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纳米胶囊

纳米胶囊

纳米胶囊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57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一般工业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269227篇;相关期刊110种,包括材料导报、功能材料、纳米科技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科隆杯”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情报网第23届年会、2010年第九届中国国际纳米科技(西安)研讨会、2010年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等;纳米胶囊的相关文献由1200位作者贡献,包括肖作兵、张志东、刘锋等。

纳米胶囊—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0.06%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69227 占比:99.93%

总计:269407篇

纳米胶囊—发文趋势图

纳米胶囊

-研究学者

  • 肖作兵
  • 张志东
  • 刘锋
  • 胡继文
  • 胡静
  • 刘国军
  • 张正国
  • 史桂梅
  • 方玉堂
  • 耿殿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紫薇; 袁艺; 梁雪萍; 陈友慧
    • 摘要: [目的]为拓宽德国洋甘菊精油在抑菌方面的应用,以德国洋甘菊精油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制备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方法]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并对所制备的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进行包埋率测定;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弯孢病菌的抗菌性能。[结果]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的包埋率为36.33%,抑菌试验表明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对水稻纹枯病菌、小麦赤霉病菌、玉米弯孢病菌均有抑制作用,EC_(50)值分别为4.61、15.51、12.20 mg/mL。[结论]德国洋甘菊精油纳米胶囊对植物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具有开发为天然杀菌剂的潜力。
    • 傅双庆; 杜洁; 贾新超; 刘焕迪; 张红蕾; 徐建中; 张路路; 李玮
    • 摘要: 为了提高姜黄素的稳定性,使其能更好地应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设计了姜黄素生物可降解纳米胶囊制备的综合性实验。该实验以生物可降解的聚羟基脂肪酸酯(PHA)作为一种新型药物递送载体用于包裹姜黄素,构建了PHA-姜黄素纳米胶囊系统。通过优化制备过程中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及干燥方式获得颗粒大小均匀的纳米胶囊制剂,包封率达88.27%,载药量达77.9mg/g。该实验涉及材料合成、形貌表征、仪器分析等知识,设计与实验的过程加强了产、学、研的协同创新,锻炼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加强创新型、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 张婉萍; 吴凯翔; 蒋汶; 张冬梅
    • 摘要: 以壳聚糖(CS)和聚谷氨酸(γ-PGA)为壁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包覆苯乙基间苯二酚(PR)壳聚糖/聚谷氨酸(PR-CS/γ-PGA)纳米胶囊,提高PR的稳定性。研究了γ-PGA质量浓度、CS溶液pH以及PR质量浓度对包覆PR-CS/γ-PGA纳米胶囊粒径大小、Zeta电位和包覆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体系中CS质量浓度为1.33 mg/mL时,制备PR-CS/γ-PGA的最佳条件:CS溶液pH为4.5,γ-PGA质量浓度为0.27 mg/mL,PR质量浓度为0.4 mg/mL,反应时磁力搅拌速度为400 r/min,γ-PGA滴加速度为0.5 mL/min,反应时间为1 h。通过对PR-CS/γ-PGA纳米胶囊进行系统表征:TEM扫描表明,PR-CS/γ-PGA纳米胶囊呈球形。FT-IR分析表明,CS与γ-PGA之间发生静电相互作用形成CS/γ-PGA纳米胶囊,且PR-CS/γ-PGA纳米胶囊中含有PR。TGA曲线表明,CS/γ-PGA纳米胶囊可以提高PR的热稳定性,PR-CS/γ-PGA纳米胶囊成功包覆了PR。
    • 赵玉海; 罗英武
    • 摘要: 界面聚合通常指限定在液-液或液-固界面上进行的聚合反应,散见于少数高活性的缩聚反应体系.20世纪90年代,以RAFT聚合、ATRP等为代表的可逆失活自由基聚合(reversible deactivation radical polymerization,RDRP)因其兼具传统自由基聚合和活性阴离子聚合的优点,广泛用于聚合物链结构的可控制备.另一方面,RDRP已被用于构建更为普适的界面聚合反应,基于RDRP的界面聚合已发展成为一种可控制备具有精准纳米结构的功能性聚合物产品的新方法.本文以RAFT液-液界面聚合为主,阐述了RAFT法和ATRP法在液-液界面、液-固界面进行"活性"聚合的反应机理,总结了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活性"界面聚合在构建纳米(中空)胶囊、纳米界面工程与纳米分散以及纳米聚合物刷表面等方面的潜在应用前景.
    • 摘要: 江南大学陈坤林团队合成了负载有十八烷的二氧化钛纳米胶囊-石墨烯/多支链聚氨酯混合柔性多功能自愈合薄膜,并将薄膜热压到棉织物上开发了可穿戴式传感、自愈、隔热材料,该成果发表在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该材料在不同的弯曲角度、弯曲频率和工作电压下都具有较高的感测灵敏度,其独特的自修复性能可以轻松应对使用中的刮擦和损坏;具有优良的紫外线防护性能,可适应长期户外使用;可吸收可穿戴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保护穿着者的皮肤不被烫伤。该材料解决了可穿戴设备在制备和使用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 杨光
    • 摘要: 近日,巴西初创公司NanoScop-ing Nanotechnology Solutions利用病毒大小的纳米胶囊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天然作物保护产品(Nano Agro系列)。这项创新技术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有机农业认证。Nano Agro系列包括三种产品:Nano Agro Neem(杀虫剂)Nano Agro Crop(杀菌剂)和Nano Agro To-al(杀菌剂和杀虫剂)。
    • 赵云飞(编译)
    • 摘要: 高能微波和射频电磁(EM)辐射会通过EM干扰(EMI)对敏感电子设备的性能造成不利影响,因而在快速发展的现代电子设备行业备受关注。为消除此干扰,在研发宽频范围、低密度和高屈挠性、高EMI屏蔽效能(EMI SE)的EMI屏蔽材料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工作。由于吸收体中存在介电和/或磁损耗,因而会发生微波能量的衰减。其中,由聚合物/橡胶基体与导电填料组成的复合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屏蔽性能而受到高度关注。已对以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纳米胶囊、石墨烯等或金属/金属氧化物为基的各种填料用作EMI屏蔽材料进行了研究。其中,磁性材料如Fe/铁氧体由于Snoek极限值低,因而在千兆赫频率段显示出低的EMI SE。为了获得宽频带范围内高EMI SE,填料的结构与组成改性备受关注。比如有报道用四乙氧基硅烷官能化羰基铁粒子以获取高分散性和高EMI SE。也研究了用碳纳米材料(石墨烯、碳纳米管等)和Fe粒子为填料的复合材料的EMI SE性能。但是,关于铁粒子/弹性体复合材料中填料浓度梯度化对EMI SE影响的研究的还不够细致。
    • 摘要: 巴西初创公司NanoScoping开发系列病毒大小的纳米胶囊生物农药近日,巴西初创公司anoScoping Nanotech-nology Solutions利用病毒大小的纳米胶囊成功开发了一系列天然作物保护产品(Nano Agro系列)。这项创新技术已申请专利,并获得有机农业认证。Nano Agro系列包括三种产品:Nano Agro Neem(杀虫剂)、Nano Agro Crop(杀菌剂)和Nano Agro Total(杀菌剂和杀虫剂)。由于它们是由天然化合物制成的,因此具有生物可降解性和生物兼容性,可用于多种作物,如玉米、草莓、西红柿和莴苣。
    • 舒移民
    • 摘要: 本文研究微型智能纳米自动灭火器在扑灭小空间火灾的技术应用,创新性的提出把环保的灭火剂、催化剂和稳定剂通过特殊精密工艺封装在纳米薄膜内,制成纳米自动灭火器,与RFID无源标签一起加工成"不干胶、涂料、豆子、绳索"等多形态的微型智能灭火装置,可在10s~30s以内扑救180dm3以下的密闭小空间火灾,并可通过物联网感知火灾部位,对于早期灭火具有革命意义,可广泛应用于交通、民建等众多领域,产品经济、环保、耐用、稳定、灭火速度快.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