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美国因素

美国因素

美国因素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386篇,主要集中在外交、国际关系、中国政治、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5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44篇;相关期刊240种,包括国际展望、国际论坛、当代世界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美国因素的相关文献由395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扬、冯玉军、张琏瑰等。

美国因素—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5 占比:7.9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444 占比:92.01%

总计:4830篇

美国因素—发文趋势图

美国因素

-研究学者

  • 杨扬
  • 冯玉军
  • 张琏瑰
  • 王历荣
  • 田庆立
  • 衷小菊
  • 迈克尔·利弗
  • 魏晓东
  • 傅梦孜
  • 刘芳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亚滨
    • 摘要: 2022年是中韩建交30周年。30年来,中韩关系总体上发展稳定,进步巨大,长期保持向好趋势。但经济上的紧密联系,未能解决两国之间潜在的政治不信任问题。在“萨德”事件的刺激下,韩国民众对华好感度恶化。在中美战略博弈加剧的背景下,韩国在地缘政治上作为中等强国的重要性格外凸显。美国不断强化与韩国的军事、情报、供给链合作,试图将其纳入围堵中国的战略联盟。韩国在中美之间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战略选边压力。中韩建交30周年是两国重新塑造预期的关键契机。不断强化稳定健康的未来预期,是当前扭转韩国对华态度的关键抓手。中韩关系作为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需要两国以高度的责任感,携手并进,开创未来。
    • 姜龙范
    • 摘要: 在中美"新冷战"局面下,受制于"韩美同盟"的"非对称性"因素的影响,韩国面临被迫"选边站队"和充当美国反华政策"马前卒"的窘境。目前,安保问题业已成为制约中韩关系良性发展的短板。有鉴于此,针对后疫情时代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前景,我们应秉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推行"南北并重"的朝鲜半岛政策,坚定支持文在寅政府奉行的对朝"新阳光政策",充分认识韩美同盟"非对称性"的特征,积极促进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携手并进,有力地推动中韩关系朝着行稳致远的方向健康发展。
    • 王国华
    • 摘要: 在二战结束后东亚海域的渔业纠纷中,持续时间最长的当属日韩渔业纠纷。纷争发端源于美国在日本附近海域划定的“麦克阿瑟线”,直接导火索是韩国的《李承晚宣言》。美国既是纷争的始作俑者,也是解决问题的推手,是影响这一历史事件过程和结果的最主要外部因素。在美国的介入下,日韩两国成功化解了矛盾,扫清了战后两国关系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障碍,构建了日韩渔业关系的稳定框架。但是美国的干预也在东亚地区遗留下海域划界、岛屿归属争端等历史问题。海洋主权和领土纷争成为横亘在日韩两国之间的巨大障碍,而美国的霸权则是相关问题的根源所在。
    • 张天桂
    • 摘要: 作为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安排,RCEP所取得的突破不仅有利于改善区域贸易与投资环境、增强区域供应链、推动经济复苏,还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全球贸易自由化、基于规则的多边贸易体制注入了前行的动力.同时,它对中国贸易和投资的可持续发展、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可以发挥积极作用.RCEP以市场准入、规则、合作为支柱,具有开放包容、全面、高质量、互惠等诸多特点,并突出东盟方式与东盟中心地位.RCEP的后续生效实施与适时升级,将面临成员差异性与利益诉求复杂性、外部因素牵制、既有FTA规则的多样性与整合的难度、区域身份认同与大国协调等现实问题的挑战,仍需要以渐进灵活的方式,不断推动其深化和拓展.中国应一如既往支持东盟的主导地位,推动RCEP尽快生效.既要助力东盟提升凝聚力、加强大国协调,也要加速推进中日韩FTA谈判、加快与东盟成员的FTA构建.应不断提高规则利用率,充分发挥FTA本应具有的效应,以制度型开放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持续推动区域制度性经济一体化.
    • 董爽婧
    • 摘要: 英俄关系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1533年。在此之后,双方虽然产生过多次争执甚至发生过战争,但合作的权重始终大于分歧,总体关系可以用“稳”字概括。二战后,东西方分裂成两个阵营,英俄联系被意识形态切断。冷战结束后俄罗斯进行了一系列“西化”改革,主动融入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英俄关系出现了短暂蜜月期。然而,2007年和2016年发生在伦敦的两起俄裔特工暗杀事件,为本就脆弱的英俄关系蒙上一层阴影,历任英国首相和俄罗斯总统都在任内力图恢复摇摇欲坠的两国关系,但都未能成功。笔者认为在美国主导的国际体系中,英俄两国关系重要性都不在各国对外关系的第一梯队中。因此,美国是影响两国关系的最强干扰因素,当英俄关系运转良好时,英俄关系也向好;反之,则英国成为美俄对抗中反对俄国的强力推手。
    • 刘瑞阳; 高圣惕
    • 摘要: 南海仲裁案时期,美国为避免两岸联手共护中国南海祖产,在庭外干涉中国内政,步步施压台湾当局做出放弃南海权益的行为,配合菲律宾在仲裁案的诉求及法律论点,协助仲裁庭在庭内裂解我南海领土主权与海域权利整体论的基础.通过分析美国的施压步骤、手段,检视台湾当局的回应,进而指出所谓南海仲裁裁决的枉法性.通过检讨2013-2016年台湾当局在美国压力下被动或主动做出的弃权行为,探寻未来防止域外势力插手我南海维权事务、干涉中国内政的途径.
    • 刘玉人
    • 摘要: 虽然受到中美博弈和新冠疫情的冲击,两岸经济关系并未出现民进党当局所预期的"脱钩"。但是出于"亲美抗陆"的政治需要,民进党当局无视市场规律,实施了一系列迎合美国的"去中国化"经济政策,一定程度上加速了2016年以来因成本等因素台商从大陆产能撤离的进程,增加了两岸部分产业断链的风险,对大陆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台湾地区经济长期发展都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冲击。大陆方面宜从中华民族整体发展利益出发,积极形塑两岸经济潜在的"脱钩"之势,将"脱钩"的减法思维调整为融合发展的加法思维,跳出民进党当局固有的"脱钩"话语体系,重新设定符合两岸经济利益的合作话语。
    • 吕周聚
    • 摘要: 20世纪上半叶,美国文学对中国新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美国作家所推崇的反叛与独立、个性与自由、日常口语与平民文学、实验与探索,不仅是美国文学的内核,也是中国新文学的灵魂.这些美国文学因素通过直接和间接影响两种方式被注入中国新文学之中,赋予中国新文学以生命活力,中国新文学由此而形成了一脉新的传统,成为世界文学大家庭的重要成员.
    • 田庆立; 殷子帝
    • 摘要: 战后日本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建构在对战前国家体制的反省和超越基础之上,基于对战争残酷性质的痛彻反思、对和平国家建设的渴望以及对富足安逸生活的追求,“经济至上主义”风潮下的“纵式社会”基础和“娇宠”心理构造,逐步导致日本国民的国家意识趋向淡薄.现代保守主义者通过对和平主义和民主主义理念进行批判性反思,试图检视战后日本国家认同的病理所在,旨在探寻增强日本国民国家认同感的可行路径.实际上,造成战后日本国家认同危机的重要根源之一乃是“对美从属”的外交构造,如何摆脱这一困局,从而谋求真正意义上的日本“自主性”和“独立性”,是主导和界定保守派政治家们思维取向和行动抉择的重要“砝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