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蕨菜

蕨菜

蕨菜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0篇,主要集中在园艺、轻工业、手工业、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7篇、会议论文10篇、专利文献233篇;相关期刊383种,包括农民致富之友、北方园艺、长江蔬菜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黑龙江省科协2006学术年会暨第三届太阳岛科技论坛、第十届全国干燥会议等;蕨菜的相关文献由1281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乃富、张莉、陈乃东等。

蕨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7 占比:74.95%

会议论文>

论文:10 占比:1.03%

专利文献>

论文:233 占比:24.02%

总计:970篇

蕨菜—发文趋势图

蕨菜

-研究学者

  • 陈乃富
  • 张莉
  • 陈乃东
  • 苏仕林
  • 陈存武
  • 张先华
  • 麦馨允
  • 李元元
  • 谷仿丽
  • 郭秉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徐惠敏; 郝经文; 陈乃富; 陈乃东
    • 摘要: 本文建立了一种快速预测蕨菜总多糖含量的方法。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140份蕨菜总多糖含量作为参比值,采集140份蕨菜样品的傅里叶变换中红外光谱图,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蕨菜总多糖定量分析模型。通过比较多元散射校正法、标准正态变换法、一阶导数法、二阶导数法、多元散射校正+一阶导数法、标准正态变换+一阶导数法、多元散射校正+二阶导数法以及标准正态变换+二阶导数法共8种不同的光谱预处理方法,运用多糖类化合物的中红外光谱学特征吸收筛选建模波段,对蕨菜多糖含量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标准正态变换法作为光谱数据预处理方法,以1750~1600、1500~1400、1350~1290、1160~1070、1060~970、930~800 cm^(-1)作为建模波段,获得校正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308,校正均方差(RMSEC)为0.374%,检验集相关性系数R^(2)为0.9145,预测均方差(RMSEP)为0.418%,20组样品进行完全外部验证误差为:-0.35%~0.31%,相对误差值为:-0.83%~5.24%,所构建定量模型可用于蕨菜总多糖含量预测。
    • 杨美玉
    • 摘要: 以辽阳地区主要山野菜蕨菜、猫爪子、大叶芹为研究对象,以移栽家植、繁殖播种、光照强度、移栽密度为山野菜人工栽培关键技术手段,为辽阳地区能够人工栽培出高产优质山野菜提供技术支撑。
    • 国华
    • 摘要: 东风来了,蛰伏的小草探出了大地,光秃秃的柳枝抽出了嫩芽,荒滩野地也变成了野菜的天堂。走在田间地头,放眼房前屋后,漫步公园超市,一众青翠的野菜,映入眼帘,诱醒了整个味觉,撩出了心底的记忆。荠菜饺子、凉拌马齿苋、苦菜蘸酱、榆钱饼子、粉蒸槐花、香椿炒鸡蛋、折耳根炒腊肉、清炒蕨菜、马兰头香干……这些舌尖上的美味,混杂着泥土的新鲜气息,是之前困难时期一家人填饱肚子的盛宴,也是美好时代餐桌上忆苦思甜的情怀。
    • 窦学真
    • 摘要: “趁得山家等蕨春,借厨烹煮自炊薪。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予朝中食肉人。”读着许斐的《笋蕨羹》,我想起了童年时节一到春天家家户户煮蕨菜的场面来。我的家乡在陇中的一个小县,小时侯,家里生活很困难,很少有吃饱肚子的时候。为了填饱肚子,妈妈总是想方设法弄一些野菜来。
    • 程中学
    • 摘要: 春意渐浓,我若在生活在家乡的美丽乡村,定是“厨房泠泠淘蕨菜,农田汩汩润桑麻”吧。在我的故乡开春的第一道山野美味,便是蕨菜。那是我的最爱。“堆盘催熟紫玛瑙,入口嚼碎明琉璃。溶溶谦潆甘如饴,但觉馁腹回春熙。”这是明朝人罗永恭口中的蕨菜。对我而言,少年时代采蕨的过程是非常难忘且快乐的踏春游春之旅。别看那山似乎就在门前,要爬上去采蕨菜,弯弯绕绕的小路加上爬山的过程也要走小半天工夫。天刚蒙蒙亮,头一天约好采蕨菜的姑娘嫂子们背着竹篓,里面装着早准备好的干粮和水,一路有说有笑地就出发了。
    • 高自双
    • 摘要: 藪是一种山野菜,多生长在山间、林边、池畔、沟沿、河坡。它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两种:一种是圆柱形的,颜色稍紫,味道清嫩微甜,俗称“甜蕨”;一种是棱形的,颜色稍青,味道苦凉,俗称“苦蕨”。20世纪90年代,我在豫南山区的桐柏县任县委副书记,到过桐柏县的一百二十五个行政村、几百个自然村,山山水水之间,几乎都能看见蕨菜。桐柏人称蕨菜为“拳菜”,因嫩茨颇似幼儿丰腴的小臂直立握拳,故名;那青绿色或淡紫色带茸毛的嫩芽,为叢中珍品。
    • 本刊
    • 摘要: 有些经常出现在农贸市场和超市的蔬菜,要是吃法不对,很可能伤肾伤肝,甚至有增加患癌的风险。蕨菜蕨菜丑乎乎的,长得很怪异,但丝毫不影响人类对它的喜爱。切几片腊肉一起翻炒,或者用蒜蓉凉拌,都很有滋味。
    • 夏想
    • 摘要: 春天,万物复苏,各种野菜也调皮地钻出地面,野芹菜啦,水牛花啦,鱼腥草啦……应有尽有。在这些野菜中,我最喜欢吃的就是蕨菜。在我们老家,蕨菜又叫"蕨子",采蕨菜叫"打蕨子"。读到游军老师在作品中写的"打藜蒿"时,我觉得格外亲切。原来在各地的方言里都有"打"的用法啊,特别有趣。
    • 李榕娣; 庄远杯; 魏爱红; 钟婉如; 张超; 张勇; 张声源
    • 摘要: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蕨菜制品醇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方法:分别采用Folin-Ciocalteu法、NaNO2-Al(NO3)3法测定总酚和总黄酮含量;通过DPPH法、ABTS法、普鲁士蓝法、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评价体外抗氧化、降血糖活性;Pearson法分析成分含量与活性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蕨菜醇提物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抗氧化活性、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抑制活性差异显著.其中鲜品醇提取物的总酚、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可达(593±3.45)mg GA/g、(156.75±1.28)mg RT/g,且鲜品醇提取物铁离子还原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湿品醇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最强.不同蕨菜醇提取物总酚、总黄酮的含量与其抗氧化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降血糖活性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蕨菜鲜品抗氧化活性较强,湿品降血糖活性较强,可能活性成分为多酚类和黄酮类成分.
    • 李振; 张秀玲; 张文涛; 王金歌; 李坤
    • 摘要: 为了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熏蒸结合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涂膜处理对蕨菜保鲜效果的影响,本实验以蕨菜为原料,采用1-MCP、TP以及1-MCP+TP两者结合对蕨菜进行处理,研究了贮藏期间蕨菜的质量损失率、硬度、粗纤维质量分数、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以及感官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MCP+TP处理对蕨菜贮藏品质保持最佳,可有效延缓蕨菜质量损失率和粗纤维质量分数的上升(P<0.05),减少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和可溶性糖的分解和转化,降低MDA的积累,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并且抑制PPO活性的升高,维持POD活性处于较高水平,以达到延缓蕨菜老化褐变,提高蕨菜食用品质的目的.综合分析,1-MCP+TP处理的保鲜效果优于单一使用1-MCP和TP,该研究可为蕨菜贮藏保鲜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和理论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