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系统工程方法论

系统工程方法论

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1年内共计10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武器工业、系统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2457774篇;相关期刊46种,包括政治与法律、产业与科技论坛、管理评论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09中国工程管理论坛、中国系统工程学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系统工程会议、第八届亚太质量组织(APQO)会议等;系统工程方法论的相关文献由222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波、刘冠军、宋保维等。

系统工程方法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4 占比:0.00%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2457774 占比:100.00%

总计:12457883篇

系统工程方法论—发文趋势图

系统工程方法论

-研究学者

  • 郭波
  • 刘冠军
  • 宋保维
  • 张涛
  • 邱静
  • 雷战波
  • 吴晓云
  • 师延路
  • 张国伍
  • 张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升刚; 赵艳; 管小清
    • 摘要: 建立和实施1+X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重大创新,1+X证书制度是一个具有层次性、开放性的复杂系统,试点高职院校落实1+X证书制度的实践工程浩大.本文以学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实践工作为例,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结合霍尔三维模型及WSR方法论进行应用创新,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实践的系统工程方法模型.以1+X证书制度试点实践路径不同阶段为系统工程方法模型三维结构的"时间维",分为六个阶段:组织制度建设阶段、规划与融通阶段、资源重构阶段、教学实施阶段、考评认证阶段和总结反馈阶段,以WSR方法论的物理、事理、人理作为"逻辑维",运用WSR方法论的工作过程进行"时间维"每个阶段的螺旋式管理,从方法论角度对其内部各要素进行系统化、层次化的整合梳理,形成规律可循的框架体系以指导1+X证书制度试点实施工作的有序进行.
    • 王慕华
    • 摘要: 从系统科学出发,应用软硬相结合的系统工程方法研究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领域.鉴于气象防灾减灾系统兼有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和人文属性的特点,构建宏观层面基于WSR方法、 微观层面基于霍尔三维结构模型的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研究框架.研究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领域的物理-事理-人理内涵,分析由理解领导意图、 制定目标、 调研分析和实现方案4个步骤组成的工作流程.研究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三维结构模型,时间维包括灾前、 灾中和灾后;逻辑维分析灾害发生不同阶段,决策层关注的问题,实施监控管理的评价指标及方法,以及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等;知识维涵盖气象防灾减灾的法制、 标准、 规范,以及为实现监控管理所需的大数据、 人工智能和计算机技术的支持等.通过实际案例证明该研究为气象防灾减灾监控管理领域提供一个标准、 完整的系统工程方法论体系.
    • 代业明; 高红伟; 王宝慧; 李陆
    • 摘要: 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盈余电力的出售对于优化电力供需、保证电网稳定运行具有良好的补充作用.为研究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光伏发电用户群内部动态定价机制,从系统管理视角出发,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分析框架和系统决策方法,提出一种分布式光伏用户群内部动态定价的博弈决策方法,并通过引入罚函数设计分布式算法求解,最后进行系统仿真和灵敏度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分布式发电系统的网络空间距离、资源约束和用户用电偏好会直接影响光伏用户群内部定价的决策结果;同时售电光伏用户的产能和主网回购电价是影响光伏用户群内部直接动态定价的敏感性要素.研究结果丰富了电力系统尤其是分布式电力系统定价机制的范畴,为可再生能源并网提供了可行的探索和指导.
    • 戴靓华; 雷战波; 周典
    • 摘要: 按照系统工程的观点,将绿色建筑的建造从策划、规划、设计、施工、运行到更新、拆除的全寿命周期看成一项系统工程.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四维结构体系,构建绿色建筑全过程模型.该模型具体包括四个维度:时间维、逻辑维、环境维和知识维.时间维是指绿色建筑全寿命周期涉及的各个阶段及其主要工作内容;逻辑维是指在各个阶段所进行的逻辑思维步骤;知识维是指在绿色建筑各阶段所需要具备和运用的各种专业知识;环境维分析了绿色建筑的不同阶段所需要考虑的主要环境因素.形成一个对于绿色建筑整个过程具有指导作用的系统思维模型,以便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中科学地贯彻绿色建筑理念.
    • 马辉; 高明忠
    • 摘要: 为全面提升应对川藏铁路隧道工程建设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手段,以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以及环境维为基础结构,建立了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工程建设管理体系.结合川藏铁路隧道工程面临的主要挑战,根据时间维的不同阶段和逻辑维的目标实现,通过知识维的技术积累和研究攻关,系统总结了针对工程勘察与设计、特殊不良地质、施工组织和建设管理等重点问题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隧道工程的建设管理提供参考.研究表明:(1)隧道工程在川藏铁路全线占据主导地位,应建立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全周期建设管理体系;(2)川藏铁路隧道工程的技术挑战主要是特殊复杂的地质环境,相关解决方案应在可研和设计阶段提出,在实施阶段深化应用研究,以确保对策措施的有效可靠;(3)鉴于川藏铁路隧道工程严酷的环境条件、极端的地质挑战和超长的建设周期,需要更高水平的"四化"支撑和突破性管理创新;(4)鉴于川藏铁路隧道工程建设管理问题的复杂性,任何一个参建方都不可能独立应对这一巨大系统工程的管理风险,需要建立更高层次的全周期一体化管理机制,实行更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组织更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
    • 赵新; 李冬梅
    • 摘要: 风险管理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关键的、不可或缺的任务,尤其是对具有创新性、不确定性、复杂性的武器型号研发项目而言,其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在装备研发项目规划和实施过程中运用有效的风险评价方法将显著提高整个项目管理的水平.提出一种基于模糊集理论的风险评价方法能有效处理专家判断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和主观性.应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风险因素结构框架,使用线性优化方法计算两两判断矩阵中风险因素的权重,最终通过模糊合成算法计算项目总风险和风险因素相对排序.实例研究表明此模型能够有效地评估武器型号研发项目的风险,可适用于型号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
    • 高峰; 朱玲凡; 周科源; 刘会森; 杨贺; 王日腾
    • 摘要: 安全处理和处置乏燃料是大规模发展核电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建设核燃料后处理工程,实现核燃料闭式循环,是解决乏燃料问题的重要选项,是我国核能发展的既定国家策略.本文对系统工程方法论进行了简要介绍,从系统工程方法论出发,综合考虑核燃料后处理工程实施的各个影响因素和各个阶段需要完成的任务.从环境分析、功能分析、分析方法及评价与决策四个方面展开,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系统工程方法,初步研究了系统工程方法论在核燃料后处理工程中的应用过程,对核燃料后处理工程的成功实施具有指导意义.
    • 吴燕生
    • 摘要: 企业发展战略是企业在对自身所处宏观、行业环境、核心能力、社会需求等因素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发展与预期,并在组织战略实施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并实时改进,最终满足客户需求、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可以应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开展研究。本文针对企业发展战略进行了概述,系统分析了企业战略管理演变与发展的趋势,并提出了基于系统工程方法论的企业发展战略的系统构建。
    • 孙九春; 胡向东; 白廷辉
    • 摘要: 基坑施工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影响各项工序的因素众多,软土地铁基坑的变形控制往往受到实践的限制而效果不佳。为此提出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来解决基坑系统问题的新思路,从整体性、综合性与关联性、科学性、实践性角度出发研究了基坑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创立了基于变形控制目标的基坑施工组织设计方法和与其配套的时间措施,并在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浦东南路站的基坑施工中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较好的解决了基坑的变形控制问题,值得推广和应用。
    • 雷战波; 师泽远
    • 摘要: 从系统观点来看,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也是一个系统工程,根据系统工程方法论的四维结构体系,构建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模型,并对时间维、逻辑维、知识维和环境维的具体内涵做了深入研究.时间维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全过程,从组织战略规划到薪酬激励,共划分为7个阶段;逻辑维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各个阶段要进行的逻辑思维步骤;知识维分析了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有关不同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层次的知识;环境维分析了进行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要考虑组织、行业、社会等环境因素的构成,形成完整系统的组织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模型,为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一个动态、完整的方法论体系.%From the systematic point of view, the organ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is also a system engineering.According to the four-dimensional structure system of system engineering, process model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was built and thorough researches of the concrete contents of temporal dimension, logic dimension, knowledge dimension and environment dimension were carried.Time dimension, divided into seven stages, is a whole process from the organization`s strategic plan to paying incentives for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Logic dimension carries on the steps of logical thinking at each stage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Knowledge dimension gives guidance to the knowledge system of different functional levels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during the organ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Social environmental factors, such as environment of organization, industry and society are included in the environment dimension.These four dimensions form the process model of a complete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system, and provide a dynamic and complete system of methodology for the organization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