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荒野

荒野

荒野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1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环境保护管理、世界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6篇、专利文献15篇;相关期刊612种,包括风景名胜、鄱阳湖学刊、中国国家地理等; 荒野的相关文献由1012位作者贡献,包括曹越、刘亮程、杨锐等。

荒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6 占比:98.52%

专利文献>

论文:15 占比:1.48%

总计:1011篇

荒野—发文趋势图

荒野

-研究学者

  • 曹越
  • 刘亮程
  • 杨锐
  • 贝尔·格里尔斯
  • 纱迦
  • 三三
  • 克里斯廷·埃尔哈特1
  • 叶海涛
  • 张冬梅
  • 木子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陶露露; 马秀鹏
    • 摘要: 《夏日走过山间》(My First Summer in the Sierra)是美国生态文学家约翰·缪尔(John Muir,1838-1914)的一本关于荒野保存,生态观念建立的自然传记。文章试图从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批评的视角解读《夏日走过山间》,从荒野价值、荒野与人类社会矛盾以及跨越矛盾的人与自然相处方式三个部分来分析此作品中蕴含的生态伦理思想,从而揭示出缪尔对于人与荒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
    • 邓云平
    • 摘要: 荒野之野题记:我的故土,招魂的纸鸢仿佛通幽的灵旗,在回忆和告别的走廊上徘徊。1夏风不停地吹,翠竹,冬青,一切植物无意识地生长。石头仿佛从未睡醒,以迷离的睡眼洞穿荒野的曲径。一群人,用烟头的微火点燃远方的遐想,无限接近诞生和死亡的过程。腐木或粗糙的屋舍,像陈年旧账,模糊人的思维,纸的特质混淆目光的射线,牛头,马面,金柜,银箱延伸断裂的想象。富裕和温情的国度。篝火点燃祭台,一个人与另一个人在暮色中无线连接,我以仰望的姿势向先人靠拢。
    • 毕雪婷; 韩锋
    • 摘要: 地理和文化层面的荒野之争促使自然保护的核心目标由"野地"转向"野性"。从环境伦理学的自然价值论入手,不仅肯定了生态系统中非人成员的内在价值,而且进一步论证成员之间共生共存的价值关系,从而整合科学与审美建立起一种"人类–环境作用的模型"。可以发现,"人走进荒野"的结果是"哲学走向野性",强调由自然体验深入自然本质,完成基于生态关系的自然审美建构。具体而言,将荒野哲学关注的自然价值流转的2个向度—物之纵深与人之内心,转换为文化对自然价值的双维度定位—身体性适应与精神性回应,形成一种"有形+无形"的景观价值识别和保护体系,以此展现人与自然建立起生命关联的整体之美。
    • 何念念
    • 摘要: 纳撒尼尔·霍桑的作品《红字》中所描绘的“森林荒野”往往被解读为故事的背景或道德真空的象征。然而,本文借助文学地理学的批评方法,从景观叙事的角度探讨荒野被创造的现实基础及其在作品中的呈现,得出霍桑笔下的荒野是一种由社会建构的景观。荒野同清教思想和超验主义自然观影响下的环境伦理相交织,并与“如画”的审美意趣和民族性构建相关联。如画的荒野不仅挑战了清教徒对荒野的偏见,更将荒野审美上升到道德层面,这一观念的更迭也反映了19世纪美国社会的变革。
    • 王琦
    • 摘要: 作为先锋派的标志性人物,苏童对复仇题材表现出一定的偏爱,对人性恶的挖掘也令人望尘莫及。其长篇小说《米》以大鸿米店为中心场所,以"米"为主要意象,塑造了以五龙为代表的一系列复仇者。这些复仇者们从被复仇的欲望所裹挟,到依次采取复仇行动,最终善性被消耗而恶性得到显露。苏童在小说中着力剖析人性的异化,披露人性迷失的荒野,其目的不仅在于探究人性的多面,更意在通过恶性呼唤善性,引出人性美好的一面。
    • 邱小轻
    • 摘要: 瑞克·巴斯的中篇《天空,群星,荒野》充满各种自然声响,人与物深受彼此影响,而非人物单方面受到影响。此外,记住动植物的名字和特性是人物和自然交流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运用爱布拉姆的语言观以及巴拉德的内在互动论,结合巴斯的非虚构叙事,解读安妮一家与自然万物的内在互动以及内在互动的意义。安妮及家人不断倾听和观察荒野,由此感知到荒野的神奇以及安妮已逝母亲的存在,巴斯借此强调感知力是人类了解自然的重要途径。此外,外祖父通过模仿众鸟鸣叫而重获言说能力,印证了爱布拉姆关于人与物共享一种由身体直接感知语言的观点。人与荒野的万物内在互动使双方均不断发生变化,荒野虽具有强大复原力,但也遭受严重人为破坏。安妮的母亲早逝以及荒野的不断缩小,凸显了失去所造成的深远影响,也体现了巴斯对荒野的深切关注与深重忧虑。
    • 陈海强
    • 摘要: 群山脚下,荒野地里,一块巨石横卧之处,不知何时起有细小的水流渗出。在此垦地种菜的老兵,循迹扒开一堆堆枯枝败叶,竟然觅得一汪小小清泉。泉眼很小,却有泉水如珍珠般向外涌动,先是汇到低洼处,聚成一面小小的明镜,周遭的桉树、紫荆、灌木、荒草倒映其中,然后顺着沙土地垄蔓延流淌,甚至伸展到菜地的角角落落。
    • 刘忠俊
    • 摘要: 自1980年吴长江先生第一次走进青藏高原起,曾先后50次采风遍及涉藏地区。文章记述了作者陪同吴先生西藏采风写生的所见,以第一现场的视角生动记录了先生不畏风雨、不惧严寒、坚韧朴素,深入融入藏族人民群众生活的创作态度;意在更深刻地理解先生笔下人物写生作品中所传递的生命感的来源,体悟先生通过对藏族群众生活的叙事表达唤起对荒野的敬畏和生命的礼赞。
    • 程培风
    • 摘要: 形式“荒野之国”是一个由原民谣歌手、现建筑师乔小刀为女儿亲手建造的童话乐园。园内共有21座小屋,建材以废品为主。房屋形式天马行空,有树屋、云朵、滑梯……房屋们通常杂糅了各种元素,但整体却又和谐可爱。拼装小屋的尺度也是以孩子们的身高为基准来进行设计的。
    • 江婧源
    • 摘要: “荒野”是美国生态文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其内涵经历了数度流变。殖民拓荒时期的“荒野”与清教思想相融,被描述为超越文明界限的恐怖“蛮荒”,受人敌视;发展至20世纪初,对“荒野”的敌视虽仍然存在,但也不乏对它的审美热情;20世纪后半叶至今,随着生态批评的兴起,“荒野”的精神价值和美学价值日益凸显。“荒野”并非文明的对立面,它在数度流变后逐渐成为文明的一种形式,并呈现出生态美的意蕴。生态美视自然生态为有机整体,强调人与“荒野”的共生,原属于美学范畴内的体验“荒野”因而也具备了生态伦理学上的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