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自我指涉

自我指涉

自我指涉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7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逻辑学(论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3112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华东政法大学学报、各界、贵州社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首届全国文艺学与美学青年学者论坛、“文学与形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年会等;自我指涉的相关文献由7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卫东、黄展骥、王建芳等。

自我指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0 占比:2.2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112 占比:97.74%

总计:3184篇

自我指涉—发文趋势图

自我指涉

-研究学者

  • 张卫东
  • 黄展骥
  • 王建芳
  • 向熠
  • 张妍
  • 张彧
  • 张节末
  • 杜学云
  • 邢建昌
  • 邵强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石健
    • 摘要: 巴金在小说集《小人小事》中,自觉地尝试以多变的第一人称叙事方式,有效地改变了以往直抒胸臆过于直白的弊病。叙事者“我”或者以人物作为代言者,或者与人物自我指涉,或者采取抒情独白的方式,并与其他人物形成了复杂的对话关系,使文本产生了张力十足的复调叙事特征,极大地丰富了艺术表现力。《小人小事》对于巴金小说创作渐趋深沉内敛,实现自我在艺术上的突破,具有重要的意义。
    • 邢建昌
    • 摘要: 特里·伊格尔顿的《文学事件》对文学理论的知识生产具有某种示范性。伊格尔顿认为,唯有唤起新、异感觉的文本才有资格称为“文学事件”。策略即符号化策略,表现为形式和内容边界之间连续不断的运动。历史、现实、意识形态等作为策略化过程中的潜文本存在于文学的世界里。策略使文学摆脱了外在世界的纠缠,获得了自我指涉性。伊格尔顿的探讨说明:真正的理论不是对文学的剥夺,而是文学性的发现。理论与文学相互追逐、相互嬉戏、相互生成,共同丰富了文学的世界。
    • 董旭
    • 摘要: 电影中的互文、戏中戏、越界和自我暴露都暗含某种程度的自反性,这种自反性体现在对电影框架的自反。然而,互文、戏中戏、越界和自我暴露这些手段只是生成元电影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这些“元化”手段事实上共同指向观众的感知力。从感知力来观照元电影,可以将元电影分为两类:“内自反”元电影和“外自反”元电影。“内自反”元电影不一定能够实现“外自反”元电影的“元化”效果,究其缘由在于“内自反”元电影中的“自我指涉”往往容易陷落为“异他指涉”。元电影的悖论之结在于主体的盲点抑或是自反性的盲点。只有进入元层次,从外部者的视角观照自身,自身才能被全面曝光而无盲点。而优秀的元电影当处在自我指涉与异他指涉的张力之间。
    • 尚珂
    • 摘要: 文章归纳性梳理了元艺术概念的产生,探析元舞蹈现象在舞蹈中的具体体现,以舞蹈具体现象为实例,说明元舞蹈现象自我指涉、自我反思艺术元素在舞蹈艺术中的发生,从艺术学角度阐明元舞蹈艺术的现象观点。
    • 白璟
    • 摘要: “后戏剧剧场”是近年来中国文学界、戏剧界热议的话题,研究者对其的评价莫衷一是。后戏剧剧场引起争议的一大原因是其“政治性”的缺乏,批评者认为后戏剧剧场抛弃剧本、以舞台表演为中心,用自我指涉替代了他者指涉等特点,会使其失去社会—历史内涵,变得不再关心现实政治生活。但其实后戏剧剧场重形式性表述的特点并非放弃了现实指向,而是运用了文本、空间、身体等方面的自我指涉手法,破坏了经典现实主义戏剧追求的真实感,揭露了“真实”之下隐藏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引发了观众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性思考。因此后戏剧剧场不但不是“去政治的”,反而表现出深刻的政治意涵。
    • 刘晋晋
    • 摘要: 本文对视觉文化理论的核心术语"元图画"以及"元形象"等进行了全新探索,考证了相关术语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相关术语在历史上的含义.指出米切尔对元图画的定义只是对过去文本的部分总结并存在缺陷.之后本文对元图画与自我指涉、抽象画、元语言、变稳定形象等概念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提出元图画不一定是自我指涉的,其与元语言相比具有双重指涉的特征.
    • 马宁; 杜学云
    • 摘要: 作为历史元小说的一个范本,《五号屠场》不仅呈现了作者冯内古特的战争经验,还为如何叙述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学界对其叙事策略和反战主题的研究颇多,而小说中体现出的历史意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借助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思想对《五号屠场》中的历史书写进行挖掘,能够发现文本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小说中的内视角、作者介入和自我指涉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整个文本的“错格”,彻底悬置了传统叙事的逼真性幻觉,从而让读者意识到历史书写的虚构性.在冯内古特看来,历史和文学一样,也是一种话语.《五号屠场》一书反映出了作者“过去寓于现在”的历史意识,也让小说超越了反战这一主题意义.
    • 马宁; 杜学云
    • 摘要: 作为历史元小说的一个范本,《五号屠场》不仅呈现了作者冯内古特的战争经验,还为如何叙述历史事件提供了新的参照系。学界对其叙事策略和反战主题的研究颇多,而小说中体现出的历史意识却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借助海登·怀特的元史学思想对《五号屠场》中的历史书写进行挖掘,能够发现文本中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考。小说中的内视角、作者介入和自我指涉相互作用,共同形成了整个文本的"错格",彻底悬置了传统叙事的逼真性幻觉,从而让读者意识到历史书写的虚构性。在冯内古特看来,历史和文学一样,也是一种话语。《五号屠场》一书反映出了作者"过去寓于现在"的历史意识,也让小说超越了反战这一主题意义。
    • 刘娅敏
    • 摘要: 英国当代作家尼尔·盖曼的成长小说《坟场之书》具有典型的互文本特征.盖曼通过引用、移置、戏拟、仿作等互文写作策略建立起现文本与类别丰富的前文本的话语间连结,同时融入作家独特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构建出意义丰富的互文化空间.小说模仿《丛林之书》的文本框架,戏拟经典小说和民间传奇中的原型人物并进行颠覆性重塑,利用历时互文的方法加深作品的历史维度,指涉作家本人前作,极大延展了文本的意义,实现了文学传统的继承和自我表达的创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