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靶向给药

靶向给药

靶向给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358篇,主要集中在药学、中国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79485篇;相关期刊174种,包括中老年保健、中国肛肠病杂志、国际药学研究杂志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浙江省毒理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食品药品与人类健康论坛、第二十一届全国儿科药学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全国儿科中青年药师论文报告会、全国第一次麻醉药理学术会议等;靶向给药的相关文献由898位作者贡献,包括何仁扬、施俊巍、钱明心等。

靶向给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0.27%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79485 占比:99.70%

总计:79725篇

靶向给药—发文趋势图

靶向给药

-研究学者

  • 何仁扬
  • 施俊巍
  • 钱明心
  • 陈鑫
  • 倪敬
  • 傅经国
  • 刘新峰
  • 只金芳
  • 叶瑞东
  • 徐格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钟亚男; 郑东辉
    • 摘要: 肾脏疾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既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直接原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虽然已开发出了很多治疗肾脏病及延缓疾病进展的药物,但这些药物的治疗指数在临床上是有限的。利用肾脏靶向给药不仅可以降低药物的肾外毒性,还能大幅提高药物对肾脏疾病的疗效,在肾脏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具有深刻意义。本文简要概述了肾脏的基本功能和解剖学特点,并对肾脏靶向给药策略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刘珊珊; 冯艺
    • 摘要: 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由于其良好的热稳定性、高比表面积、丰富的孔道结构以及pH响应等特性,是药物递送的理想载体之一。目前,多种ZIF-8载药的策略相继被报道,包括一步合成法、后处理负载法以及相转化法等,所得到的ZIF-8载药的复合物在抗肿瘤治疗、生物成像等领域表现出优异的性能。该综述首先讨论ZIF-8作为药物载体的优势,然后以ZIF-8载药的合成策略为核心,讨论各种方法的合成过程、影响因素等,并对比各种合成策略的优缺点以及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最后,对ZIF-8作为载体载药的合成策略和在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促进ZIF-8在医药领域的广泛应用。
    • 李静芝; 高志贤; 李双; 赵旭东; 秦英凯; 刘辉; 韩铁
    • 摘要: 稀土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是一类吸收长波近红外光子并发射短波紫外可见光子的新型荧光标记材料,即其能够有效地将两个或多个低能光子转换成高能光子。UCNPs克服了传统荧光标记材料的灵敏度低、光稳定性差等缺点,成为有前途的传统标记材料的替代物之一。近红外激发的UCNPs具有反斯托克斯位移大、对生物组织损伤小、组织穿透能力强、转换效率高、无背景荧光干扰以及无光漂白效应等诸多优点。其由于突出的优点、独特的光学性能,在很多领域成为研究的新热点,尤其是在生物传感、成像、靶向给药和光动力学治疗以及生物检测分析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本文简要介绍了UCNPs的组成、发光机理以及主要合成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综述了UCNPs在传感、成像和治疗应用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最后合理地分析了UCNPs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 温伊林; 刘俐; 魏立亚; 陈芸
    • 摘要: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病理生理基础。超声靶向微泡爆破(ultrasound targeted microbubble destruction,UTMD)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或基因递送技术,在治疗AS的精准医疗领域具有广阔的运用前景。靶向微泡通过锚定AS中的炎性因子、新生血管或应用细胞膜包衣仿生技术,可克服动脉内的高剪切应力,提高超声造影诊断效能。联合超声介导,靶向微泡更能将药物递送到AS斑块处,实现靶向给药,不仅提高生物利用度,有效抑制AS炎症进展,而且能够减轻药物毒副作用。本文就UTMD技术在AS诊断和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原琪; 王贞香; 刘雨娟; 马文娟; 安琼
    • 摘要: 肝纤维化过程主要依赖于一些作用细胞,众所周知人体是一个很奇妙的系统,当外界有危险因素进入人体之后,人的体内会迅速产生对抗细胞,保护身体机能,肝脏也是如此。肝星状细胞是肝脏的重要保护源泉,这个细胞简称HSC,当外界的损肝因子进入体内的时候,HSC细胞会被迅速激活,细胞由原来的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化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多种细胞以及细胞因子都会参与其中,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内部之间的促纤维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为了规避这一现象的出现,医务人员可以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抑制方法,以便扭转原有的病情状态。本文借助对星状细胞的研究,探究在该细胞的作用下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和治疗过程。
    • 原琪; 王贞香; 刘雨娟; 马文娟; 安琼
    • 摘要: 肝纤维化过程主要依赖于一些作用细胞,众所周知人体是一个很奇妙的系统,当外界有危险因素进入人体之后,人的体内会迅速产生对抗细胞,保护身体机能,肝脏也是如此.肝星状细胞是肝脏的重要保护源泉,这个细胞简称HSC,当外界的损肝因子进入体内的时候,HSC细胞会被迅速激活,细胞由原来的静止状态转化为活化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多种细胞以及细胞因子都会参与其中,他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内部之间的促纤维化作用进一步加强.为了规避这一现象的出现,医务人员可以深入研究探索有效的抑制方法,以便扭转原有的病情状态.本文借助对星状细胞的研究,探究在该细胞的作用下肝纤维化的作用效果和治疗过程.
    • 郭凯丽; 刘亦晨; 李昕; 王攀
    •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尚不明确,药物和手术手段仍难以根治,加之人体血脑屏障的存在,大部分治疗性药物难以进入脑内病灶部位,严重影响帕金森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近年来研究发现,超声不仅在无创神经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还能联合微泡可逆性开放血脑屏障、靶向介导药物或基因局部递送,提高脑部治疗性药物的利用率.基于此,本文在介绍PD发病机制及其传统治疗手段的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超声介导PD治疗研究的最新进展,包括超声开放血脑屏障在PD治疗中的应用潜能、超声直接用于PD治疗的情况以及超声介导的药物递送/基因递送/载体递送体系在PD治疗中的应用等,并提出未来超声在PD治疗中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开发PD临床高效治疗新途径提供思路.
    • 陈超; 王乡儿; 仇昀; 黄好; 王雨飞; 夏栋林; 顾海鹰
    • 摘要: 光热治疗偶联剂纳米硫化铜的临床应用,存在增加浓度、提高光热治疗效果的同时也增加毒副作用的矛盾.利用红细胞作为纳米硫化铜载体,体外激光照射控制其在肿瘤组织释放,增强光热治疗效果.采用改良低渗预膨胀法,将纳米硫化铜包载入红细胞,构建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CuS@ER);用小动物活体成像表征其肿瘤靶向效率,评价光热升温效果.40只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单纯激光照射组、硫化铜+激光照射组和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激光照射组,每组10只,比较肿瘤体积变化率、生存率,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 表明:已成功构建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载药率为17.24 %±0.98%,包载后显著降低纳米硫化铜的细胞毒性.在0.44W/cm2的980 nm激光作用下,光热效率超过53%.荷瘤小鼠给药后,激光作用2 min,肿瘤内硫化铜浓度高达(0.061±0.007) μg/g,显著高于纳米硫化铜组的相应浓度(P<0.01).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给药组肿瘤内部温度达到60°C以上,与纳米硫化铜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肿瘤体积变化比为0.91±0.02,与纳米硫化铜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48 d荷瘤小鼠存活率达90%,显著高于纳米硫化铜组.所构建的纳米硫化铜载药红细胞具有高肿瘤靶向率及优良的光热治疗效果,可为临床光热治疗提供一种新思路.
    • 张靖悦; 李云; 杨翀
    • 摘要: 外泌体是3~150nm大小的膜结构囊泡,在细胞内通讯中起主要作用,并在正常和病理条件下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由于其具有优异的相容性、较好的渗透性、天然的稳定性以及低免疫原性和毒性等优点,外泌体作为新型载药系统近些年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对外泌体进行表面修饰提高靶向性,则为实现治疗药物的靶向递送提供了巨大的潜力.此外,鉴于外泌体的独特属性,外泌体的制备和储存亦应给予充分考虑.本文基于外泌体的生理功能,就近年来外泌体的分类、制备、储存以及作为靶向给药体系的载药类型、载药方式和表面修饰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