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尊体

尊体

尊体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2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7篇、专利文献528197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北方论丛、殷都学刊、浙江学刊等; 尊体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作栋、张宏生、张晓兰等。

尊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28197 占比:99.98%

总计:528324篇

尊体—发文趋势图

尊体

-研究学者

  • 张作栋
  • 张宏生
  • 张晓兰
  • 汪超
  • 陈水云
  • 曹保合
  • 王思豪
  • 倪博洋
  • 昝聖騫
  • 李冬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许结
    • 摘要: 清赋创作数量超越前人,理论视点因康熙与乾隆两帝对赋体的倡导,并由此建构起法古以明今的赋学正统观。在康乾盛世,作为宫廷赋的创作实践,突出表现于馆阁赋与疆域赋两翼,在继承汉人京都赋与唐人闱场赋的基础上,对前朝“祖骚宗汉”及“唐无赋”说作出扬弃与重构,形成具有时代特征的辞赋创作与批评。清人赋学与正统观相契合的尊体意识,内涵了古赋与律赋、词章与经义的融织,从而完成了一代赋风的理论价值与历史嬗变。
    • 王思豪; 高宸
    • 摘要: 中国古代大多数文体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尊体”的过程,这一过程亦可以被看作经典建构过程,是文学与非文学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较早出现的、具有前导性质的赋体,其尊体过程可分为两个步骤:一是“辨体”意义上的尊体,包含从“变”到“辨”的文体识别过程,以及从“篇”到“体”具体文体的确证过程;二是提升文体地位上的尊体过程,包含从“辨”到“尊”以“宗经”为策略的文体地位提升,和从“外”到“内”汉代非文学因素对文体地位的影响。
    • 卫剑阙
    • 摘要: 有宋一代,多有将“词”称作“乐府”的现象。就词与乐府渊源而论,二者本是一脉相承的具备音乐性的韵文作品,因而将词归入乐府无可非议。同时,这种现象也说明有宋一代,词体跻身庙堂,具备了“乐府”的某些功能,但归根结底,产生此现象的原因还是宋人词体独立意识觉醒以及“尊体”的需求,继而引发了对乐府系统的再认知和再定义。
    • 张作栋
    • 摘要: 乾隆时期针对骈文创作流弊,许多文论家起而矫之。其中吴鼒编选《八家四六文钞》,倡“性灵”说,尤值关注。吴鼒性灵说的内涵有三方面:语言上“不矜奇、不恃博”;用途上不提倡以骈文论学;内容上“不害性情”。同时示以典范之作,矫正熟俗和蹇涩两种截然相反的不良倾向。吴鼒《八家四六文钞》在清代骈文理论史上有重要意义:从目的上来说推尊了骈文地位;从内容上来说丰富了骈文理论。
    • 王丹
    • 摘要: 清中叶散曲的衰落,是中国古代散曲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要转折。考察衰落之因,主要症结在清中叶散曲文学话语空间的普遍“失位”。其形成是内外两线合力的结果:在外,官学体系中通过《九宫大成》对清代散曲的抽离,到《四库全书》体系中对散曲一体进行总结与定性,最终将其定为“体格最下”;在内,表现为文人词论、曲论、评点中散曲话语的普遍“失语”,最终使其成为“文章余事”。两线相互投射,促使了散曲文学话语空间之定格。由此也导致以后散曲创作与理论体系全面坍缩为一种更为单线性、私人化的文学模态。进一步追溯,“尊体未竟”是散曲文学话语空间失位的深层历史因素。
    • 张宏生
    • 摘要: 比兴寄托是中国文学的重要命题。朱彝尊和张惠言是清代最重要的两个词派--浙西词派和常州词派--的领袖,他们的词学理论中都涉及这个问题,而且内涵有相似之处,但朱彝尊本人对此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并无进一步发挥,其后学也并不将其作为朱彝尊的重要理论贡献。朱彝尊的两篇序主要的动机是尊体,并提倡南宋词学。张惠言则不仅自己有意识地提出了比较全面的理论,而且更加契合时代、社会和当时的士人心态,因而得到了后学的热切追随,并推动了整个清代词学走向了新阶段。清代学术非常重视师法,这两个流派的后学的传承和选择,可以从一个角度认识朱、张的核心理论,也可以揭示这两个流派在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特色。
    • 孙克强
    • 摘要: "清词中兴"是一个重要的文学史判断.关于"清词中兴"的认识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主要着眼于"中兴"的历史时期标志,将清朝立国视为"中兴"起始;二是主要着眼于"中兴"的意涵特征,以改变明代以来的词风作为"变"的标志.本文将"中兴"的意涵概括为三个方面:开拓新境界,创立了清人特有的品格气质;尊体观念,主要体现在重意格和严词律;理性色彩,具有明确的流派意识和典范取法.民国时期新派词学家持否定"清词中兴"之论,新旧两派对"清词中兴"的认识形成对立,其深层原因与他们对南宋词的价值判断有直接关联.
    • 摘要: 《一带一路》作品以纪念联合国成立70周年,中国政府赠送的"和平尊"为创作蓝本。以"尊"为视觉中心,顶部为传统花灯与金色宫灯,中间为传统走马灯,六角挂喜庆的中国结,底部六个方向由六只驮着中国花瓶的骆驼组成。尊体以"中国红"为主色调,中部用自贡灯会发明的"玻璃药瓶"灯制作,泰蓝工艺的中国传统吉祥龙体纹饰缠绕,古丝绸之路上的历史符号光雕骆驼队在"巨龙"下方,环绕尊体追光闪烁。
    • 昝圣骞
    • 摘要: "词为声学"是晚清学人对"词学"内涵与体系的一种基本认知。它从词体倚声而作的源生机制出发,探寻音律与格律的协配规律,并引入儒家乐教思想,强调审音守律,观风化人。在这一观念的影响渗透下,词学批评的重要论题都有了新的拓展。晚清词家将赓歌、《九歌》等上古乐歌体式引入词体源流谱系中,丰富了词体起源论;将词体之声归根于古乐统序,引入儒家乐教理念,深化了词学尊体论;将乾嘉以降词体声律之学的昌明推举为词史之"中兴",为著名论题"清词中兴"注入新的内涵;又以"一唱三叹"说为代表,发展了传统文学批评范畴。
    • 倪博洋
    • 摘要: 乾隆朝是詞韻編纂的轉捩期,對於沈謙開創的詞韻編纂範式多有揚棄。應澧所作《詞韻選雋》是體現該時期詞韻韻書編纂思想的重要成果,但尚未爲人關注。今南京圖書館藏《詞韻選雋》抄本或爲應澧原稿本,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在詞韻分部上該書將入聲分爲四部,與今人利用統計學得到的結果只在一個《廣韻》韻部上有出入,體現出作者高超的審音功力。在創作觀念上該書强調詞韻要獨立於詩韻之外;韻目以《廣韻》爲主;不能將詞韻與古詩韻相混淆;審音應以宋人的雅音爲依據,不能兼採鄉音。這些觀念一方面糾正了沈謙的偏失,一方面開戈載之先聲,能够與《學宋齋詞韻》《榕園詞韻》一起代表乾隆時代詞韻家的編纂思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