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肌松剂

肌松剂

肌松剂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77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9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611803篇;相关期刊125种,包括中国农村卫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第五届全国灾害医学学术会议暨常州市医学会急诊危重病及灾害医学专业委员会首届年会、第十三次长江流域麻醉学术会议、2008年西部麻醉论坛暨四川省医学会第十六次麻醉学术会议等;肌松剂的相关文献由429位作者贡献,包括林艳荣、覃鸿发、陆宁等。

肌松剂—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9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11803 占比:99.97%

总计:611977篇

肌松剂—发文趋势图

肌松剂

-研究学者

  • 林艳荣
  • 覃鸿发
  • 陆宁
  • 成黎明
  • 朱建军
  • 武巧元
  • 陈跃华
  • 陈辉
  • 么改琦
  • 伊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德强; 尹立军; 陈学军
    •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辅助肠道肿瘤根治术患者应用舒更葡糖钠拮抗罗库溴铵肌松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10月择期行腹腔镜辅助肠道肿瘤根治术的患者60例,采用电脑乱数随机分配方式分为舒更葡糖钠(S组)、新斯的明(N组),每组30例。当肌松监测T_(2)出现时,S组给予舒更葡糖钠2mg/kg。N组给予新斯的明0.04mg/kg+阿托品0.02mg/kg。记录患者基础血压的平均动脉压、心率,注射肌松拮抗药前1min、后1min、后5min的平均动脉压、心率,罗库溴铵泵注时间,使用肌松拮抗药到TOF比值恢复到0.9的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罗库溴铵泵注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S组肌松恢复时间较N组明显缩短(P<0.05)。N组给肌松拮抗药后1min、5min的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明显高于S组(均P<0.05)。结论:舒更葡糖钠拮抗罗库溴铵肌松的药理机制特性造就它在临床使用端的优势,如时效快、无胆碱副作用、无须并用阿托品等抗胆碱药物、可用于需深度肌肉松弛患者,是腹腔镜辅助肠道肿瘤根治术中的理想麻醉用药。
    • 张婷婷; 焦冬欣; 王彩平; 梁振英; 韩阳东
    • 摘要: 喉罩(LMA)是1983年由Dr.Archie Brain[1]跟据成人咽喉部解剖结构研制的一种气道管理设备,它是一个在喉部入口周围低压密封的凹行套囊,允许自主呼吸或正压通气,可以在没有喉镜或不使用肌肉松弛剂时插入下咽部,目前已成为儿科和成人全麻手术常规麻醉的通用气道。2004年Pompeo等[2]首次报道在硬膜外麻醉并保证患者清醒状态下采用无气管插管镇静麻醉(SA)进行肺外周结节的楔形切除术。随着现代麻醉技术的革新及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深入,保留自主呼吸的全身麻醉在临床手术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喉罩保留自主呼吸全麻在其他临床短小手术中的应用现状做一综述。1无肌松喉罩的置入喉罩成功置入的条件,需要足够的麻醉深度和张口度,通常使用复合静脉麻醉或者吸入麻醉完成诱导,而国内外学者对关于短小全麻手术使用喉罩通气时是否有必要使用肌松剂的意见不一。
    • 张纯; 肖权; 王欢燕; 吕碧; 罗秋梅; 王柳艳; 潘忠玲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剂量肌松剂对斜视矫正术患儿喉罩漏气的改善况情。方法选择2020年5月~2022年3月于我院择期行小儿斜视矫正手术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给予咪达唑仑、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诱导置入喉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小剂量肌松剂(罗库溴铵)诱导置入喉罩;采用传统法评估并比较患儿喉罩定位情况,采用听诊法与观察法评估并比较患儿喉罩漏气情况;并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气道压、喉罩一次性置入成功率及置入喉罩时体动反应、喉痉挛、呛咳等不良反应指标。结果(1)观察组均一次性置入成功,只发生1例喉罩漏气(喉罩漏气率1.00%),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儿喉罩置入后10min气道压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3)两组患儿喉罩置入时均无喉痉挛、呛咳发生,但观察组体动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肌松剂可通过改善喉罩置入时患儿肌松程度来改善喉罩气密性,减少通气过程中的漏气情况。
    • 鄢文佳; 许莉; 毕敬涛; 王庚
    • 摘要: 目的对比观察采用不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经面罩给氧的全麻诱导期间使用肌松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疝修补术非肥胖患者的胃进气量。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或疝修补术的非肥胖患者7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P10组、P12组、P15组,每组25例。全麻诱导后置入口咽通气道并用双手托下颌法扣面罩,采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行面罩通气2 min,P10组、P12组、P15组通气压力分别预设为10、12和15 cmH2O。采用超声测量面罩通气前、气管插管后胃窦部横截面积(CSA)和在腹腔镜直视下进行胃胀气评分两种方法评估患者胃进气量。观察并记录各组患者面罩通气30 s、60 s、90 s、120 s时的潮气量,观察并记录面罩通气120 s时的血氧饱和度(SpO_(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_(ET)CO_(2))。结果P10组患者面罩通气前和气管插管后胃窦部CSA相比,P>0.05。P12组、P15组患者面罩通气前和气管插管后胃窦部CSA相比,P均6 mL/kg且6 mL/kg且10 mL/kg。三组患者面罩通气30 s、60 s、90 s、120 s时的潮气量均随着通气压力的增高而明显升高(P均<0.05);三组患者面罩通气120 s时的P_(ET)CO_(2)随着通气压力的增高而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对于全麻诱导期间使用肌松剂的非肥胖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疝修补术患者,采用不同压力控制通气模式经面罩给氧的通气压力预设为10 cmH2O可减少胃进气量,同时提供适宜的肺通气。
    • 陈浩辉; 李赛; 伊敏; 李强; 朱曦; 么改琦; 葛庆岗
    • 摘要: 目的探讨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重症破伤风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成功控制严重抽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避免长时间应用大剂量镇静、肌松剂的致命并发症,降低重症破伤风病死率。方法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65至2020年收治的破伤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和结局。根据Ablett破伤风严重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Ⅳ级,其中Ⅲ级、Ⅳ级为重症破伤风;根据是否应用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服用中药组再根据服用的中药是否为针对破伤风病症、符合传统破伤风基本处方,分为破伤风中药组和非破伤风中药组,分别计算各组的病死率。此外,选取严重抽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blettⅣ级的1例治愈和1例死亡案例,结合各组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对中西药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46例破伤风患者,均接受西医治疗,其中服用中药治疗的22例患者中15例服用的中药符合破伤风基本处方。46例患者中死亡10例,总体病死率为21.7%。未服用中药组24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20.8%),其中1例为AblettⅡ级,1例为AblettⅢ级,3例为AblettⅣ级。服用中药组22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22.7%),均为重症患者,其中2例为AblettⅢ级,3例为AblettⅣ级,这5例死亡患者均服用非破伤风中药;而服用破伤风中药的15例患者(6例为重症)均未死亡。案例分析:1例严重抽搐行气管插管患者,第8天出现持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艾司洛尔注射液以及加大镇静、肌松剂剂量治疗改善不明显,2 d后开始服用中药存命汤,次日症状明显控制,服用4周后治愈出院。另一例患者也因重度抽搐行气管插管,插管后3 d发生持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艾司洛尔注射液以及大剂量镇静、肌松剂治疗改善不明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 d后开始服用中药存命汤,次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控制,继续使用大剂量肌松剂;服用中药5 d后停药;停中药1 d后因广泛微小支气管痰堵塞,突发呼吸、心搏骤停,最终死亡。结论根据病情和病证的正确、实时判断,据此实施西医治疗和辨证应用抗破伤风中药是降低重症破伤风病死率的关键。
    • 张庆芬; 赵红; 冯艺
    • 摘要: 目的:探讨在矫正胎龄<60周的早产儿眼底手术中,不同全身麻醉管理方式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行全身麻醉下眼底手术、出生孕周<37周、矫正胎龄<60周的早产儿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儿实施七氟醚吸入诱导与维持,气道管理工具为喉罩(laryngeal mask airway,LMA)或气管内导管(endotracheal tube,ETT).根据麻醉管理方法分为LMA组(置入喉罩,压力支持通气)和ETT组(肌松剂+气管插管,压力控制通气)两组,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围术期并发症及不良事件,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术毕拔管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168例早产儿纳入本研究,LMA组68例,ETT组100例.术中不良事件(包括更换气道管理工具、更换通气模式和低氧血症)LMA组3例(4.4%),ETT组1例(1.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364).术毕拔管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LMA组和ETT组分别为6(5,10)min和10(6,19)min(P<0.001);术毕拔管困难(拔管时间>30 min)的比例LMA组显著低于ETT组(4.4%vs.15.0%,RR =0.262,95%Cl:0.073~0.942,P=0.029).LMA 组呼吸系统并发症14例(20.6%),ETT组27例(27.0%),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42);其中LMA组呼吸暂停发生率较ETT组显著降低(4.4%vs.15.0%,RR= 0.266,95%CI:0.086~0.822,P=0.015).两组心血管系统并发症(0%vs.1.0%,P = 1.000)及意外转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发生率(5.9%vs.7.0%,P =0.77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患儿均未出现气道痉挛、二次插管/喉罩、反流误吸并发症.患儿返病房后,不良事件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vs.2.0%,P =0.241).LMA组住院时间中位数为20(17,22)h,较ETT组22(17,68)h显著缩短(P = 0.002).结论:与使用肌松剂行气管插管的全麻管理模式相比,无肌松剂置人喉罩的管理模式用于早产儿眼底手术可缩短术后拔管时间,降低术后苏醒期呼吸暂停的风险.
    • 黄永鹏; 唐慧; 宋云扬; 陈博; 钟辉
    • 摘要: 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和泮库溴铵是一类广泛使用的非去极化肌松剂,使用过程中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死亡的情况时有发生,快速检测血液中该类肌松剂的浓度,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该类肌松剂为强极性的季铵盐类化合物,在反相色谱柱上难以保留,主要采用离子对色谱法进行分离.采用离子对色谱法时,加入的离子对试剂有离子抑制作用,可降低质谱灵敏度,还会污染质谱系统.该文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同时检测血液中3种季铵盐类肌松剂的检测方法.血液样品经稀释、高速离心后,上清液过Bond Elut AL-N固相萃取柱净化,用0.45μm的微孔滤膜过滤后检测.采用ZIC-cHILIC色谱柱(50 mm×2.1 mm,3.0μm)分离,以乙腈和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在ESI+、多反应检测(MRM)模式下检测.3种季铵盐类肌松剂在血液中的基质效应为88.1%~95.4%,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6,检出限为0.2~0.8ng/mL,定量限为0.5~2.0 ng/mL,加标回收率为92.8% ~110.6%,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2% ~9.4%.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操作简便,可用于血液样品中维库溴铵、罗库溴铵和泮库溴铵的快速检测.
    • 韦春喜
    • 摘要: 目的:探究肌松剂、镇静镇痛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重症破伤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01-2020.12的36例重症破伤风为研究素材.随机数字法分成对比组、实验组,各18例.对比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实验组采用常规综合治疗+肌松剂、镇静镇痛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以治疗效果、并发症情况、临床指标情况为评价指标.结果:相比于对比组,实验组的治愈度更高,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5.806/8.862,P<0.05);相比于对比组,实验组的住ICU时间、住院时间、每小时抽搐次数、抽搐持续时间、HR、MAP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945/2.468/5.340/5.431/2.605/6.438,P<0.05).结论:进行肌松剂、镇静镇痛剂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显著提高治愈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显著改善各临床指标,具有巨大优势以及推广价值.
    • 邓碧; 何亚; 郑晓铸
    • 摘要: cqvip:舒更葡糖钠是一种新型氨基非去极化肌松药特异性拮抗剂[1]。该药可以快速、彻底逆转中度和深度肌松,为全身麻醉时安全使用肌松药物、减少肌松残余的发生提供可靠的保障。舒更葡糖钠于2005年首次报道在临床使用[2],最早于2008年7月在欧洲批准上市,目前已在包括美国和日本在内的79个国家注册上市。该药2017年4月在中国上市,目前在国内已逐渐应用于临床。
    • 陈浩辉; 李赛; 伊敏; 李强; 朱曦; 么改琦; 葛庆岗
    • 摘要: 目的 探讨进一步完善和改进重症破伤风治疗中实施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以达到成功控制严重抽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和避免长时间应用大剂量镇静、肌松剂的致命并发症,降低重症破伤风病死率.方法 回顾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65至2020年收治的破伤风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法和结局.根据Ablett破伤风严重程度分级将患者分为Ⅰ~Ⅳ级,其中Ⅲ级、Ⅳ级为重症破伤风;根据是否应用中药治疗将患者分为两组;服用中药组再根据服用的中药是否为针对破伤风病症、符合传统破伤风基本处方,分为破伤风中药组和非破伤风中药组,分别计算各组的病死率.此外,选取严重抽搐、自主神经功能障碍、Ablett?Ⅳ级的1例治愈和1例死亡案例,结合各组的治疗方法和疗效,对中西药药物种类、使用方法及结局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46例破伤风患者,均接受西医治疗,其中服用中药治疗的22例患者中15例服用的中药符合破伤风基本处方.46例患者中死亡10例,总体病死率为21.7%.未服用中药组24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20.8%),其中1例为?Ablett?Ⅱ级,1例为Ablett?Ⅲ级,3例为Ablett?Ⅳ级.服用中药组22例患者中死亡5例(病死率为22.7%),均为重症患者,其中2例为Ablett?Ⅲ级,3例为Ablett?Ⅳ级,这5例死亡患者均服用非破伤风中药;而服用破伤风中药的15例患者(6例为重症)均未死亡.案例分析:1例严重抽搐行气管插管患者,第8天出现持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艾司洛尔注射液以及加大镇静、肌松剂剂量治疗改善不明显,2?d后开始服用中药存命汤,次日症状明显控制,服用4周后治愈出院.另一例患者也因重度抽搐行气管插管,插管后3?d发生持续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艾司洛尔注射液以及大剂量镇静、肌松剂治疗改善不明显,自主神经功能障碍8?d后开始服用中药存命汤,次日自主神经功能障碍控制,继续使用大剂量肌松剂;服用中药5?d后停药;停中药1?d后因广泛微小支气管痰堵塞,突发呼吸、心搏骤停,最终死亡.结论 根据病情和病证的正确、实时判断,据此实施西医治疗和辨证应用抗破伤风中药是降低重症破伤风病死率的关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