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肠型

肠型

肠型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3年内共计103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9篇、专利文献926788篇;相关期刊65种,包括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国肿瘤临床等; 肠型的相关文献由262位作者贡献,包括余祖胤、冯涛、赵振虎等。

肠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926788 占比:99.99%

总计:926867篇

肠型—发文趋势图

肠型

-研究学者

  • 余祖胤
  • 冯涛
  • 赵振虎
  • 丛悦
  • 从玉文
  • 冯健男
  • 刘伟
  • 吕忠霖
  • 吴菲
  • 张刘珍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凯艳; 黄胡萍; 林爱萍; 林志辉
    • 摘要: 目的初步对肝硬化与肠道菌群的关系进行探讨并对肝硬化患者肠道菌群进行简单的肠型分析。方法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肝硬化患者80例,并选取同期健康志愿者40名。采用粪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采集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粪便,应用16s rDNA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并应用Qiime流程以及R软件等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随着肝硬化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增加,致病菌如Escherichia/Shigella(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Streptococcus(链球菌属)、Veillonela(韦荣菌属)明显增加,而有益菌Prevoseburia(罗斯拜瑞氏菌属)、f_;achnospiraceae(毛螺旋菌科下的未知属)明显减少。其中,Escherichia/Shigella(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的平均相对丰度百分比与Child-Pugh评分呈显著正相关。肠道菌群结构以Escherichia(埃希氏菌属)为主的人群罹患肝硬化且发展为重度肝硬化的风险更高。结论肝硬化的发生发展与肠道菌群密切相关且以Escherichia为主的肠道菌群结构为肝硬化的危险肠型
    • 田春方; 井海燕; 王潍博; 王彩霞; 崔言刚; 陈健鹏; 沙丹
    • 摘要: 目的:肠型胃癌约占中国胃癌总数的40%~45%,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至2015年7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行根治性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肠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预后资料.Log-rank检验比较各临床病理特征对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的影响.单因素分析中P60岁、组织学中分化、肿瘤直径>3 cm、T3~4期、淋巴结浸润、TNM分期晚、非远端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过表达和高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atelet-to-lym phocyte ratio,PLR)与DFS和OS不佳显著相关(P60岁、组织学中分化、肿瘤直径>3 cm、TNM分期晚、非远端胃癌、脉管癌栓、神经侵犯、HER-2过表达和高PLR是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年龄、神经侵犯和TNM分期是根治术后肠型胃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
    • 祝琼洁; 张冰; 黎琪; 何健; 严陈晨
    • 摘要: 目的:探讨MRI检查对术前区分肠型和胰胆管型壶腹周围癌(periampullary carcinoma,PAC)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7月南京鼓楼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PAC且在术前接受腹部MRI检查的59例患者,将病灶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肠型和胰胆管型两组.收集并采用单因素统计学方法分析病例的临床资料及MRI图像的多项指标.将在单因素分析中有意义的变量(P<0.05)再进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有预测意义的指标,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采用DeLong检验比较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59例PAC患者中,肠型21例,胰胆管型38例.临床表现:胰胆管型PAC相对肠型更易出现神经侵犯及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MRI图像:病灶位置、十二指肠乳头形态、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截断胰管到十二指肠乳头的距离、胰胆管角度、平扫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病灶信号特点(以正常胰腺信号作为参照),在肠型和胰胆管型PAC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像分析显示,相对胰胆管型PAC而言,肠型PAC病灶多位于十二指肠腔内,在平扫T2WI脂肪抑制图像上,病灶信号相对正常胰腺信号多为等信号,较少表现为高信号和低信号,十二指肠乳头多表现为结节型,胆总管远端内常出现类圆形充盈缺损,截断胰管到十二指肠乳头距离较短,胰胆管角度偏小.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位置(P<0.001)、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P<0.05)是鉴别PAC病理亚型的重要预测因素,联合变量模型(病灶位置及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的AUC为0.934,灵敏度为86.8%,特异度为95.2%.结论:MRI有助于术前肠型和胰胆管型PAC的鉴别,特别是病灶位置、胆总管远端内类圆形充盈缺损及两者联合变量模型对PAC病理亚型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刘怡萱; 曹鹏熙; 马红梅; 刘星
    • 摘要: [目的]探究生活在相同环境下,同年龄段健康藏族人群和汉族人群肠道细菌组成的多样性特征及其可能的成因.[方法]人选同专业的20-24岁男性健康藏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各20名,同一时间段收集新鲜粪便,提取新鲜粪便细菌总DNA,通过高通量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对饮食习惯的问卷调查,研究健康藏族学生与汉族学生肠道细菌多样性与饮食习惯之间的关系.[结果]从40份样本中,测序共得到2880个OTU,alpha和beta多样性分析表明,生活在相同环境下,不同民族男性学生的肠道细菌组成有明显差异.Prevotella 9、Bacteroides和Lachnoclostridium等18个属为两民族学生共有,同时,Prevotella 9、Faecalibacterium和Succinivibrio等10个属细菌为对两民族学生肠道细菌组成差异具有显著性影响的标志性菌属.进一步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学生样本分为ETF型、ETP型、ETF和ETB混合型3种不同肠型,随访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类型分别对应以脂肪为主和以淀粉为主的不同饮食习惯.[结论]生活在相同环境下,健康藏族和汉族学生的肠道细菌组成特征及其差异可能与遗传因素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
    • 周亚民
    • 摘要: 2017年4月11日,我县白莲河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患细菌性肠型败血症,部分病鱼出现肠套叠症状,死亡率达33%,日死亡钢鱼最高达8000多kg。
    • 许琦; 曾珊
    • 摘要: 目的 比较肠型和弥漫型胃癌临床特征及生物学行为的区别;比较常用于胃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的各种酶标在肠型和弥漫型胃癌中的阳性率是否有统计学差异;比较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的预后差异性及化疗敏感性的差异性.方法 将200例胃癌患者的病理切片进行Lauren分型,统计肠型和弥漫型患者在发病年龄、性别、肿瘤发病部位、肿瘤局部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数目、临床分期等方面的区别以及病理组织化学的各个酶标在两者中表达的差异,比较肠型和弥漫型胃癌的5年生存率、化疗敏感性及复发转移情况.结果 相比肠型胃癌,弥漫型胃癌发病年龄更年轻,女性患者所占比例更大,更易侵犯胃壁全层和发生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更晚;CEA、ZEB1、CD133在弥漫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更高,HER2在肠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更高;肠型胃癌的5年生存率高于弥漫型胃癌,对化疗相对敏感.结论 弥漫性胃癌好发于年轻、女性患者,侵袭力强,预后差,对化疗不敏感.
    • 姬颖华; 杨晓煜; 陈美玲; 王荦楠; 张敏; 靳彩玲; 苗战会
    • 摘要: 目的: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 XELOX )方案与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 SOX)方案治疗Ⅳ期肠型胃癌患者的疗效及副反应。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将65例Ⅳ期肠型胃癌患者分为两组,分别采用XELOX 方案与SOX方案,至少规律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和无进展生存时间。结果 XELOX组与SOX组总有效率(RR)及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的骨髓抑制、消化道症状、神经病变等毒副反应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肝脏毒性、手足综合征方面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案治疗Ⅳ期胃癌有效率及临床获益率较高,疗效相当。毒副反应方面SOX肝毒性较XELOX 组明显。
    • 韩英明
    • 摘要: 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所致的大肠杆菌病是新生家畜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本病至少有2个不同的类型,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腹泻的肠型大肠杆菌病和表现为败血性和迅速死亡的败血性大肠杆菌病。该病在犊牛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 李岚; 王雪野
    • 摘要: 目的:胃癌根据Lauren分型分为肠型、弥漫型和混合型,本文探讨各类型胃癌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311例胃癌患者,其中肠型胃癌患者有196例,弥漫型胃癌患者有34例,混合型胃癌患者有81例,比较肠型、弥漫型和混合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结果各类型患者在性别、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浸润深度和肿瘤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存函数显示,弥漫型胃癌患者预后效果较差,肠型的胃癌患者在预后效果较好。结论通过对胃癌进行Lauren分型分析发现,弥漫型胃癌患者大部分为女性和青年,肿瘤位于远端,且多为晚期癌症,预后效果差;肠型胃癌多为男性和老年患者,肿瘤位于近端,预后因素显示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