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菜粕

菜粕

菜粕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273篇,主要集中在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水产、渔业、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675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吉林畜牧兽医、中国饲料、江苏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华东六省一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5年学术交流会、江西省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研讨与发展论坛、第六届中国生物饲料科技大会等;菜粕的相关文献由527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凤洪、万楚筠、张苗等。

菜粕—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0 占比:1.48%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4675 占比:98.50%

总计:14898篇

菜粕—发文趋势图

菜粕

-研究学者

  • 黄凤洪
  • 万楚筠
  • 张苗
  • 包承玉
  • 周琦
  • 李文林
  • 何学军
  • 刘昌盛
  • 向铁军
  • 戴美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钰; 刘宽博; 李爱科; 施晶晶; 何贝贝; 郭双双; 王永伟
    • 摘要: 试验旨在优化固态发酵菜粕工艺,为固态发酵菜粕开发提供参考。以粗蛋白(CP)、酸溶蛋白、异硫氰酸酯(ITC)、噁唑烷硫酮(OZT)及真菌毒素水平作为筛选标准,以多指标综合加权法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评定,得出最佳发酵组合后进行正交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以增香曲霉:酿酒酵母(SC17-1):枯草芽孢杆菌(BS15-3)配比为3:4:2,发酵时间为4 d时,菜粕发酵效果最佳,发酵后菜粕的CP增加率为8.22%(P<0.05)、酸溶蛋白增加率为102.54%(P<0.05)、ITC降解率为68.77%(P<0.05)、OZT降解率为56.94%(P<0.05)、玉米赤霉烯酮(ZEN)水平降低46.33%(P<0.05)、黄曲霉毒素B1(AFB1)水平降低65.22%(P<0.05)。固态发酵可有效提升菜粕的营养价值。
    • 张立伟
    • 摘要: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国内菜籽产量恢复性增加,2021年我国菜籽产量连续第二年创历史最高纪录。国产菜籽主要用于农民自用和生产浓香菜油,商品率较低,需要通过进口部分菜籽、菜油和菜粕满足国内消费需求。2021年国际市场菜籽价格大幅上涨,进口菜籽压榨亏损,菜籽进口量降至264万t的10年来低点,但菜油和菜粕进口量均创下历史最高纪录。2021年加拿大菜籽产量大幅下降,全球菜籽和菜油供应偏紧,国际市场菜籽和菜油价格均创下历史新高,国内菜籽、菜油和菜粕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预计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菜籽和菜油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在今年全球油菜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加拿大菜籽产量恢复性增加的情况下,下半年随着新季菜籽收获上市,全球菜籽和菜油供应偏紧的状况将得到有效改善,国际市场菜籽和菜油价格可能会出现明显下跌,带动国内菜油价格震荡回落。
    • 刘发春
    • 摘要: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水平的菜粕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探究菜粕在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养殖中的最适添加水平。试验选择800尾健康无病的体重约15g的草鱼,按照单因子试验设计,均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200尾草鱼。各试验组草鱼分别饲喂含有15%、20%、25%、30%的菜粕的饵料。试验周期为60d。试验结束后,检测各试验组草鱼的生长性能。结果表明,30%菜粕组草鱼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15%、20%和25%菜粕组(P0.05)。研究表明,在草鱼养殖生产中使用低于25%的菜粕对其生长性能未有显著性的负面影响,菜粕含量超过30%严重影响了其生长性能。
    • 李洪志; 傅善江
    • 摘要: 文章旨在评估日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菜粕对生长猪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将平均初始体重为(40.39±0.33)kg的544头生长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4头.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日粮,处理组分别饲喂菜粕添加水平为4%、8%和12%的日粮,试验共开展12周.结果:对照组和8%菜粕组43~84 d猪的平均日增重较12%菜粕组分别显著提高17.06%和19.12%(P<0.05),同时12%菜粕组1~84 d猪的平均日增重最低(P<0.05).在试验第43~84天及1~84 d时,12%菜粕组猪的饲料报酬均最低(P<0.05).对照组氮沉积量最高(P<0.05),12%菜粕组干物质表观消化率最低(P<0.05),而8%和12%菜粕组粪氮排泄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菜粕组(P<0.05).对照组和4%菜粕组氮消化效率较12%菜粕组分别显著提高34.77%和19.02%(P<0.05).12%菜粕组血清谷草转氨酶活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19.87%(P<0.05),同时8%和12%菜粕组血清尿素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菜粕组(P<0.05).结论:生长猪日粮中菜粕的添加水平达到8%时对饲料报酬、日增重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无负面影响,添加水平达到12%时会降低氮消化效率.
    • 解德道
    • 摘要: 文章旨在评估菜粕型日粮添加腐殖酸对肉鸡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675只体重接近的1日龄商品肉仔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5只.各组肉鸡分别饲喂豆粕型日粮、菜粕型日粮、菜粕型日粮+5 g/kg腐殖酸,试验为期42 d.结果:菜粕组21 d体重、1~42 d日增重均显著低于豆粕组(P<0.05),同时豆粕组和腐殖酸组42 d肉鸡体重、22~42 d平均日采食量显著高于菜粕组(P<0.05),而1~21 d料重比显著低于菜粕组(P<0.05).豆粕组和腐殖酸组肉鸡胸肌重量、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长度显著高于菜粕组(P<0.05),但菜粕组心脏重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腐殖酸组肌胃重量显著高于豆粕和菜粕组(P<0.05).腐殖酸组肌肉系水力、肉色a值、C18:0含量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豆粕组肌肉C14:0和C16:0脂肪酸浓度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但C20:6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结论:饲喂菜粕型日粮降低了1~42 d肉鸡的生长性能,补充5 g/kg腐殖酸可以改善生长性能,提高胸肌产量及肌肉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 胡秀聪; 刘建高; 陈宇航; 曹双俊; 谭连杰
    • 摘要: 本研究在黄颡鱼商业配方中使用不同比例的菜粕替代面粉,观察对黄颡鱼生长性能、鱼体品质指标的影响.试验配制了3组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包括面粉组(面粉18%+菜粕0%,能蛋比38.80 kJ/g)、6%菜粕组(面粉12%+菜粕6%,能蛋比35.71 KJ/g)和10%菜粕组(面粉8%+菜粕10%,能蛋比34.99 kJ/g).1500尾初始体重(40.07±0.23)g的黄颡鱼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网箱,每个网箱投放100尾,养殖投喂10周.结果 显示:菜粕替代面粉后对黄颡鱼的成活率无显著影响(P>0.05).当菜粕替代面粉添加量由0%增加至10%时,饲料能蛋比逐渐降低,对黄颡鱼的终末体重、日摄食率、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饵料系数均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黄颡鱼肥满度、脏体比和肝体比没有显著影响(P>0.05).6%和10%菜粕组的终末体重、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均显著高于面粉组(P<0.05),随着菜粕替代面粉比例的增加,日摄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饵料系数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在膨化饲料工艺下,6%菜粕组可以优先作为黄颡鱼膨化配合饲料的配比方案,大大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 王启芝; 黄光云; 周俊华; 唐承明; 罗鲜青; 梁琪妹; 周志扬; 黄丽霞; 黄香; 何仁春
    • 摘要: [目的]为了有效合理地开发甘蔗尾叶在饲料行业中的应用价值,并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方法]本试验以新鲜的甘蔗尾叶和菜粕为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及菜粕混合发酵对甘蔗尾叶营养价值的影响研究.试验分6个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试验IV组、试验V组,每组设3个重复.40 d后测定各组青贮常规营养成分含量和现场感官评定.[结果]结果表明:试验Ⅱ、Ⅲ、IV、V粗蛋白均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试验Ⅱ组、Ⅲ组较对照组分别提高75.04%、153.95%,试验Ⅲ组较试验1组提高95.70%,试验IV组较试验Ⅱ组提高78.65%,试验IV组较试验Ⅲ组提高33.94%;粗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Ⅲ组较对照组分别降低12.97%,11.66%,11.49%;生物制剂组的pH值在3.85~3.97,自然发酵组pH值在3.95~4.12.[结论]添加发酵菌剂和不同梯度的菜粕,都不同程度的提高甘蔗尾叶的CP,降低甘蔗尾叶的CF.其中以试验Ⅲ组效果最好,甘蔗尾叶发酵后粗蛋白提高了153.95%,粗纤维降低了12.97%.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