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西太平洋副高

西太平洋副高

西太平洋副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海洋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6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42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六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论坛、第五届长三角科技论坛——长三角气象科技创新论坛等;西太平洋副高的相关文献由305位作者贡献,包括何金海、王黎娟、孙彭龄等。

西太平洋副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6 占比:35.14%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2.33%

专利文献>

论文:242 占比:62.53%

总计:387篇

西太平洋副高—发文趋势图

西太平洋副高

-研究学者

  • 何金海
  • 王黎娟
  • 孙彭龄
  • 孙照渤
  • 王丽娟
  • 陶丽
  • 倪东鸿
  • 冯业荣
  • 吴乃庚
  • 吴华洪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春旭; 夏阳; 张强; 陈翱章; 张润琼; 吴华洪
    • 摘要: 本文利用气象常规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卫星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等对六盘水市2021年8月7~13日连续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环流背景分析及模式预报评估。结果如下:1) 此次连续过程中亚洲中高纬环流形势稳定。雅库茨克–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和巴尔喀什湖低压槽建立后长时间稳定维持,低压槽中不断分裂小槽东移,引导弱冷空气南下,与南方暖湿空气交汇造成连续强降雨天气。2) 西太平洋副高经历了西伸北抬–东退南落–西伸北抬–东退南落的周期过程,相应地伴有小股冷空气在副高588线北部边缘发展为小槽和东移的周期过程,这种小槽的发展和东移对贵州暖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和触发作用。3) 过程平均(7~13日平均)的500 hPa、700 hPa、850 hPa及地面图上在贵州境内均以偏南风气流为主,贵州处于西太平洋副高附近的高能高湿环流背景下。此次过程除7日降雨以纬向水汽输送为主外,其余时段经向水汽输送更为重要,即南风暖湿气流在8日后逐渐发展强盛,为六盘水强降雨提供了充沛的水汽和能量。4) 700 hPa湿位涡的大值中心与等值线密集区对强降雨落区具有较好的预测指示意义,最大降雨通常出现在其梯度最大的区域。5) 六盘水市降雨落区(雨带)可以综合考虑EC和德国的模式预报,德国的雨带预报亦常有较好的效果。全球模式量级预报普遍偏小,所以考虑最强降雨量级时,应以中尺度模式为主,贵州WRF、CMA-MESO在此过程中预报效果更好。6) 雷达回波外推产品对六盘水市短时强降雨的预报有时成功,有时失败,外推初始时刻产品与实况的差异对外推结果影响很大。
    • 姚小娟; 张海燕; 李希茜
    • 摘要: 利用MISST海温资料、表层海温实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采用天气动力学分析方法,重点对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海表温度异常特征及大尺度环流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夏秋季北部湾海域SST持续异常偏高,平均SST为历史同期最高。北部湾SST异常偏高与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大尺度大气环流异常密切相关,2020年夏秋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异常偏强偏西,低层异常反气旋环流长期维持在南海北部,北部湾下沉气流持续偏强,为北部湾SST持续异常偏高提供极为有利的大气环流条件。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受前期中部型厄尔尼诺衰减与热带印度洋全区一致海温模态持续异常偏暖影响,2020年夏秋季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持续偏强,使北部湾长期处于西太平洋副高控制下,加剧了北部湾SST异常增暖。
    • 王洁瑜; 陈映强; 刘泳涛
    • 摘要: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粤东20个国家气象观测站常规气象资料对2020年5月上旬粤东地区出现的持续性异常高温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持续的强下沉气流是造成此次高温过程发生的主要原因,而南亚高压强度异常偏强、中心位置异常偏东以及西太平洋副高强度异常偏强、范围大为下沉气流的发生提供有利的大气环境背景场;(2)低层存在暖平流以及地面弱的风速使得粤东上空热量得以补充聚集,从而使得高温天气维持;(3)粤东地区上空存在高层辐合低层辐散的散度场抑制对流发生、较常年偏高的地表感热通量以及较常年偏低的潜热通量有利于近地面大气吸收更多热量,为高温天气的维持提供了另一有利条件.
    • 李好敏; 冯亮
    • 摘要: 气候的变化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厄尔尼诺现象作为海洋与大气系统重要现象之一,影响着全球气候。西太平洋副高北上活动和西南印度洋季风的活动,所带来的暖湿水汽与西北南下的冷空气相遇,形成降水,由此成为水洛河流域的雨季。厄尔尼诺现象的发生通过影响水洛河流域汛期天气系统来影响水洛河汛情,提高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的防洪防患意识,防范持续强降雨带来的次生灾害工作势在必行。同时,本文为部署好流域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年的防汛准备工作提供参考。
    • 徐洋; 刘怡
    • 摘要: 从天气系统、大气层结、水汽条件、动力条件和物理量场等特征对2017年8月17—18日的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此次降水天气过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伸588线西伸点基本稳定维持,高原低槽东移,低层西南暖湿气流向盆地不断输送水汽和能量,低层辐合和地形抬升作用共同导致了此次强降雨天气过程的产生.
    • 曹云飞; 杨明
    • 摘要: 利用国家气候中心给出各项西太平洋副高指数、我国东部地区108个测站逐月降水量和同期NCEP/NCAR再分析月平均高度场网格资料,分析了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年际变化特征,并通过SVD方法分析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500 hPa西太平洋副高的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均具有准2年的周期.副高的年际变化对我国东部降水分布空间型有显著影响,第1对空间分布型的方差贡献达56%,可知副高北抬是导致我国东部夏季降水呈“-+-”的主要原因.%Using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dex supplied by the National Climate Center,the monthly precipitation of the eastern China 108 stations and the monthly average height field grid data of NCEP/NCAR reanalysis in same period,the interannual variability of the 500 hPa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as analyzed and the effect of 500 hPa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on the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was analyzed by SVD metho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rea index and intensity index of the 500 hPa west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had quasi -2-year cycles.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had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The first contribution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variance was 56%.It could be seen that the north elevation of the subtropical high was the main reason for fluctuation change of the summer precipitation in eastern China.
    • 于凤硕; 廉丽姝; 初翠翠
    • 摘要: Based on the daily maximum temperature,daily minimum temperature at 14 meteorological stations in Shandong province from 1971 to 2013,six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es are calculated.The methods of the linear trend rate,M-K mutation,EEMD,inverse distance weight interpolation,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are used 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s of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over Shandong Province and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ange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circul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1) the size and direction of the trend of cold and warm indexes show obvious asymmetry.Warm indexes show obvious increasing trend,while cold indexes show obvious decreasing trend.The cold and warm indexes show an inter-annual scale fluctuation of quasi-20 years and 5 to 7 years,as well as the inter-decadal scale fluctuation of quasi-10 to 15 years and 20 to 28 years.(2) The warm (cold) indexes show a consistent increasing (decreasing) trend over the study area.The variation trend of the eastern and central region is larger and that of the western region is smaller on the whole,except in the high temperature days.(3) The abrupt change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es and temperature have good synchronicity,both in the late 1980s and the early 1990s,which suggests that the change of extreme temperature index is closely linked to regional warming.(4) The changes of the extreme temperature events (with the excep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days) are deeply affected by the changes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especially the western end of the ridge,strength and area index.%根据1971-2013年山东省1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最高和最低气温资料,计算了6个极端气温指数,采用线性倾向率、MK突变检验、EEMD、反距离加权插值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山东省极端气温事件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西太平洋副高环流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冷暖指数变化趋势的方向和大小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对称性,暖(冷)指数表现为上升(下降)趋势显著.冷暖指数表现出准2年和准5~7年的年际尺度波动,准10~15年和准20~28年的年代际尺度波动.②暖(冷)指数均表现为全区一致的增加(减少)趋势;除高温日数外,倾向率的空间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部和中部地区变化趋势较大,西部地区变化趋势较小.③极端气温事件的突变与气温突变具有较好的同步性,均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表明极端气温指数的变化与区域性增暖有密切联系.④极端气温事件(除高温日数)的变化深受西太平洋副高变化的影响,西伸脊点、强度和面积指数变化的影响尤其显著.
    • 吴桐; 郭晓坤
    • 摘要: 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研究了近50a间黑龙江地区夏季降水的变化并通过小波分析法找出变化特征,对夏季西太平洋副高对黑龙江地区降水的影响进行简要分析.结果表明,黑龙江地区夏季降水近年呈略微递减趋势,夏季的暴雨量无明显变化.黑龙江夏季降水呈现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夏季西太平洋副高脊线偏南、脊点偏西时黑龙江地区降水偏少;脊线偏北、脊点偏东时黑龙江地区夏季降水偏多.
    • 蒋雅婷1
    • 摘要: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间隔为6小时的1? × 1?NCEP再分析资料和卫星云图,对1330号“海燕”台风路径北翘东移的原因,以及其对华南地区所带来的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台风的路径和西太平洋副高的强度及位置演变密切相关,副高西伸加强时,台风位于副高南侧,受东风气流引导向西行,10日起,台风位于海南省南部,受冷空气影响,副高减弱东退,台风逐渐调整至副高西侧,10日20时,台风受南风气流引导而转向北行。台风登陆前,受台风倒槽影响,我国华南地区有充沛的水汽和强烈的上升运动,降水与850 hPa涡度场、散度场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强降水过程中有明显的水汽输送带和水汽辐合与动力条件相配合。台风登陆后,螺旋雨带降水逐渐减弱,广西东南部云系再生,从而产生又一波降水过程。
    • 董航; 姜良红; 章向明; 周磊
    • 摘要: 1409号台风威马逊是自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地区的最强台风,其在登陆前,临岸急剧增强.每年初夏,尽管南海的海洋环境有利于台风的增长,但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以下简称副高)的引导作用,大部分台风路径会偏离南海.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在2014年初夏,副高的位置相对过去几十年的平均位置更偏向西南方,因此,台风威马逊在副高的引导下穿过菲律宾进入南海海域.南海的高温海水为其强度陡增提供了有利条件,威马逊在短短26 h内急剧增长为超强台风.前人研究结果显示,近些年来副高的位置明显向西延伸,如果这种西向延伸的趋势一直保持或者继续,那么在初夏可能会有更多的热带风暴进入南海并且得以加强,华南地区或将面临更多灾难性台风的袭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