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空间建模

空间建模

空间建模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3年内共计144篇,主要集中在测绘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8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101312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地理空间信息、遥感信息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一届国家安全地球物理学术讨论会、中国建筑学会建筑结构分会2014年年会暨第二十三届全国高层建筑结构学术交流会、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第十二届年会等;空间建模的相关文献由39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鹏、刘强、吴立新等。

空间建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8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1312 占比:99.92%

总计:101395篇

空间建模—发文趋势图

空间建模

-研究学者

  • 李鹏
  • 刘强
  • 吴立新
  • 周觅
  • 孙杨
  • 季昌娅
  • 崔岩
  • 杨陈刚
  • 潘莹萍
  • 王怀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毛华锐; 孙小飞; 周颖智
    • 摘要: 滑坡敏感性制图是灾害防治较为有效的软措施之一。以渝东北三峡库区为例,利用频率比法和投影寻踪模型绘制滑坡敏感性图。首先,针对研究区的地质环境特征建立滑坡敏感性评价指标,并利用频率比法分析历史滑坡与指标之间的空间关系。其次,利用投影寻踪模型确定评价指标的最优向量,将频率比分析结果与最优向量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滑坡敏感性指数,并将其划分为高敏感区、较高敏感区、中敏感区、较低敏感区和低敏感区。最后,利用接受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s,ROC)曲线验证了滑坡敏感性制图结果。结果表明,频率比-投影寻踪模型在滑坡敏感性制图中具有良好的性能,样本和验证数据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分别为0.844和0.763。研究区滑坡敏感性以中低风险为主;较高和高风险区面积约占22%,主要分布在忠县、万州以及巫山等区县的人类工程活动集中区。研究结果可为区内灾害防治提供参考,有助于提升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保障能力。
    • 左飞航; 张少伟; 马红利
    • 摘要: 针对自然资源负债表编制过程中如何获取自然资源存量和质量的问题,本文基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和遥感影像,利用遥感反演和空间建模的方法,分析了2015―2018年延安市森林、草地存量和森林、草地质量的变化情况,完成了延安市森林和草地资源的核算。结果表明,2015—2018年,延安市森林存量总体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有林地面积增加最多;从质量上看,良好等级以上的森林面积超过80%,中等质量等级的森林面积减少,优秀质量等级的森林面积增加。草地存量总体呈现逐年减少的趋势,天然草地面积逐年减少,而人工草地面积有所增加;草地质量主要集中在1级到3级。
    • 邓志杰; 王毓乾; 王紫锟; 殷向东; 杜阳
    • 摘要: 城市教育资源分配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以城市中学的选址问题为研究对象,在考虑到新建中学与已有学校覆盖范围、与公共基础设施距离等经典选址问题的基础上,结合DEM数据、土地利用数据、降雨量数据等,创新性地排除了大坡度、容易被淹没等不适合建立学校的区域,提出了一种新的城市新建中学候选范围提取模型,为城市新建学校选址提供参考.基于该模型,本文利用ArcGIS平台实现北京市现有中学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分析,发现北京市的中学教育资源存在较严重的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衡现象,认为新建中学应该建在北京市延庆县西部、昌平区南部以及房山大庆区南部.
    • 邓开连; 虞嘉豪; 刘肖燕; 王文龙; 燕帅
    • 摘要: 为了解决传统室内工作机器人导航算法较为复杂、室内空间建模运算量大、功耗高的问题,设计一种利用高精度激光测距仪器来确定自身位置,通过二维码储存被探测物体信息,用OpenMV摄像头模块进行二维码识别,并将传感器数据通过串口和I2C接口传输到STM32F103芯片上来进行空间建模的机器人.实验中提前测量三个矩形物体长宽,贴上含有测量数据的二维码,并被随机摆放在场景中.机器人沿直线前进,扫描出物体的位置并生成一个俯视图.在实验中,单个物体的扫描成功率可达到93%.建模过程对处理器的性能要求不高,使用STM32F103这种低功耗的芯片即可完成工作.结果表明,所提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空间建模.
    • 周俊; 张志强; 曹月恬; 郑小林
    • 摘要: 现有时空感知的表示学习框架无法对强时空语义的实际场景存在的"When"、"Where"和"What"3个问题给出一个统一的解决方案.同时,现有的时间和空间建模上的研究方案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无法在复杂的实际场景中取得最优的性能.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统一的用户表示框架—GTRL(geography and time aware representation learning),可以同时在时间和空间的维度上对用户的历史行为轨迹进行联合建模.在时间建模上,GTRL采用函数式的时间编码以及连续时间和上下文感知的图注意力网络,在动态的用户行为图上灵活地捕获高阶的结构化时序信息.在空间建模上,GTRL采用了层级化的地理编码和深度历史轨迹建模模块高效地刻画了用户的地理位置偏好.GTRL设计了统一的联合优化方案,同时在交互预测、交互时间预测以及交互位置3个任务上进行模型学习.最后,本文在公开数据集和工业数据集上设计了大量的实验,分别验证了GTRL相较学术界基线模型的优势,以及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有效性.
    • 李帅; 王怀军; 潘莹萍
    • 摘要: 为了解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海河流域对气候极端事件的响应,基于海河流域1961-2016年气温与降水数据,使用RClimDex模型、MK趋势检验、Max-Stable模型对海河流域气候极值进行建模分析,研究海河流域气温极值、降水极值不同重现期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温度极值TXx在空间上表现出从北向南递减趋势,值域为30~40°C,其中36~40°C占大部分地区。TXx在南方呈降低趋势,北方呈上升趋势。降水极值RX1day空间上表现出从东南向西北方向递减的趋势,值域为50~100mm,其中60~90mm占据绝大部分区域。RX1day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渤海地区RX1day下降趋势最大。海河流域GEV模型拟合结果表明,海河流域气温极值主要受纬度、海拔影响,随纬度、海拔增加而降低,其变化波动为北方强于南方。降水极值RX1day受海拔和经度影响较大,主要表现为随海拔增大而下降的空间分布,其次表现为随经度变化由西向东递增的空间分布,其变化波动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通过Q-Q百分位图、非参数极值系数θ、GEV与Max-Stable参数和重现期强度散点图判定系数R2,确定Max-Stable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海河流域气候极值,达到GEV模型同等效果。气候极值TXx与RX1day主要受到纬度、经度和海拔的影响,但距海岸距离的加入仅可以优化TXx模型的建立。2年、10年、50年、100年一遇气温极值TXx的空间分布均表现为自东北向西南递增的分布模式,高值区均分布于西南大部一带,最高温度达40~44°C。2年、10年、50年、100年一遇降水极值TX1day的空间分布主要受纬度影响,其次受经度和海拔的影响,均表现为从西南偏中向北方递减,高值区分布在西南偏中一带,最大降水量达80~200mm。
    • 王怀军; 赵卓怡; 曹蕾; 潘莹萍; 冯如; 杨雅雪
    • 摘要: 气象数据时空建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数据的非正态性和站点之间的空间相关性对气候极值演变规律的影响.文章基于淮河流域极端气候事件的空间相关性,以广义极值分布(GEV)为边际分布,海拔、经度、纬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和气候指标(东亚夏季风指数(EASM))为协变量构建Max-stable模型,分析年最高气温(TXx)和1日最大降水量(RX1day)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所建立的Max-stable模型能够很好地模拟TXx和RX1day的空间变化;经度、纬度和海拔为协变量(TXx包括GDP)可以提高气候极值的空间模拟精度;2年、10年、50年和100年重现期的RX1day重现水平从流域西北向东南递减,TXx呈经向分布,由流域西部向东部逐步增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