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
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

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4-11-29

主办单位:北京电影学院

会议文集:北京电影学院首届电影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媒介融合这一时代背景对中国高校的影视教育影响深远,其所带来的多元平台、电视危机、电影发展以及影像"狂欢"等效应都为国内高校影视专业的发展提出新的命题.与此同时,国内影视教育也面临着生源下降、基础建设薄弱以及资源配置重复且不均等突出问题.在媒介融合这一时代命题下,提升专业素养、人文内涵与媒介思维能力是影视教育发展的可行之路.
  • 摘要:数字化技术对电影表演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这新一轮的技术变革,电影表演教育也必须相时而动,不断深化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迎接瞬息万变的科技发展.高校经典的教学传统规律绝不该舍弃,但研究电影新技术的发展规律,在教学中有所渗透,丰富教学手段,却是势在必行的选择。加强基本功训练,丰富教学手段,将元素训练贯穿教学始终,并且需要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具备良好的镜头意识,加强对电影新技术的认知,掌握适应于电影新技术要求表演的技能。
  • 摘要:虽然丹麦只是欧洲大陆的一个小国,它的电影却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过辉煌的印迹.丹麦电影所取得的成就与丹麦政府对电影的大力扶持及其所制定的电影教育政策息息相关.丹麦电影教育是全方位的,不仅存在于学院内部,更把触角延伸到了整个社会.本文试从政府扶持战略、高等教育体系等多个维度,阐释丹麦电影教育的各项组成部分及其对电影产业、电影人才的推动和培养.在丹麦电影的发展道路上,政府不仅仅是政策的发起者或某种国家思维的执行者,同时也自觉地成为电影产业高级要素的培育者,成为丹麦电影文化走向国际的推动者,成为整个国家电影教育的策划者。政府出资通过各种途径培养电影人才,电影教育对所有公众开放,以期使所有人都受到艺术的熏陶,储备电影发展的后继力量。
  • 摘要:本文关注的是影视教育和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这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课题,主要关注影视教育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诸多问题,包括:作为教育工作者和父母,如何看待自己的角色;票房、收视率、广告、商业利润——儿童正成为媒体侵蚀重灾区;救救孩子——让孩子逃离商业的魔爪;教育是一场自我修行——传统父母观的颠覆;理解儿童——从粗放和误解中走出来.文章试图通过这样几个维度的展开,引起大家更多关注影视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这个话题.优秀的儿童影视作品对于孩子在审美、思想、情感、性格的形成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在也有很多有识之士在探讨和实践如何将影视的表现特色和传统文化教育、美好情操教育之类有机融合起来,很多有觉知的父母和专家也在担任着过滤器的工作,帮助儿童选择各种有益他们身心成长的各种纪录片、电影、动画片等等。在此,呼吁更多的家长、媒体工作者、教育研究者加入这样的帮助孩子更好成长的队伍中来。
  • 摘要:在全媒体时代,"大影视"背景逐渐生成了美国电影专业教育的融合理念,并表现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与学位体系的建设当中.在此之下,层级策略被有效应用,形成了与美国电影行业相吻合的"两头小、中间大"的专业教育格局;同时,在专业与课程设置中,强调细化策略,为学生搭建合理的知识结构,并有效呼应人才市场的变化.
  • 摘要:今天的电影教育研究,既有宏观的电影教育理论研究,也有微观的电影教学实践经验总结.本文从电影大学教育中专业课堂教学外的学生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工作出发,选取这一尚未从电影教育层面得到关注的角度,对大学电影教育领域加以外延性分析,进行大学电影教育途径的延展研究.大学电影教育的就业指导工作从现实出发,找到学生工作新的增长点。这一增长点的集中体现是基地建设,包括实践基地、实习基地、创业孵化基地三个方面。各种基地以现实空间的存在,补充了大学电影教育与电影文化产业市场间的断裂带,并将电影专业教学课堂加以延展,以实践、实习、创业基地的形式,对学生进行着电影专业知识、电影艺术观、电影创作实践的延续性教育。
  • 摘要:《电影杂志》创刊于1924年5月,办刊宗旨为扶植中国电影事业,介绍外国先进经验,主要聚焦于国产电影领域的话语建构,是中国电影期刊史上第一本致力于国产电影领域的刊物。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正值从萌芽期到发展期的过渡阶段,诞生于此时的《电影杂志》从影像语言、产业协助、文化批判等几个方面,对当时的中国电影教育产生了重要意义。
  • 摘要:概括孙明经的一生可以用三个词来总结,用孙明经晚年总结的话来说,"我一生办了三件事:从影、从教、从文",这三件归纳成一件就是:电影教育.孙明经从1934年到1948年制作了49部电影,他的教学生涯从1936年开始,直到1985年74岁退休,他在南京大学、北京电影学院从教近50年,在20世纪80年代他还在西北和东北开设电影讲座.孙明经编写了5本教科书,创办和编辑了《电影与播音》杂志,翻译了400万字关于最新电影技术的外文资料,促进了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他是一个勇士,克服无数困难;他是一个艺术家,留下了1000多张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他是一个既有亲和力又富有创造力的人,把积极的态度和生动的实践都运用到电影教育领域之中.
  • 摘要:回顾高等影视专业教育史,会发现一直存在着既有显著区别又有密切联系的两种发展路径:基于产业(或职业化)的影视教育和基于学科发展的影视教育.而这两种路径的影视教育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尤其是在数字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影视传播的产业融合和学科跨界,正在使这两个路径呈现融合互补的新格局,并在MFA这个新型的学位教育层次与人才培养平台中首先反映出来,可以说这给高等电影专业教育的改革带来了新的生机.
  • 摘要:做大做强"中国的电影专业教育,是实现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专业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新办电影专业教育的专业核心内容欠缺,传统电影专业教育人文社科基础教育薄弱,人才培养结构无法满足产业发展多层次需求,以及四年本科教育难以承受培养"精英"之重任等问题的存在,使其发展主要局限在规模的扩大上,总体特点是"大而不强".电影专业教育的这种状况,极大地制约了中国由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的跨越式发展.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做大做强"中国电影专业教育要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大力加强高端人才的培养,同时整合电影专业教育资源,以实现学校间的优势互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 摘要:电影教育在经历了早期专业化小众精英式的教育阶段之后,发展到了越来越大众化普及式的教育阶段.目前,电影教育已经普遍出现在全国高等院校,其中包括专业院校和综合类院校,每年培养出大量受过专业教育的电影人才.现如今进入全媒体时代,电影教育模式在适应时代变化的同时,也出现了新变化和新要求.面对着移动终端通讯设备的完善和影视制作软件的优化,制作电影已经不再是专业电影人士的领域,电影制作群体呈现出非专业化现象.高等院校的电影教育在教授非专业学生的视听观念与技术普及等方面将发挥着更大的价值和作用.与此同时,视听语言以其直观形象性可以产生最为广泛的文化共鸣,因此从文化传播与艺术表现上而言,视听语言的传达最为便捷有效.在不同的艺术介质中,电影艺术视听传播影响力也在全媒体时代的背景下变得无处不在.
  • 摘要:除了教学和科研之外,现代的大学还有其"外部作用",也就是通过直接参与服务社会,在教师、学生和校园之外产生作用.大学发挥"外部作用",是大学自身发展的一种结果,是时代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结果.像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大学拍电影就是大学发挥"外部作用"的一种表现.大学电影教育发挥"外部作用"有其自身的特征和方式,正是这种特征和方式成就了"学院派"电影.积累、承续、稳健、成熟是"学院派"电影的本来面貌.在"学院派"亟须振兴的时代,拍电影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电影教育面对市场、适应社会的一种反应.“学院派”的振兴,是对传统的重新尊重,是对规范的由衷敬畏,是对水准的精心呵护,是学校教育发挥其“外部作用”,向整个行业做出示范的应有状态。大学电影教育应当具有这种自觉。所以,对于北京电影学院这样的大学,作为一座艺术的重镇,作为影视这种当今影响力最大的文化形式的摇篮,作为电影“学院派”当之无愧的渊薮,拍电影不仅应当成为大学电影教育面对市场、适应社会的一种反应,而且应当自觉地扛起“学院派”的大旗,担负起促进电影发展的重任。
  •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戏剧学院工作室教学制度的探索和实践情况,包括教学定位、建设原则、工作室体系、评审程序、教学类型、教学模式、经费管理等主要内容,并提出它的最终目的是建立双主体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主体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可以选择学生,学生可以选择教师,确立一批有影响力的本学科标志性的教学品牌,以个性化教学培养具有独特艺术个性的学生,为学生提供选择不同风格的学习机会,促进教学名师涌现,树立流派纷呈的崭新教学风貌.
  • 摘要:本文基于影视教育在浙江师范大学的现状展开讨论,重点从两个角度探讨了师范类院校开展影视教育的意义与特色.文章首先基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的特殊性,提出了依托师范平台将影视教育向中小学渗透的价值和主要途径.此外,结合浙江师范大学戏剧影视文学专业的教育现状,文章讨论了师范类院校影视类专业课程设计和学生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 摘要:影视艺术教育是提升中小学生素质的有效方式,而随着国内高校影视艺术专业教育的蓬勃发展,更需要中小学加强影视艺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影视艺术基础.如何有效地开展影视教育是当下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话题,仅仅在学校组织学生观看电影,在课堂教学中用电影作为辅助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在中小学中要相应地开设影视艺术基础教育课程,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为进入高校进一步学习影视艺术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需要在选片、课程及讲师的配备上进行专业化的配置.
  • 摘要:本文从科学与学科的基本概念出发,层层递进,辨析了当前电影学学科建设领域容易引起歧义和混淆的几组基本问题,以一种新的思路提出了电影学学科的层级和领域问题,详细论述了电影学学科的概念和内涵,进而勾勒出电影学学科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电影学学科体系建设,电影学学科组织建设,电影学学科制度建设,电影学学科文化建设。
  • 摘要:成立于1919年的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在经历过各种危难和结构转型之后延续至今.包豪斯的研究和创作集中体现了德国媒介艺术结合艺术、科技、生活的跨领域特征,以及源自"不是我能用媒介呈现什么,而是我能如何呈现媒介"的实验观念.作为20世纪早期的跨界艺术家,包豪斯的执教者已经注意到电影的多种可能性,典型如莫霍利·纳热.在现代社会批判和艺术史梳理的基础上,莫霍利·纳热将电影及其展演视为光创作和人类有机性的新阶段.无论在魏玛时期还是移居美国后,莫霍利·纳热都为电影的理论和实践提供了具有启发性的方法论.甚至在今日的数字化时代,包豪斯学院的研究创作证实并发展着莫霍利·纳热的预言.魏玛包豪斯大学开展了一系列针对“媒介化世界”的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处理的问题涉及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大众媒介,其中有成年人的新媒介使用,小投资人的媒介博弈,家庭、学校、信息接受、商业模式、意见市场、互动或机构情境、移民的亲子关系等领域的媒介化、新媒介政治传播、电视剧同文化的关系。虽然这些传播研究与电影并不直接相关,却为电影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内容和脉络的支持。
  • 摘要:电影技术与现代传输技术的结合,将给高等教育带来伟大的革命性变革,实现教育模式的根本性转变.尽管这一转变是一个包括教育管理和认证等方面在内并需要全面规划的系统工程.但是,打造"讲课片"仍是一个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和摧枯拉朽力度的突破性举措.指导教师即导师和学生将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来共同强化和帮助学生充分地理解和消化课程内容,以及完成对于学生的更有效的考核、训练、作业、切磋、交流及针对性指导等系列跟进措施,从而切实可行地保证并验证学生能切切实实学到东西。在新的教育模式之下,学校建设的格局将可能需要进行新的调整。高校一定要把使用一切可能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实现全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共享,作为最重要的诉求。
  • 摘要:近年国产青春片的大热令人注目.从2013年的《致终将逝去的青春》(以下简称《致青春》)至今已有10余部青春片轮番在中国内地银幕上映,并且大多数都有着不错的票房成绩,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地位.然而这些大热的青春片口碑却差强人意——剧情俗套、与现实相去甚远等问题遭到观众的质疑.本文将从近年青春片热潮的起源与现状、青春片的定位及其教育功能三个方面对当代国产青春片进行分析研究,试图以此寻求国产青春片的出路.无论是怀旧青春片、校园纯爱片还是残酷青春片,它们题材上并不一定有优劣之分,对不同审美趣味的观众来说,它们各有各的受众市场。而青春片最重要的是能够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以及传递积极、正确的价值观。面对以青年为主体的观众群,电影创作者应当深入了解青少年群体,同时时刻警惕作品中容易对青年观众造成不利影响的内容,对其进行积极的引导——首先是观念的正确,其次是通过作品质量的提高促进青年审美趣味的提升,这是青春片创作者的必然使命。
  •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末"主旋律电影"概念提出以来,主旋律电影为摆脱以往由官方意志为主而导致民众接受度低的文化困境,探索出一条与商业电影相互融合的突围道路,即追求表达平民化、叙事类型化、运作市场化、演员明星化,赢得了社会效应和商业利益的双赢.同时,日趋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为主旋律电影拓展了受众面,巩固了其教育功能的基石.本文简要梳理当代主旋律电影2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主旋律电影"主流化"的转型尝试以及在此过程中体现出的教育观念变迁.主旋律电影的发展根据自身特点,沿着具有中国特色的轨道运行。近年来,育主旋律电影的变化是以官方意志为主的“主旋律电影”这一称呼扩展为体现人民意志为笙主的“主流电影”。可以看出,在文本叙事意图上出现一个重大转向:实践性空间让位研于情感性空间,对生命本能的深切肯定成为艺术表现的肯定特征。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化、市场化的不断深入,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运作得以良好发展,同时也促进了其审美教育和思想教育的开拓创新,使之在电影市场的商业大潮中呈现出持久的生机。
  •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的形态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电影的载体从胶片发展为数字存储,电影的发行渠道从电影院线扩展到计算机网络,电影的欣赏方式从大众集体为主到个体小范围为主,电影的制作方式也从传统的真实表现发展到更多地依靠电子特技、虚拟现实等技法.其中唯一不变的是电影是用视觉语言来表现的艺术,因此,严密的视觉语言逻辑、具有强烈表现力的场景、叙事的蒙太奇是电影永久的要素.为此,本文从电影《残团》的由来、它的创作(定位、主题、艺术处理)和观众对电影《残团》的评价反馈等方面出发,关注电影教育的发展趋势.针对"电影教育"向"媒介教育"发展的趋势,笔者提出了自己的反思.电影教育的推行必须在传统的观念上加以创新,以适应新的大众媒体迅速发展的现实状况。要从电影制作、电影发行、电影宣传、电影观众群体的培育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也就是要从“电影教育”向“媒介教育”发展,培养广大民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媒介素养,使他们熟悉各种媒介的特性、优势与不足,学会选择合适有用的媒介、能够正确地解读所得信息的内容,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操。电影《残团》在取材、整体架构和场景设计时,都有意识地考虑到不但要在银幕上展现,还要适合在网上和手机上观看;不仅选用大全景来表现战争的场面,更多地采用中景和近景来表现人物的活动,以小见大。而且在影片完成之后,和各部门、各系统多方联系,形成电影院线、广播电视、机关学校共同组成的学习网络,从而扩大电影教育的覆盖面,争取最大的效益。
  • 摘要:创造力的重要性众所周知。总的来说,创造力作为一种关键性的资源与学识,在校园以及社会创新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于电影专业院校,在学生课程设置上应将创造力的培养摆在首要地位,因为这不仅仅是电影创作的核心能力,还是一种可以被转化并应用于其他领域,以及行走社会的能力。电影专业院校应重视对培养创造力有帮助的社会影响;面对约束,有许多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如果将评估标准仔细分级以适应学生,评估将会是一种有用的约束,确实有助于提升创造力。在电影院校的环境中竞争是频繁的。有证据表明竞争可以增进灵活性,并且在后来很有创造性的人的生活中,竞争是常见的。因为电影总是团队协作的结果,在团队的语育境中培养竞争性也包含了对团结的促进。创新与创造力对文化、经济发展、社会幸福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越来越强。总的来说媒体以及比较特殊的电影制作,都对学生发展创造力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数字媒体盛行的当代语境下,中国与西方对于发展创新的观点越来越接近,对创意的关注点都集中在合作与汇聚上,对社会影响也越来越看重。将约束视为解决问题的刺激物的话,约束对创造力与创新与其说是阻碍,不如说是有所帮助。找到合适的约束级别与约束数量应成为全世界电影专业院校在教学方面的优先事项与常规任务。
  • 摘要:法国影视动画高等教育注重传统动画与数字技术相结合,强调创意、艺术和技术的融合,数字技术研发为创作和产业服务;另外,影视动画也成为当代艺术教育的表达方式,并可以跨学科为互动设计教学服务.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在法国学习与工作的经历,从传统影视动画教育、动画数字技术研发和教学、当代艺术和动画教育、影视动画的跨学科服务的教学四个方面,浅析法国影视动画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 摘要:中国电影表演教育在中国电影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教育的学理与实践成果对中国电影的以往、现在以及未来都发挥着影响.面对电影这个百分之百的舶来品,对于从事电影表演教育这项事业的人而言,就要懂得它的情形、它的性质、它和它相关事情的关联.如此,就将会懂得这项事业的规律,就知道如何去做,就能做好它.主动适应人才和社会的需要,每年根据所培养人才的情况不断拓宽人才选择层面,据此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等进行调整或强化,努力构建符合中国现时代要求的电影表演教育。根据中国环境下社会、文化、电影产业等的发展特点,以时代语境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受教育者的素质境况为核心,把发现学生的价值,帮助研究、改进、提升学生自身的以及创作方面的境况作为教学任务,把不断关注的世界电影艺术、电影表演艺术以及审美思想、艺术观念等的发展变化纳入教学进程,以注重发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主体作用的自身实践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做到在统一规划下的开放安排中为身兼“三重属性”的学生提供全方位、深层次,兼具发展性与成长性的教育。借助传统理论给予的思想资源进行学术积累,结合电影的影像、摄影技术、纪实性美学观念的发展趋势建立电影表演教育理论,以此在发展路程上找到思想根基,帮助学习者建立一种在全方位强制情境下的自由,满足其利益与欲望需求,充分肯定个人发展、追求自身利益最佳化的权利,构建教育体制内多层次育人阶梯,实现电影表演教育的多样性。
  • 摘要:教育是电影行业最为基础的部分.关于电影教育国际化,既往研究主要关注中国电影人才的海外留学情况.完整意义上的电影教育国际化是双向的,既考虑走出去,也要考虑引进来,即中国高校对于海外电影留学生的吸引状况.本文使用北京电影学院1996年到2014年共19年的留学生数据,分析电影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情况与特征,揭示某些问题,并对未来中国电影教育国际化提出一些参考意见.我国的电影学科建设,应当从国际大视野着手进行思考。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例,为适应建设世界一流电影高等院校的目标,正在实施学科专业拓展和质量提升战略。在此基础之上,以北京电影学院为主导,围绕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对国内现有各类高校的电影学科专业进行有效合并与整合,建设一批高水平、有特色的学科专业。对于优质电影教育资源短缺问题,可以经由“互联网+”,实现均等化布局,努力提升我国电影专业教育与电影素质教育水准。
  • 摘要:自20世纪初中华民国创立以来,严格意义上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正式起步并初现繁荣,更值得关注的是现代意义的高校电影教育也在此时起步.本文以民国时期非常著名的教会大学金陵大学为个案探讨,着重追溯其率先开创高校电影教育方面的卓越业绩,具体论述其电影教育观念与电影教育模式如何在当时国家内忧外患之际,积极有效地发挥了电影媒介不可替代的在普及科学、服务国家、启蒙大众、媒介精英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大历史价值.这些前瞻性的电影教育理念与实践探索对于当代高校电影教育的继续深化与拓展仍具有非常宝贵的历史参照和启发价值.
  • 摘要:本文试图通过章泯院长的电影教育思想和实践的研究,探讨北京电影学院电影教育的文化传承和精神传承.从五个方面展开论述:坚持为人民服务的艺术观、电影观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从生活基础、文化基础、思想基础、专业基础等方面展开论述;切实有效的教学管理,从招生工作、教师队伍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具体阐释;良好的学术理论研究,从学术委员会成立、理论研究方面阐述;身教重于言教的成人教育,从章泯风范的求实精神、认真精神、爱美精神、爱智精神等方面论述.最后对电影学院的电影教育提一点建议.
  • 摘要:中国电影及电影教育发展至今,已有着丰硕的成果,在这个电影市场大繁荣的当下,电影教育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探讨了中国电影教育的研究现状,从现代艺术教育研究的发展提出了电影教育研究的目标;最后对《电影教育学》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几点指导性建议.要明确指导思想,要以电影教育历史研究为切入点,要深入研究电影教育的现实,要建立以“电影教育学”为核心的电影教育学科体系。
  • 摘要:中国目前已有近千所高校开设了影视或与影视相关的专业,但是微电影的创作实践教学没有在上述高校中广泛开展.早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北京电影学院就在编剧和导演两个专业开设了短片创作课程,后来广泛普及到其他系科.特别是创办于2001年的北京电影学院国际学生影视作品展以及2004年以来广泛开展的北京电影学院毕业联合作业实践教学,更是与这门专业实践课程形成了直接的互动关系.
  • 摘要:在影视创作越来越具有易得性的生态格局下,一些学艺不精的演员片面理解"生活化表达",为了"表现"生活化,就刻意弱化甚至牺牲传统台词教学所要求的审美标准,在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对于台词课不重视,流于朗诵腔.笔者认为要从创作理念的根本上摆脱认知误区,坚持正确的创作方法,加大训练量,适时调整教学观念和教学内容.
  • 摘要:抗战初期,孙明经在祖国西南拍摄过多部科考电影与大量图片,而直至2002年,这些资料才在中国电影资料馆里被意外挖掘,从而重见天日,引起时人的诸多思考.笔者梳理孙明经在西南拍摄的诸多电影,孙明经的电影学功用思想可从其对电影的定位、西南系列电影的史学意义、“有补于世”的电影观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从文学的角度进行解读,借以此考察出其人的电影学功用观.
  • 摘要:本文中所说的电影教育并非指大学中的电影教育,而是指电影作为一种媒介的教育,包含着通过电影所受到的审美教育、道德教育、认识教育和娱乐教育.本文主要探讨具有教育性的三种电影类型:儿童电影、青少年电影和教师电影.
  • 摘要:蔡元培先生把电影当作教育工具来推行"救国救民"的国民教育思想带动了当时电影教育的发展.他充分认识到电影的两面性,推动电影立法,规范电影教育,成立中国教育电影协会,推广教育电影,培养电影人才.他是中国电影教育的奠基人,是推动中国电影教育发展的先驱.蔡元培先生的电影教育思想对现在仍有重要的启示.
  • 摘要:在中国早期电影史上,商务印书馆对于民众的电影知识普及、电影专业教育起到了重要作用.1918年由孙毓修编写的《活动影戏》和1934年徐应昶编纂的《活动影戏》是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针对小学生的读物,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自然科学知识普及.在民族危亡的时期,儿童读物也被置于强国话语之中,两本书不但将电影作为西方科技文明的产物,书中也涉及电影创作过程、电影史、社会功能、经济规律、特技等社会科学内容.
  • 摘要:本文以深圳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考察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和身居粤语文化圈的特点,以问卷结果,分析大学生的影视观赏趋势和地域偏好;同时,以访谈和文本分析的方式,考察深圳大学生在影视创作上的偏好,试分析其不足和发展方向.深大传播学院进行的毕业设计,是深圳高校系统内唯一进行的专业影视拍摄活动。这些毕业作品,充分反映了学生时代具有的冲动,影片的世界内充满先锋和另类。深大传播学院的毕业设计是整个深大影视创作的浓缩,集中代表了深圳大学生影视创作上的特性。深大传播学院毕业设计更大程度上体现为学生的自我展示,而不是成为影视专业人才培养的基地,从这个方面讲,深圳影视人才匮乏,深圳本土培养的大学生无法接班。
  •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中国文化产业地位得到提升,综合院校艺术类专业横向交叉教学是在国际国内大的文化形势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提出来的.综合类院校的环境和其他专业类院校的艺术类专业有许多不同.艺术类专业横向交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综合类院校里的良好的文化环境基础,对艺术学生进行"通才"教育,走出一条崭新的培养人才之路.
  • 摘要:本论文以蒙古国电影声音和游牧生活本质的微妙关系为基础,着重论述"人性"教育通过声音的隐藏、重叠以及剧作意义等方式塑造着听觉.蒙古国电影声音在唤起潜在的共性意识的同时,浮现出最具本质感世界的"母体"概念.
  • 摘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程季华和陈梅的推动下,中国影协在北京举办了五期暑期国际电影讲习班,邀请国外电影研究学者来华讲授西方电影理论相关课,对中国电影人进行现代电影理论的"启蒙".“暑期讲习班办还是不办的问题,实际上是对于西方电影理论的态度问题:是采取开放、了解、借鉴,还是闭锁、敌视、拒绝的态度。”正是在“接引”西方主流电影学界与“摆渡”西方电影理论观念的过程中,中国电影学界明晰了西方电影理论的发展脉络,完成了自身电影研究的学院派立场。与此同时,80年代中后期中国掀起了一股译介西方现代电影理论的热潮,激发了那一代中国电影学者介入现代电影理论的热情.
  • 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电影院校的办学特点,凝练了北京电影学院办学特色的内涵,解析其外延、形成原因、形成历史,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从而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现实指引.根据世界电影院校的发展规律和中国电影院校的发展态势,北京电影学院要建成世界一流电影学院,需要达成六个根本性转变,即:着力实现内涵式发展向内涵和外延发展辩证统一的转变、单一学科向单科指向的多学科的转变、以专业建设为主向以学科建设为主的转变、以本科教育为主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并重的转变、以教学为主体向教研创三位一体的转变、从开放式办学向国际化办学方向的转变。
  • 摘要:本文阐述了电影教育干预"90后"追星态度和行为的必要性,认为追星与青少年人格建构有密切的关系;归纳了"90后"追星的基本特征及形成原因,发现"90后"在追星中表现出喜新厌旧、容易生变、不惜血本等特征"90后"追星其原因来自于多方面;探讨了电影教育影响"90后"追星态度和行为的路径,倡议应从观念更新、教材编写、教学环节设置等方面做起,改变电影教育在青少年追星方面缺位的现状.
  • 摘要:网络时代的到来,开创了以互联网为核心的影评新空间,对电影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从互联网社区知识共享的角度,对豆瓣电影网络影评的知识共享特点进行分析.网络影评弥补了传统电影教育难以普及的缺点,扩展了电影教育的新维度.作为网络虚拟社区的豆瓣电影为用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知识共享平台,网络影评中蕴含了大量的电影相关知识,虽然无法如同专业电影教育教材一般准确、系统,但其先天带有出生于民间的高效传播能力,开拓了电影教育和电影批评的新领域。
  • 摘要:电影的视觉表现和传播形式与科技息息相关、同步发展,而在影像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影像专业教育也各有特点.本文对不同时期、不同影像技术背景下的电影教育进行了梳理,分析当今电影专业课程教学特点,提出数字化实验影像训练在整体的课程设计中需进一步提升其重要性,最后指出技术、媒介、手段、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变,要在继承传统胶片时代严谨的创作态度和创作深度的同时,融会数字化实验影像的创作追求,以人文主义者的视点探索未来,永不停步.
  • 摘要:电影教育是指运用“电影”对广大民众进行启迪,影响他们的思想、观念,以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我国的电影教育经历了兴起和发展两个阶段,在极端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生产了大量教育电影,建立了覆盖全国的服务网络,为动员民众、提高民众素质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尤其是建立了培养电影教育人才的学科专业,出版了学术期刊、学术著作,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构建了电影教育基本体系,为电影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进人了信息社会,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因此,随着任务、内涵的改变,“电影教育”发展成为“媒介教育”。对电影教育这一发展历程进行研究,揭示其发展规律,以史为鉴、促进电影教育的健康发展,是电影教育史的根本任务,也是努力的方向。
  • 摘要:在一百年的发展历程中,科教片总是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它曾一度被看作救国兴国之利器,而在世纪之交却面临生存危机.在今天,它"穷则思变",逐渐汇入世界科学纪录片的语境.本文将梳理中国科教片制作的历史脉络,重点关注其在西方科学纪录片影响下的美学流变.希望通过审视此类型背后复杂的因素,触摸近一个世纪中国的社会政治文化变迁.
  • 摘要:19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人,曾经是一个善于用耳却弱于用眼的大群体.直到今天,整个中华民族仍把记录新发生的事件的照片叫作"新闻照片"、记录新发生的事件的电影节目叫作"新闻纪录电影"、记录新发生的事件的电视节目叫作"电视新闻"……"看"或者"用好眼睛"正是电影教育的首要内容甚至前提.在中国电影高等教育正式诞生的前夜,在这个被学者孙熹圣称为"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高等教育之前域"的年年月月之中,正是这种"前域之学"让整个中华民族开始发现开始关注"看"的重要.被孙熹圣、孙明经两位学者称为"北京第一家学报"的《中西闻见录》,为今天和今后认识与研究"中国电影与中国电影高等教育之前域",记载了很多宝贵的第一手信息与史料.“视觉教育”和“电影教育”有千丝万缕的内在联系,《中西闻见录》中刊载的高水平附图曾令当时的中国知识界大开眼界,图片致精,印刷致精。既是创新与优秀教材的园地,又是教师引领学子了解攀登世界各学科高峰的学梯;是培育激励学子们“爱国、创新、包容、博学”的温床与炼炉;是造就中外知识界、学界和谐共进共同发展的“大讲坛”“大试验场”和“大考场”。
  • 摘要:中国当代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注重电影美学的发展和应用,关注电影美学批评对电影艺术审美的意义.中国当代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的发展历程,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理论的完善,东方电影美学与电影教育体系建设,新技术条件下电影美学与电影教育的发展.运用电影美学理论使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增加了专业性和思想深度,成为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注重电影的美育作用,强调电影的审美价值.在新媒体时代,在商业大潮中,注重美学的电影批评与电影教育尤为重要.
  • 摘要:电影作为艺术和媒介的双重身份,在科学的催化下越来越增强作为媒介属性的一面,并且以裂变的方式在迅速变革.媒介的裂变改变了电影的全方位思维,亚洲电影——特别是中国电影在这样的技术和文化背景下,必须去寻找根本性的缺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电影教育之所以能做这样的横向拆分,也是媒介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首先,胶片的殒落与数字的兴起使综合大学教电影创作更加容易,电影作品的竞争从技术竞争过渡到创意竞争和才华展现;其次,计算机网络的兴起,电化教育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潮流,MOOC等新兴形式如雨后春笋;再次,随着电影的普及化,电影不仅承担着文本功能,更是发挥着媒介作用,发挥了不可或缺的教育价值,突显了“教育电影”独特的教育功能。
  • 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电影的发布、接受等方式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影教育面对的对象前所未有地增加了,对象接受电影教育需求也越来越多元化,电影教育面临着从专业型教育向普及型教育的转型.普及型电影教育要求在专业型教育的基础上,实现电影教育的新发展,这对"电影教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摘要:影视艺术发展迅猛,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成为人们工作学习、消遣娱乐的重要手段.影视这一传播媒体不仅要承担艺术范围内的责任,更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愿意接受并主动接受影视,那么让中学生正确地了解影视艺术,正确地理解影视艺术是一项迫在眉睫的工作.纪录片相对于剧情片,它能传递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而且这些知识和信息都是真实的,非虚构的.本文对影视艺术该不该进入中学,怎样进入中学,影视艺术的老大哥纪录片能否进入中学课堂等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为尚处在探索和发展期的影视艺术教育在中学的开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纪录片会以丰富多彩的影视艺术形式带给中学生知识,他们在欣赏影视艺术的同时吸取他们所应该了解或者需要扩展的知识。纪录片的引导舆论功能,可以让中学生掌握正确的政治思想,在现有的政治体制下懂得如何去看待社会,去学习,去工作,去掌握舆论宣传。纪录片的娱乐功能可以带给他们欢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学习带来的压力,这些是纪录片的优势所在,是纪录片的外在表象,纪录片的内在表象如纪录片的价值,是提高中学生素质的最高价值。
  • 摘要:本文通过介绍乌克兰著名的电影学府基辅国立卡尔潘科·卡利戏剧影视大学的基本概况,重点分析该大学关于导演教育方面的教学特色与优势,并结合国内导演教育的环境和教育方法,提出对中国导演教育的四点启示:开放多元文化的思想,重视生源的年龄与知识结构,注重表演艺术课程和导演与演员沟通技巧课程和加强民族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密集开设的现状,探究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影视管理方向专业建设和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趋势,从大学教育、专业发展、教学体系的建设方面提出一些思考.文化产业管理专业的文化性与产业性的双重特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非常容易偏重产业效用而忽视文化理性。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设定目标仍需要定位于培养艺术家,以及能够创造和推出具有艺术水准和审美高度的精品。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文化产业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学术性追求,对学术的理性探求和对真知的追求是大学的本质,也是专业人才教育培养的最高目标。学术既是对知识的探究,也是知识的应用和传播,是教学的支撑,通过科学研究将学术转化为创新性、创造性的知识。大学与专业的科学定位,理性发展专业体现在如何认识专业的目标,也体现于如何对专业进行定位,逐渐蕴含专业的核心价值与软实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