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苞叶

苞叶

苞叶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34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58506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科技致富向导、中国农技推广、山东农机化等; 苞叶的相关文献由500位作者贡献,包括崔震海、贺岩、夏嫒嫒等。

苞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 占比:0.16%

专利文献>

论文:58506 占比:99.84%

总计:58602篇

苞叶—发文趋势图

苞叶

-研究学者

  • 崔震海
  • 贺岩
  • 夏嫒嫒
  • 王淄
  • 宋凤斌
  • 彭程
  • 彭荣淮
  • 徐洪文
  • 葛良成
  • 朱先灿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尚赏; 郭书亚; 张艳; 汤其宁; 卢广远
    • 摘要: 为探明玉米苞叶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关系,明确苞叶性状对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影响显著的指标,并为玉米苞叶性状的育种改良和筛选适宜机械粒收的品种提供参考,本试验选取4个豫东地区主栽品种(郑单958、先玉335、联创808和裕丰303)为材料,设置3个种植密度(6.0万株/hm^(2)、7.5万株/hm^(2)和9.0万株/hm^(2)),分析不同种植密度下4个品种收获期的苞叶长、苞叶宽、苞叶层数、苞叶鲜重、苞叶干重、苞叶含水率、苞叶包裹度和苞叶松紧度的差异,研究种植密度对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影响和苞叶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除密度对苞叶包裹度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外,其它苞叶性状在密度、品种间的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密度与品种互作对苞叶宽、苞叶鲜重和苞叶干重有极显著影响,而对其它苞叶性状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与苞叶长、苞叶宽、苞叶层数、苞叶鲜重和苞叶含水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苞叶松紧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苞叶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的相关程度为苞叶含水率>苞叶宽>苞叶长>苞叶松紧度>苞叶层数>苞叶鲜重>苞叶干重。因此,玉米在选育和筛选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策略上除了关注产量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外,可考虑选择苞叶含水率较低、苞叶长较短、苞叶宽较小、苞叶层数较少和苞叶松紧度较大的品种。
    • 李昕; 蔡泉; 郭晓明; 李树军; 李云龙; 李思楠; 殷跃; 王港庆; 张建国
    • 摘要: 分析不同杂优模式下玉米杂交种在黑龙江省3个不同地区环境的苞叶及籽粒可塑性的差异,明确苞叶及籽粒性状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关系,为玉米不同杂优模式下的育种实践提供参考.根据基因分型,将69份常用自交系分为母本群(A)与父本群(B)2个大群和6个亚群(C、E、G、D、F、H),按3种杂优模式I(C×D)、模式Ⅱ(E×F)、模式Ⅲ(G×H)共组配杂交种60份(每个模式20份).结果表明,60份杂交种的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存在广泛变异,产量及苞叶、籽粒的表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除籽粒深度与苞叶层数呈负相关外,其它性状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其中产量与收获期籽粒含水量的相关性(0.668)最高,苞叶长度、籽粒深度与收获期含水量均呈显著正相关(0.453、0.560).3种模式下,苞叶长度与收获期含水量相关性关系为模式Ⅲ(0.675)>模式Ⅱ(0.613)>模式I(0.481),籽粒深度与收获期含水量相关性关系为模式Ⅲ(0.660)>模式Ⅱ(0.587)>模式I(0.452).苞叶长度的变异系数为模式Ⅱ>模式I>模式Ⅲ,籽粒宽度的变异系数为模式Ⅱ>模式Ⅲ>模式I.结论,苞叶长度与籽粒深度的育种改良有利于控制籽粒收获期的含水量,但苞叶长度更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差异;对比3种杂优模式,模式I与模式Ⅲ相对于模式Ⅱ在收获期更容易获得高产量、低含水量的新品种.
    • 陈煜祥; 郑爱萍(指导)
    • 摘要: 我家虽居鳞次栉比的高楼中,却因为居住在二楼,有一个不小的露天阳台,我们便在那种上花花草草,让它变成了漂亮的“小花园”。各种花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三角梅。它的茎干奇形怪状,干姿百态:或左右旋转,反复弯曲;或自己缠绕,打结成形。花朵则由三片苞叶组成,苞叶呈三角形,薄而透明,苞叶中间还有三根花蕊,花蕊上面有朵朵雪白的小小的花,猛一看,好像一颗颗闪烁的小星星。
    • 夏浩然; 徐涛; 贺伟; 李建; 张敖; 阮燕晔; 张立军; 贺岩; 崔震海; 宋波
    • 摘要: 为确定玉米5大杂优群苞叶表型可塑性在异地引种的稳定性和敏感性,收集了我国玉米5大杂优群50份自交系,2014年在海南省三亚市、2015年在北京市和2017年在辽宁省铁岭市3种环境下测定各杂优群的自交系在不同环境的苞叶性状,计算苞叶性状的变异系数,分析杂优群间苞叶长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ength,PHL)、宽度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width,PHW)和层数可塑性(phenotypic plasticity of husk layer number,PHN)的差异和杂优群内的相关性,比较不同环境和生长时期各气象因子的变化。结果显示:苞叶性状受环境影响显著;在全部测定群体、旅大红骨和唐四平头群中PHL与PHW呈显著正相关,在瑞德群中PHL与PHN呈极显著负相关;不同血缘玉米种质的苞叶表型可塑性存在明显差异,PHL与PHW表现出协同调控的特点;旅大红骨群的苞叶长度和PB群的苞叶长度、宽度对环境不敏感,这2个性状异地引种时会保持稳定;兰卡斯特群PHL较大,且符合苞叶性状南长北短的要求,这类育种材料适合南北方异地引种;气象因子中平均温度和湿度在玉米生长前期差异较大,日照时间在玉米生长的前、中和后期都有一个差异较大的时段。因此,高温区适时早播,低温区适时晚播,有利于减少环境间的苞叶差异。
    • 吴维科
    • 摘要: 夏季碰上连续高温,如果管理不当,玉米极易出现高温热害,对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极大的影响,严重的时候甚至会绝收。为保障玉米丰产,一定要做好高温热害预防。一、高温热害症状在雌穗分化时期(生长锥伸长期)遭遇高温,会导致发育畸形甚至停止,最终部分植株出现无法长出果穗或只有苞叶的空秆现象。在玉米雌穗苞叶发育敏感期遭遇高温,会导致苞叶发育滞后或停止,最终出现果穗裸露苞叶过短的“超短裙”现象,而裸露在外的果穗极易遭受病、虫、鸟的为害,失去商品性。在玉米雄穗的小花分化期遭遇高温,会导致小花分化异常,分支秃枝、变小或花药瘦瘪,继而出现花粉量不足花粒现象。
    • 许晔; 杨琪; 潘高升
    • 摘要: ◇宋梅◇春兰"四大天王"之首,属梅瓣花之经典范本,于清乾隆年间由绍兴宋锦旋选出。外三瓣紧圆,色泽青绿,蚕蛾捧。刘海舌短而圆,舌上有不规则红点。老叶多呈弓形,叶质中厚,叶幅较宽,叶色浓绿,光泽度好,叶姿半垂,叶尖钝。苞叶淡红色。◇绿云◇1869年发现于杭州五云山,荷瓣,春兰奇花之首,是杭州花圃兰苑的镇园之宝。花外三瓣短圆,阔大,收根放角,蚌壳捧,刘海舌,花色湖绿,时有多瓣、多唇、多捧、多花形出现,每朵花8-10瓣。苞叶绿色,叶短阔厚壮,叶尖钝,叶脉深有光泽,叶束一般都成斜直性,但亦常有呈扭曲叶形。
    • 〔美〕奥尔多·利奥波德; 李静滢(译)
    • 摘要: 在11月的玉米地里奏响乐曲的风总是匆匆忙忙的。玉米秆嗡嗡哼唱,松散的玉米苞叶打着旋,颇有些欢快地飞向天空,而风还是急匆匆的。风吹过多草的沼泽地,涌起长长的风浪,拍击着远处的柳树。一棵树挥舞着光秃秃的树枝,试图进行辩驳,但是没有什么能羁绊住风的脚步。沙洲上只有风,河水向着大海流淌.
    • 李璐璐; 明博; 谢瑞芝; 王克如; 侯鹏; 李少昆
    • 摘要: [目的]玉米籽粒脱水速率快、收获期含水率低是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基本要求.穗部性状是玉米遗传基础的直观表现,与籽粒脱水有较紧密的联系,探寻二者之间的关系、明确影响籽粒脱水速率的关键指标,对于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选育和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黄淮海夏玉米区当前主推的22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按苞叶、籽粒、穗轴和穗柄等部位将穗部性状分为41个指标参数,于2015-2016年进行连续观测,并与衡量籽粒脱水快慢的5个参数(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籽粒总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籽粒含水率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进行相关分析.[结果]41个穗部指标在品种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其中部分指标与籽粒脱水特征密切相关.苞叶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显著正相关;“苞叶长度/果穗长度”与生理成熟后籽粒脱水速率显著负相关;果穗夹角与籽粒总脱水速率显著正相关;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与籽粒生理成熟期、收获期含水率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穗粒数与生理成熟前籽粒脱水速率、总脱水速率分别达到极显著、显著水平的负相关关系;“果穗长度/行粒数”与籽粒生理成熟前、后和总脱水速率分别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生理成熟期百粒干重与籽粒含水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而穗部其他性状与籽粒脱水速率、生理成熟期和收获期籽粒含水率均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黄淮海区域现有玉米品种穗部性状差异较大,苞叶短、穗轴生理成熟期含水率低、果穗夹角大、穗粒数少、籽粒小等穗部特征有利于籽粒脱水,可为适宜机械粒收品种的筛选和选育提供参考.
    • 周曙光; 甄汉深; 甄丹丹; 韦锦梅; 潘洪平
    • 摘要: 目的 研究玉米苞叶药材提取液在不同梯度极性溶媒中的紫外-可见光谱特征,为制定该药材的鉴别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不同梯度极性溶媒[蒸馏水、95%乙醇、乙酸乙酯、正丁醇、石油醚(60 ~90°C)],分别以超声、冷浸、回流等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玉米苞叶药材并制成相应的提取液,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各药材提取液进行扫描测定其吸光度值,并构建相应的吸收图谱.检测波长扫描范围为200~ 800 nm,吸光度值为0.2~0.8.结果 玉米苞叶药材提取液在紫外-可见光谱中显示一定的特征.结论 本实验建立的紫外-可见光谱鉴别方法,对该药材的鉴别具有参考意义.
    • 何理; 范书财(摄影)
    • 摘要: 一种分布在青藏高原东南,一种分布在新疆天山山脉。苞叶雪莲和天山雪莲,两个相隔甚远的物种,让植物研究者何理魂牵梦绕,牵引着他探寻的脚步。陈老师已绕过山脊一圈,手托一种植物,快步轻盈地走下山来,如同沉香托着宝莲灯。嗯,是陈老师手中的植物似宝莲灯,它就是风毛菊属的苞叶雪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