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铁酸锌

铁酸锌

铁酸锌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3年内共计463篇,主要集中在冶金工业、化学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8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228884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功能材料、中国有色冶金、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江苏省颗粒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江苏省化工环保技术2014研讨会、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一届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重有色金属冶炼烟气处理及低位热能回收、酸性废水处理技术研讨会等;铁酸锌的相关文献由1181位作者贡献,包括柴立元、彭兵、彭宁等。

铁酸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8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28884 占比:99.91%

总计:229091篇

铁酸锌—发文趋势图

铁酸锌

-研究学者

  • 柴立元
  • 彭兵
  • 彭宁
  • 杨金林
  • 马少健
  • 李春虎
  • 米杰
  • 姚金环
  • 李延伟
  • 上官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洋; 张建良; 袁骧; 刘征建; 李飞; 郑安阳; 李占国
    • 摘要: 对铁酸锌非等温碳热还原反应动力学及其还原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不同温度条件下还原后的铁酸锌团块物相分析(XRD)对其碳热还原的物相转变过程进行了解析,950°C时出现FeO_(0.85)·xZnO无定型物质,此时Fe^(3+)被还原成Fe^(2+).探讨了铁酸锌碳热还原过程转化率与转化速率的关系,该还原过程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二阶段的转化率变化最大(0.085~0.813).最后,通过等转化率法和主曲线拟合法对不同升温速率条件下铁酸锌碳热还原第二阶段的动力学进行了分析,可以得出第二阶段的平均活化能为362.16 kJ·mol^(–1),且该阶段活化能为331.01~490.04 kJ·mol^(–1),变化较大,说明这一阶段发生的反应较为复杂,且各反应之间的活化能差异明显,二级化学反应是这一阶段的主要控速环节,并确定了第二阶段的主要控速方程.
    • 王勇; 廖贻鹏; 苗华磊
    • 摘要: 以国内某湿法炼锌厂的中性浓密机底流为原料,开展了酸性浸出条件优化及元素浸出行为研究,考察了温度、终酸对渣含锌、渣率、渣银品位以及元素浸出率的影响,对浸出渣进行了锌、银的物相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的最佳条件为温度90°C,液固比7~9∶1,终酸40g/L,时间5h,此时锌的浸出率为75.97%,渣含锌为17.87%,渣率为37%,渣银品位为380g/t,浸出渣中除铁酸锌外,其它形态的锌基本被浸出完全,锌主要以铁酸锌形态存在,银以单质银和硫化银为主,通过强化浸出后,银品位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 曾军; 谢雪珍; 叶有明; 蓝峻峰; 廖政达; 陈进中
    • 摘要: 在我国,锌冶炼以传统的“焙烧-浸出-净化-电解-熔铸”工艺为主,由于锌资源的匮乏,炼锌原料主要为高铁闪锌矿。在冶炼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生成铁酸锌,由于铁酸锌性质比较稳定,使锌的浸出率降低,不仅浪费锌铁资源,还严重污染环境。基于此,以广西某锌冶炼厂的锌精矿为研究对象,采用配碳焙烧-浸出工艺来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从而防止铁酸锌的生成,以此来提高锌的浸出率。采用X-射线荧光光谱(XRF)测定元素含量,以分析原料特性。通过试验研究配碳比例、焙烧温度、焙烧时间、配碳种类及浸出方式对浸出率的影响,以确定最优的配碳焙烧-浸出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锌精矿采用配碳焙烧最佳的工艺条件为:焙烧温度950°C、焙烧时间1.5 h、配碳比例3%,在此条件下,使用活性炭可以使锌的浸出率达到84.39%,而不配碳焙烧的条件下,锌的浸出率仅为65.32%。通过配碳焙烧可以使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有效防止铁酸锌的生成,从而提高锌的浸出率。通过反酸浸出,使用还原煤可以使锌的浸出率达到78.42%,远远低于常规浸出。因此,常规浸出工艺比反酸浸出工艺更适合配碳焙烧浸出工艺。
    • 王冬斌; 梁精龙; 王新蕊; 李慧; 王晶
    • 摘要: 为提高铁酸锌的催化效率,可采用增加比表面积、优化表面形貌的方法,也可将铁酸锌与其他材料结合,获得更为高效实用的光催化剂。文章对铁酸锌复合改性方式和不同形貌铁酸锌的制备方法进行了分析,并对改性后颗粒粒径不均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做了讨论和展望。将铁酸锌与其他物质复合,制备出活性高且性能稳定的复合光催化剂,可提升复合材料的催化能力,缓解铁酸锌催化活性低的问题。制备不同形貌的铁酸锌,可增加铁酸锌的比表面积,提高铁酸锌催化效率。
    • 李祥; 王晶; 李兴华; 朱秀红; 冯娟; 彭勇
    • 摘要: 本文将单分散且尺寸可控的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分散于二维SnS_(2)纳米片;构建ZnFe_(2)O_(4) /SnS_(2)二元异质结。TEM结果显示,该方法制备的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尺寸较小,分布均匀,且颗粒没有发生团聚现象,平均尺寸为14 nm,在异质结复合材料中,ZnFe_(2)O_(4) 纳米颗粒分散性良好,均匀地负载在SnS_(2)的表面;ZnFe_(2)O_(4) 纳米颗粒的饱和磁化强度MS=71.20 emu/g,矫顽力HC=1.94 Oe;异质结样品的饱和磁化强度MS=13.60 emu/g。同时发现,将ZnFe_(2)O_(4) 磁性纳米颗粒应用于光催化领域,可以提高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相比纯SnS_(2)而言,ZnFe_(2)O_(4) /SnS_(2)异质结的光催化降解的速率提高了1.8倍,在3 h内可以有效的降解87.5%的RhB水溶液;而且该催化剂的磁性还可以增强光催化剂的重复利用率,这对催化和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 郑宇翔; 关梦圆; 任永恒; 白娟; 张凯欣; 景泓菲; 高竹青
    • 摘要: 通过微波水热法合成了ZnFe2O4/Ag3PO4复合材料,进行了XRD、红外及紫外-可见漫反射表征.并用含10%ZnFe2O4的复合材料对50 ppm的罗丹明B(Rhodamine B)、甲基橙(Methyl Orange)、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染料在模拟太阳光的条件下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在降解甲基橙(阴离子型染料)2 h后降解率仅达20%,降解亚甲基蓝(阳离子型染料)2 h后降解率达83%,降解罗丹明B(中性分子染料)2 h后的降解率达到了90%以上,表明这一复合材料是非阴离子型光降解催化剂,对中性染料降解效率大于其它离子型染料;而在5%、10%的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光催化降解中,10%的复合材料2 h的降解率超过90%,5%的复合材料2 h的降解率接近100%.而且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磁性能,有利于回收利用.
    • 黄苓莉; 赵邦渝; 李晓丹; 张桂枝; 郭威威
    • 摘要: 丙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和实验室,对丙酮浓度的检测十分重要.ZnFe2O4是一种尖晶石型三元金属氧化物,气敏性能优良,可广泛应用于气体传感器.本文采用简单的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球状的ZnFe2O4气敏材料.通过XRD、XPS、SEM、TEM、N2吸附-解析仪对材料的形貌结构、化学组成、比表面积等进行分析,并以丙酮为目标气体对其气敏性能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ZnFe2O4纳米球是由纳米粒子自组装而成,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该ZnFe2O4基气体传感器在最佳工作温度150°C下对丙酮的灵敏度为65.74,并具有出色的选择性、稳定性、重复性,但随着湿度的增加其气敏性能逐渐降低.
    • 张杜超; 任冠行; 刘若麟; 陈霖; 刘伟锋; 杨天足
    • 摘要: 工业湿法炼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锌浸出渣,选择性回收其中的锌成为了研究热点.本文通过硫酸铵与锌浸出渣混合焙烧后水浸实现其中的铁和锌分离,从而实现资源综合利用.通过研究确定了最优焙烧条件,即硫酸铵与锌浸出渣质量比为1.30、焙烧温度为650°C、焙烧时间为240 min.结果表明,硫酸铵与铁酸锌在325~425°C时,反应生成(NH4)2Zn(SO4)2和NH4Fe(SO4)2;然后在500~650°C下,(NH4)2Zn(SO4)2和NH4Fe(SO4)2各自分解生成ZnSO4和Fe2(SO4)3,其中Fe2(SO4)3继续分解生成Fe2O3和SO3.在最优条件下所得焙烧产物经水浸后,锌的浸出率达到93.53%,而铁的浸出率为5.97%,实现了锌和铁的有效选择性分离.
    • 赵爽; 高林; 任百祥; 黄成思; 李秀颖
    • 摘要: 新型光催化剂纳米铁酸锌(ZnFe_(2)O_(4))带有磁性,因具有合成简单、成本低廉、光化学稳定性良好等诸多优点成为光催化领域的研究热点。对近年来纳米ZnFe_(2)O_(4)的制备方法,如共沉淀法、溶胶-凝胶法、水热合成法、模板法及静电纺丝法等进行了归纳总结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以及产品的性能,对未来纳米ZnFe_(2)O_(4)催化剂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