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固醇流出

胆固醇流出

胆固醇流出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内科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026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生理科学进展、现代生物医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11届全国脂质与脂蛋白学术会议等;胆固醇流出的相关文献由402位作者贡献,包括唐朝克、易光辉、杨永宗等。

胆固醇流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0 占比:2.1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5026 占比:97.82%

总计:5138篇

胆固醇流出—发文趋势图

胆固醇流出

-研究学者

  • 唐朝克
  • 易光辉
  • 杨永宗
  • 王佐
  • 赵水平
  • 莫中成
  • 赵国军
  • 唐艳艳
  • 严鹏科
  • 危当恒

胆固醇流出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乃华(编译)
    • 摘要: 结合纳米技术开发新剂型药物已成为提高免疫逃逸能力和增加治疗效率低的天然化合物局部药物浓度的有效策略。青蒿素和原花青素具有良好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活性,但是两者药物体内清除速度快,生物利用度低,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有限。
    • 秦虹; 宋子羽; 郑温雅
    • 摘要: 脂代谢紊乱是诱发肥胖、2型糖尿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等慢性代谢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Micro RNA(miRNA)作为一类短链非编码RNA,被发现可调控脂代谢在内的多项生理功能。有研究表明,miRNA可参与植物多酚类药物单体对脂代谢的调节,该文从甘油三酯合成、脂肪酸β氧化、胆固醇流出、胆固醇酯化等多种途径对植物多酚通过miRNA改善脂代谢紊乱,维护机体脂质平衡的作用机制进行归纳总结。将为应用和开发植物多酚的药物从而改善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新的思路,并为miRNA为潜在靶点的药物研发来防治脂代谢紊乱相关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 林俍良; 陈晓佳; 马卫列; 丁航; 张志珍
    • 摘要: 利用荧光基团NBD标记的胆固醇(NBD-胆固醇)并结合超声裂解检测THP-1源性巨噬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率。佛波酯(PMA)刺激人单核THP-1细胞分化为巨噬细胞,NBD-胆固醇作用于乙酰化低密度脂蛋白(ac-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源性泡沫细胞后,测定载脂蛋白A-1(apo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结果显示,与对照ac-LDL组相比,apoA-1介导的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率增加了78.57%(P<0.01)。[3H]-标记胆固醇处理的泡沫细胞,apo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率与对照组相比,增加了80.12%(P<0.001)。NBD-标记胆固醇与超声裂解细胞相结合的方法,可作用一种替代同位素标记胆固醇的方法对泡沫细胞胆固醇流出进行检测。
    • 许璨; 龚朵; 刘厂辉; 唐朝克
    • 摘要: 高密度脂蛋白颗粒由蛋白质、脂质、miRNA等多种成分组成,具有介导胆固醇逆向转运、抗氧化、抗炎等功能,其组成成分及功能变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密切相关。高密度脂蛋白功能随着组成成分变化而发生改变。本文主要综述了高密度脂蛋白功能与组成成分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以期为动脉粥样硬化防治提供新思路。
    • 赵磊; 张晓宁; 冯聚玲; 肖忠盛; 刘泳; 龙泓; 陈向恒; 唐卫平
    • 摘要: 目的 利用肥胖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艾塞那肽对胰腺组织ABCA1表达及胆固醇代谢的影响.方法 SD雄性大鼠48只,选取部分大鼠通过高脂饮食和STZ药物诱导建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所有大鼠分为4组:正常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组(A组,12只),正常大鼠注射艾塞那肽组(B组,12只),肥胖糖尿病大鼠注射生理盐水组(C组,9只),糖尿病模型大鼠艾塞那肽组(D组,9只),10周后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油红"O"染色、组织胆固醇含量测定、HE染色等检测艾塞那肽对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胆固醇代谢、胰岛功能的影响.结果 通过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等发现较之SD大鼠,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降低,油红"O"染色显示胰腺组织出现明显脂质沉积,组织胆固醇含量测定发现胰腺组织胆固醇含量增加,HE染色显示胰岛体积显著缩小,结构紊乱(P<0.05).艾塞那肽可上调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减轻胰腺组织脂质沉积,降低胰腺组织胆固醇含量,胰岛数目、体积增多,排列更为规则(P<0.05).结论 糖脂毒性可导致大鼠胰腺组织ABCA1表达降低,胆固醇流出受阻,胰腺组织胆固醇蓄积.艾塞那肽可上调肥胖糖尿病大鼠胰腺组织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明显降低胆固醇含量,改善胰岛功能.
    • 张悦; 曾文赟; 张晓璐; 王双翠; 张文澜; 姜希娟; 王一婧
    • 摘要: cqvip: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以胆固醇为主的脂质在动脉内膜沉积,引起内膜灶性纤维性增厚,泡沫细胞崩解、坏死,形成粥样物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AS早期的主要特征是泡沫细胞在动脉内膜集聚,而泡沫细胞是主要源于脂质超负荷的单核-巨噬细胞。以胆固醇为主的脂质在动脉内膜上沉积过多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原因和机制,减少和清除多余脂质的唯一途径依赖于胆固醇逆向转运(RCT),而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ABCA1)介导的胆固醇流出被认为是RCT最主要的环节。因此,促进巨噬细胞内脂质RCT对抑制泡沫细胞形成及防治AS具有明确作用,而巨噬细胞内的胆固醇流出是RCT的重要环节。胆固醇流出过程受多因子调控,包括与游离的贫脂载脂蛋白前β-HDL或apoA-I结合的ABCA1、与HDL结合的B族1型清道夫受体(SR-B1)及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子G1(ABCG1)等[1](见图1)。临床一般选择抑制胆固醇合成的他汀类药物防治AS,或采用放置支架或旁路移植手术治疗严重的狭窄或闭塞血管再通。但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都对人体产生一定损害作用,如他汀类药物对人体肝脏、胃肠、肌肉及皮肤都存在不可忽视的损害作用[2-3],而手术治疗风险大,费用也较为昂贵。近年来,传统中草药防治AS由于不良反应小、疗效显著以及作用多层次、多靶点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 闫黎; 申定珠
    • 摘要: 目的 探讨补肾降脂方调控自噬与胆固醇流出于预动脉粥样硬化(AS)的作用机制.方法 高脂饮食诱导100只ApoE-/-小鼠复制AS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补肾组、他汀组、3-甲基腺嘌呤(3-MA)组,每组25只;另选25只C57BL/6J小鼠为正常对照.苏木精-伊红(HE)、油红O及FILIPIN染色检测主动脉窦病理形态、脂质蓄积及游离胆固醇(FC)染色情况;电镜观察自噬小体、脂滴;比色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FC含量;Western blot检测主动脉肝X受体α(LXRα)、ATP结合膜盒转运蛋白A1(ABCA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及p62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主动脉窦AS斑块、脂质蓄积及FC阳性染色面积多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正常组主动脉内皮细胞结构完整,可见自噬小体;模型组主动脉内皮细胞肿胀,可见脂滴,未见自噬小体;模型组TC、FC、胆固醇酯(CE)含量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主动脉LXRα、AB-CA1、LC3Ⅱ/Ⅰ表达低于正常组,p62表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组主动脉窦AS斑块、脂质蓄积及FC阳性染色面积少于模型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补肾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可见自噬小体;补肾组TC、FC、CE含量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补肾组LXRα、ABCA1、LC3Ⅱ/Ⅰ表达高于模型组,p62表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或P<0.01).结论 补肾降脂方可能通过调控自噬与胆固醇流出进而有效干预治疗AS.
    • 狄春红; 章云衡; 谭晓华; 杨磊
    • 摘要: 目的 分析砷对巨噬细胞胆固醇流出及腺苷三磷酸结合盒家族A亚家族成员1 (ABCA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 (ABCG1)和清道夫受体-BI (SRBI)基因表达的影响,为砷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加入佛波酯诱导成巨噬细胞,与小鼠原代巨噬细胞用0、0.625、1.25、2.5和5μmol/L的亚砷酸钠处理48 h,采用荧光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ABCA1、ABCG1和SRBI基因表达水平;采用同位素示踪法检测胆固醇流出率.用含2.5μmol/L亚砷酸钠培养基处理巨噬细胞48 h,再换无砷培养基培养48 h,每隔12 h收集细胞,分析砷对ABCA1表达水平和胆固醇流出的时间效应.结果 砷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ABCA1、ABCG1的表达和胆固醇流出;5 μmol/L砷处理组THP-1细胞和小鼠原代巨噬细胞中ABCA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69%和72%,ABCG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下降42%和34%,胆固醇流出率分别下降55%和59%(均P<0.05).砷对SRBI的表达无明显影响(均P> 0.05).砷以时间依赖方式抑制THP-1细胞ABCA1表达和胆固醇流出,砷处理48 h时ABCA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胆固醇流出率下降至最低,分别为0h时的43%和42%;去除砷影响后ABCA1 mRNA相对表达量和胆固醇流出率逐渐恢复.结论 砷通过下调巨噬细胞ABCA1和ABCG1的表达抑制胆固醇流出.
    • 刘鹏; 赵海玲; 申正日; 王晨; 王昀; 邱新萍; 李平
    • 摘要: 目的:利用高糖诱导的小鼠肾小管上皮细胞(mouse tubular epithelial cells,mTECs)观察中药糖肾方颗粒及Smad3抑制剂SIS3对于TGF-β1/Smad3通路及细胞胆固醇流出通路的影响。方法:25 mmol/L高糖诱导mTECs细胞后,分别给予糖肾方及Smad3抑制剂SIS3干预,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中脂质含量,利用Western blot和Real-time PCR检测细胞中TGF-β1/Smad3通路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 1α,PGC-1α)、肝脏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ATP-结合盒转运蛋白A1(ABCA1)、ATP-结合盒转运蛋白G1(ABCG1)的表达。结果:糖肾方可以降低高糖诱导mTECs细胞中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酸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含量,上调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含量(P<0.05);糖肾方及Smad3抑制剂SIS3可下调高糖诱导mTECs细胞中TGF-β1、Smad3、CollagenⅠ和Fibronectin的表达,上调PGC-1α、LXR、ABCA1、ABCG1的表达(P<0.05)。结论:糖肾方可通过抑制TGF-β1/Smad3信号通路促进细胞胆固醇流出,减轻肾损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