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

长江江豚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2篇,主要集中在动物学、水产、渔业、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358篇;相关期刊103种,包括兽类学报、水生生物学报、生态学报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2014中国南方渔业论坛暨第三十次学术会议、第四届长江论坛、中国博士后生命科学学术论坛等;长江江豚的相关文献由34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丁、王克雄、于道平等。

长江江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37.50%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1.20%

专利文献>

论文:358 占比:61.30%

总计:584篇

长江江豚—发文趋势图

长江江豚

-研究学者

  • 王丁
  • 王克雄
  • 于道平
  • 郑劲松
  • 郝玉江
  • 蒋文华
  • 刘凯
  • 张先锋
  • 赵庆中
  • 陈敏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子璇; 陈敏敏; 王康伟; 连玉喜; 于道平
    • 摘要: 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呈斑块状分布在长江干流,对栖息地有明确的选择性。流态是栖息地水文环境的核心内容。为研究长江江豚对不同流态的选择性,本文根据1993―2021年对长江下游15次样线考察记录到的412次,合计1 117头江豚个体的栖息活动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全年长江江豚在分汊河段几种流态中,目击率和集群规模没有显著性差异(P> 0.05)。枯水期洲头分流区目击率明显低于丰水期(P <0.05),枯水期河口汇流区目击率和集群规模却明显高于丰水期(P <0.05)。结果提示丰水期或枯水期部分流态中江豚栖息活动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为江豚自然保护区重要栖息地管护提供指导,特别是枯水期应该加强河口汇流区保护。
    • 谈金豪; 蔺丹清; 王银平; 叶昆; 刘凯
    • 摘要: 探究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可为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主要栖息地的生境保护与动态评估提供科学依据。2017年12月、2018年4、6、9月对皖河口4个断面的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和水环境因子进行调查,运用Pearson相关性和冗余(RDA)分析,解析浮游动物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调查期间共鉴定出浮游动物32属、47种,其中原生动物(20种)占优,轮虫(12种)和枝角类(11种)次之,桡足类(4种)较少。全年共出现优势种6种,主要为原生动物和轮虫,仅出现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一种富营养指示种。皖河口浮游动物年均生物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300.18个/L和0.1586 mg/L,季节性差异显著(P<0.05),生物密度以春季最高,冬季最低;生物量以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总体上呈小型化现象,以食藻原生动物种类群落及喜中营养化轮虫群落结构为主。Shannon-Wiener指数(H′)、Margalef指数(D)及Pielou均匀度指数(J)分别为0.53、1.53和0.32。综合营养指数(TLI)显示,皖河口水质良好,处于中营养状态。Pearson相关性表明,溶解氧(DO)、总磷(TP)和叶绿素a(Chl-a)与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密切相关;RDA分析表明,氨氮(NH;-N)也是影响皖河口浮游动物群落变化的重要因子。
    • 韩祎; 王致维; 胡淼; 范飞; 陈懋; 王克雄; 王丁; 梅志刚
    • 摘要: 河漫滩是众多水生生物的关键生境,其衰退是长江生物多样性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安庆长江江豚保护区位于鄱阳湖和长江干流交汇区下游,江湖复合的水文情势形成了众多沙洲和沿岸浅滩,是长江干流河漫滩最丰富的江段,也是长江干流江豚高密度分布区之一。本研究采用遥感影像解译,分析了2000—2017年安庆保护区江段河漫滩的面积及农业活动的变化。结果显示保护区江段河漫滩总面积为61.81 km^(2)(SD:16.3 km^(2)),其在2000至2017年间没有显著变化。2017年,河漫滩上的农田面积为19.70 km^(2)(SD:10.84 km^(2)),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整体上,各水域(10 km尺度)的农田面积与河漫滩面积呈现显著正相关,且拥有较大河漫滩的江段还面临日益加剧的农业活动压力。相比2006年,安庆保护区江豚种群仍然呈现下降趋势,显著增强的农业活动对河漫滩造成的扰动和质量衰退可能是多重影响因素之一。我们建议加强对保护区人类活动的管控,尤其需要重点关注河漫滩保存较好而农业活动快速上升的区域。
    •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 摘要: 基于地理分布记录和环境因子变量数据,采用MaxEnt模型,利用41个有效分布点,模拟1970—2060年不同气候情景下长江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在江西的适生分布区,筛选影响分布的主导因子。结果显示:MaxEnt模型模拟预测精度较高,AUC值在0.9以上;在近当代气候条件下,长江江豚在江西的高适生分布区主要分布于鄱阳湖通长江水道,中适生区主要分布于高适生区边缘。最干季降雨量(bio-17)、最湿季均温(bio-08)和最热季均温(bio-10)对长江江豚在江西潜在地理分布影响较大,其中对最干季降雨量需求最严格。MaxEnt模型预测贡献率前3的环境变量为等温性(bio-03)、年均降雨量(bio-12)和bio-10;置换重要值前3的环境变量为bio-10、bio-08和bio-03。可以预测,未来长江江豚的中适生区面积将有一定减少,总体表现为下降趋势,而高适生区在不同社会经济模式下存在差异,潜在高适生区存在由鄱阳湖通长江水道向“五河”扩散分布的趋势。
    • 吴斌; 贺刚; 王伟萍
    • 摘要: 运用EwE软件,构建了全面禁捕下鄱阳湖通长江水道Ecopath模型。结果显示,全面禁捕下鄱阳湖通长江水道中长江江豚的环境容纳量为0.2 t/km^(2),约625头。该生态学系统总流量为27306.039 t/(km^(2)·a),总生产量为25945.609 t/(km^(2)·a),总初级生产力为23000.000 t/(km^(2)·a),约占总生产量的88.64%。连接指数和系统杂食指数分别为0.308和0.183。虾蟹类和浮游植物生态营养转换效率最高,达到0.97。长江江豚、鳜类、鲌类和其他中上层鱼类等4个功能组为明显的关键种。由此可知,全面禁止生产性渔业捕捞对于长江江豚的保护,以及该水域生态系统的稳定均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目前该生态系统各功能组之间的聚合度低,稳定性不高,相对比较脆弱,需要在严格执行全面禁捕的大背景下,采取多种方式,恢复其生物多样性,优化其生物群落结构,促进该生态系统趋于成熟发展。
    • 张文平
    • 摘要: 文章通过分析泵站改造施工期和运行期对长江江豚以及其他珍稀动物的影响,并提出拦鱼电栅、施工管理等保护措施,以减少工程建设对长江水生态的影响,对于长江江豚水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水利工程建设水生态保护提供了技术参考。
    • 戴银根; 闵佳玲; 杨英; 阙江龙; 胡安忠
    • 摘要: 介绍了鄱阳湖禁捕后长江江豚管护队伍情况,鄱阳湖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分布、行为特征和迁移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影响江豚生活的新因素,为退捕后鄱阳湖长江江豚管护提出新对策。
    • 摘要: 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白鱀豚、长江江豚等珍稀水生动物及其栖息地。国内5个江豚迁地保护区,这里是唯一保持增长的种群。全国江豚迁地保护种群数量为150余头,其中101头生活在这里。这里是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个保护区身兼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人工繁育三大职能,且全部成功。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是世界上第一个对鲸类进行迁地保护的保护区。
    • 摘要: 本刊讯9月19日,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启动。本次考察是继2006年、2012年和2017年后第4次长江全流域江豚科学考察,也是长江“十年禁渔”实施后首次流域性物种系统调查,对于长江江豚乃至整个长江生态系统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长江江豚是我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长江中特有的淡水鲸豚类动物,是评估长江生态系统状况的重要指示物种。2017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显示种群数量约为1012头,种群极度濒危。
    • 潘琦
    • 摘要: 长江江豚,是长江特有的古老而珍稀的物种,被称为长江的“微笑精灵”。它不仅是长江中现存唯一的水生哺乳动物,也是全球唯一的淡水江豚。主题语境:人与自然篇幅:373词建议用时:7分钟1 The waters of the Yangtze River are home to the endangered Yangtze finless porpoise,known locally as the“smiling angel”thanks to its upwardly extending mouth,which gives it a seemingly cheery expression.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