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载体

纳米载体

纳米载体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103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肿瘤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264222篇;相关期刊220种,包括中国医学工程、国际药学研究杂志、药物生物技术等; 相关会议25种,包括2016中国中药制剂大会暨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新型给药系统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第十七次学术年会、2012遗传学进步促进粮食安全与人口健康高峰论坛、第六届生物产业技术研讨会等;纳米载体的相关文献由2838位作者贡献,包括罗伯托·A·马尔多纳多、克里斯托弗·弗雷泽、岸本·隆·慧等。

纳米载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7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4222 占比:99.86%

总计:264600篇

纳米载体—发文趋势图

纳米载体

-研究学者

  • 罗伯托·A·马尔多纳多
  • 克里斯托弗·弗雷泽
  • 岸本·隆·慧
  • 格雷森·B·利甫福德
  • 孙洁芳
  • 马茜
  • 查尔斯·泽普
  • 洛伊德·约翰斯顿
  • 姜虎林
  • 蔡林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轶琳; 朱舟; 王剑
    • 摘要: 背景:如何实现将细胞外蛋白质有效运输至细胞内一直是备受关注的问题.随着纳米载蛋白质技术的不断发展,蛋白质的有效递送得到一定的实现.然而,载蛋白质纳米体系进入内体/溶酶体后,很大程度上仍无法避免被降解的现状,从而阻碍了蛋白质发挥作用.目的:综述近年来促内体/溶酶体逃逸的载蛋白纳米系统的研究进展,概述促进载蛋白纳米系统在细胞内体/溶酶体逃逸的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方法:在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进行文章检索,检索时限为2000-2021年.英文检索词为"Endosome escape, Lysosome escape,Nanoparticles,Protein delivery",中文检索词为"内体逃逸、溶酶体逃逸、纳米材料、蛋白质递送".对比纳入与排除标准将所有文章进行初筛,最终纳入89篇文章进行综述.根据内体、溶酶体逃逸机制的特点,对无机-有机材料、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生物相关材料的功能特点及临床应用进行总结.结果与结论:①由纳米材料作为载体向细胞内递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内体/溶酶体逃逸相关机制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质子海绵效应、膜失稳和膜融合等机制,通过上述各机制,载蛋白纳米系统得以成功转递至细胞质内,并发挥其相应功效.②目前最常用于促进载蛋白纳米系统在细胞内体/溶酶体逃逸的4类纳米材料为:有机-无机杂化纳米材料、无机纳米材料、有机纳米材料和生物相关纳米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设计新颖、可定制性和pH响应性等优点,在治疗癌症、杀伤肿瘤、基因编辑和降低血糖等临床研究领域已初显优势.③为进一步扩大具有促内体/溶酶体逃逸功效的载蛋白纳米系统在临床上的应用,未来需要进行更详尽的纳米材料安全性及机制把控方面的研究.
    • 高启禹; 徐光翠; 崔彩霞; 张文博
    • 摘要: 铁蛋白作为一种重要的铁储存蛋白,在不同的微生物体中普遍存在。通过对典型的微生物铁蛋白分子(FTN)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归纳分析发现,铁蛋白依赖其独特的结构特点,在铁的补充、转运、氧化、成核和储存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也对生物体内的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影响显著。同时借助基因工程技术对铁蛋白进行相应的分子改造,增加了其作为纳米载体的应用潜能。其次铁蛋白自身特殊的自组装特性,能够满足对药物或其他物质的目的性装载。为进一步探讨铁蛋白在微生物体内的作用特性和功能机制,本文就微生物铁蛋白的结构特点、铁的作用及释放机制、铁的调控与储存、铁蛋白的分子改造及其应用与研究展望进行了相关综述。
    • 罗婷; 颜家榕; 花放; 贺红
    • 摘要: 牙釉质脱矿是正畸治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正畸矫治器影响口腔清洁能力,易导致菌斑堆积及口腔菌群失调,致龋菌产酸引起牙釉质脱矿,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危害口腔健康,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纳米粒子(nanoparticles,NPs)通常指直径为1~100 nm的固体颗粒,理化性质独特,能为正畸釉质脱矿预防提供新策略。回顾相关文献,用于预防正畸釉质脱矿的NPs按其功能可分为抗菌、再矿化及载体型三类。应用NPs改性正畸粘接剂赋予其抗菌或再矿化性能的研究最多;也有研究利用NPs对正畸矫治器进行表面涂层或整体掺杂改性使其具备抗菌性能。上述两种方式的优势在于不依赖患者的依从性。此外,NPs改性的氟保护漆及负载抗菌或再矿化制剂的纳米载体可用于促进正畸患者的口腔保健,该途径能发挥持续预防作用,但依赖患者配合。研究显示,NPs的小尺寸效应可增强其性能,但可能存在一定安全性问题,且仍对改性后材料本身理化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还需进一步探索。虽然现有研究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但可预见,未来纳米粒子在正畸釉质脱矿的预防中有望发挥重要作用。
    • 李慧; 张金榜; 李佳欣; 李志平
    • 摘要: 核酸类药物可以直接对特定蛋白表达相关基因进行调控,同时因其序列设计简单、合成修饰方便、作用机制明确,已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且有望成为肿瘤治疗等领域最有前景的药物之一。然而,核酸类药物必须依赖有效载体才能克服自身局限性以及各种跨膜障碍进而发挥疗效。目前,非病毒核酸类递送载体多存在转染效率较低的缺点,为此,研究者们设计了一系列针对体内病理环境和体外物理刺激的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该类载体可通过响应体内pH、氧化还原条件等特定变化或者温度、光照、超声波、磁场等外部刺激,来实现核酸类药物的精准调控释放,并提高其在靶细胞内的转染效率,降低其对正常组织和细胞的毒副作用。本文综述了当前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在核酸类药物递送领域的研究进展,对智能响应型核酸类药物载体的功能设计及作用特点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核酸类药物及其递送系统的研究提供参考。
    • 庞丽莹; 黄小龙; 朱玲玲; 肖韩艳; 李梦雨; 关会林; 高洁; 金红
    • 摘要: 目的构建偶联CD133核酸适体载紫杉醇的聚乳酸-乙醇酸-聚乙二醇(PLGA-PEG)纳米载体(N-Pac-CD133)拟清除肺癌干细胞。方法采用乳液/溶剂蒸发的方法制备N-Pac-CD133,同时对N-Pac-CD133进行表征,利用磁珠分离法分离出CD133^(+)肺癌干细胞后并对该群体的肺癌干细胞特异性进行检测,同时对肺癌细胞的靶向性和杀伤活性进行检测。小鼠体内接种A549肿瘤后,肿瘤治疗分组:生理盐水,空纳米载体链接CD133核酸适体(N-CD133),紫杉醇,负载紫杉醇的纳米载体(N-Pac)和N-Pac-CD133,8只/组,5 mg/kg紫杉醇,分别于第10、15和20天进行注射。在第40天时,处死小鼠后,对肿瘤进行摘除并称重,同时测量小鼠的体质量。结果 N-Pac-CD133的粒径为100 nm左右,包封率>80%,载药量>8%,在48 h内都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肺癌细胞的CD133^(+)细胞群体表现出肺癌干细胞的特征:更快的肺癌生长速度(30 d,P=0.001)和更高的肿瘤干细胞基因表达:OV6(P<0.001)、CD133(P=0.001)、OCT3/4(P=0.002)、EpCAM(P=0.04)、NANOG(P=0.005)和CD44(P=0.02)。与非靶向N-Pac和紫杉醇相比,N-Pac-CD133对肺癌干细胞的靶向性(P<0.001)和细胞毒性作用显著增强。另外,N-PacCD133可显著减少肿瘤球的形成(P<0.001)。在治疗终点时,取小鼠肿瘤并对肿瘤进行称量,N-Pac-CD133治疗组和其他治疗组相比,肿瘤体质量显著减小(P<0.001)。结论 CD133核酸适体可以促进紫杉醇纳米载体靶向递送至CD133^(+)肺癌干细胞并杀伤肺癌干细胞。N-Pac-CD133可能是一种有效的靶向肺癌干细胞的治疗手段。
    • 龙红雨; 唐昭敏
    • 摘要: 文章通过二硫键在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MSNs)表面引入温敏性胶束作为控制药物释放的开关,研发了一种新型的多重刺激响应性双载药MSNs用于肿瘤治疗。体外药物累积释放曲线在低温下表现出低水平的早期泄漏,而在40°C及GSH刺激下则显著增强释放,表现出温度/还原/pH依赖性和持续性释放行为。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DMSFPD纳米颗粒能被肿瘤细胞有效摄取。在高温40°C下,DMSFPD显示出最强的细胞毒性。
    • 樊晓慧; 汪洋; 杨园园; 张玉红
    • 摘要: 以金纳米笼(AuNC)为核,巯基化改性的透明质酸(LC-HA)为壳,盐酸阿霉素(DOX)为药物模型,通过简单的一锅法制备了核壳结构载药纳米粒子DOX@AuNC@HA(DAH).金纳米笼为药物装载提供容器且赋予载体光热性能,改性的透明质酸对金纳米笼进行包封并提供pH/酶响应及靶向介导功能.对DAH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并进行了载药、控释性能以及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核壳结构纳米微粒DAH具有较高的载药能力,在激光源的照射下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和较高的光热转换率.在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中,DAH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0 h的药物泄露率低于20%;而在酸性环境、透明质酸酶(HAase)及光热作用下,DAH均能较快地释放出装载的药物,展现出较好的刺激响应性.此外,DAH能够更多地被肿瘤细胞摄取,表现出一定的靶向性;当化疗与光热疗法共同作用时,肿瘤细胞的活性大大减弱,展现出了联合疗法的优势及潜力.
    • 尧月; 苏炳银; 李淑蓉; 韩玉萍
    • 摘要: 目的制备半导体聚合物量子点(Pdots)、狂犬病病毒糖蛋白29(RVG29)修饰的Pdots-RVG纳米复合物,体外表征后检测该纳米复合物能否被神经细胞摄取,体内探究其能否穿透小鼠血脑屏障(BBB)。方法纳米共沉淀法制备Pdots,并通过静电吸附连接RVG29制备Pdots-RVG纳米复合物;动态光散射技术检测纳米复合物的平均粒径及Zeta电位;细胞增殖-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Pdots及Pdots-RVG的细胞毒性;纳米颗粒与小鼠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MN9D细胞共孵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纳米颗粒的细胞摄取。分别将磷酸缓冲盐溶液(PBS)、Pdots、Pdots-RVG经腹腔注射进小鼠体内,40 h后制备组织单细胞悬液,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织中Pdots阳性细胞数量及生物富集。结果Pdots平均粒径为105.10 nm,Zeta电位为-33.83 mV,Pdots-RVG纳米复合物平均粒径为339.13 nm,Zeta电位为-18.20 mV;当Pdots浓度为0~50 mg/L时,Pdots与Pdots-RVG均表现出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下观察到,在MN9D细胞中Pdots-RVG比Pdots摄取更多、更快;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Pdots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在肝脏、脾脏、肺等周围脏器中,在脑中无蓄积;Pdots-RVG在小鼠体内主要分布在脑中(如嗅球、皮层、纹状体等),在周围脏器中较少蓄积。结论本实验制备的Pdots-RVG纳米复合物生物相容性较好,能被神经细胞大量且快速摄取,在小鼠体内能穿透BBB,并在嗅球、皮层等部位大量蓄积。
    • 赵英源; 张胜梦; 李一帆; 梁晋; 贾慧慧; 李紫薇; 刘俊霞; 李瑞芳
    • 摘要: 本研究采用分子自组装技术制备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并探究虾青素(Astaxanthin,AST)与乳清蛋白(Whey Protein)之间的分子相互作用机制。选用乳清蛋白(α-乳白蛋白、β-乳球蛋白、浓缩乳清蛋白、牛血清蛋白)与虾青素自组装,通过控制水相蛋白质溶液与有机相虾青素溶液的比例,分别可控形成H聚集体或J聚集体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H/J Aggregates Astaxanthin/Whey Protein Nanocomplexes)。通过动态光散射仪(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测定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的粒径均在150~430 nm之间,多分散性指数(Polydispersity Index,PDI)表明分散性良好,电位在-12~-1 mV之间;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成功制备出的H聚集体或J聚集体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呈边缘清晰光滑的近球形结构;紫外可见光谱表明4种蛋白质构建的H聚集体或J聚集体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中虾青素H聚集体最大吸收波长λ;由虾青素单体的λ;480 nm蓝移至388 nm,虾青素J聚集体最大吸收波长λ;光谱红移,并显示出519和556 nm左右的并肩峰;通过荧光光谱分析表明由于虾青素聚集体特定的结构使形成的虾青素/乳清蛋白纳米复合物的荧光强度都明显增强,乳清蛋白中疏水性氨基酸及疏水性区域暴露。本研究从虾青素及其聚集体的水分散性和乳清蛋白载体特性两方面探究,为其后续在食品药品领域的开发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邹佳辉; 王晓波; 张文丽
    • 摘要: 血小板是人体中重要的循环细胞之一,参与体内凝血、止血、修复血管损伤、形成血栓等重要的生理功能。目前,血小板被广泛应用于构建新型仿生药物递送系统,并能够显著提高传统药物递送系统的体内循环时间、生物相容性和靶向递送效率。在血小板特殊生理功能的介导下,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可用于肿瘤、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感染等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重点介绍了现有的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的构建、特点及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总结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潜在价值,以期为新型血小板仿生药物递送系统的开发以及更广泛的疾病应用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