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遗产管理

遗产管理

遗产管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1年内共计124篇,主要集中在法律、旅游经济、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86243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美与时代·城市、西南政法大学学报、法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明长陵营建600周年学术研讨会、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第十届世界管理论坛暨东方管理论坛——上海管理教育学会创立25周年大会等;遗产管理的相关文献由15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金玲、段松廷、万婷婷等。

遗产管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7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86243 占比:99.96%

总计:286367篇

遗产管理—发文趋势图

遗产管理

-研究学者

  • 张金玲
  • 段松廷
  • 万婷婷
  • 保继刚
  • 刘某承
  • 向舒
  • 孙华
  • 张朝枝
  • 杨伦
  • 焦雯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睢苏婕; 彭浏宇; 谢蔚
    • 摘要: 《民法典》对新增的遗产管理制度的设计过于简易,司法适用可能将面临困难.基于遗产管理与公司清算在功能、地位、权利义务等方面的相似性,公司清算规则可被改造性地借鉴引入遗产管理制度,具体通过确认遗产管理人的诉讼主体地位、限制继承人在遗产管理过程中处分遗产的权利、明确遗产管理人公示催告义务,以及保障遗产债权人的知情权与介入权来达成遗产管理流程的细化.
    • 孙华
    • 摘要: 作为交叉学科遗产保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就在“保护”的领域,保护(传承既是保护的手段,也是保护的目的)人类历史积淀的有重要价值的遗存,是文化遗产学的核心,而管理则是实现最佳保护的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怀旧与乡愁理论、一般系统论及其派生的文化结构理论、平衡理论及其关联的动态/间隔平衡理论,以及以之为基础的系统类比方法.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针对遗产的不同类型以及存在的不同矛盾和问题,通过普遍比较筛选出相应的保护办法和措施,从而维系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文化遗产的管理重在法规体系的严密性和管理机质的合理性,从而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法规能够在覆盖全部的遗产类型,既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并维护全民权益,又能够兼顾遗产本体及其依附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 蒋慧; 翟静波
    • 摘要: 遗产继承与遗产债务清偿问题是自然人死亡后围绕其遗产展开的一对矛盾体.东西方国家早期高度相似的继承制度与理念湮没了遗产债务清偿的问题,但限定继承制度的确立又使之显现出来.域外立法通过创设包括遗产管理人、遗产清算、遗产破产等规则在内的遗产管理制度因应上述矛盾体.而我国在司法实践中则以参与分配制度等替代性制度消释纠纷.2020年我国《民法典继承编》新增遗产管理人规则后,在继承法话语体系下进行的讨论显然混淆了遗产破产制度、遗产管理人制度与遗产管理制度的区别.与此同时,作为个人破产制度的特殊内容,遗产破产制度在我国个人破产立法过程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首先需要对域内外涉及遗产债务清偿的制度进行梳理和借鉴,以澄清社会大众对遗产破产制度存在的价值误解、定位混淆与认知偏差;其次基于我国现有法律体系规定,对遗产破产和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衔接适用界定理论基点;最后通过具体制度安排,将遗产破产这一特殊制度囊括于未来我国个人破产法规之中,完善遗产债务清偿规则.
    • 王群
    • 摘要: 经8起案件的实证考察,由于我国法院在司法实务中倾向于将遗嘱信托关系识别为遗嘱继承、遗嘱执行关系,或虽识别出遗嘱信托关系却将其作为遗产管理关系进行处理,致使《法律适用法》中规范信托关系的第17条在遗嘱信托法律适用中长期缺位.针对这一现状,有必要重新厘清第17条的适用情形,包括肯定遗嘱信托是信托子概念亦应适用第17条,将确认遗嘱效力作为处理遗嘱信托之前提,在受托人兼任遗嘱执行人时统一定性为遗嘱信托,以及明确不得援用遗产管理的冲突法规则.
    • 孙华
    • 摘要: 作为交叉学科遗产保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遗产学与相关学科的交叉点就在“保护”的领域,保护(传承既是保护的手段,也是保护的目的)人类历史积淀的有重要价值的遗存,是文化遗产学的核心,而管理则是实现最佳保护的保障。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主要是怀旧与乡愁理论、一般系统论及其派生的文化结构理论、平衡理论及其关联的动态/间隔平衡理论,以及以之为基础的系统类比方法。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针对遗产的不同类型以及存在的不同矛盾和问题,通过普遍比较筛选出相应的保护办法和措施,从而维系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延续性。文化遗产的管理重在法规体系的严密性和管理机质的合理性,从而使得文化遗产的保护保护法规能够在覆盖全部的遗产类型,既能够体现国家意志并维护全民权益,又能够兼顾遗产本体及其依附土地的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利益。
    • 德彼得·A·温德尔; 雷巍巍(译)
    • 摘要: 与此前适用的198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相比,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继承法仅仅进行了一些非实质性改革。除了大部分可以追溯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的小补充之外,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继承法只是将强制性的遗产管理作为改革核心。而家庭法也基本停留在法典编纂之前适用的单行法层面,这对法定继承产生了影响。总的来说,继承法仍然迫切地需要改革,以便适当地应对近几十年来经济繁荣之后预计将会出现的遗产继承潮。
    • 焦雯珺; 赵贵根; 闵庆文; 刘某承; 杨伦
    • 摘要: 为了保护具有全球重要性的传统农业系统,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倡议.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中国目前拥有的GIAHS数量最多,但也面临着GIAHS科学保护与有效管理的艰巨任务.作为遗产管理的重要内容,监测对提升遗产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科学有效的遗产监测不仅可以实现遗产自身的保护及其价值的维护,而且可以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然而,我国的GIAHS监测工作刚刚起步,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GIAHS监测体系,也缺乏相关理论研究作为支撑.为此,本文在充分借鉴世界遗产监测经验与实践的基础上,对GIAHS监测概念与内涵、监测范围与内容、数据收集与管理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由三级监测网络、动态监测系统和两级巡视制度构成的GIAHS监测体系.动态监测系统是GIAHS监测体系的核心组成,包括监测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数据管理的多个方面.三级监测网络和两级巡视制度是GIAHS监测体系的基础保障,不仅有助于形成主动监测与监督巡视相结合的监测巡视机制,而且将监测数据汇交与评估意见反馈形成闭合回路,从而提高GIAHS保护与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系统性.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丰富GIAHS监测理论,进一步推动中国的GIAHS监测工作,也能为国际GIAHS监测提供中国经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