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跨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

跨伤椎固定的相关文献在2012年到2022年内共计13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专利文献423645篇;相关期刊81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现代诊断与治疗等; 跨伤椎固定的相关文献由269位作者贡献,包括严小明、冯纪川、刘雄业等。

跨伤椎固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23645 占比:99.97%

总计:423775篇

跨伤椎固定—发文趋势图

跨伤椎固定

-研究学者

  • 严小明
  • 冯纪川
  • 刘雄业
  • 利洪艺
  • 杨立群
  • 梁维
  • 汤勇智
  • 王湘江
  • 王荣生
  • 王贵清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谢志鹏
    • 摘要: 目的探讨爆裂性胸腰椎骨折患者应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惠阳三和医院收治的爆裂性腰椎骨折患者110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6月至2020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5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跨伤椎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经伤椎固定。两组患者均观察至出院,并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术后1年影像学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及术后3个月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Cobb's角均缩小,且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相对更小;术后1年两组椎体前缘高度、椎体矢状面指数均升高,且相对对照组,观察组相对更高;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多,手术、骨折愈合各个时间相对短;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生理功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比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爆裂性胸腰椎骨折可改善患者椎体功能,促进骨折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
    • 樊锋
    • 摘要: 目的分析比较跨伤椎固定与经伤椎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6月长宁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280例展开分析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40例患者,对照组应用跨伤椎固定术,观察组应用经伤椎固定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各时间点疼痛程度、伤椎压缩率、后凸Cobb角手术前后改善情况、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Cobb角丢失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耗费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均更长或更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患者伤椎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神经受损及螺钉松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椎体高度丢失和后凸Cobb角丢失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应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突出,显著优于跨伤椎固定治疗,术后疼痛轻,利于改善伤椎压缩率和后凸Cobb角,有效预防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高,建议临床应用。
    • 王振; 尹景星; 张勋梦; 萧锦瑜
    • 摘要: 目的探讨经伤椎及跨伤椎手术方案治疗脊柱骨折后恢复进程情况,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9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伤椎固定组(45例,采用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和跨伤椎固定组(45例,采用跨伤椎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及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和伤椎后凸Cobb角变化情况。结果经伤椎固定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多于跨伤椎固定组,手术时间长于跨伤椎固定组,卧床时间短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术后2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均高于术前,且经伤椎固定组高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术后2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伤椎后凸Cobb角均低于术前,且经伤椎固定组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术后2周及6个月两组患者VAS评分、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经伤椎固定组低于跨伤椎固定组(P<0.05)。结论相较于跨伤椎置钉固定治疗,经伤椎置钉固定治疗脊柱骨折虽然术中出血量较大、手术时间较长,但卧床时间较短,能有效改善脊柱矢状位力学性能,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 赵成; 杨春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予以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创伤骨科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40例,分析 临床资料,其中20例纳入实验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另外20例纳入对照组采用跨伤椎固定治疗。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实验组 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恢复情况、治疗后VAS评分、治疗效果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胸腰段脊柱骨折予以经伤 椎固定,可以取得确切治疗效果。
    • 黄健; 廖新江; 麦宗梨
    • 摘要: 目的:研究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应用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25例实施经伤椎固定治疗.比较2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VAS评分、JOA评分、伤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引流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手术耗时、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JOA评分、椎体前缘高度高于对照组,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obb角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治疗中经伤椎固定的应用效果比跨伤椎固定更加优越,有助于患者脊椎功能和伤椎的恢复,术后疼痛感轻且安全性更高.
    • 黄兴华
    • 摘要: 目的 讨论于胸腰段脊柱骨折的医治中,分别实行跨伤椎固定、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19年1月~2019年11月之间,100例进院诊疗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患者.将其所有人员,划分成对照组、研究组(依照随机单盲法).此次研究中,对照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跨伤椎固定治疗方案,研究组医疗人员,对其实行经伤椎固定治疗方案,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的医治中,实行经伤椎固定治疗方案,其临床疗效更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张永强; 蒋春雨
    • 摘要: 目的:探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15例、对照组15例.对照组接受跨伤椎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伤椎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比跨伤椎固定的效果明显,能够减轻患者痛苦,操作安全简单,值得进一步推广.
    • 王宇龙
    • 摘要: 目的: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方法:研究时间段: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入选本研究的患者为我院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选取其中40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基于患者选取手术治疗方法的差异,将其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实施经伤椎固定的患者为观察组;实施跨伤椎固定的患者为对照组.分析两组患者在实施手术治疗后的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基于经伤椎固定的应用,两组手术指标相对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并发症相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比较,P<0.05,观察组疗效更佳.结论:对脊柱骨折患者选用经伤椎固定治疗,可进一步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保障患者治疗安全,应用价值显著,可借鉴.
    • 孙付杰; 陈山成; 邹士东; 聂文波; 汪明星
    • 摘要: 目的:分析经伤椎连续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患者行经伤椎连续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跨伤椎固定手术治疗,通过术后随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术后随访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椎体压缩率、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比以及伤椎Cobb角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伤椎连续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可靠,能够有效恢复椎体高度,促进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可在临床应用.
    • 蒋海平
    • 摘要: 目的 探究分析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应用跨伤椎固定和经伤椎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该院在2019年1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50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患者入院后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至对照组、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跨伤椎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经伤椎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措施下的各项临床指标、脊柱功能恢复情况以及脊柱矫正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内固定引流量分别为(110.79±16.54)、(46.45±10.32)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0.56±25.46)、(87.25±17.11)mL,且其手术用时、住院时间分别为(112.88±13.65)min、(9.80±1.37)d,也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0.97±19.54)min、(16.54±2.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0、10.210、7.990、13.175,P<0.001).术后1、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脊柱功能JOA评分分别为(9.38±1.12)分、(13.45±2.1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2±1.14)分、(9.33±2.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45、6.916,P<0.001).观察组患者术后的Cobb角、术后即刻矫正度以及术后6个月矫正丢失度分别为(2.03±1.41)、(13.12±8.66)、(1.22±0.42)°,优于对照组的(4.45±1.42)、(8.44±4.12)、(1.90±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47、2.440、5.524,P<0.05).结论 在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中,应用经伤椎固定治疗的效果明显好于跨伤椎固定术,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脊柱功能的恢复,并提升其脊柱矫正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