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降水变化

降水变化

降水变化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95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8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27222篇;相关期刊179种,包括高原山地气象研究、气象研究与应用、陕西气象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2016年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分论坛暨第三届全国农业与气象论坛、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降水变化的相关文献由1085位作者贡献,包括单立山、叶贺、周广胜等。

降水变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8 占比:1.22%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20%

专利文献>

论文:27222 占比:98.57%

总计:27616篇

降水变化—发文趋势图

降水变化

-研究学者

  • 单立山
  • 叶贺
  • 周广胜
  • 李毅
  • 红梅
  • 解婷婷
  • 许振柱
  • 赵巴音那木拉
  • 丁永建
  • 叶柏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曹亚楠; 孙明翔; 陈梦冉; 何永涛; 宋宏利
    • 摘要: 探讨降水变化对藏北高原植被生长状况的影响,对于维护当地生态系统稳定以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2000—2016年MODIS-NDVI遥感数据分析藏北高原植被覆盖的时空变化状况,并利用气象数据计算生长季降水、非生长季降水、降水集度(Precipitation concentrated index,PCI)和降水重心(Precipitation centroid,PC)指数,说明藏北高原降水格局的时空变化,在此基础上,探讨降水变化对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藏北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呈由西向东递增的趋势,中部和东南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下降,而北部和西部地区植被覆盖度呈增加趋势;藏北高原降水年际波动较大,除藏北高原东部和西南边缘地区外,其余地区降水常年分布不均匀,降水主要集中在生长季,降水重心大致分布在6—8月间,且中南部有推迟趋势;藏北地区植被覆盖度主要受生长季降水的影响,生长季降水与植被覆盖度呈显著正相关,而非生长季降水、PC和PCI对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并不显著。
    • 韦昌林; 李毅; 单立山; 解婷婷; 张鹏
    • 摘要: 为探究干旱荒漠区典型灌丛凋落物对降水变化的响应,本研究以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2种建群植物灌木红砂(Reaumuria soongarica)和珍珠猪毛菜(Salsola passerina)凋落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分解袋法,对不同降水条件下凋落物分解速率及养分含量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凋落物质量损失率和分解速率表现为:降水增加>自然降水>降水减少,其中红砂对非生长季(11月—次年3月)的降水增加表现更敏感。C、N含量均呈释放-富集-释放的状态,P含量呈富集-释放模式;降水减少抑制了C的释放,其中生长季(4—10月)降水减少对其抑制作用更明显,非生长季降水增加促进了P的释放。同一降水条件下珍珠猪毛菜的分解速率高于红砂,红砂的C和N残留率大于珍珠猪毛菜,而P小于珍珠猪毛菜。在未来降水格局变化下,降水增加可能会有助于荒漠灌木凋落物C和N归还,从而提高土壤的有效养分。
    • 周懿琳; 毛德华
    • 摘要: 资水流域属于亚热带湿润地区,植被覆盖度高,降水丰富,径流量大。通过对资水流域产水量定量化评估,有利于合理规划流域水资源,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基于INVEST模型的产水量模块(Water yield),研究了2005年、2010年、2015年资水流域的产水量情况,并根据背景分析法,模拟了降水量和土地利用变化情况下对产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15年,产水总量先降低后升高,但变化幅度不大,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平均产水量分别为1153.39、973.81、1102.37 mm,产水总体积分别为332.17×10^(8)、280.45×10^(8)、317.48×10^(8)m^(3);产水量的空间格局为北高南低,从娄底市以北到益阳市产水量较高,娄底市以南到邵阳市产水量相对较低。通过背景分析发现,2005—2010年、2005—2015年、2010—201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水量的贡献分别为为8.57%、38.80%、10.06%,降水量变化对产水量的贡献分别为91.43%、61.20%、89.94%,降水量对产水量的影响较大,土地利用对产水量的影响较小。
    • 陈生钢; 庞丹波; 陈林; 卞莹莹; 万红云; 何文强; 曹萌豪
    • 摘要: 【目的】研究荒漠草原猪毛蒿生长和代谢特征对降水变化的响应,可为荒漠草原植被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方法】本文采用野外增减降水试验,于2017-2020年研究了降水改变(增水30%、对照和减水30%)条件下猪毛蒿生长特征及其代谢产物,旨在探讨猪毛蒿生长代谢对降水改变的响应机制。【结果】在降水量较多的2018年(385.6 mm),降水改变对猪毛蒿生长影响较小,而在降水较少的2020年(205.8 mm)猪毛蒿的地上生物量、密度、株高和冠幅对降水变化响应显著。在猪毛蒿茎叶中检测出772种代谢物,主要包括黄酮、酚酸类、脂质等。3种降水处理间具有显著差异的43种代谢物主要是黄酮、酚酸类、有机酸、脂质、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等。增加和减少降水处理间出现差异的代谢物为52种,差异代谢物以上调为主,上调数量占到了差异代谢物数量的76.07%,而增减水和对照处理三者间共同的差异代谢物仅为2种,说明水分可显著影响猪毛蒿生长代谢。在代谢通路方面,降水量改变主要影响了猪毛蒿茎叶的花青素生物合成通路、精氨酸生物合成与淀粉和蔗糖代谢通路。【结论】荒漠草原猪毛蒿通过增强地上生物量、密度、株高和冠幅等表型可塑性来适应降水的变化,降水偏枯年份的表型可塑性变异比丰水年更明显,而且降水变化可显著改变猪毛蒿茎叶代谢物,这可能是干旱环境下猪毛蒿生理可塑性的表现。虽然本研究发现了猪毛蒿在不同降水处理下差异明显的KEGG代谢通路,但差异通路上具体的调控机制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究。
    • 叶贺; 红梅; 梁志伟; 图纳热; 武振丹; 王力群; 包明哲; 赵巴音那木拉
    • 摘要: 凋落物分解是陆地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重要过程,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全球变化是影响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子,其对生态系统养分循环的影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研究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对氮沉降和降水变化及其二者交互作用的响应,是揭示这些不确定性、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基础。以内蒙古四子王旗短花针茅荒漠草原为研究对象,选取建群种短花针茅和优势种无芒隐子草两种植物凋落物,开展为期4年的长期分解实验,探究两种植物凋落物分解特征及养分释放规律。实验采用裂区设计,主区为自然降水(C)、增雨30%(W)和减雨30%(R)3个水分梯度,副区为0(N0)、30(N30)、50(N50)和100(N100) kg hm^(-2)a^(-1)4个氮素梯度。结果表明:(1)增雨和氮沉降促进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减雨反之,降水对两种凋落物影响具有差异,而氮沉降的作用不依赖于物种;(2)氮沉降缩短凋落物分解周期5.12%—14.82%,增雨与氮沉降交互缩短凋落物分解周期3.69%—28.75%;(3)降水始终有利于凋落物中碳、纤维素和木质素释放,而分解后期氮沉降对其影响不显著,凋落物分解后期主要受木质素分解速率控制。综上所述,影响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的主要因素为降水,其次是氮素,二者对凋落物分解具有协同作用。
    • 蔡永祥; 罗少辉; 王军; 祁栋林; 胡馨月
    • 摘要: 利用三江源地区13个气象站1961−2019年共59年的降水量资料,基于一元线性回归、滑动平均法、气候倾向率和重标极差分析等方法,研究源区降水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和未来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三江源地区年均降水量为470.7 mm,并以10.31 mm·10 a^(−1)的速率增加。黄河源区春季降水量最大,其余三季以澜沧江源区最高,长江源区四季均处于最低值;各源区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其中春季降水倾向率最大,长江、黄河和澜沧江源区分别为2.69、2.11和2.80 mm·10 a^(−1)。1961−2002年降水量累积距平大致呈下降趋势,2003−2019年呈上升趋势,2002年为降水增加突变点;不同年代际间平均年最大和最小降水量出现在2011−2019和1961−1970年,分别为512.82和452.23 mm。年、季降水量自西北向东南递增,黄河源区各站点降水量空间变化幅度最大;春、夏、秋三季的降水倾向率呈现出由西北向东南减少的趋势,但冬季变化相反,且降水量少的源区降水增加趋势明显。降水量长程变化Hurst值大于0.5,预测未来降水量变化与过去趋势一致。三江源地区降水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化具有明显的区域和季节差异性特征,且未来降水呈增加趋势。
    • 张淼; 刘梅冰
    • 摘要: 基于福建省1970—2016年的日降水量数据,运用5 a滑动平均、MK检验法、Sen’s坡度估计法以及小波分析法等方法,分析近50a福建省在年、季节、月尺度上不同等级降水的演变特性.结果表明:(1)福建省年均降水量为1 681.17 mm,整体呈不显著增加趋势,且呈现多时间尺度的变化规律;(2)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夏、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以夏季降水量的变化趋势最为明显,以3.14 mm·a^(-1)的速度显著增加,春、秋季降水呈不显著减小趋势;(3)月降水量呈双峰型变化特征,其峰值出现在6月和8月,其中6月降雨最大,为272.09 mm,占全年总量的16.18%,12月降水最小,仅为46.39 mm,占年总量的2.76%;(4)小雨降水量和降水天数明显减小,中雨和大雨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分别呈不显著减小和增加趋势,暴雨降水量和降水天数呈极显著增加趋势,大雨和暴雨降水量和降水天数的增加是年降水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 曹怡钦; 丁文荣
    • 摘要: 石漠化是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云南省是我国石漠化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本文分别获取云南省石漠化、非石漠化区各5个站点的1970~2017年逐日降水量、年平均和月平均气温资料,采用变差系数Cv值、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Mann-Kendall检验,通过对比分析法,探究局地气候对石漠化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 石漠化区降水Cv值高于非石漠化区,降水波动性较非石漠化区更明显;2) 石漠化区RX5和RX1有增加的趋势,但最长持续降水时间却是减少的,最长干旱时间趋势仍然增加,石漠化区降水量与降水时长、干旱程度的变化并不一致,较非石漠化地区更为反常;3) 石漠化区RX5、RX1、CDD发生突变的时间以及变化趋势达显著的时间均早于非石漠化区,且石漠化区变化趋势较非石漠化区显著,石漠化区和非石漠化区CWD均在70年代开始有突变发生,石漠化区除耿马站点外均在90年代减少趋势达到显著;4) 石漠化地区年均温高于相对阈值的年份频数大于非石漠化地区,极端气温出现的频率较非石漠化区更高,石漠化区气温的Cv值高于非石漠化区,气温的年际波动更大,非石漠化区年均气温总体上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趋势,而石漠化区年均气温变化趋势在上升和下降之间反复变化,较非石漠化区变化更剧烈。
    • 陈林; 陈高路; 宋乃平; 李学斌; 万红云; 何文强
    • 摘要: 荒漠草原植物的生长和生存受降水影响很大,本研究以宁夏东部荒漠草原猪毛蒿种群为研究对象,2017-2020年连续4年监测了降水改变条件下土壤水分特征,测定了猪毛蒿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_(2)浓度等光合特征,并对其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4年中无效降水事件(1600μmol·M^(-2)·s^(−1)时,猪毛蒿净光合速率有下降趋势,且增雨处理下降幅度最大。光合有效辐射在>400μmol·M^(-2)·s^(−1)时,胞间CO_(2)浓度呈直线下降,达到1600μmol·M^(-2)·s^(−1)时,胞间CO_(2)浓度最小。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未有显著变化,但增雨处理下猪毛蒿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大于其他处理。气孔限制值随着光合有效辐射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同时降水的增加减小了气孔限制值。猪毛蒿的内禀水分利用效率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均在较低的光照强度时(400μmol·M^(-2)·s^(−1)时,适度干旱提高了猪毛蒿的水分利用效率。
    • 宁珍; 高光耀; 傅伯杰
    • 摘要: 黄河中游河口镇—龙门区间(河龙区间)是黄河泥沙的主要来源区。近年来黄河输沙量急剧变化,为了识别黄河输沙量变化的原因,基于河龙区间15个流域1961—2017年的输沙和降雨数据,分析了研究时段内输沙模数的变化趋势和突变时间,定量区分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输沙减少的贡献率。结果表明:研究区内15个流域的输沙模数均呈现显著的下降趋势,突变时间集中在80,90年代。降雨减少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增加共同导致了输沙模数的下降,在多数流域,人类活动是导致输沙模数减少的主要因素,80年代后急剧增加的水土保持措施有效减缓了流域产沙。研究成果可为黄河流域生态恢复及水沙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