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3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30篇、会议论文75篇、专利文献438625篇;相关期刊424种,包括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中国现代药物应用、中外医疗等; 相关会议63种,包括2016中华中医药学会神志病分会第八次全国学术会议暨神志病诊疗新进展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年会、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等;短暂性脑缺血的相关文献由209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拥军、苗明三、白明等。

短暂性脑缺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30 占比:0.23%

会议论文>

论文:7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438625 占比:99.75%

总计:439730篇

短暂性脑缺血—发文趋势图

短暂性脑缺血

-研究学者

  • 王拥军
  • 苗明三
  • 白明
  • 刘伟
  • 李杰
  • 李静
  • 陈彬
  • 冯玲媚
  • 刘晓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晓菲; 刘晓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及对血流变学、血小板指标的影响.方法 以60例TIA患者作为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阿加曲班联合阿司匹林)与对照组(阿司匹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血小板相关因子水平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27/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栓烷B2(TXB2)低于对照组,环磷酸腺苷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全血低切粘度、高切粘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阿加曲班、阿司匹林治疗TIA的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流变学、血小板指标.
    • 师媛; 王晓娟
    • 摘要: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关系及对早期脑卒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明显狭窄组(狭窄率≥30%)和非明显狭窄组(狭窄率<30%);所有患者均接受高分辨磁共振斑块成像检查,定量分析责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参数,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相关特征的关系;随访12个月,观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情况,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评价颈动脉狭窄程度对缺血性脑卒中的预测效能。结果:明显狭窄组与非明显狭窄组的责任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病变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son相关性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最大管壁厚度(maxWT)和富脂质核(LRNC)%均呈正相关(r=0.642、0.718,均P=0.000);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12个月,发生缺血性脑卒中42例,占20.39%。经ROC曲线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预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AUC为0.869。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狭窄程度与斑块易损性呈正相关,预测近期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效能较好,值得临床予以重视应用。
    • 啜红斐
    •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生成素样蛋白8(ANGPTL8)联合ABCD-3Ⅰ评分预测老年短暂性脑缺血(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老年TIA病人246例,根据病人3个月随访期间是否发生脑梗死分为脑梗死组(32例)和TIA组(214例),比较2组临床基本资料、ABCD-3Ⅰ评分及血清ANGPTL8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果脑梗死组的年龄,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比例,ABCD-3Ⅰ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高于T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PTL8高表达组的脑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ABCD-3Ⅰ评分、血清ANGPTL8水平均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PTL8、ABCD-3Ⅰ评分均可用于预测老年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AUC分别为0.757(95%CI:0.666~0.847)、0.765(95%CI:0.684~0.846),二者联合应用可有效提升预测价值,AUC为0.863(95%CI:0.786~0.939)。结论血清ANGPTL8和ABCD-3Ⅰ评分是老年TIA病人近期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二者可用于临床预测TIA病人近期脑梗死的发生风险。
    • 贺黎; 赵卫敏
    • 摘要: 目的探讨家庭跟进式护理结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护理对短暂性脑缺血患者知信行评分、病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家庭跟进式护理结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的认知、信念、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病情控制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跟进式护理结合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的护理应用于短暂性脑缺血患者中能促进其知信行评分、病情控制效果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 鄢家兵; 江萍
    • 摘要: 目的:探究磁共振成像在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简阳市中医医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59例TIA患者,按照发病7d内MRI或CT复查结果分为未出现脑梗死组(38例)、脑梗死组(21例),记录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与影像学结果,并分析表观弥散系数(ADC)与相对表观弥散系数(rADC)的特异度与灵敏度。结果:脑梗死组的ADC值与rADC值低于未出现脑梗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成像诊断TIA患者急性脑梗死有着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存在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 唐海惠; 刘海; 李娟娟
    • 摘要: 目的探究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2019年9月至2021年10月入选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采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发作时间、BI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6.67%,高于对照组的76.67%,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发作时间(5.03±0.96)d,短于对照组的(7.10±1.58)d,观察组BI评分(87.23±8.99)分,高于对照组的(78.26±7.3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身体健康、睡眠质量评分分别为(90.25±2.14)分、(87.02±2.96)分、(88.25±2.41)分、(90.17±2.36)分,高于对照组的(78.02±1.96)分、(77.05±2.06)分、(76.25±2.05)分、(79.63±2.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采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降低发作时间。
    • 雷晓丹
    • 摘要: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服用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T(13.31±2.73)s、FIB(3.26±0.13)g/L、PLT(167.15±22.17)×10^(9)/L均优于对照组的(12.41±1.37)s、FIB(3.39±0.34)g/L、PLT(177.14±27.01)×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患者应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可提升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 林伟华; 阮璇; 黄睿刚; 黄炎坤
    • 摘要: 目的对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扫描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择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TIA发作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对所有患者进行扫描,评价结果。结果采用GE256排CT头颈CTA血管探针技术对80例患者进行扫描,均获取了清晰的脑内动脉分支图像和支动脉、颈内动脉图像,其中有16例患者属于单纯的颅外动脉狭窄,有28例患者为单纯的颅内动脉狭窄。在颅内动脉狭窄患者中,其中椎动脉颅内狭窄8例、基底动脉狭窄6例、大脑后动脉狭窄3例、颈内动脉颅内段闭塞伴大脑中动脉狭窄5例、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3例、M2段狭窄3例。在颅外颈动脉狭窄中,包括单侧椎动脉发育细小5例,主动脉C2、C3水平狭窄4例,椎内动脉起始部狭窄6例,颈内动脉分叉部狭窄1例。共存在斑块、血管56支,处于大脑中动脉和颈内动脉,其中包括混合斑块、钙化斑块、中等斑块和软斑块各12支、16支、12支、6支。共累计血管中度和重度狭窄瓣闭塞患者71例,轻度狭窄患者9例。结论TIA患者应用GE256排CT头颈联合CTA扫描,一次扫描所获取的头颈部动脉成像图像完整,提高了TIA检出率,对于血管斑块稳定性的判断也能够更加准确,可以降低患者发生不良心脑血管事件的风险,改善患者预后。
    • 娄秋英; 罗春香
    •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危险因素与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84例TIA患者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年龄≤65岁,34例)和老年组(年龄>65岁,50例),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血脂、血糖指标水平及预后,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人TIA的危险因素。结果老年组糖尿病比率(44.00%)高于中青年组(1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三酰甘油(TG)、空腹血糖(FBG)、胆固醇(CHO)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中青年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β=1.334,OR=1.982,95%CI=1.318~2.984)、CHO(β=3.853,OR=1.748,95%CI=1.361~2.937)、HDL-C(β=2.841,OR=2.328,95%CI=1.472~3.386)、LDL-C(β=1.596,OR=1.853,95%CI=1.653~2.740)、FBG(β=0.967,OR=1.263,95%CI=1.037~3.194)是老年人TI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老年组病后90 d内严重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CHO、HDL-C、LDL-C及FBG是老年TIA发生的高危因素,应尽早采取对症治疗存在危险因素的老年TIA患者,改善预后。
    • 陈将; 陈丽金; 林鹏星
    • 摘要: 目的:观察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及血清指标影响。方法:随机数表法将本院2019年6月—2021年7月收治的98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单药治疗,观察组给予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指标及血清相关因子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巴曲酶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能明显改善TIA患者脑血管动力学指标,降低sICAM-1、LP-PLA2等因子水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