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痰瘀互结证

痰瘀互结证

痰瘀互结证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03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内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57篇、会议论文27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108种,包括光明中医、环球中医药、内蒙古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24种,包括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分泌暨方药量效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华中医药学会方药量效研究分会第六届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全国学术会议、201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外科分会学术年会等;痰瘀互结证的相关文献由886位作者贡献,包括于春泉、高杉、李琳等。

痰瘀互结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57 占比:84.82%

会议论文>

论文:27 占比:8.91%

专利文献>

论文:19 占比:6.27%

总计:303篇

痰瘀互结证—发文趋势图

痰瘀互结证

-研究学者

  • 于春泉
  • 高杉
  • 李琳
  • 胡镜清
  • 宋爱莉
  • 李先涛
  • 高树明
  • 潘晔
  • 任琦
  • 徐一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娟红; 冯燕兵; 朱君华; 翁文庆
    • 摘要: 目的:观察眼络通方治疗痰瘀互结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9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治疗的RVO-ME病人共72例(72只眼),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均为36例)。对照组患者施以雷珠单抗眼内注射;观察组除了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予眼络通方水煎内服,治疗3个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MT)、中文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25(CVRQoL-25)评分,评价临床疗效,记录雷珠单抗注射次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BCVA显著提高及CMT显著减少,且观察组以上指标的改善更明显(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CVRQoL-25评分都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初始治疗至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注射次数分别为(3.49±0.46)次、(4.91±0.59)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眼络通方可进一步提高痰瘀互结型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患者的视力,改善黄斑水肿和生存质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
    • 白永军; 张令霖; 连新福
    • 摘要: 从实验动物的选择、造模方法的选择、线栓的选择、进线深度、再灌注时间、中医证型的建立等多个方面对脑缺血再灌注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制作方法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认为制作成功的病证结合脑缺血再灌注痰瘀互结证动物模型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雄性大鼠是缺血性脑卒中基础研究的理想动物,采用该动物复制的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具有成功率高、死亡率低、梗死面积大、模型稳定等特点;线栓法是目前最常选用的造模方法,采用高脂饲养复合大脑中动脉栓塞的方法可以成功建立局部脑缺血再灌注痰瘀互结证大鼠模型。
    • 吕莎莎
    • 摘要: 目的探讨散结通脉方联合针刺治疗痰瘀互结证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张仲景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痰瘀互结证UA患者20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98例和常规组102例。常规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基础上联合散结通脉方、针刺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病情相关指标、黏附因子[血管细胞黏附因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血清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水平、复发率。结果研究组整体临床疗效及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常规组,且研究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4.90%高于常规组77.45%,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92.86%高于常规组71.57%,复发率3.23%低于常规组15.96%(P<0.05);治疗后,研究组胸闷胸痛、头晕、倦怠乏力、脘腹胀满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硝酸甘油日用量小于常规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VCAM-1、ICAM-1、TNF-α、IL-6、CRP水平比较,研究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痰瘀互结证UA患者采用散结通脉方联合针刺治疗,疗效确切,可有效抑制机体炎症发生,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 闵志云; 邹雁; 杨磊; 杨娟; 熊豪炎
    • 摘要: 目的探讨程氏束针刺营法对痰瘀互结证慢性扁桃体炎伴鼾症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江西康宁医院住院与门诊收治的60例痰瘀互结证慢性扁桃体炎伴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中药加味会厌逐瘀汤治疗,治疗组予以束针刺营法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多导睡眠监测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P0_(2))以及睡眠呼吸最长暂停和低通气时间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AHI、LSP0_(2)以及睡眠呼吸最长暂停和低通气时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AHI、睡眠呼吸最长暂停和低通气时间低于治疗前,LSP0_(2)高于治疗前;治疗组AHI、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LSP0_(2)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状、体征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痰瘀互结证慢性扁桃体炎伴鼾症患者,采用“束针刺营”外治技术可改善患者呼吸睡眠状态,改善咽部的炎症,增强口咽软组织的紧张度,提高临床疗效。
    • 刘亚丹; 段飞; 燕树勋
    • 摘要: 从痰瘀理论着手,论述代谢综合征与痰、瘀以及痰瘀互结的关系,认为其发病与过食肥甘、劳逸失调、情志不畅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痰湿和血瘀是此病重要的病理因素,且痰瘀互结贯穿全病程。在临床上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疗效显著,为代谢综合征的中医诊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
    • 李伟
    • 摘要: 目的:探讨启膈化瘀汤在中晚期食管癌痰瘀互结证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收治的中晚期食管癌痰瘀互结证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顺铂(TP)方案治疗,治疗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启膈化瘀汤治疗,连续治疗9周。比较两组治疗前与治疗9周时的中医证候积分、卡氏(KPS)评分、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及治疗期间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9周时,两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启膈化瘀汤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痰瘀互结证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减少血清肿瘤标志物含量,且不会明显增加毒副反应。
    • 邓勇仁; 张林林; 李小斌
    • 摘要: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参照组硝酸异山梨醇酯片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00%,21/25)高于参照组(56.00%,14/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痰瘀互结证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配合血府逐瘀汤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缓解临床症状。
    • 谭爱华; 冉思邈; 石和元; 杨硕
    • 摘要: 目的本研究以探索建立一种可靠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与痰瘀互结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为目的,为中医药防治AD提供相应的动物模型以及为建立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以APP/PS1双转基因小鼠为AD模型动物,并以冰水浴模拟“瘀”的病理状态;给予高脂饮食饲喂模拟“痰”的病理状态;二者结合以模拟“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不同组小鼠给予不同的处理,分别建立AD-疾病模型组、AD-痰证组、AD-瘀证组、AD-痰瘀互结组。同系非转基因C57BL/6J小鼠为对照组。造模14 d后检测不同组小鼠的AD样行为学改变、舌象的客观变化、血液流变学和血脂改变,以及海马组织中相关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造模14 d后,与对照组比较,AD各组小鼠行为学均存在明显改变、相关蛋白含量均升高。与AD-模型组比较,AD-各病理状态组小鼠舌色偏暗红、AD-瘀证组血液流变指标及AD-痰证组血脂指标均升高,其中AD-痰瘀互结组相关指标均显著升高。结论通过冰水浴联合高脂饮食饲喂处理APP/PS1双转基因小鼠14 d,可以成功建立AD-痰瘀互结证的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此方法建模成型率高、与临床症状相贴合,可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稳定的动物实验载体。
    • 侯明亮
    • 摘要: 目的 探究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的疗效。方法 选2019年3月-2021年2月福建省光泽县中医院不稳定型心绞痛92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及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等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比较2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程度、中医证候评分及心绞痛相关指标。结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持续时间及硝酸甘油使用剂量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主证、次证证候积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RP及Hcy水平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结证患者实施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患者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有助于保障患者健康及生命。
    • 姜斯佳; 陈改玲; 佟宏骏; 刘颖
    • 摘要: 目的:探讨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证型特点及其与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中日友好医院心脏科门诊及住院部初发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13例,分为正常体重组(76例)和超重肥胖组(137例),收集患者的基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中医临床症状等,分析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证型特点及其与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结果: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的证型分布与正常体重组有显著差异,其构成依次为痰瘀互结证(43.10%)、肝火亢盛证(28.50%)、阴虚阳亢证(16.10%)、阴阳两虚证(12.40%)。超重肥胖组患者每分钟输出量(CO)、心指数(CI)、总外周阻力指数(SVRI)、胸液含量(TFC)显著高于正常体重组(P<0.05),超重肥胖组中痰瘀互结证SVRI、主动脉硬化指数(AS)显著高于非痰瘀互结证(P<0.01),痰瘀互结证与SVRI(r=0.433)、AS(r=0.173)、TFC(r=0.268)正相关(P<0.05),与CO、CI无相关关系。结论:痰瘀互结证是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主要证型,超重肥胖高血压患者更易出现动脉硬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