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绿泥石

绿泥石

绿泥石的相关文献在1976年到2022年内共计331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矿业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32篇、专利文献2360篇;相关期刊131种,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地球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2016年全国矿物科学与工程学术研讨会、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第六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绿泥石的相关文献由951位作者贡献,包括许庆华、许盛英、蒋文兰等。

绿泥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1 占比:8.46%

会议论文>

论文:32 占比:1.22%

专利文献>

论文:2360 占比:90.32%

总计:2613篇

绿泥石—发文趋势图

绿泥石

-研究学者

  • 许庆华
  • 许盛英
  • 蒋文兰
  • 金白云
  • 袁欣
  • 黄允金
  • 亢宇
  • 陈丽萍
  • 冯博
  • 张明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志增; 赵秦仪; 王冬云; 崔崇
    • 摘要: 在本研究中,通过选择性酸浸热活化的绿泥石制备出高表面积的多孔二氧化硅材料。首先,绿泥石通过高温预煅烧处理转变为热活化绿泥石,再利用盐酸溶液对其进行酸处理,结构中的活性成分(MgO、Al_(2)O_(3)和Fe_(2)O_(3))被选择性地浸出,从而在活化绿泥石的片状氧化硅骨架上原位形成纳米孔道,最终得到片状多孔二氧化硅材料。热活化绿泥石制备多孔二氧化硅的最佳工艺条为:绿泥石煅烧温度为600°C反应温度为90°C,盐酸浓度为3 mol/L,反应时间为2 h,得到最大比表面积为333 m^(2)/g。通过^(27)Al MASNMR研究了热处理过程中绿泥石中Al的结构变化和选择性酸浸特性之间的关系,发现绿泥石在热活化过程中Al配位结构由AlVI转变为AlV,Al的配位对绿泥石的酸溶性有重要影响。通过静态吸附实验探讨了制备的多孔二氧化硅对亚甲基蓝有机染料的吸附性能,在pH值为7、温度为25°C时,对亚甲基蓝的最大饱和吸附量为148.79 mg/g,表明其对有机染料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
    • 周炜坚; 邵拥军; 赵廉洁
    • 摘要: 为探讨黄沙坪多金属矿床绿泥石的成矿意义,运用电子探针分析了黄沙坪矿床W-Mo矽卡岩(301;)和Cu矽卡岩(304;)两套成矿系统中从岩体至围岩各位置上石英-硫化物阶段形成的绿泥石。结果显示,301;系统的绿泥石主要为辉绿泥石和铁辉绿泥石,304;系统绿泥石主要为鳞绿泥石和鲕绿泥石,均为富铁绿泥石,指示形成于还原环境。两套系统绿泥石结构的离子置换主要为Fe对Mg的置换,反映其形成于富铁及相对酸性环境。由绿泥石地质温度计估算出301;系统绿泥石形成温度为301~468°C,属中-高温热液蚀变范围,而304;系统绿泥石形成温度为201~261°C,属中-低温热液蚀变范围。在成矿过程中,随着温度下降,热液流体的pH值逐渐降低。两套系统的绿泥石主要由溶蚀-迁移-沉淀结晶机制形成。绿泥石的形成过程与成矿热液的运移以及成矿元素的沉淀密切相关,是一种重要的找矿标志。
    • 刘龙; 张树明; 张鑫; 夏寅初
    • 摘要: 黑云母及绿泥石成分特征能够分别示踪寄主岩石的成岩条件和成矿条件,为了探究相山南部花岗斑岩成岩成矿条件,对黑云母和蚀变绿泥石进行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黑云母类型为铁质黑云母;花岗斑岩岩浆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541~725°C、175~395 MPa,侵位深度6.4~14.4 km;黑云母氧逸度位于NNO(Ni-NiO)缓冲剂附近,指示具有较高氧逸度;岩石成因类型为A型花岗岩,形成于板内拉张构造环境,物质来源于上地壳且逐渐受到幔源的影响;绿泥石为蠕绿泥石和铁镁绿泥石,属于富铁绿泥石,形成于还原环境。绿泥石形成温度249.7~272.2°C,属于中温热液作用范围。绿泥石化为铀成矿提供了铀源和吸附空间。
    • 韩美芝; 李子颖; 张字龙; 骆效能; 王龙辉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华池-环河组赋矿层中存在大套的绿色砂岩,这套绿色砂岩致绿因素至今尚不清楚。文章在野外观察的基础上,利用测色仪对不同颜色的砂岩进行对比研究,基于CIE1976 LAB色度空间,通过a值的差异将华池-环河组砂岩分为灰色砂岩与绿色砂岩,利用高倍显微镜、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分析赋矿砂岩的矿物组成,最后结合主微量元素、全岩S和有机碳含量,综合分析了绿色砂岩致绿成因。研究表明,绿色砂岩的主要致绿矿物是绿泥石和绿/蒙混层,其中绿泥石的成因主要是砂岩中的黑云母、角闪石等含铁矿物中的铁离子与镁离子不断被流体萃取出来,致使砂岩中的蒙脱石经由绿/蒙混层向绿泥石转换。
    • 杨慧; 王振; Safarov S; 邹旦; 许颖
    • 摘要: 为了解决钛铁矿浮选中绿泥石等具有一定天然疏水性的脉石矿物易混入精矿中,降低精矿品质的问题,研究了新型绿泥石抑制剂聚苯乙烯磺酸钠(PSSNa)的抑制效果和作用机理。微浮选试验结果表明:PSSNa能够选择性抑制绿泥石的浮选,在最优条件下钛铁矿回收率高于绿泥石近50个百分点,为浮选分离创造了良好条件。接触角测试结果显示,聚苯乙烯磺酸钠可大幅降低油酸钠对绿泥石表面的疏水化作用,而对油酸钠疏水化钛铁矿的能力影响不大;红外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相比于钛铁矿,PSSNa通过其磺基与绿泥石表面的镁原子发生化学吸附作用,表现出选择性;吸附量测量结果显示,该吸附了聚苯乙烯磺酸钠分子阻止了油酸钠在绿泥石表面的进一步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从分子水平解释了该抑制剂对钛铁矿和绿泥石的选择性吸附、抑制作用。
    • 邓家胜; 王子逸; 何旺达; 彭东宇; 余波; 唐洪明
    • 摘要: 在CO_(2)与岩石反应的过程中,因岩石中含有石英、钾长石、钠长石等各种成分,各矿物间存在协同/耦合效应,一定程度上对反应进程起着促进或抑制的作用。绿泥石是沉积岩重要的黏土矿物,为明确绿泥石在CO_(2)水溶液中的化学行为与变化历程,利用XRD(X射线衍射)、XRF(X射线荧光光谱)、ICP(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SEM(扫描电镜)等手段,系统评价了其在10 MPa、60°C条件下分别与CO_(2)反应7、30 d时间内的状态,重点对比了绿泥石粉末反应前后固相元素、晶体结构及反应液中离子质量浓度变化,结合绿泥石结构特征,明确绿泥石变化的机理。结果表明,绿泥石与CO_(2)反应后液相中Ca^(2+)、Mg^(2+)、Al^(3+)等质量浓度先上升后下降;Si^(4+)质量浓度先上升后趋于平稳,固相中绿泥石d(002)、d(004)峰所对应晶面在反应后遭到破坏,固相元素中Si/Al质量比由4.82升高至5.39。在酸性条件下,水镁石片中的羟基更易于H+结合,释放出Fe^(2+)、Mg^(2+)、Al^(3+)等阳离子,由于水镁石八面体比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更易发生离子交换,水镁石片中Mg、Al、Fe等元素先于硅氧四面体和铝氧八面体中的Si、Al溶出。
    • 王跃鹏; 刘向君; 梁利喜; 熊健
    • 摘要: 为揭示富有机质页岩水化膨胀机理,借助于X射线衍射仪对富有机质页岩中主要黏土矿物水化膨胀规律及无机盐溶液对其抑制效果进行了物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去离子水浸泡时间的增加,蒙脱石、伊利石和绿泥石都可以发生一定的膨胀,表明三种黏土矿物都可以发生水化反应,但蒙脱石晶层间距的膨胀程度远高于伊利石和绿泥石。无机盐溶液可以抑制蒙脱石和伊利石的水化膨胀,且对伊利石水化膨胀抑制性更好。不同类型无机盐的抑制效果受到无机盐溶液浓度的影响,在无机盐溶液浓度小于1.2 mol/L时,随着浓度的增加,同种类型无机盐溶液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加入无机盐溶液后随着时间的推移,黏土矿物水化作用始终在进行,晶层间距仍在增大,即无机盐溶液不能完全杜绝黏土矿物水化反应的发生。该研究成果可为页岩气水平井井壁稳定、水力压裂设计及现场工程应用提供技术参考。
    • 潘定成; 韦慧莹; 张洪菁; 王贵; 丁文刚; 易小艺
    • 摘要: 黏土矿物常对油田储层造成污染和堵塞,绿泥石矿物是黏土矿物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现场常采用的强酸性解堵剂腐蚀性大,作用时间短,当体系质子消耗到一定量时,体系解堵效率大大降低。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对各产地绿泥石物性分析比较,引入缓冲概念,针对性地复配了一种螯合能力强、具有缓冲能力的弱酸性解堵剂。通过室内实验研究发现:在解堵主剂质量浓度4%、pH值为5条件下,解堵剂对绿泥石24 h溶蚀率达25%,说明该解堵剂具有溶蚀率高、解堵效果好、腐蚀性弱以及配伍性好的优点。机理研究表明,解堵剂和缓冲体系有效组合,持续稳定提供一定浓度质子的特点是该弱酸性绿泥石解堵剂高效解堵的关键。WZ-X井在开发开采过程中,由于钻完井液侵入地层造成黏土膨胀与运移伤害,使用绿泥石解堵剂进行解除污染,作业后该井产液量由55.5 m^(3)/d提升至98.0 m^(3)/d。该技术的成功应用为油田解堵提供了新的方向。的方向。
    • 庞薇; 杜景勇; 张雷; 艾成辉; 钟福军; 潘家永; 许健俊; 王海洋
    • 摘要: 玉华山火山盆地位于赣杭成矿带西南段,在全国铀资源潜力评价中被列为重要的火山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近年来,盆地南侧北禾山地区铀矿勘查出现新突破,发现一批铀矿体。为查明该区矿石的物质组分,通过详细的扫描电镜和电子探针成分分析,发现矿石矿物以沥青铀矿为主,脉石矿物为萤石、钠长石、黄铁矿、绿泥石、水云母等,围岩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赤铁矿化、黄铁矿化、水云母化、钠长石化,其中绿泥石化与铀矿化关系密切。该区域绿泥石以铁镁绿泥石为主,形成温度为230°C左右,硫逸度平均值约为-2.82,氧逸度平均值约为-44.44,指示该地区铀矿形成于中低温、高硫逸度、低氧逸度的物理化学条件。通过与相山铀矿田对比,发现两区具有相似的控矿规律和矿物学特征,因而认为北禾山地区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较好,可进一步扩大勘查工作范围。
    • 叶鹏; 曾少乾; 侯治华; 陈昊; 朱桂军
    • 摘要: 2015年底在郴州临武陆续发现了透闪石质玉,这是湖南省第一次发现原生透闪石质玉矿床,国内对该玉石的研究基本是空白.利用宝石显微镜放大观察矿物外观特征,并且在常规岩石矿物光薄片鉴定基础上,利用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大型仪器对香花玉中黑色斑块的矿物成分及光谱学特征进行详细系统的研究.经分析得出形成黑色斑块的矿物有两种:一种是透辉石全部被绿泥石交代,另一种是磁黄铁矿被透闪石交代后,细颗粒化所形成的近条痕颜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