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

安宁疗护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一般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6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37200篇;相关期刊299种,包括家庭保健、护理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19届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术会议 、中华护理学会2016全国肿瘤护理新进展研讨会、2017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学术大会等;安宁疗护的相关文献由2640位作者贡献,包括纪光伟、袁玲、谌永毅等。

安宁疗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16 占比:3.42%

会议论文>

论文:1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7200 占比:96.54%

总计:38532篇

安宁疗护—发文趋势图

安宁疗护

-研究学者

  • 纪光伟
  • 袁玲
  • 谌永毅
  • 陈长英
  • 郭巧红
  • 周宁
  • 成琴琴
  • 施永兴
  • 李娜
  • 史宝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郑兰平; 陆箴琦; 张晓菊; 黄喆
    • 摘要: 为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及照护者参与安宁疗护共享决策时的信息需求,选取2021年4月~9月上海市某三甲医院安宁疗护科室15名晚期肿瘤住院患者及12名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化个人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资料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提炼出主题。结果显示,患方行共享决策时信息需求分别为:疾病相关信息、治疗方案信息、患者支持性照护信息、出院计划信息、照护者支持内容、就诊信息以及可获得的社会支持。建议医务人员基于患方信息需求与患者及照护者的区别进行针对性的信息沟通,提高共享决策的质量。
    • 林君忆; 陈芷谦; 郭巧红
    • 摘要: 通过对安宁疗护中患者和家属的双向关怀相关概念及其需求现状进行概述,分析在传统文化影响下我国安宁疗护服务领域中医护人员专业照护的关键主导地位以及家庭照护中患者-家属双向关怀的重要补充作用,强调两者协同提高患者和家属生命质量对于实现安宁疗护“优逝”目标的重要意义,并结合国内外研究和临床实践现状,以家庭系统理论为指导,构建一种以医护专业照护为依托,将患者-家属双向关怀嵌入其中的多维协同创新安宁疗护模式,以期为实现“优逝”目标提供帮助,并为提升我国安宁疗护服务质量提供参考借鉴。
    • 吴际军; 荣娴; 刘祯帆; 林琴; 胡琳娟; 李乔; 陈飞; 何琳
    • 摘要: 目的了解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护士职业状态认知问卷、护理伦理敏感性问卷调查184名安宁疗护病房护士一般情况、职业状态认知情况和护理伦理敏感性,分析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84名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得分为(37.21±5.51)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高学历、单位类型为三级医院(以医养结合机构为参照)、打算长期从事安宁疗护工作、不满意当前存在的护理伦理问题及认为安宁疗护工作充满意义感和价值感是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的保护因素,其护理伦理敏感性更高(均P<0.05)。结论安宁疗护病房护士的护理伦理敏感性处于中等水平,其护理伦理敏感性受性别、学历、单位类型、长期从事安宁疗护工作意愿、对当前存在的护理伦理问题的满意情况及对安宁疗护工作的意义感和价值感的影响。安宁疗护机构的管理者应积极引导安宁疗护病房护士提升安宁疗护的职业认同,加强对安宁疗护专业及伦理知识的学习,以提升伦理敏感性。
    • 尚爻; 焦光源; 李义庭
    • 摘要: 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安宁疗护事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调研发现,当前主要存在专业人才队伍缺口大、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培养与培训不系统、人文关怀不到位等现实困境,要以安宁疗护学科建设为引领,通过建立完善专业化、多学科安宁疗护协作服务模式,在各层面机构构建专业人才梯队,形成多学科服务团队,分阶段培养,多层次培训,培养符合安宁疗护服务需求的人才队伍,提升其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推动安宁疗护事业的持续发展。
    • 盖垚; 朱雁; 彭小花
    •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理念下疼痛管理对癌痛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9年3月—2021年3月接受治疗的104例晚期肿瘤病人依据入院先后顺序交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采取健康宣教、心理干预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安宁疗护理念下的疼痛管理,干预3个月。干预前后采用疼痛程度数字分级法(NRS)和中文版癌症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G)评估病人疼痛程度、生活质量评分,记录两组病人治疗依从性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干预后NR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干预后FACT-G各维度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治疗依从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78.85%(P<0.05)。结论:安宁疗护理念下的疼痛管理可有效提高临床癌痛病人的生活质量与治疗依从性,降低病人疼痛程度。
    • 谈燕; 张周云
    • 摘要: 目的研究对临终癌症患者应用安宁疗护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临终癌症患者56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宁疗护,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护理满意度21例(7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26例(92.9%);对照组SAS(47.09±3.54)分,SDS(46.21±3.39)分,PSQI(9.43±2.56)分,观察组SAS(39.85±2.64)分,SDS(40.28±3.16)分,PSQI(7.37±1.75)分.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临终癌症患者给予安宁疗护,有助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升其睡眠质量,提高护理质量;通过积极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能缓解患者痛苦,让患者有尊严度过人生最后阶段.
    • 宋静雨; 王蒙蒙; 秦苑; 王培; 岳鹏
    • 摘要: 目的:探讨配偶在陪伴濒死期病人过程中的真实感受,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20年7月—2021年5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9例在病房住院的濒死期病人的配偶和2例丧偶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其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分析资料并提炼主题。结果:配偶在陪伴濒死期病人时产生复杂的感受,可归纳为5个主题:照顾之悲欣交集、变化之措手不及、诀别之锥心刺骨、未来之生活计划、成长之照护互惠。结论:医护人员在护理濒死期病人的同时应关注病人的主要照护者(配偶),为其提供心理支持和哀伤辅导。
    • 黄晶晶; 庞允娟; 董云凤; 李金莲; 罗煜; 黄红丽; 蔡乐; 唐萍芬; 薛莲
    • 摘要: 目的:对英文版No K-Pi C量表进行汉化及信度、效度评价。方法:使用既定程序对31项英文版No K-Pi C量表进行汉化及信度、效度评价,方便抽取某市三级甲等医院关怀科101名参与住院病人照护的亲属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评估量表的结构效度,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ronbach’sα系数及Pearson相关系数对量表的内容效度、内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测信度进行评价。结果: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7个公因子,分别代表量表的7个维度,累积解释总变异的77.09%,各量表条目因子载荷均>40%。量表内容效度指数为0.904,Cronbach’sα系数为0.910,总量表两次调查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为0.541(P<0.001)。“沟通与信任”“参与护理”2个子量表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890,0.833,子量表两次调查得分的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05,0.508(P<0.001),7个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444~0.642(均P<0.001)。结论:中文版No K-Pi C量表可用于了解病人亲属对医院和关怀环境人文化管理的评价。
    • 杨思雨; 樊溶榕; 谌永毅; 王英; 洪源; 李旭英
    • 摘要: 目的组建安宁疗护病房团队会议团队,为多学科团队交流提供重要途径,提升多学科团队协作工作的效率与质量。方法我院借鉴国内外多学科会议实践指南,立足专科特色,通过建章建制,对会议制度、流程、成员职责分工等进行规定,保证多学科团队会议的顺利进行。结果2018—2020年,安宁疗护病房共计340例个案被纳入讨论。其中发生爆发痛的患者181例,经过多学科会诊后使用规范止痛处理,160例患者疼痛降至3分及以下,且爆发痛次数明显减少;患者拒绝心肺复苏签署率由2018年14.8%上升至2020年28.9%。结论团队会议在医患沟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患者住院期间病情平稳、症状控制较好,实现了医患间零纠纷零争议。
    • 郑兰平; 陆箴琦; 黄喆; 张晓菊
    • 摘要: 目的了解晚期肿瘤患者及主要照护者在与医务人员进行共享决策时信息寻求的态度以及两者的差异,以期为临床实践者选取沟通方式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目的性抽样法选取入住安宁疗护病区的15例晚期肿瘤患者及12名主要照护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进行半结构化深入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提炼主题。结果从患方共有态度的角度提炼出3个主题,即积极面对式信息寻求,趋利避害式信息寻求以及消极回避式信息寻求;从不同态度层面出发,提炼出3个主题,患者采取被动式信息寻求,主要照护者采取矛盾式信息寻求及屏蔽患者式信息寻求。结论针对患方信息寻求特点,医护人员应动态评估患方信息寻求态度,提供个性化信息支持,满足患方需求,推动共享决策实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