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语用效果

语用效果

语用效果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语言学、常用外国语、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1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6396篇;相关期刊233种,包括考试周刊、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海外英语(中)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2烟台全国翻译学辞典暨译学理论研讨会等;语用效果的相关文献由327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芷瑜、甄晓婕、范振强等。

语用效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18 占比:0.41%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6396 占比:99.58%

总计:76715篇

语用效果—发文趋势图

语用效果

-研究学者

  • 张芷瑜
  • 甄晓婕
  • 范振强
  • 吴丽莹
  • 周树江
  • 孔繁英
  • 孙庆艳
  • 康家珑
  • 杨朝晖
  • 范丽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颖
    • 摘要: 以代词“人家”在《红楼梦》的使用语料为基础,从其指称功能出发,统计其使用频次,并详细分析其在表不同指称功能时所达到的语用效果。研究发现,代词“人家”《红楼梦》中有表泛指、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和复指这五类指称功能。说话人在言语交际中通过使用“人家”这一特殊的语言结构表达不同的指称意义,拉大和缩短说话人和听话人或交际双方和第三方的心理距离,构建不同的人物关系。因此,在特定的语境中,说话人通过使用“人家”表示不同所指对象时表达了礼貌、不满、责怪、调侃等不同的语用效果,从而成功实现了自己的交际意图。
    • 冯广艺; 何婷婷
    • 摘要: 本文从形式特征、语义类别、语用效果三个方面分析疫情背景下的谐音修辞,论述了汉字(词语)谐音、数字谐音、英汉谐音、谐音双关、谐音仿拟和谐音别解等形式,探讨了常态化防控类、复工复产类和疫情反思类三个类别,认为巧妙地运用谐音修辞可以凸显语言的经济性,彰显语言的适应性,突出语言的新奇性。
    • 刘立立; 唐燕玲
    • 摘要: 在2020网络流行语中,“XX人”的表达层出不穷,且逐渐表现出较强的能产性和广泛的社会文化认知基础。“XX人”的构词理据和语义特征可从语音、形态、文化、认知四个方面考察,其主要语用效果呈现为调侃自嘲、言简义丰和彰显使命三个方面。
    • 吉晨晨; 黄芳
    • 摘要: 在互联网的影响下,“X天花板”成为一种热门修辞构式,指的是一种量度的极性化,整体构式义是指对所描写对象的极性特质的凸显,具有极性评价和主观表态的语用价值。进入构式“X天花板”中“X”虽仍以名词为主,但适用范围扩大,还存在极少数符合的动词。作为评价语的“X天花板”多是一种主观性评价,有正面评价和负面评价之分。在语用效果上,也有积极和消极两种情况,在消极方面如今多与“打破”“突破”搭配,使之化解消极色彩,成为一种助推剂。该构式在隐喻机制推动下产生,且符合人们在网络评论时求新求异的心理,其积极评价性满足人们正面情感释放的需求。
    • 姜颐
    • 摘要: 合作原则是语用学的中心理论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利用合作原则的违反来达到自己的交际目的。本文从违反合作原则的角度来探析俄语《实习医生》中对白的语用作用,从而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和利用合作原则。
    • 靳钰
    • 摘要: 语法隐喻的过往研究多在语义系统内进行及物性分析并将隐喻看作是对给定意义的不同表达,而一致式和隐喻式的意义差别及语言选择背后的潜在目的和交际意图则被忽略.基于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的强大互补前提,本研究以自建语料库中的语法隐喻为研究对象,从语用预设的视角深入剖析隐喻式区别于一致式的复合语义及由此实现的语用效果,并探讨语法隐喻语用预设的分类及其特征.研究发现,语法域的转移使部分信息以语用预设的形式隐藏在隐喻式中,并依赖于语用预设的不同特征实现交际者意欲达成的语用效果;从预设视角展开的语用研究可有效帮助人们理解语法隐喻在交际中的会话含义,从而实现顺畅交流.
    • 汤岚
    •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广告在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人类的心理和认知水平。除了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和最新的产品销售信息,它还提供了丰富他们生活和塑造他们精神的途径。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是将名人符号、音乐符号和语言符号等各种符号整合为一个整体的最有效的宣传形式,是最典型、最常见的能够充分体现符号语用效果的宣传手段。
    • 徐莹; 朱景丰; 陈依凝
    • 摘要: 在认知语用视角下,通过定量统计和定性分析法,从频率、位置和语用效果三个方面对比分析高、低水平组大学生英语演讲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异同.总体上看,演讲者使用强化现有假设类话语标记语的频率最高,使用推导语境暗示类话语标记语的频率最低,且均倾向于在句首或句中使用话语标记语.高、低水平组的不同之处是:首先,高水平组使用话语标记语的总数较多,其中对强化现有假设类标记语的使用频次显著高于低水平组;其次,高、低水平组在句中和句末使用话语标记语时存在显著差异;最后,高水平组演讲者的语境认知能力更强,使用话语标记语时能达到更好的语用效果.在英语演讲教学中,应更加重视对话语标记语的使用.
    • 贾刚
    • 摘要: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闻标题中,战争隐喻被广泛使用.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新闻标题为研究对象,基于当代认知语言学框架结构理论分析"防控新冠肺炎即战争"这一概念隐喻的认知基础、语用效果及其成因.研究发现:"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即战争"这一概念隐喻属于战争隐喻,并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高社会敏感话语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战争隐喻在新冠状肺炎疫情新闻标题的应用有便于受众对新闻标题的解读、增强标题醒目性、吸引受众的语用效果;战争隐喻在新冠状肺炎疫情新闻标题中被广泛运用主要是受到认知概念结构相似、历史文化和社会心理的影响.
    • 刘嘉庆
    • 摘要: 本文收集了充足的语料,详细分析了词语的超常搭配.首先,我们利用充足的语料将词语的超常搭配分为语法超常搭配、逻辑超常搭配,语义超常搭配三种.其次,重点分析了典型的副词"很"的超常搭配和量词的超常搭配,日常交际中常见的词语超常搭配,动宾结构、主谓结构、偏正结构的超常搭配.超常搭配主要是出于语义表达的需要、日常交际的需要、追求特殊语用效果的需要.超常搭配产生的条件有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有两个:句内句外语义的协调性;人类认知心理的接受度.词语的超常搭配有它独特的语用效果,能够使语言表达具有形象性、使语义表达具有灵活性、使语言结构具有创新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