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

颗粒污泥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1949篇,主要集中在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8篇、会议论文34篇、专利文献162159篇;相关期刊199种,包括中国沼气、安徽农业科学、工业用水与废水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六届重金属污染防治及风险评价研讨会、2015年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年会、2015年中国沼气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德沼气合作论坛等;颗粒污泥的相关文献由3585位作者贡献,包括金仁村、彭永臻、李军等。

颗粒污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8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3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62159 占比:99.61%

总计:162801篇

颗粒污泥—发文趋势图

颗粒污泥

-研究学者

  • 金仁村
  • 彭永臻
  • 李军
  • 张杰
  • 李冬
  • 曾辉平
  • 张树军
  • 梁瑜海
  • 朱亮
  • 吴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文杰; 李红雪; 康鹏飞; 万俊锋
    • 摘要: 研究发现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内部存在大量磷元素以沉淀方式富集的现象,该现象不仅可以提高厌氧氨氧化颗粒的沉降速度以及机械强度,也有利于厌氧氨氧化菌的生长,同时也可通过回收颗粒污泥达到回收磷的目的。在总结最新的关于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条件下生物诱导除磷的机理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工艺在污水脱氮除磷上的优点和工艺可行性,进一步对其未来的实际应用前景也进行了展望。
    • 刘春爽; 李伟; 于海彤; 张慧娟; 张璐瑶; 赵东风; 刘芳; 赵朝成
    • 摘要: 采用改进的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在温度为30°C条件下,逐渐缩短HRT(水力停留时间)由9.6 d到0.9 d,经过160 d运行,成功培养出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与厌氧氨氧化耦合颗粒污泥,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16S rRNA分析等方法研究颗粒结构和微生物组成特征。结果表明耦合颗粒污泥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的脱除速率分别为588.9和523 mg·L^(-1)·d^(-1),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活性达95.2 mg·L^(-1)·d^(-1),出水硝酸盐质量浓度小于40 mg·L^(-1),总氮去除率达92.5%;耦合颗粒污泥平均粒径为0.76 mm,与接种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相比增加了1.46倍;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微生物主要位于耦合颗粒污泥外层,厌氧氨氧化菌位于耦合颗粒污泥内部;主要的厌氧氨氧化菌为Candidatus Brocadia,主要的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细菌为Candidatus Methylomirabilis,反硝化厌氧甲烷氧化古菌为Candidatus Methanoperedens。
    • 张睿; 敬丹丹; 席东东; 肖世伟; 易晓辉
    • 摘要: 借助模拟配水和内循环厌氧反应器,搭建了污水甲烷化反硝化耦合处理系统,探究不同碳氮比条件下耦合体系代谢特性,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不同条件污泥细菌群落丰度、多样性和结构演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碳氮比条件下,变形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绿弯菌门为优势细菌菌群(丰度>90%),在连续实验中,在“门”层级菌群结构基本一致,但对应菌群数量有明显区别,并与体系中碳氮比有关。Smithella菌属在低碳氮比(如15.18和8.00)系统中大量增殖,推测可能与过程中丙酸和丁酸等产物的快速代谢有关。
    • 杨帆; 王帅; 龙曼; 赵凡; 郭劲松; 方芳
    • 摘要: 为了研究胞外多糖对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稳定性的影响及其机理,采用可酶解多糖的淀粉酶对颗粒污泥进行酶解。结果表明,α-淀粉酶处理组颗粒污泥外边缘出现溶胀,而β-淀粉酶处理组颗粒污泥表面无明显变化,但出现破碎且稳定性明显下降。表面性质及XDLVO理论分析表明,酶解降低了颗粒污泥疏水性,增大了微生物之间的排斥力,从而影响了颗粒污泥的稳定性。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结果表明,酶解后污泥胞外聚合物疏水性官能团含量明显降低。共聚焦扫描发现,α-淀粉酶处理组颗粒污泥外缘α-D-吡喃葡萄糖多糖含量明显下降,而β-淀粉酶处理组β-D-吡喃葡萄糖多糖呈碎片状分布。α-淀粉酶处理组表明,胞外多糖的疏水性作用、通过O—H官能团与阳离子桥接或相互结合作用可以促进微生物之间的聚集。β-淀粉酶处理组表明,胞外多糖长主链之间的缠结以及丰富的结合位点桥接形成骨架,增强了微生物之间的黏附,有利于颗粒污泥的稳定。
    • 程洁; 欧阳二明
    • 摘要: 将硝化颗粒污泥与微生物燃料电池(MFC)进行耦合构成一种新型电化学系统。采用序批式运行方式,研究进水pH和碳氮比对该系统同步处理废水及产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进水pH和碳氮比的升高,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和产电性能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进水pH为10、碳氮比为15时,处理系统能够利用好氧颗粒活性污泥的独特分层结构,内部为厌氧环境,外部为好氧环境,反硝化菌在碳源充足的条件下将NO_(3)^(-)还原为N_(2),系统对COD和氨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为96.05%、98.58%,且出水中的NO_(2)^(-)和NO_(3)^(-)处于较低水平,有效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的过程。该耦合系统的最大输出电压和功率密度分别为459 mV、116.40 mW/m^(2)。在此条件下更多的有机底物被产电细菌代谢生成电子,提升了系统的库仑效率。扫描电镜结果表明,碱性条件下微生物能够完好附着在电极表面形成生物膜,促进了微生物与电极之间的胞外电子传递过程,从而提升系统的整体产电性能。该研究可为探索与推进MFC-颗粒污泥耦合系统处理实际废水及同步产能提供科学指导。
    • 郝如杰; 郑纪永; 王佩利; 郝海峰; 张荣可; 王文团
    • 摘要: 文章介绍了颗粒污泥结合厌氧反应器处理蛋白加工废水的工程实例,考察了反应器的启动条件及稳定运行时的最佳处理条件。通过反应器运行期间COD_(Cr)、氨氮、SS的变化情况评价反应器的处理效能。结果表明,该反应器在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 d、容积负荷为1.5-3.0 kg COD_(Cr)/(m^(3)·d)时,在20 d内即使pH值很低(2-4),也可成功启动。在稳定运行期间最佳运行条件为:容积负荷保持在10.0 kg COD_(Cr)/(m^(3)·d),HRT为3 d。反应器对COD_(Cr)的去除率稳定在80%以上,对SS的去除率稳定在35%左右,运行过程中会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导致出水氨氮浓度增加。综合来看,该厌氧反应器结合厌氧污泥颗粒能够对此类低pH、高浓度的蛋白加工废水进行很好的预处理,启动简单,效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苏杨; 杨宏
    • 摘要: 为考察厌氧氨氧化菌在不同环境下对盐度的响应情况,以及生物量对厌氧氨氧化菌高盐抑制的缓解效果,研究未添加盐度和添加不同盐度的SBR反应器的脱氮性能,确定起到促进及抑制作用的盐度阈值。通过批次实验考察低盐度对35、15°C厌氧氨氧化污泥的影响,以及不同污泥量(4、6、8、10 g/L)在高盐抑制条件下对基质的降解能力。结果表明,低于5 g/L的盐度对中温和低温系统中的厌氧氨氧化菌均有促进和稳定作用。尤其在低温条件下,该盐度可提高厌氧氨氧化菌的亚硝氮还原能力,盐度达到14 g/L后出现明显抑制。此外,生物量为10 g/L的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对盐度冲击具有一定耐受度。单位盐度负荷下的比厌氧氨氧化活性(SAA)在不同生物量时的变化规律相似。当单位生物量的盐度增至1.8 kg/kg时,SAA为初始数值的50%。明确了不同环境条件下盐度对厌氧氨氧化菌的响应情况及生物量的缓解策略,可为厌氧氨氧化菌在含盐废水脱氮工艺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万家秀; 何碧红; 谢伟雪; 周峰; 牛爱娣; 展争艳; 陈臻
    • 摘要: 厌氧氨氧化(anammox)是在厌氧条件下氨作为电子供体,亚硝酸盐作为电子受体,通过生物作用转化为氮气的过程。胞外多聚物是微生物分泌的、包裹在细胞外的复杂的高分子有机物,具有促进颗粒污泥形成等功能。文中问介绍了厌氧氨氧化系统胞外多聚物与其他常见微生物系统胞外多聚物不同的特点及应用。特点部分介绍了厌氧氨氧化系统胞外多聚物内的含氮化合物和阴离子聚合物及其吸附作用。目前常利用厌氧氨氧化系统胞外多聚物进行污水中有机氮的去除以及强化反硝化作用。
    • 张莹
    • 摘要: 内循环反应器(Internal Circulation Reaction)简称IC反应器,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UASB反应器的基础上开发的高效厌氧反应器。该工艺技术现在逐步应用于工业化生产废水的处理过程当中。论述了通过合理的培养驯化方法和程序,IC反应器中的颗粒污泥可以在现场通过接种得到可用的高品质颗粒污泥,从而保证反应器出水质量。
    • 徐云翔; 李天皓; 郭之晗; 黄子川; 刘文如; 沈耀良
    • 摘要: 传统脱氮技术不仅消耗大量能量,而且有时难以达到污水排放标准。近年来生物脱氮技术发展迅速,短程反硝化作为一种新型脱氮工艺,因能为厌氧氨氧化工艺稳定生产NO_(2)^(-)-N而备受青睐。首先介绍了短程反硝化的原理,论述了不同种类污泥源和反应器对工艺启动的影响。其次对内外源性碳源、pH、盐度和重金属等影响因素展开了叙述,揭示了内源性碳源的优势和pH对关键酶活性的影响;重点总结了短程反硝化污泥颗粒化的进程,指出未来污泥颗粒化的研究方向是颗粒污泥的稳定性表现;简述了短程反硝化耦合厌氧氨氧化工艺的研究进展。最后基于耦合工艺从抑制机理、微生物、实际运行、工艺推广和资源化利用五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建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