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847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3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4852篇;相关期刊316种,包括临床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中华实验眼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二届眼科年会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大会等;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相关文献由1730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平、肖林、褚利群等。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36 占比:0.35%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34852 占比:99.64%

总计:235694篇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发文趋势图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

-研究学者

  • 刘平
  • 肖林
  • 褚利群
  • 徐景美
  • 林丽敏
  • 王伟
  • 王晓莉
  • 王莉
  • 黄锐升
  • 刘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宣妮; 姜春辉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结果。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的眼压低于对照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较好,可提高视力,降低眼压,改善前房深度、房角开放情况、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氧化应激指标。
    • 王华北
    • 摘要: 目的比较采用2.2 mm及3.0 mm角膜切口对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术后角膜屈光度和散光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天津市蓟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接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角膜切口不同分成2.2 mm组(34例)与3.0 mm组(66例),比较两组角膜屈光度(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以及术后角膜术源性散光度。结果术前,两组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2.2 mm组的裸眼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均高于3.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角膜术源性散光(SIA)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1个月与3个月,2.2 mm组的SIA值均低于3.0 m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时,与3.0 mm角膜切口相比,2.2 mm角膜切口对患者早期视力的改善效果更好,散光度更低,但术后远期不同角膜切口的矫正视力差异较小。
    • 李丽; 王亚斌; 徐晓波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联合手术患者术后角膜参数及泪膜稳定性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20-01/12收治的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患者8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比较手术前后视力、角膜Pentacam参数、角膜散光度和角膜曲率及泪膜稳定性变化,并计算人工晶状体(IOL)度数偏差。结果:术后3mo,本组患者角膜前表面平均屈光度与角膜平均屈光度均明显高于术前,角膜表面变异系数(ISV)与角膜前表面散光均显著低于术前,且泪膜稳定性各指标较术前明显改善(均P<0.01)。术后6mo,本组患者视力较术前显著改善,角膜散光度较术前显著降低,但角膜曲率显著高于术前(均P<0.001)。本组患者IOL度数偏差-5.5~+3.5D。结论:白内障合并翼状胬肉联合手术可有效改善患者视力,改善泪膜稳定性,但由于可能存在角膜散光,因此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需应用对侧眼角膜屈光力计算IOL度数,待角膜屈光状态稳定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以确保其预后效果。
    • 潘彦丽; 梁艳; 李元彬
    • 摘要: 目的评价角膜绷带镜防治轻度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白内障术后干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纳入2020年6月至2021年2月于烟台毓璜顶医院眼科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手术的白内障合并轻度MGD患者60例60眼,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绷带镜佩戴组和对照组,每组30眼,其中绷带镜佩戴组术眼术后连续佩戴角膜绷带镜14 d,第14天复查时取出;对照组术眼术毕未佩戴角膜绷带镜,2个组术眼术后用药均一致。术前及术后第1、7、14天,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眼前节结构及炎症表现;采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获得最佳矫正视力(BCVA);采用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对术眼眼表症状进行评分;采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术眼睑板腺情况并记录非侵入性首次泪膜破裂时间(NIFBUT);采用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FS)观察术眼角膜上皮有无缺损并对角膜着色情况进行评分。结果术后第1、7、14天,2个组术眼均未出现炎症反应及并发症;术后不同时间点BCVA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3.610,P=0.016),其中各组术后第7天BCVA较术后第1天提高,术后第14天BCVA较第1天和第7天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术后不同时间点OSDI评分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31.219,P<0.001;F_(时间)=15.672,P<0.001),其中2个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OSD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14天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术后第1天和第7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术眼NIFBUT值分别为(6.62±0.93)s和(8.02±1.13)s,绷带镜佩戴组分别为(9.81±0.91)s和(10.03±0.49)s,2个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_(组别)=2.351,P=0.037),其中术后第7天和第14天绷带镜佩戴组NIFBUT值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术后第7天和第14天高CFS评分眼数均多于绷带镜佩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391,P=0.025;χ^(2)=9.317,P=0.002)。结论轻度MGD患者白内障术后佩戴角膜绷带镜无明显眼部不良反应,并可促进角膜上皮生长,提高泪膜稳定性,改善干眼症状,减轻术后出现的干眼不适。
    • 朱敏; 陈玉冰; 曾君; 敖思纯; 于丹
    • 摘要: 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配合Croma角膜保护剂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的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患者82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睑板腺按摩,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Croma角膜保护剂,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干眼情况相关指标、疾病缓解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睑板腺按摩及Croma角膜保护剂能够有效预防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干眼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高。
    • 马元松; 张沧霞; 杨来庆; 王庆金; 刘文; 罗广娥; 刘宽
    • 摘要: 目的观察石决明散加减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5月—2020年4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治疗的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126例(126眼),随机分为2组各63例(63眼),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抗炎、短效扩瞳、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14 d。比较2组治疗效果、最佳矫正视力(BCVA)≥0.5恢复率、药物不良反应,并随访6个月,比较病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61/63)和80.95%(51/6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BCVA≥0.5恢复率分别为90.48%(57/63)和76.19%(48/63),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94%(5/63)和26.98%(17/63),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3.28%(2/61)和27.45%(14/51),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迟发性葡萄膜炎患者加用石决明散加减治疗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恢复视力,且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复发率。
    • 罗丽丽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动机激发理论的健康教育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接受超声乳化手术治疗的白内障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3)及对照组(n=43)。对照组围手术期行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基于动机激发理论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心理弹性、自我效能、遵医行为及康复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及治疗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正确用药、合理饮食、情绪调节、自我监测、遵医嘱规律复查、诱发因素规避及总分等遵医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动机激发理论的健康教育能有效提高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自我效能及心理弹性,提高其遵医行为,减少围手术期并发症。
    • 马莲梅
    • 摘要: 目的:探讨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在成都普瑞眼科医院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发生角膜病的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发生角膜病后,均为其使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和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角膜水肿消退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在手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变异系数均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患眼的视力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滴眼液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病的效果理想,可有效地提高此病患者角膜内皮细胞的功能及患眼的视力,促使其角膜水肿尽快消退,且安全性较高。
    • 宋佩; 李鹏飞; 耿文静; 苏舒; 袁玉蓉; 陈威; 吴坚; 季敏; 管怀进
    • 摘要: 目的探究特发性黄斑前膜(iERM)合并白内障患者房水中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与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预后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眼科住院并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的iERM患者(iERM组)25例(27眼)和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对照组)23例(25眼)为研究对象,分别收集两组患者的房水,运用Luminex液相芯片技术对房水中48种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测定。同时分析iERM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前和术后3个月相关指标,包括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厚度(CFT)、黄斑体积(MV)和黄斑平均厚度(MT)的变化与房水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iERM组患者房水样本中生长调节致癌基因-α(GRO-α)、白细胞介素(IL)-2、IL-7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PDGF-BB)的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5)。iERM组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视力明显改善,CFT、MV和MT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iERM组患者房水细胞因子CTACK浓度与BCVA(logMAR)变化(术后与术前的差值)呈正相关(r=0.445,P=0.043);细胞因子IL-4浓度与MT变化(术后与术前差值)呈负相关(r=-0.471,P=0.031)。结论对于iERM患者,房水中GRO-α、IL-2、IL-7和PDGF-BB可能参与了iERM的形成机制,CTACK可能与患者术后视力恢复缓慢有关,而IL-4则可能与患者术后黄斑厚度增加密切相关。
    • 高丛丛
    • 摘要: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患者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最佳矫正视力及黄斑总容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邓州市人民医院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的黄斑水肿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最佳矫正视力、眼压、黄斑总容积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结果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黄斑总容积及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较对照组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黄斑水肿患者给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能够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降低眼压,预防黄斑总容积和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增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