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馆阁

馆阁

馆阁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8篇、会议论文1篇、相关期刊94种,包括求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等;馆阁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成明明、李婷、王照年等。

馆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8 占比:99.1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84%

总计:119篇

馆阁—发文趋势图

馆阁

-研究学者

  • 成明明
  • 李婷
  • 王照年
  • 宋立民
  • 罗玉梅
  • 唐妍
  • 彦之
  • 方建新
  • 王河
  • 郭预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成
    • 摘要: 西周中晚期是一个有趣的时代。此时,周王朝已经渡过了“壮年期”,露出了颓势,曾经活力无限的制度僵化乃至崩坏,一切都预示着黄金时代就要结朿;同样在这个时代,曾经被国家上层垄断的文字书写系统开始下沉,许多受过完整书写训练的贵族失意于政治,开始运用文字这种工具抒发自己的情绪,形成了风格独特的“讽刺诗”,这让诗歌摆脱庙堂馆阁的朿缚,渗入文明的肌肤之中,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 张钰筱
    • 摘要: 欧阳修入仕后不久即任馆阁校勘,馆阁清贵娴雅的氛围塑造了他“尚雅”的人格特质,奠定了欧阳修含蓄蕴藉、清丽典雅的词风,促使其形成了“闲人雅歌”的审美理想。“闲”包括生活之闲、政治之闲和情趣之闲,“雅歌”则是将诗的美学要求引入词体,是宋词雅化的重要一环。晏殊、欧阳修等馆阁文人形成了“馆阁气”,他们先后进入权力中枢,成为词坛宗主,身体力行,推崇温润典雅的词风,促进了宋词的雅化。
    • 陈孝余; 王琼
    • 摘要: 作为中国现存最古老乐种之一,南音是福建省闽南地区传统艺术的代表,而馆阁作为南音文化传承典型场域,其历史变迁就是需要深入考察的问题之一。通过对厦门集安堂南音社的个案调查来考察泉州南音馆阁近代以来百年传承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认识新中国前、新中国后和改革开放以来3个阶段来其百年变迁的历程内涵和变迁特征,进而对南音传承做整体性思考。
    • 薛泉
    • 摘要: 明文学权力"移于郎署"说,滥觞于樊鹏,经康海、陆树声、王世贞、四库馆臣等不断推扬与阐释,最终由清人陈田正式推出.明文学权力"移于郎署"有一渐进过程,大致始于弘治时期,完成于正德、嘉靖间,即正德三年后的这段时间.移于郎署的文学权力主要是一般性诗文风格的主导权.从某种意义上说,此说是郎署文人鸣盛意识的产物.厘清明文学权力"移于郎署"说及其相关问题,不仅可以客观地体认明中后期文风转向之蕴涵,还能为宏观上考察、把握中晚明文学之发展、演化,提供一个相对别致的视角.
    • 成明明
    • 摘要: 宋代馆阁庋藏编校制度,为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生态土壤,其选拔培育制度则成为文学发展的动力向导.文字职掌与评比激励,促进应制文学的大量生产;官方文化普及与文人理想践行的合力,玉成文学总集的编撰.馆阁文化场域的特殊性,文人渊薮的丰富性,致使文学创作在政治身份、文学身份、私人身份的不同比重呈现中绽放出多元活力.文学策应馆阁政治文化的影响,可谓积极与消极并存,表现在讽颂抒情的功能实现与弃"刺"尚"美"的功能转变.
    • 成明明
    • 摘要: 我国皇家图书馆的历史源远流长,周有藏室,汉有天禄、石渠等,魏晋南北朝至隋唐继之不辍,雅名层出。北宋有三馆和秘阁,统称馆阁,元丰改制后隶归秘书省,但南宋仍沿续馆阁之名。历代虽名称有别,功能稍异,但宗旨趋同——"崇文之意一也"。馆阁制度发展到宋代,臻于成熟与茂盛。就宏观而论,馆阁制度是"直接作用于文学的制度设施"之中层制度,"与文学本体距离较近,……对文学直接影响并接受文学的策应"。
    • 谢皓烨
    • 摘要: 在文章之士究心诗文名理之学而鄙薄填词的元代,江西馆阁文人承继乡邦先贤的文学批评逻辑,以诗释词,既从表现内容、审美面貌、文学意义的角度强调了词与诗的相通之处,又将"工于词"视为文人的才情突出彰表,且将其诗词成就并提称誉,表现出明显的推尊词体的倾向;又基于元词发展"俚歌日烦,古调几废"、文律不能兼美的现状,江西馆阁文人拟以词气健拔、词律谐婉、词文雅洁来救元词之失;这些习于以文章黼黻皇猷的馆阁文人既强调填词能补世教、美风俗,又认同骚人墨客以填词自乐的文学事实,肯定了填词可以带给创作主体精神满足和愉悦.
    • 摘要: 读者来信@孺子跛牛:编辑好!上期的封面故事《宋仁宗时代》让我增长了见识,对这段历史的细节有深刻认识。我在杂志中看到,宋代官制中专门颁发给高级文官相当于“学术职称”的馆阁职,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门道?
    • 摘要: 字里行间宋代规定,馆阁中每晚要留一位官员值班,如果因故不能值班,要在请假簿上写“腹肚不安,免宿”等。因此馆阁的官员称这本请假簿为“害肚历”。南宋陈鹄别出心裁,不写“腹肚不安”而写“感风”,还说“感风簿”跟“害肚历”是绝对。
    • 刘亚文
    • 摘要: 纪昀论诗以通达著称,而其《苏文忠公诗集》评点却表现出明显的“尊唐黜宋”倾向.纪昀在乾隆朝馆阁诗风的嬗变与苏诗接受的转型中均坚持保守立场,推尊唐诗体现出他对廊庙诗风的维护;与此同时,清代文臣的双重身份又使其诗学观表现为官方话语支配下的文学理想主义,《纪评苏诗》被裹缚于重重矛盾之中.批评式评点方式的选择,体现了纪昀运用于学术领域的文臣权术,他通过评点苏诗,对诗坛风气进行有力回应.翁方纲等人的宗苏活动与纪昀评苏构成清中期苏诗接受的两种形态;王文诰等人对纪评的反思,代表了山林诗风对馆阁的驳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