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璧德

白璧德

白璧德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1年内共计11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文学理论、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759篇;相关期刊95种,包括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读书、华夏文化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外国文论的当代形态:实绩与问题”学术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学会年会等;白璧德的相关文献由105位作者贡献,包括谢晶、朱寿桐、李欢等。

白璧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 占比:0.56%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0759 占比:99.43%

总计:20877篇

白璧德—发文趋势图

白璧德

-研究学者

  • 谢晶
  • 朱寿桐
  • 李欢
  • 乐黛云
  • 张源
  • 高旭东
  • 冯嘉慧
  • 杨扬
  • 欧阳询
  • 王泉根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欢
    • 摘要: 吴宓留美期间接受了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但吊诡的是,他又是实践新派浪漫情爱最为坚决的一人。然则,在爱情上极为“新派”的吴宓何以选择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本文将从吴宓留美前的教育背景、文化思考等因素出发,探讨吴宓走向白璧德的思想基础,并重回吴宓接受梅光迪邀请的历史现场,分析吴宓走向白璧德的契机,以期全面追溯吴宓走向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的动因。
    • 杜越
    • 摘要: 众所周知,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受到意识形态的禁锢和干扰,对梁实秋的研究与定位一直是学界研究的一大疏漏与盲点,有关于梁实秋的研究几乎处于停滞的状态。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因为文艺上的拨乱反正,多元文化生存空间重新得以确立,梁实秋对“五四”新文学建构所做出的贡献也重新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梁实秋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依据。但是,此种思想的传递毕竟是在一个跨文化语境的情况下发生的,势必会产生某种“错位”。本文将通过对梁实秋和白璧德的文学批评的研究,对梁实秋文学批评中的文化错位现象展开讨论。在这个论述的过程中,分别将儒家传统与白璧德新人文主义对梁实秋产生的影响进行细致阐述。在研究白璧德人文主义思想时,重点讨论儒家学说对其思想产生的建设性作用以及白璧德对儒家文化的错位理解。与之相对,梁实秋在中国现当代的文学批评中对白璧德思想的应用,直接照搬了白璧德对浪漫主义思潮的深刻批评,这实际上也存在着一种问题意识的错位。
    • 李欢
    • 摘要: 1921年,白璧德参加留美中国学生会东部会的夏季年会,并发表了Humanistic Education in China and the West的演讲。在演讲中,他首次提出“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然而有趣的是,这篇白璧德生平最重要的演讲稿却不是由其门下弟子译出,而是被治科学的胡先骕见之,随即译出。那么,胡先骕究竟因何而钟情于该文?本文将对比学衡派弟子阅读此文后的反应,探讨胡先骕译介的动因。
    • 李欢
    • 摘要: 1921年,白璧德提出“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在国际人文主义的视野下,白璧德认为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思想需要融入中国儒学,中国儒学也需要融入西方古典人文主义思想。他相信这种双向轨道的国际人文主义运动终会实现“促进中西方知识领袖的真正理解”的大同理想。然而问题在于,处于强势文化一方的白璧德何以对东方文化情有独钟,甚至要以儒家思想激活西方的古典文化传统?本文将围绕白璧德的家世、教育背景、工作环境所形成的文化活动空间,探讨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视野的生成,并在此过程试图勾勒国际人文主义运动的发生史。
    • 李欢
    • 摘要: 白璧德在中国有两派弟子:"守旧派"代表学衡派及"新派"文人梁实秋。在一般研究者看来,二者似乎分属截然对立的两派,但是他们却因白璧德的国际人文主义思想走在一起,共同出版《白璧德与人文主义》一书。这种吊诡的历史结合曾激起无数研究者的兴趣,但是由于对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思想认知的缺乏,梁实秋与学衡派的关系研究仍有待进一步辨析。鉴于此,本文将从国际人文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梁实秋对白璧德思想的接受动因及融汇贯通,并从中考察梁实秋与学衡派之间的思想承接关系,进而解构加于二者身上的"新旧"之别。
    • 于惠
    • 摘要: 新人文主义在产生背景、倡导主张等方面与五四新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中国推介新人文主义难度很大.以吴宓、梅光迪、胡先骕等人为代表的学衡派和梁实秋,在推介新人文主义时因采取不同的策略,推介结果也有很大不同.学衡派基于"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目的采取了直接推介的方式,加剧了学衡派与新文化知识分子们的对立,导致白璧德及新人文主义在中国的形象被"妖魔化".梁实秋吸取了学衡派推介失败的教训,巧妙地采取了间接推介的策略,虽然未能使新人文主义在中国引起广泛影响,但取得了比学衡派更好的推介效果.
    • 胡翠娥
    • 摘要: 哲学社会科学术语涉及精神领域概念,是“形式”的形式,译名尤其要注意控制词义的不良延伸.术语翻译的首要原则是“名副其实”.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是通过对诸如人文主义/人道主义、低级自我/高级自我、生命冲动/生命控制、人性法则/自然法则等二元对立体的解说,而逐渐阐述成形、区别于其他思想流派的.然而,正是在这些最显豁、最具主题意义的关键术语的翻译上,白璧德著作的中译本出现了实质性的错误.
    • 李欢
    • 摘要: 白璧德在遇到学衡派弟子后,开始将儒学融入了其理论体系,并最终提出"国际人文主义"的构想.虽然"国际人文主义"的内涵极为丰富而复杂,然其中仍有一以贯之的思想线索:实证主义的方法、二元论、经验的三个层面.梳理这些线索成为解读白璧德"国际人文主义"思想的关键.
    • 白立平
    • 摘要: 本文讨论了吴宓在哈佛师从白璧德的情况、吴宓回国后与白璧德的书信来往,以及吴宓翻译白璧德著作的情况。从中可以看到,吴宓与白璧德有密切的师生关系,吴宓对白璧德极为敬重,甚至视其为圣人,回国后创办《学衡》杂志,主要目的之一就是以此来宣传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思想。事实上,在《学衡》杂志中有不少白璧德著作或相关著作的翻译,吴宓在此方面贡献最多。我们从吴宓翻译的《白璧德论民治与领袖》序言的个案分析,可以看到吴宓明显的翻译动机,即希望通过其翻译在中国宣传新人文主义思想。
    • 高力克
    • 摘要: 吴宓是“五四”时期学衡派领袖,他所倡言的白璧德之人文主义,主张自然法则与人道法则的平衡、科学与人道的协调、变化与永恒的统一,反对以“物的法则”宰制“人的法则”的自然主义.这种白璧德式的实证的批判的人文主义,是对欧洲现代性之偏弊的矫正,也是对新文化运动之物质主义、科学主义思潮的反思.它以现代性之批判和东西古今人文主义之融会,成为“五四”以后兴起的一股对启蒙祛魅的新思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