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脊柱骨折/外科学

脊柱骨折/外科学

脊柱骨折/外科学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1年内共计21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8篇、专利文献69791篇;相关期刊19种,包括现代生物医学进展、医学临床研究、临床骨科杂志等; 脊柱骨折/外科学的相关文献由6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强、王文军、黄象望等。

脊柱骨折/外科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8 占比:0.31%

专利文献>

论文:69791 占比:99.69%

总计:70009篇

脊柱骨折/外科学—发文趋势图

脊柱骨折/外科学

-研究学者

  • 李强
  • 王文军
  • 黄象望
  • 丁真奇
  • 刘向阳
  • 吴罗根
  • 周文华
  • 李照明
  • 欧军
  • 肖晟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学科

年份

    • 范晶晶; 陈媛
    • 摘要: [目的]探讨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7月本院收治的108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住院时间及是否应用多元化健康教育将其分为观察组(2019年1~7月给予多元化健康教育,n=57)和对照组(2018年6~12月给予常规健康教育,n=51).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康复效果、并发症等指标.[结果]随访6个月,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概念、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ESCA总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NRS评分、Cobb角度低于对照组,Frankel脊髓神经分级评分、椎体高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8.07%(16/57),低于对照组的50.98%(26/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15<0.05).[结论]多元化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水平,促进患者康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 刘清华; 童杰; 陈晟民; 熊波
    •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A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脊柱外科诊治的40例胸腰椎单椎体A3型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后路开放手术,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及术前、术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Cobb's角、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渗出量和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单椎体A3型骨折,切口小、住院时间短、出血量少、疼痛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肖飞; 张锋锋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黏度的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宝鸡市第二中医医院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97例,根据术中所用骨水泥黏度不同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43),对照组予以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观察组予高黏度骨水泥PVP,对比两组患者临床及影像学疗效评估指标、骨代谢指标、骨水泥用量及渗漏率、其他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评估指标VAS评分、ODI指数、SF-36评分与影像学疗效评估指标(伤椎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3个月、半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水泥渗漏率9.26%(5/54)低于对照组25.58%(11/43)(P0.05).[结论]高黏度骨水泥PV 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比低黏度骨水泥渗漏率低,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椎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骨代谢,值得临床推广.
    • 张善成
    • 摘要: [目的]比较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OVCF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PKP组(41例)与PVP组(35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高于术前,后凸Cobb角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PKP与PVP均可安全、有效改善OVCF患者临床疗效,减轻患者痛苦,但相比PVP,虽PKP治疗费用相对较高,但可更好地恢复椎体形态、提高椎体高度、降低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
    • 肖飞; 王小美
    • 摘要: [目的]比较脊柱骨折前后入路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150例脊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采用前路内固定手术,对照组采用后路内固定手术.统计两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检测两组治疗前后伤椎变化情况[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应激反应指标[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百分比、伤椎后缘高度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Cobb角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Cor、CRP、ACTH、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较后路手术而言,前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虽创伤大,但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及脊髓功能的恢复,并发症少,应结合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入路方案.
    • 王守刚; 岳海源
    • 摘要: [目的]探讨伤椎固定并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诊治的160例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患者,采用伤椎固定并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治疗,观察椎体复位程度及骨折愈合情况.[结果]术后随访8~61(38.40±6.36)个月.160例患者中,脊柱骨折按期愈合153例,占全部病例的95.63%;骨折延迟愈合6例,占全部病例的3.75%,总愈合率为99.38%.X线检查显示伤椎复张、无内固定物意外发生,脊髓功能ASIA分级提高1~3级.[结论]通过伤椎固定并重建后方韧带复合体治疗能有效避免脊柱失稳及内固定物意外,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唐锡国; 杨武; 唐锡辉; 王大朋; 李俊; 曹勇
    • 摘要: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早期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14例胸腰段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前路减压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前路选择性椎体切除减压及矩形椎体重建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植骨开始融合时间及术前、术后伤椎局部后凸角(Local kyphosis Angle,LKA)和椎体高度、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植骨开始融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对照组患者56例完全融合率,观察组患者57例均完全融合,两组12个月时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2个月时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2个月时VA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12个月LKA均低于术前,椎体高度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当天、术后12个月时LKA和椎体高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LKA丢失和椎体高度丢失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2个月神经功能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椎体切除和矩形椎体重建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显著,减少手术创伤,减少椎体沉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贤锋; 梁昌凡; 徐应林; 钱军
    • 摘要: 目的 比较经伤椎置钉6钉2棒与4钉2棒内固定治疗A1型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采用经伤椎置钉6钉2棒与经伤椎置钉4钉2棒治疗A1型胸腰椎骨折21例和20例.观察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椎体的前缘高度百分比、Cobb角等情况,比较两者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病人随访时间范围10~3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6月.6钉2棒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44.3±15.4)%,术后7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分别为(97.2±5.8)%、(96.3±6.5)%、(95.6±6.8)%.4钉2棒组术前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为(43.8±15.0)%,术后7 d、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体前缘高度百分比分别为(90.5±8.8)%、(90.1±8.1)%、(88.2±8.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钉2棒组病人术前Cobb角(22.0±7.0)°,术后7 d、术后3月、术后6月的Cobb角分别为(5.9±3.6)°、(6.3±3.6)°、(6.6±3.5)°.4钉2棒组病人术前、术后7d、术后3月及术后6月的Cobb角分别为(21.1±6.4)°、(6.1±2.5)°、(6.8±3.1)°、(7.1±4.8)°,两组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钉2棒组手术时间(67.0±7.0)min,与4钉2棒组手术时间(52.0±6.0)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病人术中+术后出血量(470.3±60.7)、(282.1±31.3)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A1型胸腰段骨折,经伤椎置钉6钉内固定和4钉内固定都能有效恢复椎体前缘高度,改善Cobb角.但是,使用4枚椎弓根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少的优点.
    • 马志远; 王永
    • 摘要: [目的]探讨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7年9月本院采用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的6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入路不同分为采用椎旁肌间隙入路的观察组(31例)和采用传统后正中入路的对照组(33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腰椎功能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以及椎体前缘压缩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引流量、手术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显著降低、JOA评分显著升高,而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后正中入路比较,采用对于椎旁肌间隙入路椎弓根钉固定结合椎体内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能显著降低手术创伤,术后腰椎功能、疼痛症状、椎体高度显著改善,且能有效降低术后切口感染.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