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电子雷管

电子雷管

电子雷管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1815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公路运输、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2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678841篇;相关期刊92种,包括爆破、采矿技术、工程爆破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会议、中国力学学会工程爆破专业委员会2015年会、中国工程爆破协会成立20周年学术会议等;电子雷管的相关文献由224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长军、颜景龙、银庆宇等。

电子雷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2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78841 占比:99.96%

总计:679082篇

电子雷管—发文趋势图

电子雷管

-研究学者

  • 李长军
  • 颜景龙
  • 银庆宇
  • 王大志
  • 郑弘毅
  • 朱志明
  • 李代万
  • 李叶磊
  • 王斐
  • 刘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杨洪宝
    • 摘要: 针对原普通导爆雷管使用中爆破振动与后冲影响大、大块产出率高等问题,在河钢矿业庙沟铁矿露天采场进行了数码电子雷管爆破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爆破方案设计合理,数码电子雷管爆破产生的振动波小,后冲减小了1~2 cm,大块产出率明显减少,炸药量减少10%~15%,提高了矿山开采经济效益,具有推广价值。
    • 谭成驰; 程贵海; 李修贤; 梁陆佳
    • 摘要: 为了有效控制软岩隧道爆破振动并精准预测振动强度,根据现场的实际条件,采用高精准的数码雷管和运用波形叠加干扰原理来开展精准的延时爆破实验,使用线性分析计算出软岩中的k、α值从而预测振动。研究表明:通过实验优化电子雷管延时时间,使爆破地震波之间相互干扰从而减少振动的强度,达到干扰减震的效果;单段电子雷管延时优化后振动峰值最大降低了36.5%(优化后的电子雷管延时为55 ms,普通电子雷管延时为25 ms);以实测振动数据及客观的地质环境为依据,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和线性回归分析理论分析了符合现场地质条件的萨道夫斯基振动衰减公式(α=1.8066,k=389.01),为更精准地预测振动提供可靠工具;预测数据与实际数据存在一定的误差,经过分析可知引起误差的原因是存在高差和特殊软岩。
    • 马健行; 黄寅生; 毛立
    • 摘要: 为确保电子雷管的发火可靠性与一致性,将Ni-Cr合金金属桥膜及桥丝分别焊接在印刷电路板上制成不同发火元件,并在不同发火元件表面分别涂覆硫氰酸铅点火药和锆-四氧化三铅防水点火药,制备了2种可用于电子雷管发火的电路板式刚性点火头。对点火头的发火过程进行拍摄,并进行安全电流及发火冲能试验。结果表明:金属膜桥换能元的电热转换效率高于传统桥丝换能元,锆-四氧化三铅燃烧更加迅速、剧烈,2种点火药制成的金属膜桥式刚性点火头均有良好的安全性能与点火性能,表明电路板结合金属膜桥制造刚性点火头是可行的。
    • 金小淳; 马志刚; 杨波; 张勤彬
    • 摘要: 为了分析工业电子雷管在小断面隧道应用过程中出现拒爆、盲炮、爆破效果差等原因,通过对人的因素、雷管特点、隧道地质条件以及孔网参数等因素进行对比,采用理论分析及现场爆破振动测试试验得出了孔网参数不合理的关键要素,改进后的孔网参数可大大减小爆破振动对后爆炮孔的影响,提出了在小断面隧道中应用10 ms孔间间隔对称逐孔起爆技术,达到了错峰减振效果,可有效的解决电子雷管拒爆、盲炮及爆破效果差的问题现状,对类似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 刘晓文; 任冬梅; 詹旭
    • 摘要: 随着电子雷管生产技术不断成熟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积极引导,我国电子雷管使用量进入快速增长时期,针对影响电子雷管推广应用的可靠性、安全性、成本、技术服务等问题进行论述,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便于电子雷管的推广应用。
    • 邱伟峰
    • 摘要: 为解决电子雷管在小断面爆破效果不佳的问题,通过实验研究以及实践应用,改进电子雷管在小断面爆破应用的方式方法。工程实践表明,通过改进使用电子雷管的方式方法、合理调节孔网参数,爆破效果优于传统的导爆管雷管。该方法优化了电子雷管应用,除了一般的露天爆破外,还能适用于小断面爆破,减少盲炮发生的可能性,对将来全国推广使用电子雷管具有重要意义。
    • 关硕; 杨安科; 陈华; 黄圣专
    • 摘要: 本文列举出目前电子雷管控制模块中采用的储能电容基本类型,包括固态铝电解电容和钽电容等,并对应用所关注的储能容值、漏电流、耐压、温度特性,等效串联电阻(ESR)以及综合安全性等方面进行比较和分析。经对比结果和综合性能、成本等因素后综合考量,确定固态铝电解电容是顿感药剂高压起爆的最优解决方案。
    • 孙冰; 宋良灵; 曾晟; 罗志业; 王素创
    • 摘要: 为了对比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两种起爆方式的爆破振动信号,开展了某露天采石矿两种雷管起爆的深孔爆破振动测试。基于小波分析方法和Matlab程序小波工具箱,对爆破振动信号按照频率划分为10个频带,分析各频带能量和峰值质点速度(peak partide velocity, PPV)的分布特征及随爆心距的变化。结果表明:采用电子雷管和导爆管雷管起爆时,90%的爆破振动能量分布在2~6频带(9.77~312.50 Hz)和2~7频带(9.77~625.00 Hz),且PPV分布在3~4频带(19.53~78.13 Hz)和4~5频带(39.06~126.25 Hz),即电子雷管起爆的爆破地震波能量和PPV均向低频带分布,且信号的PPV更小;中、高频带能量大小与段药量成正比,与爆心距成反比;各频带能量占比和PPV大小是反映爆破振动强度的重要指标,采用电子雷管能有效地减少爆破振动。
    • 李洪伟; 黄昕旭; 吴立辉; 杨赛群; 管月强; 吴延梦
    • 摘要: 为研究直眼掏槽爆破掏槽孔与辅助孔间延期时间对掏槽爆破效果的影响,通过电子雷管的模型试验对不同延期条件下的槽腔形成过程和特点进行了研究。试验采用高速摄影仪对试块槽腔的形成过程进行观测,并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对槽腔裂纹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①在本模型试验条件下,延期时间为1~3 ms时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的爆炸能量相互作用最紧密,并为辅助孔起爆提供了新自由面,降低了辅助孔起爆受到的夹制作用,爆破效果最佳。②同时起爆时,相邻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的岩体比掏槽孔包含的槽腔岩体破碎更充分。延期1 ms起爆时,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的岩石受辅助孔爆炸冲击波作用瞬时移动速度达到最大,辅助孔起爆产生的裂隙范围也最大,掏槽效果最佳。③掏槽孔起爆超过1 ms后对槽腔岩体的影响逐渐消失,此时起爆辅助孔不利于掏槽孔与辅助孔之间爆炸能量相互叠加,降低了掏槽爆破效果。
    • 伍天培; 尹涛; 司志伟; 李硕; 张帝
    • 摘要: 随着技术的发展,爆破器材的选用有了更高的要求,爆破技术也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有了更大空间的发展,特别是电子雷管,成为了爆破工程中人们广泛关注的一个焦点之一。近年来我国对电子雷管的需求增长迅速,仅2019年国内数码电子雷管的表观销售量就达到了大约5600万发,据观研天下数据中心整理,2019年我国电子雷管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23.67亿元,2020年电子雷管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27.22亿元,同比增长百分之十五。电子雷管的安全性、可管控性、生产的特殊性在不断的发展中,越来越成为了其未来被广泛生产应用的极大优势。文章在电子雷管的应用中,主要对隧道掘进、矿区爆破、城区爆破、水利工程中电子雷管的应用进行分析,在各种新技术的探索中,电子雷管与合理的爆破技术相结合,极大提高了爆破工程中的安全性、经济性、便捷性。数码电子雷管将会是未来工程爆破中的一个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