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硒形态

硒形态

硒形态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农业基础科学、农作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25692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地质与资源、物探与化探、西北地质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第七届中国竹业学术大会、2010年全国岩石学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等;硒形态的相关文献由602位作者贡献,包括尹雪斌、朱元元、袁林喜等。

硒形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25692 占比:99.48%

总计:25825篇

硒形态—发文趋势图

硒形态

-研究学者

  • 尹雪斌
  • 朱元元
  • 袁林喜
  • 刘永贤
  • 刘志奎
  • 廖青
  • 朱建明
  • 梁潘霞
  • 江泽普
  • 潘丽萍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田宗旺; 李想; 刘彦威
    • 摘要: 为了探究外源硒对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中有机硒含量和硒形态的影响,采用亚硒酸钠浅层静止法培养冬虫夏草耳型菌核,培养的冬虫夏草耳型菌核经真空冷冻干燥和超微粉碎后测定总硒含量、无机硒含量,采用HPLC-ICP-MS法分析硒形态。结果表明,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中总硒含量随外源硒添加的质量浓度升高而升高;有机硒含量占总硒含量的99%以上;冬虫夏草耳型菌核中有7种硒形态,分别为硒代胱氨酸、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四价硒、硒代蛋氨酸、六价硒以及两种未知硒形态
    • 姚晓慧; 陈绍占; 刘丽萍; 刘洋; 李乾玉
    • 摘要: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HPLC-ICP-MS)法分析人血清中的硒酸盐(Se(Ⅵ))、亚硒酸盐(Se(Ⅳ))、硒代胱氨酸(SeCys_(2))、甲基硒代半胱氨酸(MeSeCys)、硒代蛋氨酸(SeMet)等5种硒形态。血清样品经蛋白酶超声水浴酶解后,ZORBAX SB-Aq 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μm)分离,以10 mmol/L柠檬酸和5 mmol/L己烷磺酸钠(含1%甲醇,pH 4.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结果表明:10 min内即可实现5种硒形态的有效分离,线性范围为0.0~100.0μg/L,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检出限在0.05~0.2μg/L之间;对添加3个浓度水平的5种硒形态混合标准溶液进行加标回收实验,正常血清中Se(Ⅳ)的加标回收率在35.1%~39.3%之间,去除大分子蛋白后的人血清中Se(Ⅳ)的加标回收率在87.9%~90.0%之间,正常人血清和去除大分子蛋白后的人血清中SeCys_(2)的加标回收率在57.7%~72.5%之间,Se(Ⅵ)、MeSeCys、SeMet的加标回收率均在80%~120%之间;采用不同浓度水平的测试精密度考察方法的重复性,5种硒形态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5%。人血清中的硒形态主要以硒代胱氨酸为主,其次为硒代蛋氨酸,还有少量的无机硒和未知硒化合物,血清中含有的大分子蛋白可能会与Se(Ⅳ)结合,导致Se(Ⅳ)加标回收率偏低。
    • 史久长; 田嘉树; 张力; 景艺卓; 许自成; 韩丹
    • 摘要: 为对作物硒形态研究做整体分析,以作物硒形态研究为主题,以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检索出的20年(2001—2020年)相关外文文献129篇为样本,通过CiteSpace软件对样本进行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有关作物硒形态研究的发文量较少,但呈快速增长趋势;中国在该研究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合作较少,国内研究机构彼此之间的交流沟通也有待加强。该研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目前涵盖了硒的生物强化、植物修复和硒肥料等热点研究方向。以知识图谱的形式对作物硒形态研究进行了总结概括,以期为其他研究者提供研究思路和方向。
    • 孙瑞; 张琪; 曾卓华; 方立魁; 任元元; 钟耕
    • 摘要: 为探究不同加工方式对富硒大米中硒的影响,以重庆市江津区高硒含量大米为实验原料,使用常用加工方式处理,并比较分析处理前后富硒大米硒含量、硒形态及硒生物利用度的差别。结果表明,挤压处理导致硒含量损失43.05%,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微波处理不会对硒含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4种加工方式均可降低大米中硒代蛋氨酸(selenomethinonine,SeMet)含量;亚硒酸盐经微波、高压蒸煮及挤压处理后完全损失;微波处理使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增加;体外模拟胃肠消化实验结果发现,常压蒸煮、高压蒸煮及微波处理后的样品胃肠消化总硒生物利用度分别为74.99%、67.93%、50.38%及40.08%,都显著高于未处理样品(P<0.05);富硒大米中SeMet的生物利用度在加工处理后显著提高(P<0.05),其中常压蒸煮后SeMet的生物利用度最大,达到47.49%。常压和高压蒸煮方式对富硒大米总硒含量及形态影响较小,有利于机体对硒的吸收利用,实验结果为富硒大米加工过程中硒的变化情况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富硒大米加工后机体对硒的消化吸收效果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 刘进玺; 周晓华; 王铁良; 郭洁; 张迪; 贾斌; 魏红
    • 摘要: 本文建立了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测定土壤中硒酸根[Se(Ⅵ)]、亚硒酸根[Se(Ⅳ)]、硒代蛋氨酸(SeMet)和硒代胱氨酸(SeCys)的分析方法。土壤中的4种硒形态用0.08 mol/L NaOH溶液采用超声30 min后振荡16 h提取,使用Hamilton PRP-X100色谱柱分离,流动相采用60 mmol/L的磷酸氢二铵溶液(pH为6.0)。Se(Ⅳ)、Se(Ⅵ)、SeMet和SeCys的定量限分别为0.25、0.25、0.50、0.50 mg/kg,线性关系相关系数范围为0.9991~0.9995。对土壤空白样品进行3个水平5个重复的加标回收实验,平均回收率为72.3%~94.6%,相对标准偏差为4.3%~8.7%。采用本文建立的方法对抽取到的全硒含量在0.68~5.49 mg/kg之间的土壤样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样品中Se(Ⅳ)、SeMet和SeCys均未检出,Se(Ⅵ)含量在0.17~2.36 mg/kg之间,占对应全硒含量的23.6%~43.0%。本方法简单、准确,可以用于土壤样品中4种硒形态的测定。
    • 陈继平; 罗婷; 李傲瑞; 王晖; 赵飞飞
    • 摘要: 以安康市汉阴县漩涡镇凤堰水田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0~20 cm土壤、水稻籽实及根系土样品,测试分析土壤、水稻籽实中Se及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根系土中Se的形态;研究土壤Se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①土壤Se含量介于0.11~0.4 mg/kg, Se形态以残渣态、腐殖酸结合态、强有机结合态为主,93.4%的土壤Se含量处于适量水平;水稻籽实中Se含量介于0.01~0.11 mg/kg, 62%的水稻达到富硒标准。②成土母质、土壤类型和种植制度的不同,会造成土壤中Se含量的差异。
    • 王志强; 杨建锋; 魏丽馨; 石天池; 曹园园
    • 摘要: 以石嘴山地区碱性土壤为研究对象,全面采集了石嘴山地区表层土壤样品,分析了土壤中硒及有效硒等地球化学指标。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硒的主要来源为贺兰山区黑色岩系,其次为引黄灌溉淤积;研究区硒的生物有效性处于较高水平,有效硒富集及以上的区域占全区的79.2%,面积约为777.2 km^(2);硒不同形态含量依次为残渣态>强有机结合态>腐殖酸结合态>离子交换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全硒含量有限但水溶态硒含量较高;土壤全氮及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全硒及有效态硒的含量越高;随着研究区土壤含盐量升高,硒活化度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pH值在7.5~9之间的灌淤土及潮土全硒含量适中,有效硒含量较高,是种植富硒农产品的优质选区。
    • 侯进凯; 宋延斌; 朱瑞祯; 莘丰培; 周建川; 鲁富兰; 姚婕
    • 摘要: 以洛阳市伊川县鸦岭镇—汝阳县小店镇一带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表层土壤样品的采集和分析,研究了土壤中硒的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以腐殖酸态、残渣态和强有机态为主,水溶态硒和离子交换态硒之和仅占总硒的2.70%,具有水溶态硒含量水平较低,而有机态硒占总硒比例显著高的特征。土壤总硒含量、酸碱度、有机质含量及土壤类型均对土壤中硒的赋存形态有影响。碱性环境土壤中硒有效态量占总硒比例明显高于中性环境和酸性环境土壤;土壤中硒有效态量随着土壤pH值升高而呈增加趋势。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对有机态硒影响最显著,而对有效态硒影响不明显。不同土壤类型中,水溶态硒和离子交换态硒之和占总硒比例表现为红黏土>水稻土>褐土>粗骨土>潮土>砂浆黑土。
    • 王仁琪; 张志敏; 晁旭; 冯海艳; 杨忠芳
    • 摘要: 【研究目的】对土壤中硒元素的有效吸收是水稻富硒的关键,而土壤中硒的形态则是影响水稻吸收能力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为了探讨影响富硒土壤中硒的形态与水稻籽实中硒含量的关系,本文对陕西省安康市西部土壤开展了定量研究。【研究方法】本文对研究区土壤硒的形态以及水稻富硒状况进行测定,获得了土壤中各形态硒的赋存状态分布特征。【研究结果】安康市西部富硒土壤中各形态硒的含量差异较大,其中腐殖酸态、强有机态和残渣态的硒含量较高,占总硒的90%以上;而水溶态、离子交换态、铁锰态、碳酸盐态的硒含量较低,占总硒比例低于5%;当地土壤中水溶态、离子交换态硒与水稻对硒的吸收有着密切相关性,这与其他学者近期的研究结果类似,为富硒水稻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研究区水稻籽实中硒的平均含量为0.20 mg/kg,达到国家富硒水稻的标准。【结论】研究区土壤富硒状况良好,水稻籽实中硒的含量符合国家富硒标准,富硒水稻的开发具有广阔前景。
    • 刘笑笑; 金秋; 张振都; 张奇; 宋志峰; 魏春雁
    • 摘要: 建立了富硒黑木耳中硒代胱氨酸、硒代半胱氨酸、亚硒酸、硒蛋氨酸、硒酸5种硒形态的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方法。通过链酶蛋白酶E酶解,结合超声提取后,选取Hamilton PRP-X100离子交换色谱柱(250 mm×4.1 mm,10μm),40 mmol/L的磷酸氢二铵为流动相,在16 min内,5种硒形态完全达到基线分离。5种硒形态在线性范围内相关系数R为0.9990~0.9999;加标回收率为76.1%~108%;检出限分别为硒代胱氨酸0.35μg/L、甲基-硒代半胱氨酸0.46μg/L、亚硒酸0.26μg/L、硒代蛋氨酸0.64μg/L、硒酸3.06μg/L;方法应用于富硒黑木耳中硒形态的分析,精密度高、重现性好、方法稳定、准确可靠,是测定富硒黑木耳中硒形态含量的有效方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