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丹蒌片

丹蒌片

丹蒌片的相关文献在201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74648篇;相关期刊61种,包括光明中医、陕西中医、中国中医急症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3中国药学大会暨第十三届中国药师周、2016年第二届全国心血管及中医痰证研讨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痰证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心律失常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等;丹蒌片的相关文献由280位作者贡献,包括毛威、缪静、陈洁等。

丹蒌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8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74648 占比:99.96%

总计:274748篇

丹蒌片—发文趋势图

丹蒌片

-研究学者

  • 毛威
  • 缪静
  • 陈洁
  • 刘超峰
  • 吴宗贵
  • 雷忠义
  • 刘玉梅
  • 司春婴
  • 周鑫斌
  • 张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颂波
    • 摘要: 目的:探讨丹蒌片联合瑞舒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3)和实验组(n=43),对照组接受瑞舒他汀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丹蒌片治疗。治疗1个周期后,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室重构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房内径(LAD)]、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FMD)]及运动耐力[最大摄氧量(VO_(2max))、最大运动功率(WR_(max))、6min步行距离(6MWD)]。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疗效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LVESD、LVEDD、LAD及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NO、FMD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VO_(2max)、WR_(max)、6MW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瑞舒他汀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室重构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增强运动耐力。
    • 张新; 陈文娜; 宋囡; 金宏飞; 张琪; 何信用; 刘雨彤
    • 摘要: 目的:基于分子互作网络探讨丹蒌片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潜在分子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PubChem和PharmMapper数据库检索丹蒌片所有活性成分及潜在作用靶点,通过DisGeNET、Gene cards及TTD数据库检索NAFLD的潜在靶点,Uniprot数据库校正去重后上传至Venny2.1软件绘制韦恩图并取其交集。同时利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分析,将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取18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丹蒌片组进行体内验证,取血清检测血脂水平,Western blot检测TNF通路相关蛋白,ELISA检测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共得到丹蒌片的141个有效活性成分,350个潜在靶点,478个NAFLD相关靶点;Venny2.1软件筛选出丹蒌片干预NAFLD的共有靶标蛋白115个,根据P≤0.01的GO注释分析得到335个BP信息,47个MF信息,32个CC信息,93个KEGG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炎症反应、胆固醇代谢过程、胰岛素刺激的细胞反应、TNF信号通路等;体内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和TC水平明显升高,HDL-C水平降低(P<0.05);炎症通路蛋白PI3K、p-AKT、p-IκBa蛋白表达水平降低,TRAF2、p-IKKs、NF-κB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升高(P<0.05);丹蒌片治疗后,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和TC水平明显降低,HDL-C水平升高(P<0.05);炎症通路蛋白PI3K、p-AKT、p-IκBa蛋白表达水平升高,TRAF2、p-IKKs、NF-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蒌片通过多靶点协助调控氧化应激、炎症反应、脂质代谢等多条信号通路共同发挥调控作用治疗NAFLD,进一步研究发现炎症反应促进NAFLD的发生发展,为丹蒌片的临床应用及NAFLD的临床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谭亚芳; 潘诗婷; 祁建勇; 张敏州
    • 摘要: 目的分析丹蒌片改善心肌缺血的保护作用、量效关系及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85 mg/kg)复制心肌缺血模型。实验分为现象实验、量效实验、机制实验3个方面。现象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组、丹蒌片1000 mg/kg组、美托洛尔组,每组10只,给药2 d;量效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异丙肾上腺素组、美托洛尔组、丹蒌片5 mg/kg组、丹蒌片50 mg/kg组、丹蒌片100 mg/kg组、丹蒌片500 mg/kg组、丹蒌片5000 mg/kg组,每组10只,给药2 d;机制实验大鼠随机分为异丙肾上腺素组、丹蒌片组、PD98059组、LY294002组、KN93组、L-NAME组,每组10只,给药2 d。通过测定血清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5项[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分析丹蒌片改善心肌缺血作用。结果现象实验:与对照组比较,给药后异丙肾上腺素组AST、CK、CK-MB、LDH、α-HBD、cTnT水平均升高(P<0.05);与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丹蒌片1000 mg/kg组和美托洛尔组给药后AST、CK、CK-MB、LDH、α-HBD、cTnT水平均降低(P<0.05)。量效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异丙肾上腺素组给药后AST、CK、CK-MB、LDH、α-HBD、cTnT水平均升高(P<0.05);与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美托洛尔组、丹蒌片5mg/kg组、丹蒌片50mg/kg组、丹蒌片100mg/kg组、丹蒌片500mg/kg组、丹蒌片5000 mg/kg组给药后AST、CK、CK-MB、LDH、α-HBD、cTnT水平均下降(P<0.05),其中,不同丹蒌片给药剂量组AST、CK、CK-MB、LDH、α-HBD、cTnT水平下降幅度不同,且丹蒌片100 mg/kg组各指标下降幅度最大。机制实验:与对照组比较,异丙肾上腺素组给药后AST、CK、CK-MB、LDH、α-HBD、cTnT水平均升高(P<0.05);与异丙肾上腺素组比较,丹蒌片组、PD98059组、LY294002组、L-NAME组、KN93组给药后心肌酶AST、CK、CK-MB、LDH、α-HBD及cTnT水平均下降(P<0.05)。结论丹蒌片能改善大鼠心肌缺血现象,最有效剂量为100 g/kg。
    • 颜伟鹏; 孙玉芹
    • 摘要: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应用丹蒌片对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20例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利拉鲁肽组、丹蒌片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0例.比较3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及颈动脉斑块变化情况.结果3组治疗前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丹蒌片组和利拉鲁肽组患者TC、TG、LDL-C、TNF-α、IL-6、颈动脉斑块直径以及IMT数值均有所下降(P<0.05),同时HDL-C水平较治疗前升高(P<0.05);利拉鲁肽和丹蒌片联合应用后,患者HDL-C水平高于单一用药组(P<0.05),其他指标均低于单一用药组(P<0.05).结论利拉鲁肽与丹蒌片能够降低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水平,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进而减轻炎性细胞对心脏的损伤,稳定颈动脉斑块,从而抑制疾病发展,且联合用药强于单一用药,安全性较高.
    • 苏彬
    • 摘要: 目的 研究丹蒌片对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心电图及血清sPLA2、LP-PLA2、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例2018年1月—2020年1月进行治疗的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00例)和试验组(100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蒌片治疗.7 d为一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4个疗程.观察并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及血清sPLA2、LP-PLA2、ox-LDL水平.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00%,高于对照组的75.00%;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2组患者T波倒置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及血清sPLA2、LP-PLA2、ox-LDL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丹蒌片可缓解冠心病痰瘀互结证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心电图指标,同时可降低患者血清sPLA2、LP-PLA2、ox-LDL水平,抑制机体炎症反应,进而控制冠心病痰瘀互结证疾病的进展,提升临床疗效.
    • 程婷婷
    • 摘要: 目的:观察丹蒌片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3~9月诊疗的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患者1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85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蒌片辅助治疗.随访半年,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血脂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糖化血红蛋白、血清C肽均明显改善,观察组血清C肽高于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血小板聚集率、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丹蒌片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伴高脂血症,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调节血脂,临床效果显著.
    • 王文灵
    • 摘要: 目的:探讨在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使用丹蒌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对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使用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比较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次数较治疗前减少,持续时间较治疗前明显缩短,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蒌片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治疗中可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有效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 张新; 陈文娜; 宋囡; 朱敬轩; 刘雨彤
    • 摘要: 目的:探讨丹蒌片是否通过铁死亡途径影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模型小鼠肝脏氧化损伤.方法:取16只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丹蒌片组,每组8只,另取8只C57BL/6J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饲喂普通饲料,其他组饲喂高脂饲料制备NAFLD模型.造模8周后丹蒌片组(680 mg·kg?1·d?1)灌胃给药4周,正常对照组与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4周.12周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HE及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情况和脂质沉积情况;免疫组化观察小鼠肝脏组织形态及蛋白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肝脏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肝脏Fe2+水平;Western blot及RT-qPCR法检测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铁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IREB2)和铁蛋白重链(FTH1)的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清LDL-C、TG、TC、ALT、AST及Fe2+水平显著升高,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肿胀变性情况减轻,脂肪空泡及橘红色脂滴数量显著减少;GPX4和FTH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棕黄色较深,IREB2蛋白表达水平减低,棕黄色较浅;肝组织GSH和SOD水平显著升高,MDA、TNF-α和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GPX4和FTH1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REB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蒌片能够抑制NAFLD模型小鼠的肝脏氧化损伤和脂质代谢异常,这可能与干预肝细胞铁死亡相关因子有关.
    • 刘小微; 雷忠义; 李娟娥; 姜小帆; 侯杰军; 南晓强; 李静; 刘沈楠; 张洪宇; 雷鹏
    • 摘要: 目的:通过丹蒌片干预载脂蛋白 E(APoE)基因敲除高脂血症小鼠,观察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48 只 APoE-/-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瑞舒伐他汀钙片组[2 mg(kg·d)]、联合用药组[瑞舒伐他汀钙片 2 mg/(kg·d)+丹蒌片 1 g/(kg·d)]、丹蒌片低剂量组[1 g/(kg·d)]、丹蒌片高剂量组[4 g/(kg·d)].空白对照组予以普通饲料,其余各组予以高脂饲料,造模 6 周后,予以相应药物灌胃 7 周.检测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水平;分别用 RTq-PCR、Western blot 法检测肝脏组织 AMPK 信号通路相关分子(AMPK、SREBP-1、HMGCR)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血清 TC、TG、LDL-C、ALT、AST含量显著升高(P<0.00 1 ),HDL-C含量显著降低(P<0.00 1 ),肝脏组织中 AMPK 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下降(P<0.05),SREBP-1 、HMGCR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 );与模型组相比,给药组血清中 TG、TC、LDL-C、AST、ALT含量显著下降(P<0.05),HDL-C 含量显著升高(P<0.05 ),肝脏组织中 AMPK 基因及蛋白水平表达量明显上升(P<0.05 ),SREBP-1 、HMGCR 基因以及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 );各治疗组组间比较,TC降低、LDL-C的作用效果联合用药组>瑞舒伐他汀钙片组>丹蒌片高剂量组>丹蒌片低剂量组;降低 TG和升高 HDL-C的效果各治疗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降低 ALT的效果联合用药组和丹蒌片高剂量组优于瑞舒伐他汀钙片组和丹蒌片低剂量组.结论:丹蒌片可以降低高脂血症小鼠的血脂水平,可能与激活 AMPK信号通路,抑制脂质合成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 张学斌; 周建国; 吴宗贵; 王欣; 林谦; 鲁卫星; 鞠建庆
    • 摘要: 目的观察评价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经济性,为指导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7年12月期间,全国47家临床医院接受治疗的2243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其中暴露组1493例,非暴露组750例,非暴露组选择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采用成本-效果和成本-效用分析方法,对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和非暴露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经济性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8周的治疗成本:暴露组为(4554.84±4585.24)元,非暴露组为(4531.06±5648.93)元,两队列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改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生命质量的单位效用成本小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且丹蒌片治疗多获得一个单位的质量调整生命年需比西医常规治疗多花费33165.74元,低于当前全国人均GDP的3倍。暴露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48周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小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改善方面,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成药丹蒌片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在改善活动能力、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强治疗满意度、提高疾病认识程度方面优于西医常规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暴露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非暴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蒌片治疗的效用权重系数在1年观察期内由0.8094增加至0.8709,增加0.0615,高于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的0.0480(观察期内由0.8064增加至0.8544)。结论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丹蒌片相对于西医常规治疗稳定型心绞痛效果占优,经济优势相对明显。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