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主动免疫治疗

主动免疫治疗

主动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6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肿瘤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94106篇;相关期刊113种,包括母婴世界、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全国遗传性疾病诊断与优生咨询研讨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生殖医学学术交流会、全国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及辅助生殖技术新进展暨山东省第五次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术年会、第六次全国妇科内分泌新进展研讨会等;主动免疫治疗的相关文献由432位作者贡献,包括迈克尔·哈-诺伊、丛林、方慧琴等。

主动免疫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47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94106 占比:99.96%

总计:394258篇

主动免疫治疗—发文趋势图

主动免疫治疗

-研究学者

  • 迈克尔·哈-诺伊
  • 丛林
  • 方慧琴
  • 朱立新
  • 李官成
  • 李杰兰
  • 袁静
  • 陈薇
  • A·M·瓦斯奎兹罗派兹
  • A·皮莱兹冈萨雷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佩; 陈文会; 卜明悦; 窦晓青
    • 摘要: 习惯性流产指连续3次或3次以上出现的自发性流产状况[1],可致女性子宫内膜受损,造成沉重的心理压力[2],同时还是早产及胎儿死亡的主要成因,对于孕妇、胎儿心身健康威胁度均不容小视。专病优品护理指以某一病种为护理专案进行创优护理探索实践的护理模式[3],本次研究探讨专病优品护理在习惯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 王一楠; 杨晓波; 袁千惠; 舒晓宏
    • 摘要: 恶性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具有恶性程度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和复发率高等特点。目前,临床治疗主要采用手术切除,并结合放、化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恶性胶质瘤在颅内重要功能区常呈浸润式生长,手术难以彻底切除而易复发,加之血脑屏障的存在,不仅极大地降低化疗药物的疗效,而且影响肿瘤细胞对凋亡信号的应答,导致患者几乎不可治愈。免疫治疗的出现,加深了人们对大脑免疫微环境与机体免疫系统之间关系的认识,为胶质瘤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有望提升患者的生存获益。本文将对恶性胶质瘤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的治疗策略及研究进展,包括肿瘤疫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和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等加以综述。
    • 姜聪; 张世园; 黄元夕
    • 摘要: 曲妥珠单抗及帕妥珠单抗等药物的应用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但靶向药耐药事件仍时有发生.免疫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作为被动免疫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单克隆抗体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及T?DM1等药物的临床应用使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有了明显改善.同时,程序性死亡受体?1及其配体?1(PD?1/PD?L1)在各期临床试验中亦展示出不同的临床效益.肿瘤疫苗及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作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另一途径,在部分试验中显示出了较好的成效,但大多数仍需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对主动免疫治疗、被动免疫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过继性T细胞免疫疗法四个方面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
    • 黄兴华; 伞翠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对同种免疫性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的患者,应用低分子肝素+主动免疫治疗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03 ~2020-01收治的110例RS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应用主动免疫治疗方法,而实验组则是采取主动免疫治疗结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活产率、流产率及母婴并发症率(出血过敏肝肾受损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畸形).结果:实验组患者流产率与母婴并发症总发生率分别为5.45%、18.18%,对照组分别为18.18%、2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脱落与活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低分子肝素联合主动免疫治疗RSA的效果满意,显著降低流产率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改善血流动力学.
    • 宋洁玉; 单璞; 李树香; 仇超; 徐静; 汪萱怡; 闻玉梅
    • 摘要: 近年来全球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防治指南提出了“功能性治愈”(functional cure)的概念,即患者经过治疗达到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virus surface antigen,HBsAg)消失,但现有抗病毒治疗很难实现这一目标。本研究对既往临床试验中经抗原抗体复合物型治疗性疫苗(乙克)治疗后的CHB患者HBsAg下降情况进行了归纳分析,结果显示,经乙克治疗随访后达到乙型肝炎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血清学转换者的HBsAg下降高达0.95log 10 IU/mL,显著高于未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者的0.32log 10 IU/mL(P1.0log 10 IU/mL者中较多见,氢氧化铝组未观察到此现象。回归分析显示,乙克治疗后HBsAg下降的影响因素有患者出现HBeAg血清学转换、感染的HBV为B基因型、治疗过程中ALT出现10倍增高,以及基线血清HBsAg为高水平。结果提示,乙克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对降低CHB患者血清HBsAg水平有一定效果,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针对HBsAg的中和性抗体被动免疫+乙克主动免疫”的“三明治”治疗策略可能会提高“功能性治愈”率。
    • 孙震
    • 摘要: 目的研究主动免疫治疗(LIT)对不明原因早期复发性自然流产(URSA)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120例URSA患者,随机分为LIT组和P组,各60例。主动免疫组选择LIT,P组注射黄体酮保胎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T细胞(TC)、自然杀伤细胞(NKC)表型变化,治疗前后干扰素γ(IFN-γ)与白细胞介素(IL-4)水平,妊娠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LIT组CD3^(+)T水平高于P组、CD4^(+)T水平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IT组患者CD3-CD56^(+)NK、CD56^(+)CD69^(+)NK水平低于P组,CD56^(dim)CD16^(+)NK、CD56^(bright)CD16-NK水平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IT组IFN-γ(332.14±62.15)ng/L低于P组的(362.84±52.05)ng/L,IL-4(13.96±2.47)ng/L高于P组的(10.19±1.33)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IT组的再发流产率低于P组,成功分娩率高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IT对URSA患者疗效明显,能有效降低母胎间免疫排斥,提高胚胎存活率,降低流产率,值得临床推广。
    • 王会敏; 李春; 王丹; 朱争艳; 李春燕; 杨菁
    •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维生素D、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分子配体1(sPD-L1)及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水平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的92例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包括复发性流产患者46例(复发性流产组)和非复发性流产患者46例(非复发性流产组),另选取健康妊娠妇女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清维生素D、sPD-L1及HCG水平;比较治疗前后及不同预后复发性流产患者的血清维生素D、sPD-L1及HCG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血清维生素D、sPD-L1及HCG水平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复发性流产组治疗前血清维生素D、HCG水平均低于非复发性流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sPD-L1水平高于非复发性流产组治疗前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复发性流产组治疗后血清维生素D及HCG水平均明显升高,sPD-L1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流产组患者随访1年后,再次妊娠活产患者血清维生素D及HCG水平均明显高于流产患者,sPD-L1水平明显低于流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维生素D及HCG水平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预后呈正相关(P<0.05),sPD-L1水平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预后呈负相关(P<0.05).结论 血清维生素D、sPD-L1及HCG水平与复发性流产主动免疫治疗预后具有相关性,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
    • 刘士梅; 赵建华; 樊桂玲; 韩宝生
    • 摘要: 目的 探讨主动免疫治疗对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辅助T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收治的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5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常规组(n=25)和研究组(n=25).常规组用传统方法治疗,研究组用传统方法+主动免疫治疗.结果 研究组的IL-2、IFN-γ水平低于常规组,IL-4及IL-10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主动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治疗不明原因习惯性流产患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辅助T细胞因子水平.
    • 陈薇
    • 摘要: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实施对主动免疫治疗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8.01——2019.05期 间接诊复发性流产病患共计70名,按照临床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成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间35名。对两组实验人员皆开展主动免疫学治 疗改善其不明原因的复发性流产症状,但实验组为增加使用优质护理的患者,随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性。结果:实验组中患者妊娠情 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同时其分娩结局相对较好,P<0.05。实验组患者局部发生反应控制效果优于常规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常规组更佳, 组间比较P<0.05。结论:在治疗原因不明的复发性流产疾病时,及时使用主动免疫治疗法同时开展优质护理,可尽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正常妊娠,改善妊娠结局,发挥主动免疫治疗手段的价值,具有借鉴使用意义。
    • 赵亮; 王文静
    • 摘要: 卵巢癌在妇科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居于首位,现阶段针对该疾病并没有完全根治的方式,通常会应用肿瘤细胞减灭术联合铂类化疗方法,对于患者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但是很多患者依旧有复发的风险,最终造成死亡。研究发现,卵巢癌自身具有免疫原性,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会对这种免疫原性进行识别和抵抗。在卵巢癌治疗研究进展中,免疫系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免疫治疗形式也逐渐受到医疗人员的重视,并获取一定的应用效果。对此,本研究对卵巢癌中免疫治疗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