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磷吸收

磷吸收

磷吸收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9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植物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92208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水生生物学报、生态学报、中国土壤与肥料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全国生物肥料研究开发与综合应用新技术、新设备交流研讨会、2010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畜牧科技创新、2001年国际旱地节水农业研讨会等;磷吸收的相关文献由577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承祯、廖红、方热军等。

磷吸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92208 占比:99.86%

总计:92335篇

磷吸收—发文趋势图

磷吸收

-研究学者

  • 吴承祯
  • 廖红
  • 方热军
  • 王秀荣
  • 吴平
  • 宋克敏
  • 林晗
  • 汤利
  • 洪滔
  • 王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覃潇敏; 潘浩男; 肖靖秀; 汤利; 郑毅
    • 摘要: 为探究不同供磷水平对间作体系玉米根系形态特征的影响,并分析这些根形态参数变化与玉米植株磷素吸收的相应关系,研究通过盆栽试验,设置玉米单作、玉米与大豆间作2种种植模式及不施磷(0 mg/kg)、低磷(50 mg/kg)、中磷(100 mg/kg)、高磷(150 mg/kg)4个施磷水平。结果表明,与玉米单作相比,玉米与大豆间作种植分别显著增加了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和根干重24.17%、32.23%、35.01%、26.11%和36.97%,显著降低了根平均直径17.74%,并显著提高了玉米磷吸收量58.94%。与100 mg/kg常规施磷水平的玉米单作相比,50 mg/kg低磷条件下间作玉米磷吸收量并未降低。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根系形态各参数与玉米磷吸收均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根干重与玉米植株磷吸收的相关性最大,其次是根表面积与根系平均直径。综上表明,根系生长、根系表面积的增大以及平均根直径的减小是玉米与大豆间作提高玉米对磷素吸收能力的重要原因。
    • 王绍良; 张雯宇; 高志民; 周明兵; 杨克彬; 宋新章
    • 摘要: 【目的】鉴定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磷转运蛋白Ⅰ(phosphate transporter 1,PHTⅠ)家族基因,分析其表达模式。【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毛竹PHTⅠ家族成员,分析基因启动子调控元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基因结构、氨基酸保守基序、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组织表达特异性、基因适应性进化及系统进化等。【结果】毛竹中共鉴定出20个PHTⅠ家族基因(PePHTs),分布在10条染色体上,均定位于细胞膜。每个基因都含有1~2个内含子,PePHTs启动子序列中包含干旱、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以及赤霉素等激素类响应元件。毛竹PHTⅠ大部分为碱性蛋白质,分子量为48.61~76.37 kDa,理论等电点为6.84~9.30,疏水性值均大于0,都属于疏水蛋白。基因适应性进化分析显示:大多数PePHTs的选择压力值小于0,说明多数基因受到负选择压力。转录组表达图谱表明:PePHT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存在差异性,说明该基因家族在毛竹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系统进化树表明:PePHTs都聚类在第Ⅰ亚家族,并且优先和水稻Oryza sativa聚类在同一支上。【结论】PHTⅠ家族在植物吸收和转运磷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毛竹PHTⅠ家族基因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
    • 骆妍妃; 覃潇敏; 农玉琴; 陆金梅; 覃宏宇; 阳景阳; 李金婷; 韦锦坚
    • 摘要: 通过2年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际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含量及作物磷吸收的差异,明确土壤无机磷组分、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之间的相互关系。试验设置玉米单作、大豆单作、玉米–大豆间作3种种植方式以及3个P2O5施用水平(0、50、100 mg/kg,分别记作P0、P50、P100),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2018年和2019年在P0、P50和P100水平下,间作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的籽粒产量,并显著提高玉米和大豆植株的磷素吸收量。与常规施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处理相比,玉米–大豆间作在磷肥减少50%(P50)的条件下,并未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磷吸收量与籽粒产量。3个磷水平下,间作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而降低了根际土壤总无机磷以及Fe-P、Al-P、Ca-P、O-P的含量;同时适当增施磷肥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根际土壤总无机磷及各无机磷组分的含量。本试验条件下,间作促进土壤中Fe-P、Al-P、Ca-P和O-P的活化(尤其是Fe-P),是低磷胁迫下间作土壤有效磷含量与作物磷吸收量增加的重要原因。玉米–大豆间作具有节约磷肥、维持作物产量及根际土壤有效磷与作物磷吸收的潜力。
    • 李金婷; 覃潇敏; 覃宏宇; 农玉琴; 骆妍妃; 韦持章; 韦锦坚
    • 摘要: 【目的】探索间作种植模式中玉米根系形态的变化与玉米氮磷养分吸收的关系,为玉米间作体系氮磷养分的优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玉米/大豆间作田间试验,设玉米单作与玉米/大豆间作2种种植方式,对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平均根直径及根尖数5个指标进行定量分析,并测定植株全磷和全氮含量,计算植株氮磷吸收量。【结果】在小喇叭口期、抽雄期与成熟期,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可促进玉米生长,玉米籽粒产量显著提高35.10%(P0.05)。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玉米氮磷养分吸收与根系形态参数密切相关,根长和根干重对玉米植株氮吸收量影响最大,根体积与根干重对玉米磷吸收量影响最大。【结论】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可增加玉米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尖数,降低平均根直径,并显著提高玉米植株氮磷养分吸收量。根系形态变化是驱动间作玉米氮磷吸收增加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
    • 农玉琴; 陆金梅; 骆妍妃; 覃宏宇; 陈远权; 韦锦坚; 韦持章; 覃潇敏
    • 摘要: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根系分泌物中有机酸以及磷吸收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在P50和P100水平下,间作种植显著提高了玉米和大豆籽粒产量70.82%、52.67%和22.46%、16.62%。2个磷水平下,玉米-大豆间作具有明显的磷吸收优势,磷吸收土地当量比(LERP)为1.32~1.56,且LERp不受磷水平调控。与常规磷水平(P100)下的单作相比,玉米-大豆间作在磷肥减施1/2(P50)的条件下,并未降低玉米和大豆的磷素吸收量。间作改变了玉米和大豆根系有机酸分泌的种类,显著提高了有机酸的分泌速率,并且在P50水平下间作处理有机酸的分泌速率最大。因此,间作诱导根系有机酸分泌增加是驱动不同磷水平下玉米和大豆磷高效吸收的重要机制之一,玉米-大豆间作具有减施磷肥并维持作物产量和磷吸收的潜力。
    • 武淑文; 侯磊; 洪子萌; 范黎明; 叶敏
    • 摘要: 为探明阿特拉津和外源磷对水生植物磷吸收及抗氧化酶系统影响的复合效应,选取典型的湿地植物香蒲(Typha angustifolia L.)为供试植物,采用水培实验,研究阿特拉津(0、0.5、2 mg·L-1和5 mg·L-1)和外源磷(0.5、4 mg·L-1和10 mg·L-1)交互作用对香蒲体内磷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胁迫下,外源磷相较于对照显著提高了香蒲地上(310.47%)和地下部(165.81%)平均磷含量;中低浓度(0.5 mg·L-1与2 mg·L-1)阿特拉津处理下,随着外源磷浓度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升高,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GSH)活性增强,丙二醛(MDA)含量则显著降低;高浓度阿特拉津(5 mg·L-1)处理下,外源磷降低了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CAT、GSH活性,却提高了MDA的积累.因此,中低浓度阿特拉津胁迫下外源磷能够提高香蒲体内磷含量、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系统活性,而高浓度阿特拉津与外源磷的复合效应表现为协同抑制,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阿特拉津胁迫与外源磷交互作用下水生植物响应的生理生化机制.
    • 史昕倩; 向春阳; 赵秋; 董家僖; 袁苗苗; 田秀平
    • 摘要: 为了提高华北地区土壤磷素有效性,减少化肥磷素的投入,开展了不同春油菜翻压对土壤供磷能力及对后茬玉米磷吸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与春季闲田相比,翻压春油菜可以显著增加土壤磷素含量(P<0.05),提高土壤供磷能力.供试玉米品种中,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和中油肥1907的生物量较高、每公顷玉米含磷量也较大,翻压后土壤中全磷、速效磷、碱性磷酸酶含量均高于剩余其他试验品种(中油肥1、中油肥2、中油肥1802、中油肥1903、中油肥1904、中油肥1906);翻压春油菜土壤后茬玉米百粒质量和产量均高于春季闲田,且中油肥1804((44.60±1.89)g,(15321.82±2150.29)kg/hm2)、中油肥1901((44.81±0.68)g,(15634.70±1201.92)kg/hm2)和中油肥1907((43.69±1.78)g,(12931.07±2787.86)kg/hm2)处理玉米百粒质量和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因此,推选中油肥1804、中油肥1901和中油肥1907为华北地区适宜种植的春油菜品种.
    • 韩利红; 刘潮; 赵明玉; 胡丽娟; 胡玉霜
    • 摘要: 磷转运蛋白1(phosphate transporter protein 1,PHT1)家族在植物对磷的吸收及再利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研究对菠萝PHT1基因(AcoPHT1)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并对基因结构、编码蛋白保守功能域和基因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共鉴定到9个AcoPHT1基因,位于基因组7个连锁群上,所有基因均含有1~3个内含子,内含子相位类型多样.(2)除AcoPHT1.8外,AcoPHT1蛋白均为碱性蛋白,所有蛋白属于亲水性蛋白,且含有10~13个跨膜功能域,均具有保守的PHT1蛋白标签序列GGDYPLSATIxSE,主要定位于叶绿体和细胞质中.(3)AcoPHT1蛋白聚类在单子叶植物组和单双子叶植物混合组中,相对于拟南芥,水稻PHT1与菠萝PHT1相似度更高.(4)AcoPHT1基因启动子区含有P1BS、W-box等与磷吸收和响应胁迫有关的多个顺式作用元件.(5)靶基因预测分析显示,基因AcoPHT1.2、AcoPHT1.8和AcoPHT1.9受多个miRNA调控.(6)AcoPHT1基因表达存在组织特异性和功能冗余性,不同PHT1基因可能在菠萝不同组织或发育阶段发挥作用.该研究结果为菠萝PHT1家族基因的功能鉴定和育种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 赵丽芳; 袁亮; 张水勤; 赵秉强; 林治安; 李燕婷
    • 摘要: [目的]研究锌与磷肥以不同混合方式施用对玉米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及磷、锌利用率的影响,以期为锌与磷肥科学配伍及新型含锌磷肥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七水硫酸锌(Zn)按0.5%和5%(W/W)的添加量与磷肥(P)分别进行物理混合(P+Zn)和反应混合(PZn),制备含锌磷肥试验产品:P+Zn0.5、P+Zn5、PZn0.5和PZn5.采用玉米土柱栽培试验,设置8个处理,包括分别施用以上4种含锌磷肥(P+Zn0.5、P+Zn5、PZn0.5和PZn5)、普通磷肥(P)和硫酸锌(Zn0.5、Zn5),以不施肥为对照(CK).所有肥料均作为基肥一次性施入土柱0-30 cm土层.玉米成熟后,收获、考种,测定玉米植株不同部位(茎秆、叶片、苞叶、穗轴、籽粒)干物质量、磷和锌含量,以及采集0-30、30-60、60-90 cm土层土壤速效磷和有效锌含量.[结果]1)与普通磷肥相比,锌与磷肥混合处理玉米地上部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分别平均提高了15.18%、7.70%,反应混合(PZn)效果优于物理混合(P+Zn),PZn主要通过增加穗粒数实现增产,锌肥低添加量PZn0.5增产效果显著优于高添加量PZn5.2)与普通磷肥相比,PZn0.5处理玉米地上部和籽粒磷吸收量分别提高了8.40%和16.67%,磷肥表观利用率提高了5.03个百分点,磷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41.91%和11.64%;与PZn5相比,PZn0.5的磷肥表观利用率提高4.78个百分点,磷肥农学效率和偏生产力分别提高了14.57%和3.58% (P<0.05).3)与普通磷肥相比,施用PZn肥玉米籽粒锌累积量平均提高了21.90% (P<0.05);与P+Zn肥相比,施用PZn肥玉米地上部锌累积量平均提高了25.70%,锌肥利用率平均提高了7.83个百分点(P<0.05).[结论]锌与磷肥混合后施用能够增加玉米干物质量和籽粒产量,其中反应混合方式在提高玉米对磷、锌的吸收量和磷、锌肥利用率以及提高土壤速效磷、有效锌含量等方面的效果优于物理混合,且以硫酸锌0.5%添加量与磷肥反应混合效果最佳.
    • 郝亚妮; 裴红宾; 高振峰; 王莉
    • 摘要: 为明确花域芽孢杆菌gz4-1与秸秆配施对苦荞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于2019年以'迪庆'苦荞为材料,设置秸秆[0 g·kg-1土壤(J0)、4 g· kg-1土壤(J1)]和菌液浓度[0 (P0)、104 (P1)、106 (P2)、108 (P3)、1010(P4) cfu· mL-1]两因素复合处理,以正常施肥为对照(CK),采用盆栽试验探究花域芽孢杆菌gz4-1与秸秆配施对苦荞幼苗根系、地上部形态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 表明:(1)花域芽孢杆菌gz4-1与秸秆配施促进苦荞根系鲜质量、干质量、主根长、根系表面积和根冠比,幼苗主根长在J0P2处理下最高,比CK显著提高12.1%,根系表面积和根冠比均在J1P1处理下最高,分别比CK显著提高115.6%和103.3%.(2)花域芽孢杆菌gz4-1与秸秆配施促进苦荞幼苗茎粗、株高、鲜质量、干质量和节数的生长,幼苗株高和节数在J1P3处理下最高,分别比CK提高43.6%和33.3%.(3)随着菌液浓度的增加,苦荞幼苗根系活力和根系P含量均先升后降且在P2浓度下最高,在低磷胁迫(J0)条件下,根系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在施加秸秆(J1)条件下,酸性磷酸酶活性在P2浓度时达到峰值.说明花域芽孢杆菌gz4-1与秸秆配施可通过改变苦荞幼苗形态和根系构型、提高根系活力,改善根系生理机能提高对苦荞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且综合因素考虑在106 cfu·mL-1(P2)菌液浓度下配施秸秆对苦荞幼苗的促生作用最大,可达最佳促生增产效果.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