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锥形束CT(CBCT)

锥形束CT(CBCT)

锥形束CT(CBCT)的相关文献在2011年到2022年内共计79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特种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专利文献63610篇;相关期刊24种,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临床肿瘤学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锥形束CT(CBCT)的相关文献由337位作者贡献,包括金建华、储开岳、王林等。

锥形束CT(CBCT)—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63610 占比:99.88%

总计:63689篇

锥形束CT(CBCT)—发文趋势图

锥形束CT(CBCT)

-研究学者

  • 金建华
  • 储开岳
  • 王林
  • 赵春洋
  • 陈金武
  • 丁寅
  • 严斌
  • 吴建亭
  • 周福祥
  • 周院庭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超; 葛彬彬; 蔡晶; 金建华; 葛云; 储开岳
    • 摘要: 目的:研究红外定位系统(optical positioning system,OPS)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对摆位误差的指导意义。方法:选择3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均采用改进型仰卧位固定技术固定,所有患者均辅以OPS标记。患者治疗时按常规方法对照激光线摆位,行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扫描后移床治疗,记录移床后的CBCT误差值(对照组)以及OPS读数(观察组),包括X(左右方向)、Y(头脚方向)、Z(腹背方向)三个方向的线性误差,并分析比较两种误差结果。结果:以CBCT为标准,常规对激光线摆位的线性误差X、Y、Z三个方向分别为(1.95±1.16)mm、(3.87±1.67)mm、(1.71±1.03)mm;对应的OPS显示误差X、Y、Z三个方向分别为(0.63±0.56)mm、(0.31±0.49)mm、(0.32±0.22)mm。三个方向上OPS误差均小于传统摆位误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PS辅助摆位技术与常规对激光线摆位相比,在放疗中可明显减小胸腹部肿瘤患者的摆位误差,提高治疗时的摆位精度,给临床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的摆位提供参考。
    • 王笑; 付秀根; 郑祖安; 钟伟伟; 孙海峰; 刘凯
    • 摘要: 目的:探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宫颈癌患者的个体因素及其变化与摆位误差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且行放射治疗的23例宫颈癌患者,采用CT模拟定位时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臀围与膀胱容量,并计算体质量指数(BMI);放射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获取容积图像与计划CT图像进行配准,并同步测量患者身高、体质量、腰围以及臀围与膀胱容量,每例患者进行6~9次CBCT验证,共计验证188次,计算每次治疗与定位时患者体质量、膀胱容量与腰臀围的变化量,记录左右(x轴)、头脚(y轴)和前后(z轴)3个轴向的线性误差,以及对应的旋转摆位误差(xr、yr和zr)。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个体因素与摆位误差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患者膀胱容量、BMI、体质量与摆位总误差具有相关性(r=0.285,r=0.236,r=0.156;P<0.05);患者个体因素的变化与旋转误差有相关性,体质量与腰臀围的变化影响y轴的旋转误差,腰臀围的变化影响z轴的旋转误差;体质量与臀围的变化影响z轴的线性误差;而个体膀胱容量的变化与摆位误差之间无相关性。头脚方向的水平线性误差显著大于其他方位,而对应的旋转误差显著高于前后方向的旋转误差。结论:CBCT引导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的身高、体质量、腰围和膀胱容量及其变化量等影响因素,需制定个性化的化临床靶区体积(CTV)至计划靶区体积(PTV)外扩边界,体位固定时应注意患者头脚方向的固定,以降低误差提高放射治疗精度。
    • 胡立华; 孔丽; 韩晓辉; 张东升; 黄圣运
    • 摘要: 目的:本研究对国产威高3D打印牙支持式种植导板进行精确度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牙列缺损患者31例,在威高3D打印种植导板引导下植入种植体63枚。将植入手术前利用3 Shape Implant Studio软件设计的种植体植入数据与手术后采集的CBCT数据导入软件,选取上下颌骨的特殊解剖标记和缺牙区近远中健康邻牙的牙冠外形作为参照,配准后得到拟合图像,对术前设计的种植体位置和种植体的实际植入位置之间的偏差进行测量分析,得到种植体颈部中点及根端中点的距离偏差值和角度偏差值。结果:本研究经数据统计,得出种植体颈部及根方的近远中向、颊舌向及垂直向距离偏差的平均值均小于1 mm,近远中和颊舌向角度偏差的平均值均小于3o。与第三届欧洲骨结合大会中通过文献回顾统计出的数字化导板的平均偏差(肩台处与根尖处偏差分别为1.09 mm和1.28 mm,角度偏差为3.9o)相比,符合临床种植精确度要求。结论:威高数字化种植导板设计系统可在一定程度上简化复杂种植手术难度,提高手术精确度,临床可合理选择。
    • 谢辉; 胡海芹; 张见芳; 李庆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锥形束CT(CBCT)指导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靶区(PTV)增长的精确性.方法:选取在医院接受静态调强放射治疗的35例鼻咽癌患者,于治疗前进行CBCT扫描重建与定位图像配准,获得患者的摆位误差数据.分析摆位误差数据,得到所有患者的总系统误差Σ及总随机误差σ.再利用van?Herk的PTV增长公式计算得到患者头脚(X)、左右(Y)和腹背(Z)的PTV增长值.结果:鼻咽癌调强放射治疗前CTV到PTV的增长精确值在X、Y和Z的3个方向分别为0.304 cm、0.383 cm和0.416 cm.结论:鼻咽癌患者CTV到PTV增长时可以针对各个中心及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增长,而不是均匀的外扩一固定值,这样更有利于对患者进行精确放射治疗.
    • 陈婷; 桂龙刚; 李军
    • 摘要: 目的:探讨ExacTrac X射线(ETX)图像引导系统在颅内肿瘤的无创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医院就诊的30例胶质瘤患者及肺癌脑转移患者,在FSRT治疗前,采用ETX图像引导系统获取六维治疗床校正前的预摆位误差、校正后的残余误差以及利用锥形束CT(CBCT)获取的验证误差,共计3组误差,采用配对t检验、差值占比分析等方法对X方向(左右)的平移误差(Xt)、Y方向(头脚)的平移误差(Yt)、Z方向(前后)的平移误差(Zt)及围绕X、Y及Z方向的旋转角度Xr、Yr和Zr方向的误差进行数据分析.结果:ExacTrac X图像引导系统校正前各方向上的误差值相对较大,其中Xt范围为-4.63~5.11 mm,Yt范围为-6.68~5.43 mm,Zt范围为-5.03~4.88 mm,Xr范围为-2.14°~1.91°,Yr范围为-2.34°~2.25°,Zr范围为-2.36°~2.78°;校正后各方向上的误差值明显减小,校正后平移误差≤0.5 mm,旋转方向误差均91%)在0~1 mm误差的区间上.结论:对于颅内肿瘤FSRT治疗,ETX图像引导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平移误差和旋转误差,其误差精度与CBCT相差无几,满足高精度的治疗要求.
    • 肖键; 李文超; 邹德新; 王晓燕; 李璐; 陆锐; 张寅宝; 江文建
    • 摘要: 目的:探讨蒙汉族人群上颌前牙不同位点的唇侧骨壁厚度的异同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20例需要拍摄CBCT的蒙汉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民族分为蒙古族组(60例)、汉族组(60例),分别测量蒙汉族患者唇侧骨壁不同位点的厚度,比较两组不同位点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蒙古族患者于位点1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患者于位点2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患者于位点3处的骨壁厚度大于汉族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数据的统计学差异对于牙齿种植及前牙美学的修复有重要意义.
    • 刘佼佼; 王晨; 王汝卉; 杨勇
    • 摘要: 目的:应用锥形束CT评估下颌第一恒磨牙近中中央根管(MMCs)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相关影响因素及分型.方法:选取474例患者的948颗下颌第一恒磨牙(MFM)的CBCT影像资料,观察其近中根管的形态特点,收集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牙位、近中颊侧(MB)-近中舌侧(ML)根管口之间距离、MB-ML之间是否存在根管峡区(RCIs)及MMCs.数据应用SPSS Statistics25.0统计软件进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年龄在60岁以上的患者相比,年龄在21~40岁之间的患者MMCs发生的可能性更高,是其4倍(P<0.01,OR=4.45).有RCIs的MFM中,MMCs存在的可能性是无RCIs的5倍(P<0.05,OR=4.76).随着MB-ML根管口之间距离每减少1mm,MMCs存在的可能性是原来的2倍(P<0.05,OR=1.74).MMCs以融合型为主(66.4%).结论:年龄、RCIs与MB-ML根管口之间距离是MMCs发生的相关因素,而性别和牙位与MMCs的发生没有相关性.MMCs大多以融合形式存在,独立的MMCs较少.
    • 佟丽霞; 李双学; 楼珊珊; 程景烨; 臧传治
    • 摘要: 目的:在锥形束CT(CBCT)扫描中设计一种高信噪比去除锥角伪影方法,以提高螺旋大锥角宽检测器的图像质量.方法:从数据使用角度分析螺旋锥角伪影产生的原因,通过对产生螺旋锥角伪影的数据进行不同的加权处理,使用加权滤波反投影算法,分别得到高信噪比有锥角伪影图像和低信噪比无锥角伪影图像,针对低信噪比图像结合高信噪比图像使用引导滤波的方式实现高信噪比锥角伪影的去除.结果:通过使用临床数据对加权滤波反投影算法与原始算法进行对比,图像中的锥角伪影得到了有效抑制,同时保持了原有重建方法的信噪比.结论:高信噪比去除锥角伪影方法在大锥角重建时能够在保证高信噪比图像时有效抑制锥角伪影,提高螺旋大锥角宽检测器的图像质量.
    • 罗宇; 李寒旭; 李东春; 罗灿
    • 摘要: 目的:探讨热塑体膜结合负压袋体位固定模式对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摆位误差及其对计划靶区(PTV)外放边界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医院就诊且行SBRT治疗的85例NSCL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热塑体模组(29例)、负压成型真空垫组(28例)和联合组(28例).放射治疗前应用千伏级锥形束CT(kV-CBCT)对患者进行扫描,采集CBCT图像5~20次,计算患者X轴(左右)、Y轴(上下)和Z轴(前后)方向的摆位误差和PTV外扩边界.结果:联合组在CBCT扫描后其X轴、Y轴和Z轴线性误差绝对值>3 mm的次数较其他两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7.690,x2=20.458,x2=39.864;P3°的次数较负压成型真空垫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1.836,P<0.05).3组在Y轴和Z轴的线性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8.867,F=220.767;P<0.05),在X轴和Z轴的旋转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8.532,F=64.566;P<0.05).联合组在Y轴和Z轴的线性误差值与热塑体模组、负压成型真空垫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Y轴=13.191,t=6.879;tZ轴=8.005,t=18.225;P<0.05);热塑体模组与负压成型真空垫组在Y轴和Z轴的线性误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8,t=13.170;P<0.05).联合组与热塑体模组和负压成型真空垫组在X轴和Z轴旋转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X轴=8.885,t=10.550;tZ轴=13.766,t=13.757;P<0.05);热塑体模组与负压成型真空垫组在Z轴旋转摆位误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412;P<0.05).计算热塑体模组X轴、Y轴和Z轴方向的CTV-PTV外放边界值分别为5.60 mm、8.03 mm和6.97 mm;负压成型真空垫组分别为5.59 mm、9.32 mm和7.43 mm,联合组分别为4.10 mm、5.82 mm和4.43 mm.结论:采用负压成型真空垫联合热塑体模固定技术能够减少不同方向的摆位误差,为PTV外放边界值的确定提供参考,并可有效提高放射治疗的精确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