05)。研究表明,高原鼠兔和高原鼢鼠的前肠和后肠因其种间能量需求和食性的不同存在代偿性差异;同一物种雌、雄个体均通过改变小肠长度来适应性别间差异化的能量需求。
    • 唐忠民
    • 摘要: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高寒草甸和山地草甸普遍存在的有害生物之一,其推土造丘使草原植被盖度下降、产量降低、群落结构发生逆向演替,从而造成草原水土流失。通过对鼠丘覆压下牧草生理反应的观察和鼠丘覆压草地面积的测算,开展了相关试验,提出了“控鼠+鼠丘平复+年度封育”的高原鼢鼠危害地植被恢复模式,用以指导生产实践。
    • 方青慧; 杨晶; 张彩军; 张倩; 苏军虎
    • 摘要: 为明晰放牧对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造丘活动的影响,于2019年5月、8月和10月分别对禁牧(No grazing, NG)、生长季休牧(Rest grazing in growing season, RG)、传统放牧(Traditional grazing, TG)和连续放牧(Continuous grazing, CG)4种放牧管理模式样地下高原鼢鼠的新鼠丘(2个月内形成)半径、高度、表面积和体积等进行测定,并分析其表面积、体积与土壤和植被生物量间的关系。结果发现:放牧管理模式显著影响了高原鼢鼠鼠丘形态特征,且具有季节性差异。NG下鼠丘的半径、表面积和体积最大,而CG下鼠丘的体积和表面积显著变小(P<0.05),在8月和10月,鼠丘半径在CG样地显著小于其他3种放牧模式样地(P<0.05);8月TG下鼠丘高度最高,而5月和10月NG下鼠丘高度最高,鼠丘高度在CG样地显著小于NG样地(P<0.05)。冗余分析2个排序轴几乎全部解释了土壤因子及地下生物量与鼠丘特征之间的关系,但各放牧管理模式下影响因子不同,NG样地的土壤容重(P<0.05)、土壤紧实度(P<0.01)和莎草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RG样地的地下生物量(P<0.01)、土壤紧实度(P<0.01)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TG样地的禾本科和豆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CG样地的土壤水分、地下生生物量、土壤紧实度(P<0.05)和莎草科植物的地上生物量(P<0.01)均显著影响了鼠丘的形态特征。可见,放牧会影响高原鼢鼠的鼠丘形态特征,进而对草地的演替产生不同的影响。
    • 李万艳
    • 摘要: 鼠害逐渐成为林业危害之一。以中坝乡、蒲台乡作为防治实验点,选择林地类型有灌木林地、宜林地、有林地3类立地各8个,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作为对比开展除治,结果表明:以采用雷公藤甲素0.25 mg/kg颗粒剂化学防治效果较好。每个样地的平均捕获数为为25.83个,从三类林地类型来看,宜林地密度最大,灌木林地次之,有林地最小。三者间的数量关系接近3∶2∶1。
    • 王炳煜; 楚彬; 唐庄生; 花蕊; 包达尔罕; 拉毛草; 马梅娜; 花立民
    • 摘要: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是青藏高原特有的地下啮齿动物,研究其栖息地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理解生境选择机制及科学防控鼠害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的甘肃省夏河县为研究区,采用地面调查方法共调查了42个高原鼢鼠分布样地的经纬度、海拔、坡向、草地类型、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紧实度,采用无人机低空遥感调查方法调查了每个样地高原鼢鼠鼠丘数量。利用相关性分析了高原鼢鼠鼠丘数量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明晰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夏河县高原鼢鼠主要地理分布为E 102°6′36″~102°34′48″、N 34°37′12″~35°24′14″,海拔为3000~3400 m,多栖息于土层深度10~20 cm且土壤紧实度为400~600 kPa的阴坡;分布区草地类型主要是山地草甸、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原,其中植被盖度高于90%、物种丰富度30~60种的山地草甸分布点最多,约占3种草地类型总分布点的83%。相关性分析表明,0~10 cm土壤紧实度是影响高原鼢鼠栖息地选择的主要环境因子。
    • 安康; 包明芳; 姚宝辉; 康宇坤; 谭宇尘; 王艳莉; 苏军虎
    • 摘要: 高原鼢鼠(Eospalax baileyi)终年营地下生活,感光受洞道限制,但褪黑素(Melatonin)分泌水平仍存有季节差异,为探明褪黑素对高原鼢鼠季节性繁殖的调控作用,研究利用q‒PCR技术检测雄性高原鼢鼠繁殖期(5月)和非繁殖期(9月)下丘脑、垂体及睾丸中褪黑素受体1a(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和褪黑素受体1b(Melatonin receptor 1b,MTNR1b)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MTNR1a和MTNR1b在睾丸中定位,并采用Image Pro Plus软件进行免疫组化阳性评价。结果发现,高原鼢鼠繁殖期下丘脑和垂体中MTNR1a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非繁殖期的相对表达量(P0.05),但非繁殖期睾丸中MTNR1a和MTNR1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繁殖期(P<0.01);繁殖期除长形精子外的所有类型细胞以及非繁殖期的间质细胞、支持细胞和精原细胞中均观察到MTNR1a的阳性信号,繁殖期除精原细胞和长形精子细胞外的所有类型细胞,以及非繁殖期间质细胞和支持细胞中均观察到MTNR1b的阳性信号,且非繁殖期MTNR1a和MTNR1b的平均光密度值均显著高于繁殖期(P<0.01)。MTNR1a和MTNR1b基因在雄性高原鼢鼠HPG轴上的表达模式,提示了褪黑素在其季节性繁殖调控中的潜在作用。
    • 董克池; 侍俊杰; 周建伟; 花立民
    • 摘要: 以祁连山东段高寒草甸栖息的高原鼢鼠(Moyspalax baileyi)为研究对象,于2018年7~10月,利用PVC管模拟高原鼢鼠洞道,使用录像设备和震动波检测设备记录高原鼢鼠室内震动信号和震动信号发生部位,并用Matlab软件分析震动信号特征.结果显示:(1)高原鼢鼠利用鼻吻部敲击洞道侧壁产生震动信号;(2)室内震动信号由数个连续的脉冲波组成.雄性个体一个敲击回合由2~17个脉冲(平均为6.67±2.63)组成,雌性个体一个敲击回合由2~14个脉冲(平均为6.04±2.35)组成;(3)雄性个体单回合敲击次数及持续时间显著高于雌性(P<0.05),但敲击回合的相邻时间间隔差异不显著(t=0.485,P=0.628).雄性相邻2次敲击时间间隔[(0.13±0.01)s]显著大于雌性[(0.12±0.01)s](t =4.256,P=0.016),说明雌性敲击频率高于雄性;(4)震动信号频率分布雌性个体介于19.13~120.57 Hz,雄性个体介于19.55~138.92 Hz,二者都偏于低频.雌性个体的主峰频率为54.28 Hz,雄性的主峰频率为49.16 Hz,雌性显著高于雄性(P<0.001).综上,高原鼢鼠利用鼻吻部敲击洞壁产生震动信号,雌雄个体震动信号的敲击回合、次数以及能量分布均存在显著差异.
    • 叶国辉; 楚彬; 胡桂馨; 张飞宇; 华铣泽; 周富斐; 花立民
    • 摘要: 为研究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分布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选取祁连山东段的甘肃省天祝县高原鼢鼠典型分布区域,以鼠丘密度代表干扰强度设置4个干扰区.调查各干扰区植被群落特征、土壤理化性质、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及其数量,采用约束性排序方法分析环境因子对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原鼢鼠干扰下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优势类群为瓦娄蜗牛科、象甲科和短角亚目幼虫;极重度干扰区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的丰度、丰富度、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重度干扰区(P<0.05);多元回归分析表明大型土壤动物类群丰度、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与土壤温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度与土壤紧实度呈显著负相关(P<0.05),丰富度和Shannon指数与植物Shannon指数呈显著负相关(P<0.05);冗余分析和偏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温度、紧实度和含水量是影响高寒草甸大型土壤动物类群组成和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