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

电影批评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352篇,主要集中在电影、电视艺术、信息与知识传播、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6篇、会议论文6篇、专利文献2394篇;相关期刊151种,包括电影评介、电影文学、电影新作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首届长三角影视传媒研究生学术论坛、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影视教育委员会2013年年会等;电影批评的相关文献由31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道新、周斌、张智华等。

电影批评—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6 占比:12.60%

会议论文>

论文:6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2394 占比:87.18%

总计:2746篇

电影批评—发文趋势图

电影批评

-研究学者

  • 李道新
  • 周斌
  • 张智华
  • 吴迎君
  • 周星
  • 周旭
  • 李建强
  • 贾磊磊
  • 鲍玉珩
  • 李云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林侠
    • 摘要: 作为拉康的当代传人,齐泽克面对更加稳固的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从晚期拉康的实在界理论中发挥出否定的批判力量,进行激烈的思想批判。其电影批评散落着指涉实在界的各种术语(如客体小a、原质、征兆),它不仅标识电影文本的深度,而且意味着特殊的思辨逻辑与思维方式。齐泽克从黑格尔主仆互认的外在辩证法推进到拉康的内在否定辩证法,彰显出思辨的种种精彩。然而,电影作为具有完整结构的叙事体,其基本构成是基于因果逻辑的日常经验。深刻未必是电影艺术的唯一标准;电影批评也并非是把文本意义揭示得越深刻越好。从这个角度说,虽然实在界对于拉康以及齐泽克的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但对于电影及其批评来说,其重要性值得反思。
    • 揭祎琳
    • 摘要: 夏衍一向重视电影批评,他认为只有严肃而公正的批评,才能使中国的电影有进步。作为左翼电影的领导者、组织者,夏衍在20世纪30年代积极投身电影评论事业,曾发表了一系列影评文章。这些文章可谓是其电影批评观乃至电影创作观的思想载体,从中得以一窥左翼电影人的时代使命和价值追求,时至今日,仍有指导意义。
    • 毛君
    • 摘要: 20世纪初,就读于清华大学(时称清华学校)的闻一多和潘光旦等学生在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呼声以及蔡元培美育理念的影响下,对校园文化中逐步流行的电影这一新兴文化现象,从娱乐性、艺术性和道德教化等方面展开了系统的电影批评,体现了一场从萌芽到成熟,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判断,从发展个性、陶养人格到社会团结的美育探索与实践。通过梳理分析1920年前后刊载于《清华周刊》中的电影批评文可知:其一,闻一多等清华学生对校园文化的讨论从文学、音乐逐渐转到电影,并尤其注重电影这一新兴媒介对道德的影响;其二,论争从被动的感性观影体验,转向对电影技术、行业和各国电影发展的主动探索;其三,争论呈现出感性—知性—理性逐步深化的趋势,学生开始认识到电影具有美育功能,并从论述道德教化功能转向对电影艺术形式的美学思辨;其四,争论从理念最终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 陈鸣; 宋法刚
    • 摘要: “藏地新浪潮”导演群体将藏文化放置于“现代化”的时代审视下,借由人的生存境遇与个体转变,衡量变迁的得失,问询时代的归处。面对现代社会的符号系统,本文化的解释体系颇显势穷力竭,已然无法有效指引人们的现实生活;同时,差异化的文化转变也在加剧着世系之间与两性之间的情感隔阂。在此境遇下,寻求和解与救赎构成了人物一系列选择与行为的主要驱动要素,并据此提供了以“人”为探索路径的多种文化可能。然而,非闭合式结局却消抹了文化终点的指向性,转而基于变迁过程本身深化至文化的反思与忧思当中,其背后折射的价值判断与文化感情共同交织呈现为浓厚的焦虑气质,而焦虑本身也成为时代巨变下藏族人文化犹疑的必然选择。
    • 丁亚平; 王婷
    • 摘要: 新时代中国电影在一种流动的话语结构中寻绎从电影大国走向电影强国的路径。声势嘹亮的主题电影创作,对奠基式的历史和具身性的人与事进行现时化的银幕复刻,在诗与史的变奏中用影像书写关于中国的故事,类型电影及其新模样,年轻一代和女性导演创作,文艺片实验性的处理,在制造新的电影结构的同时也为观众带来新的观看视角和想象空间,丰富了中国电影的图谱。中国电影批评在整体上以时代性、公共性与参与性为主,在展现批评的限度与舆论场域的治理要求的同时形构了新时代的电影舆论场域的特质。
    • 唐俊
    • 摘要: 一、从方法论转向“脸”的关注.在现代电影批评中,演员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领域,这是因为它缺乏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更靠近“现象学”的范畴。从整个电影批评史来看,演员主要作为一个“物像”来进行研究,对于他们所创造的表演效果,也只能用主观性的词来表述,如“真实”或“虚假”。从电影表演的方法论来看,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Stanislavski)体系发展起来的方法派。
    • 徐兆寿; 雷昊霖
    • 摘要: 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入,被定性为通俗文学的"鸳鸯蝴蝶派"文学不但与接受了西学的现代文学并行不悖,而且与刚刚兴起的电影相结合,这种结合成为早期电影发展的重要特征."鸳鸯蝴蝶派"文人纷纷转型进行中国电影改编和电影批评,成为当时电影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研究"鸳鸯蝴蝶派"文人的电影改编与电影批评,是开启中国早期电影发展之门的一把钥匙.在"五四"运动百年之后,在复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重新研究他们的电影改编以及电影批评,既可以从中看出彼时电影发展的脉络,又可以重新探索中国传统文化在电影改编中的承续因子.
    • 王倩倩
    • 摘要: 近年来,有关女性主义的影视作品层出不穷,相关的批评研究成果也丰富多样.文章通过对近几年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分析发现,近十年中国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研究成果颇丰且批评的方式策略呈现出更加理性的面貌.在单个女性电影作品的研究方面,相关论文通过关注和分析影视作品中所涉及的女性意识或女性形象,揭露角色背后的文化意义;在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理论研究方面,论文在对西方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介绍和阐释的同时,也展示了一些重要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理论在中国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运用成果;在对中国本土的重要女性导演的研究方面,论文集中在对第五代及新生代女性导演群体的重要作品及风格的分析.
    • 何东煜
    • 摘要: 19世纪末,由于香港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背景,华人资本在整个香港经济构成中的比重显著提升,华文传媒也因此开始发展,不再作为香港英文传媒、报纸的附庸.至20世纪30年代,华人观众成为香港电影受众群的中坚力量.伴随着影像观看行为的成熟,香港各界对电影的思考与批评逐渐催生,其中对"电影与教育"话题的争鸣探讨,为抗战之前的香港电影创作和电影教育观念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 赵一琪
    • 摘要: 《兔子暴力》是一部关于家庭、关于犯罪的剧情片,生动地刻画了主人公面对破碎而淡漠的原生家庭,以缺席自己生命十七年的母亲为欲望对象,寄托了因亲情的匮乏而暗生的无比美好的幻想。因未曾触及而抱有期待,因相遇而沉醉“乐园”,因想象的坍塌而步入现实,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