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癌痛患者

癌痛患者

癌痛患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5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肿瘤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9篇、会议论文22篇、专利文献43067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母婴世界、齐鲁护理杂志、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18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2014中华医院信息网络大会等;癌痛患者的相关文献由683位作者贡献,包括刘艳、杨玲、丁岩等。

癌痛患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9 占比:0.76%

会议论文>

论文:22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3067 占比:99.19%

总计:43418篇

癌痛患者—发文趋势图

癌痛患者

-研究学者

  • 刘艳
  • 杨玲
  • 丁岩
  • 冯丹
  • 冶宁
  • 刘春鸣
  • 刘波
  • 吴丽
  • 吴莹
  • 周静怡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曼; 李建华
    • 摘要: 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护理实践提供有价值参考.方法从2019年1月至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癌痛患者中选取84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与观察组(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况变化与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DS评分(48.76±5.07)分,SAS评分(46.37±5.33)分,生活质量评分(83.45±8.49)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7.80、5.94,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与生活质量改善存在积极影响,便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升,具有推广价值.
    • 过颖颖
    • 摘要: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理气通腑外用方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因癌痛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例。对照组采用乳果糖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理气通腑外用方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后症状体征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体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理气通腑外用方对癌痛患者服用阿片类药物所致便秘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缓解便秘,值得临床推广。
    • 张宇平; 林方琴; 诸海燕
    • 摘要: 探讨安宁疗护护士在难治性癌痛患者照护中的作用,帮助癌痛患者更好地应对治疗过程的不适,通过多途径、多专业治疗、心理干预为患者提供需要疼痛治疗服务,有效缓解患者痛苦焦虑情绪和痛苦感受,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高娜; 柳洪飞
    • 摘要: 目的 调查癌症患者疼痛认知与疼痛自我效能现状,并探讨两者相关性。方法 于2021年3-7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8例癌痛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疼痛认知与自我效能现状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 恶性肿瘤患者疼痛认知总分为51.53±8.79分,疼痛自我效能总分53.17±14.73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患者现住院与否、是否接受疼痛知识宣教的癌痛患者,其疼痛自我效能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认知与疼痛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r=0.237~0.864,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疼痛认知总分与癌痛患者自我效能仍然呈正相关关系,且在各影响因素中关系最为密切(P<0.05)。结论 癌痛患者疼痛认知处于中等水平,疼痛认知的改善可以帮助患者提高其疼痛效能,医护人员要积极关注提高癌痛自我效能感的方法,提高其疼痛管理效能,最终改善癌痛患者生活质量。
    • 李金刚; 董建萍; 王丹丹; 谭佳慧; 李里
    • 摘要: 目前,全球癌症每年新发病例约1410万,死亡820万,我国癌症发病和死亡数均占全球癌症的25%以上[1]。癌性疼痛是肿瘤患者由于转移、浸润、压迫等原因导致的伴随症状。WHO提出阿片类药物对癌痛治疗具有显著性。然而,阿片类药物相关便秘(opioid-induced constipation,OIC)是癌痛治疗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可在药物应用后随时发生,且不会随剂量增加而耐受。
    • 周英芬; 罗承慧; 李廷栋; 霍静茹
    • 摘要: 目的:研究综合护理在骨转移瘤疼痛患者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9月接诊的102例骨转移瘤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51)和观察组(n=5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后疼痛情况(VAS评分)、生活质量(QLQ-C30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QLQ-C30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转移瘤疼痛患者效果良好,患者癌痛情况得到明显缓解,且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因而患者对于该护理干预措施的满意度更高。
    • 牛萌; 张曦
    • 摘要: 目的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症状之一,发生率60%~80%,如未得到有效控制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随着医疗服务模式逐步转变,肿瘤患者平均住院日不断缩短,非住院癌痛患者的健康管理是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而移动医疗可打破时间、地域与交通的限制,提高癌痛患者自主参与度,有利于居家癌痛病人的规范化管理,有助于癌痛规范化随访的逐步延伸,近年来成为较为热点的辅助手段之一。本文通过对移动医疗概念、分类、实用性与有效性、发展空间、移动医疗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并浅谈移动医疗应用于癌痛患者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面临的挑战,旨在为我国学者开发癌痛患者管理移动医疗设备提供参考依据。
    • 段丽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2月~2020年2月本院肿瘤科收治的108例癌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运用规范化癌痛护理干预.结果 在护理完成前后,护理人员分别对两组患者的焦虑和疼痛阈值进行了分析,研究组的分值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且研究组患者社会领域、认知领域以及角色限制、临床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运用规范化癌痛护理方法,患者的疼痛和焦虑情绪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且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显著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 陈侠
    • 摘要: 目的 对癌痛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以及对患者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样本选取在我科住院治疗的,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癌痛患者144例,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对常规护理和舒适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护理后,参照组和观察组的VAS评分均呈现下降趋势,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并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参照组,t=10.210,P=0.000,有统计学意义;就SDS评分、VAS评分以及PSQI评分而言,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参照组,t=11.564,8.541,10.023;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癌痛患者应用舒适护理的效果满意,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程度得到有效缓解,对改善患者的心理情绪和睡眠质量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推广.
    • 马晓伟; 严瑾
    • 摘要: 目的:探讨癌痛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对患者口服止痛剂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效果分析。 方法: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的95例癌症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两组均实施 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同时应用PDCA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用药依从 性、疼痛控制有效率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可提升癌痛患者 口服止痛剂依从性,有效控制疼痛感,进而提升其生存质量,效果显著值得重视及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