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

主动土压力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477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8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180352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广东土木与建筑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非饱和土的应力— 强度理论与变形特性学术研讨会、地下空间开发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讨会暨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地下空间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第十二届全国桩基工程学术会议等;主动土压力的相关文献由934位作者贡献,包括应宏伟、杨雪强、张军等。

主动土压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8 占比:0.24%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180352 占比:99.74%

总计:180822篇

主动土压力—发文趋势图

主动土压力

-研究学者

  • 应宏伟
  • 杨雪强
  • 张军
  • 曹文贵
  • 王奎华
  • 陈建功
  • 马少俊
  • 张永兴
  • 李永刚
  • 肖世国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晓钢; 王寰宇; 李有志; 李嘉
    • 摘要: 在岩土工程的稳定性分析中一般假定土体材料为均质且各项同性。事实上,由于其复杂的地质成因和天然沉积作用,土体的力学性质受空间位置的不同而发生显著的改变,表现为明显的非均质和各向异性。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离散法和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建立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填土挡土墙的破坏机制;同时,引入拟动力法考虑了地震力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同等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已有文献吻合较好。研究结果表明:填土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对主动土压力产生显著影响;地震系数、地震波周期、压缩波波速的增大均导致主动土压力的增大,初始相位差对主动土压力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周期特征。
    • 刘云龙; 李文庆; 张景伟; 徐永福
    • 摘要: 为明确干燥蒸发过程中膨胀土边坡挡墙侧向土压力的变化规律,提出简单有效的侧向土压力预测方法。首先,基于非饱和土力学双应力变量理论,分析脱湿过程中不同深度土体单元的应力状态,阐明膨胀土收缩变形对挡墙侧向土压力的影响机制和膨胀土中裂隙的发育机理,提出膨胀土开裂深度的计算方法;其次,假定膨胀土的增湿膨胀变形和脱湿收缩变形完全可逆,通过叠加法建立干燥蒸发条件下挡墙侧向土压力的计算模型;最后,考虑吸力和挡墙粗糙度的影响,改进朗肯土压力理论,建立4种工况下的挡墙主动土压力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中裂隙的发育由表及里,先竖后横,且开裂深度可由土体含水状态确定;在干燥蒸发条件下,挡墙侧向土压力的分布可根据吸力变化曲线计算得到,利用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得到的预测值与工程实测值吻合良好;主动土压力受膨胀土脱湿程度和挡墙面粗糙度的影响,与脱湿程度呈负相关,与挡墙面粗糙度呈正相关,4种工况下主动土压力均可由土体的工程性质结合吸力变化曲线计算得到。
    • 关晓迪; 何盛东; 魏欢欢; 马迪; 朱勇锋
    • 摘要: 合理选择岩土强度准则,对竖井井壁的土压力计算和支护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基于Mogi-Coulomb强度准则,对竖井围岩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开展分析,推导出了竖井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新解,并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验证,得到了中间主应力系数对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分布规律的影响情况。分析表明:竖井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随竖井深度的增加,呈幂函数曲线分布。中间主应力系数b对竖井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值有较大的影响:当0≤b<0.5时,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随着b值的增大而减小;当0.5≤b≤1.0时,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随着b值的增大而增大;且当b=0.5时,主动土压力为最小值。井壁土压力分布曲线呈现出以b=0.5处土压力为对称轴,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特点,较好地反映了岩土强度的中间主应力效应及其区间性。同时由于竖井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具有环形土拱效应,使得井壁结构主动土压力小于朗肯主动土压力。因此在工程中,采用朗肯主动土压力会偏于保守,从而造成井壁支护材料的浪费。
    • 王雨波; 曹文贵
    • 摘要: 为探究土压力理论中挡墙背后土体所处的应力状态,完善对于土体力学条件的考虑,在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在主动土压力条件下,滑移面上土体单元达到极限应力状态时,墙土界面和土楔体内部单元未达到极限应力状态的观点。采用非极限参数对土体的非极限应力状态进行描述,基于二维微分方程对问题进行求解。通过一定假设得到挡墙上土压力和滑裂面上土反力的分布,并进一步考虑滑楔体整体的静力平衡条件和力矩平衡条件,反向求解平面滑移边界的倾角和表征墙背土体非极限状态的参数,从而得到考虑土体非完全极限应力状态,并符合所有力学条件的主动土压力解答。通过实例验证理论的可靠性与合理性,并分析土体内摩擦角与外摩擦角对于土压力分布及有关参数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极限应力状态仅出现在滑裂面上,位于墙面和土楔内部的土体均未完全达到极限状态,而将土体近似视作极限状态并不会对土压力计算结果产生很大影响。相同参数条件下,理论计算滑移面倾角要大于朗肯解和库伦解。内摩擦角和外摩擦角对于土压力分布、合力作用点位置、应力状态参数、土体主应力偏转角度等均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 张钦喜; 张振双; 翟玉新; 魏锰; 王钰
    • 摘要: 基于绿色环保与碳中和理念,提出一种可回收的土钉墙支护结构体系,对该体系构件及施工工艺流程进行了介绍,依托实际工程,探讨了1∶0.30、1∶0.50、1∶0.70支护坡比下土钉轴力、主动土压力的变化规律,分析了不同支护坡比对土钉轴力、主动土压力的影响,与规范中的修正公式计算出的理论值进行对比。研究表明,同一深度的主动土压力和土钉轴力随坡比增加而增加,同一坡比下的主动土压力和土钉轴力随深度增加而增加;主动土压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随深度变化呈现相同趋势,计算值略大于实测值,土钉轴力的实测值与计算值随深度变化亦呈现相同趋势,但计算值远大于实测值。
    • 雷宝东; 程永良; 方豪; 李佳欣; 郭鸿; 南亚林; 张鹏
    • 摘要: 现有的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都没有考虑土体中加筋时的情况。文章通过对莫尔-库伦强度理论和对极限平衡方程的研究,基于朗肯土压力理论而推导出的一种考虑加筋效应后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又推导出有超载、非均匀填土、地下水等3种情况时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对公式及应力分布图的分析得出加筋对土体内力的影响,得出加筋能够有效的约束土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形,进而防止土体失稳的结论。文章的研究拓展了岩土界对加筋土的应用,对挡土墙、基坑支护等实际工程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对岩土工程行业具有重大意义。
    • 刘一心; 熊传祥
    • 摘要: 挡土墙的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在山区公路改扩建工程中衡重式挡土墙得到广泛运用。受山区地形限制,墙后填土为有限宽度的情况较为常见。为了研究有限宽度无黏性填土下衡重式挡土墙墙后主动土压力,运用自适应网格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分别模拟了衡重式挡土墙平动位移模式下不同填土宽深比、自然岩层倾角、填土内摩擦角、边界界面摩擦角与衡重台宽度,分析了不同工况下模拟结果对填土滑动破坏面位置及主动土压力分布的影响。结果发现:可将有限元结果总结归纳为7种典型破坏模式;填土宽深比和界面摩擦角决定着墙后填土的破坏模式,l_(11)滑动面与自然岩层交点随着宽深比增大而逐渐上升。随着边界摩擦角增大,“反射”滑动面最终不再产生;内摩擦角对主动土压力分布影响较大,土压力随着内摩擦角增大而显著减小。
    • 汤彬彬; 徐升; 张俊杰; 张丽红; 刘佩锟
    • 摘要: 不同于水利工程中的水工坝,固废填埋场中所涉及的垃圾坝主要是阻挡固体废弃物。结合浙江××石化固废填埋场工程中混凝土结构垃圾坝的设计,探讨中小型固废填埋场混凝土结构垃圾坝实施过程中计算模型的确定原则,计算参数的选取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在空间限制的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垃圾坝的结构设计提出了优化措施。
    • 蔡忠伟; 朱彦鹏; 武开通; 马响响; 丁亚飞
    • 摘要: 为探究临河基坑有限成层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大小,以开挖基坑与河流之间的有限土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有限土体滑裂面的不同情况,得出了不同情形下的主动土压力表达式。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公式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均布荷载并不会对有限成层土体主动土压力的变化趋势产生影响,改变的只是数量的大小;开挖基坑临河距离对于较浅的开挖基坑影响较小,而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不同临河距离对应的有限土体主动土压力合力之间的差距逐渐加大,但最终趋于稳定;分层土条件下的主动土压力合力与嵌固深度呈正比例关系,同增同减。同时,随着基坑开挖深度的增加,嵌固深度对于主动土压力合力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在开挖基坑较浅时,嵌固深度对于主动土压力合力的影响相对较小。
    • 高伟
    • 摘要: 分层土主动土压力以水平向研究较多,竖向分层土土压力计算还少见。基于极限平衡分析方法,推导回填土作用下的竖向分层土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并分析墙土摩擦角δ、墙背倾角β、回填土深度h、回填土范围a、回填土抗剪强度指标C和Φ对主动土压力及破裂角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本文土压力计算方法适用更广,规范法给出公式是本文方法的特殊情况;主动土压力随着δ、β、C、Φ的增大逐渐降低,随着h和a的增大逐渐增加,其中a、C、Φ对土压力影响较大;破裂角随着δ、β、h、C的增大逐渐降低,随着回填土范围a的增大先上升后逐渐趋缓,随着Φ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