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由观

自由观

自由观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720篇,主要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欧洲哲学、哲学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7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6630篇;相关期刊496种,包括现代哲学、法制与社会、人民论坛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十一届北京师范大学世界史研究生冬季论坛、决策论坛—科学制定有效决策理论学术研讨会等;自由观的相关文献由76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月才、何萍萍、周霜等。

自由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7 占比:1.49%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6630 占比:98.48%

总计:47349篇

自由观—发文趋势图

自由观

-研究学者

  • 孙月才
  • 何萍萍
  • 周霜
  • 孙纪燕
  • 李凯
  • 李洋
  • 李银兵
  • 胡健
  • 陈祥明
  • 严春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小雨
    • 摘要: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从平等与自由的维度描绘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应然图景,即人与自然界相互平等、生态系统中人与人生态地位平等、人类自由的实现依赖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并以自然环境作载体。运用恩格斯平等观与自由观审视当代社会生态发展实际,发现平等维度中人与自然地位失衡、自由维度中人与自然关系异化。通过对历史、文本和理论的梳理,总结出恩格斯平等与自由维度中的生态思想对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以瓦解生态问题的现存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养科学生态观;秉持生态共同体理念消解生态殖民主义的错误取向。
    • 马欢乐
    • 摘要: 《上帝救助孩子》是托妮·莫里森以美国当代社会为创作背景的文学作品,展示了美国当代社会各年龄、各阶层、各族裔民众孤独、焦虑的生存图景。文章以弗洛姆的自由观为理论视角,通过对比分析文本中人物逃避消极自由带来的自我救赎失败及追求积极而成功自我救赎的差异,揭示了创造性的爱与劳动是现代人重获自由,不必牺牲自我的完整性而恢复与自然及他人联结的唯一途径。
    • 孙建民
    • 摘要: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吾丧我”的观点。“吾”乃是消去我执、顺应天道以达天人合一境界的“真我”;“我”可释为形骸之我、成心之我以及分别之我。庄子之“丧”,是要通过“心斋”“坐忘”“朝彻”的方式抛除一切世俗之我,从而超越时空的束缚,由心为形役到离形去知,最终达到绝对自由的境界。庄子的自由观为现代社会的群体在寻求打破困境的道路上给予启示,揭橥唯有通达自然规律,对天命定理安顺处之,以丧我之路径,尽量消除形骸、成心、是非之我,方可在一定程度上获得解脱,以通达人生在世的乐趣。
    • 周遵敏
    • 摘要: 伯林与弗洛姆将自由区分为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两人对积极自由与消极自由之基本含义界定大体一致,但是其含摄范围与致思路径并不相同,由此,其倾向性与侧重点也就全然不同。伯林从保障政治权利的立场出发,认为消极自由保证人的自由行动领域不被干涉,更值得争取;弗洛姆出于对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考量,认为实现积极自由才是目的。事实上,伯林的消极自由争取当下的政治权利,弗洛姆的积极自由则更关注人本质力量的长远发展和全面发展,而眼前目标和长远目标同样不可偏废。
    • 陈芳
    • 摘要: 马克思从“实践”这一本体论根基来深度探讨自由观,以此突破认识论从精神领域来谈自由的局限。实践唯物主义体系中的实践主体思维方式反映了自由的二重性、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自由的历史性与社会条件性等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特质。因此,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探讨,要坚持实践主体思维践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一方面要揭露各种错误的非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实面目,另一方面要批判性地发展一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使之成为实现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精神武器与理论指南。
    • 安亮帆
    • 摘要: 随着近些年由《生活与命运》再版掀起的格罗斯曼文学热潮,对于格罗斯曼其人其作的解读与反思开始渐渐回归到公众视野。本文在考察作家本人的成长路线与坎坷经历的基础上,通过对其作品的解读,分析了其在青少年时期、奔赴战争前线时期和遭受当局迫害时期的自由观念发展历程,并从自由观的角度探讨了格罗斯曼作品的文学意义。
    • 倪福东
    • 摘要: “自由”是《法哲学原理》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重要的理念。黑格尔和马克思分别从理论态度与实践态度出发,各自阐释了他们的自由观。黑格尔认为“法的理念是自由”,他从理论上设定了自由,但忽视了具体现实,阻碍了自由“理念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批判地认识了黑格尔的“法哲学”,认为黑格尔的法权思想由于立场问题,没有彻底坚持“自由”。马克思认为,真正的自由,体现在“人民主权”以及现实实践中,这是他比黑格尔进步的地方。
    • 徐嘉敏
    • 摘要: “自由”的意义是哲学家们穷尽毕生精力探索的基本问题之一,马克思在其著作中对自由进行了细致、清晰的论述,即自由是历史产物,披着随心所欲外衣的自由并不是真正的自由,自由根植于每一个个体社会生活中,在那个联合体里,个体间高度自律。让·保罗·萨特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他在其哲学思想中始终将以人为中心的“人本主义思想”作为主线,特别强调人的存在和人的自由,是人类探寻自由历程中的一座里程碑。本文通过分析马克思自由观的发展过程和科学内涵,萨特自由观的形成与核心内容,对比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探寻萨特与马克思的自由观不同之处,对于青年正确地认识自由,把握自由与选择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强以华
    • 摘要: “西方哲学的视野”是指现实中实际存在的一种有别于中国哲学视野的探究中国传统哲学的方式,它用西方哲学对哲学分支学科的归纳方式(例如本体论、认识论等)及概念系统和评价体系(例如相对主义、不可知论等)来分析、审视和评价中国传统哲学。就庄子哲学而言,中国很多哲学家虽然采用了以西方哲学的视野来探讨庄子哲学的方式,但却未能正确地立足于西方哲学的视野来评价庄子的哲学。庄子哲学就像西方哲学中的从巴门尼德到黑格尔的典型形而上学一样把世界分为由具体事物构成的现象世界和由本体构成的本体世界两个部分,通过否定现象世界的不确定性以论证本体世界的确定性,然后再通过认识论通达本体世界并在此基础上走向人的应然生活(自由),其中,否定不确定的现象世界是手段,通达本体世界是目的。那些未能正确用西方哲学视野来评价庄子哲学的哲学家的不当之处在于:他们只抓住了庄子哲学的手段而忽视了它的目的,仅仅根据庄子对不确定的现象世界的否定就简单地把庄子哲学定性为相对主义和不可知论,而忽视了他在追寻本体时对于确定性的追求。换句话说,庄子重视的是形而上的问题,而这些哲学家在评论庄子哲学时紧紧抓住的却是他哲学中的形而下的问题。为了公正地对待庄子哲学,我们在用西方哲学的视野分析和审视庄子哲学时更应关注他的哲学目的,参照西方典型形而上学指出他的哲学在追求确定性上的意义,顺便指出他的哲学作为“中国”的哲学与西方典型形而上学的同中之异。
    • 桓楚君
    • 摘要: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与人类解放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恩格斯在其著作中对自由、平等进行了经典论述,从经济、社会、政治、人文的角度展开分析,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的论证逻辑从生产关系一直贯穿到思想层次。从整体上看待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可以发现,马克思主张的自由、平等是对人类解放目标的追求过程。基于此,文章阐述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的内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与人类解放观的联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