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组织起源

组织起源

组织起源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68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6篇、专利文献44029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卫生职业教育、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华病理学杂志等; 组织起源的相关文献由207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晓军、庞丽娟、彭发全等。

组织起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6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44029 占比:99.85%

总计:44095篇

组织起源—发文趋势图

组织起源

-研究学者

  • 周晓军
  • 庞丽娟
  • 彭发全
  • 徐新宇
  • 李锋
  • 王占东
  • 王小玲
  • Gagan J
  • Montgomery E A
  • Rooper L M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婷(摘译); 余英豪(审校); Rooper L M; Uddin N; Gagan J
    • 摘要: 分子分析通过定义新肿瘤实体和在已分类肿瘤类型中的确认复发性基因突变,从而重塑高级别鼻窦肿瘤的格局。鼻窦畸胎癌肉瘤(TCS)是一种罕见的高侵袭性肿瘤,混有畸胎瘤、癌和肉瘤成分,目前仍对该病知之甚少。因TCS的多表型分化引发对其组织起源的持续争议,并导致与其他几种恶性肿瘤在诊断上有重叠。
    • 程浩; 石素胜
    • 摘要: 混合性神经内分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mixedneuro-endocrine-non-neuroendocrine neoplasm,MiNEN)是一种少见的肿瘤,其特征是同时存在至少30%的神经内分泌和非神经内分泌肿瘤成分,在WHO(2017)消化系统肿瘤分类中首次提出,其包含WHO(2010)消化系统肿瘤分类提出的混合性腺神经内分泌癌(mixed adenoneuroendocrine carcinoma,MANEC),MiNEN虽然不常见,但这些肿瘤表现出侵袭性行为,预后通常不良.近年来,MiNEN的诊断和治疗水平取得长足进步,但目前MiNEN的组织起源仍不十分明确,其发生、发展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探究.该文拟从MiNEN的组织起源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刘银华; 巫永志; 王素芬; 宋红; 徐国祥; 何雷; 卢林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黏液瘤(cardiac myxoma,CM)的临床病理特征、病因及组织起源,为其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收集23例CM临床病理资料,应用HE、AB/PAS特染、免疫组化标记及电镜分析其组织病理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3例CM中,男性7例,女性16例,男女比为1:2.3,平均年龄56.7岁;23例中左心房占21例;12例无明显症状,因体检或其它手术术前检查发现,11例患者既往有糖尿病或高血压或栓塞病史.瘤体大体呈淡黄色、切面为黏液半透明状伴明显出血.镜下为大量嗜酸性基质,AB染色显示淡蓝色,其间散在分布梭形或星芒状肿瘤细胞.免疫组化vimentin、CD34、CD31、Calretinin、HBME-1等间质、间皮及血管源性标记阳性为主.透视电镜显示肿瘤细胞具有原始多潜能间充质细胞特征.21例获得随访患者均无复发.结论 CM罕见,推测起源于原始多潜能间充质细胞,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栓塞等高凝状态心血管疾病可能是其诱因之一,定期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确诊需要结合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标记,散发性CM几乎均为良性,很少复发,预后很好.
    • 摘要: 早期癌症检测往往是治疗成功的关键,而cfD NA测序可利用丰富的甲基化模型,在不同阶段检测50多种癌症,同时,开发并验证了一个用于癌症检测和组织起源(tissue of origin,TOO)定位的分类器。这项测试主要是分析癌细胞DNA上甲基基团排列,因其附着在DNA特定片段上,有助于控制基因活性,而癌细胞中异常甲基化模式比基因突变更明显。
    • 石祥呈; 刘秋雨; 毕宏; 赵丽平; 屈重霄
    • 摘要: 目的 探讨牙源性腺样瘤(AOT)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和河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诊断为AOT的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AOT患者具有独特的影像及病理学特征,临床易误诊为含牙囊肿等其他囊性病变,病理形态表现为立方状或高柱状的牙源性上皮细胞构成的不同大小实性结节,形成巢状或玫瑰花结样结构,有少量的结缔组织间质分隔,需与成釉细胞瘤、牙源性角化囊肿、牙源性黏液瘤等相鉴别.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肿瘤细胞CK(+)、CK5/6(+)、p63(+)、p40(+)、CK7(-)、CK20(-)、EMA(-)、CD99(-), Ki-67指数为2 %~5 %.随访2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 AOT为良性肿瘤,其组织起源可能为残留在上下颌骨之间的未完全退化的牙釉质细胞,一般手术切除即可,预后较好.
    • 王娜娜; 江楠; 杨晓庆; 房磊; 孙青
    • 摘要: 背景与目的 近年来对肺癌研究的巨大发展,肺癌的病理学分类不断推陈出新.本研究旨在研究和验证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组织起源分子病理分类的临床价值和意义.方法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双染法对105例肺癌标本及正常肺组织进行P63/NapsinA、TTF-1/CK7标记,结合肿瘤免疫特征、组织学特点及正常肺组织的免疫特征,提出了NSCLC组织起源分子病理分类体系,将NSCLC分为支气管上皮癌、细支气管肺泡癌、肺泡细胞癌及分泌腺癌,并分析本分类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 本分类体系下不同亚型NSCLC中EGFR突变及其类型具有相对特异性;生存分析表明该分类有助于NSCLC患者预后情况的判断.结论 本研究提出的基于组织起源的NSCLC分类体系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价值.
    • 廖谦和1; 安慧敏2
    • 摘要: 巨大肾原发性鳞状细胞癌在临床上少见,其组织学起源尚存争议。本例患者女性,67岁,因左腰部疼痛伴肉眼血尿5个月入院。患者行左肾切除术。肾肿瘤巨大,占据整个肾脏。肿瘤细胞由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组成,具有侵袭性生长伴有坏死。肾盂黏膜可见移形上皮向鳞状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到癌变的过程。免疫组化标记癌细胞表达CEA、34βE12、CK5/6、CK7、CK8、CK14阳性,Ki-67阳性高表达,而不表达Vimentin、S-100蛋白。研究结果支持肿瘤起源于肾盂黏膜的鳞状上皮化生。
    • 王军; 董兵卫; 高晓媛
    • 摘要: 目的:探讨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ucinous tubular and spindle cell carcinoma,MTSCC)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鉴别诊断及组织起源.方法:对3例肾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进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结果:2例患者女性,年龄分别49岁和56岁,1例患者男性,51岁.3例患者均无临床特异症状.体检发现肾占位性病变.巨检:肿瘤大小3.5cm×3cm×2.5cm-7cm×6cm×5cm,切面灰白、浅褐色,质地均匀.镜下见瘤细胞主要呈两种结构:由单层立方细胞排列呈大小不一管状结构、缎带样及类似于平滑肌瘤的梭形细胞结构,立方状细胞及梭形细胞均形态温和.背景中见大量黏液,并可见灶状泡沫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K、AE1/AE3、Vim、EMA阳性表达;CD10、SMA、HMB45、SYN均阴性表达.结论:MTSCC是一种少见的低级别恶性肿瘤,预后较好,可能来源于远端肾单位.
    • 王环; 池琼
    • 摘要: 目的 观察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的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免疫组化在PSH中的表达及意义,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 方法 收集本院2011年1月~2015年5月PSH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6例进行分析,应用NapsinA、P63、TTF-1、EMA、CK、Vimentin、SP-B、CgA、Syn、CD34、MC共11种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 结果肿瘤组织主要由乳头状区、实性区、血管瘤样区和硬化区4种组织形态以不同比例混合构成,肿瘤细胞由立方状表面细胞和多角形或圆形间质细胞组成. 两种细胞共同表达TTF-1和EMA,立方状表面细胞表达NapsinA、P63、CK和SP-B,多角形或圆形间质细胞表达Vimentin.两种细胞均无MC、CD34及Syn的表达,个别病例多角形或圆形细胞散在表达CgA. 结论 PSH是一种肺内少见的肿瘤,组织学形态多样,易误诊为肺癌. 免疫组化检测不仅提示该肿瘤起源于多潜能的原始呼吸道上皮细胞,且在PS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ulmonary sclerosing hemangioma(PSH) and to analyze its expression and significance in immunohistochemist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understanding and diagnostic level of this diesease. 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features of 6 patients with PSH in Whenzhou Cente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May 2015 were analyzed.Using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the expression of NapsinA,P63, TTF-1,EMA,CK,Vimentin,SP-B,CgA,Syn,CD34 and MC were observed. Results PSH exhibited the following histo-logical features:papillary,solid,hemorrhagic,sclerotic,and mixed.The majority of tumors showed a mixed pattern of histology. The tumor was composed of two distinct cellular components,the cuboidal or surface cells and the round or polygonal or stroma cells.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revealed the both kinds of cells expressed TTF-1 and EMA,the cuboidal cells expressed NapsinA, P63, CK and SP-B,the round or polygonal cells expressed Vimentin.Neither of these two types of cells expressed MC,CD34 and Syn.Sporadic expression of CgA was observed in one case. Conclusion PSH is a rare lung tumor,with various histologie appearance,and often misdiagnosed as lung cancer.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detection not only suggested that the tumor originates from the multiple potential of the primary respiratory epithelium, but also had important value in the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PSH.
    • 李中魁
    • 摘要: 目的: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的组织起源、免疫组化和诊断特征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对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22例患者的手术标本进行常规的HE以及免疫组化SP方法进行染色。结果:通过其随访记录资料可知,22例患者中有19例患者获取随访,在随访期间有3例患者死亡,16例患者存活。患者手术切除的肿瘤标本显示肿瘤细胞围绕纤维血管复层排列成假乳头状突起是其特征性变化,各个成分免疫组化的阳性率均有所不同。结论: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属于具恶性潜能肿瘤的一种,多见于年轻女性,其组织起源可能来源于多能性干细胞,伴有外分泌细胞和内分泌细胞的分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