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特征周期

特征周期

特征周期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41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地球物理学、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4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75246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地震学报、中国地震、震灾防御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建筑结构高峰论坛—复杂建筑结构弹塑性分析技术研讨会、2012年江苏省地基基础联合学术年会、2011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等;特征周期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薄景山、曹均锋、江静贝等。

特征周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4 占比:0.16%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75246 占比:99.82%

总计:75385篇

特征周期—发文趋势图

特征周期

-研究学者

  • 薄景山
  • 曹均锋
  • 江静贝
  • 符圣聪
  • 冯伟栋
  • 刘文锋
  • 俞瑞芳
  • 吕国军
  • 张嘉琦
  • 王宁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胡进
    • 摘要: 为得出某独塔斜拉桥纵、横向合理的约束体系,运用有限元软件midas Civil建立全桥抗震模型,采用时程分析法对比纵、横向不同约束体系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软弱场地特征周期长引起结构地震响应强烈的原因,得出纵横向合理的约束体系。针对静力、地震工况不同的边界需求,提出限力熔断支座配合黏滞阻尼器的约束方案,并提出限力熔断支座阈值的计算公式。
    • 张嘉琦; 刘文锋; 侯红梅
    • 摘要: 考虑反应谱特征周期的物理意义及结构的动力特性的影响,提出适用于我国规范的地震动选择方法.重点控制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与规范反应谱特征周期相一致,将Tg~6s周期段划分为6个拟合区间及对应的选择区间.并以我国规范时程分析的要求为评价原则,选取3个典型的中高层建筑进行动力时程分析,评估新方法的优劣.结果表明新方法选取地震动记录效果较好,对不同结构都有较强的适用性.
    • 张嘉琦; 刘文锋
    • 摘要: 特征周期是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是建筑抗震设计重要参数。研究6种基于地面运动记录确定特征周期的方法,即ATC3-06方法、ASCE7-16方法、概率法(97%)、峰值法、峰值折减法、平滑法,采用1491条地面运动记录,对比它们的特征周期分布,研究不同方法、不同地震事件对特征周期分布的影响,分析6种计算方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TC3-06特征周期映射了区段谱速度与区段谱加速度之比,ASCE7-16特征周期在简化区段谱速度与区段谱加速度之比的基础上考虑了场地因素影响,概率法(97%)以反应谱特征周期下包含的面积比映射特征周期;6种计算方法8次地震计算的特征周期主要分布在0.2~1.2 s,占总数的80%,不同地震特征周期在0.2~1.2 s区间内的分布具有差异性,反映出场地特征;ATC3-06方法、ASCE7-16方法、概率法(97%)、峰值折减法、平滑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 王笃国; 尤红兵; 张合; 吕国军
    • 摘要: 基于海域场地分类标准,选取南海海域实测钻孔作为计算模型,同时人工构造部分钻孔计算模型,对126条不同特性地震动输入下5种类别场地计算模型开展土层反应分析计算,分析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和特征周期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场地类别和地震动输入强度显著影响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和特征周期,场地土越软,地震动输入强度越大,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越小,特征周期越大.根据研究结果给出不同地震动输入下不同海域场地峰值加速度放大系数、特征周期变化范围,为海域场地工程抗震设防和编制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提供参考.
    • 张嘉琦; 刘文锋
    • 摘要: 特征周期是反应谱曲线下降段起点对应的周期,是建筑抗震设计重要参数.研究6种基于地面运动记录确定特征周期的方法,即ATC3-06方法、ASCE7-16方法、概率法(97%)、峰值法、峰值折减法、平滑法,采用1491条地面运动记录,对比它们的特征周期分布,研究不同方法、不同地震事件对特征周期分布的影响,分析6种计算方法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TC3-06特征周期映射了区段谱速度与区段谱加速度之比,ASCE7-16特征周期在简化区段谱速度与区段谱加速度之比的基础上考虑了场地因素影响,概率法(97%)以反应谱特征周期下包含的面积比映射特征周期;6种计算方法8次地震计算的特征周期主要分布在0.2~1.2 s,占总数的80%,不同地震特征周期在0.2~1.2 s区间内的分布具有差异性,反映出场地特征;ATC3-06方法、ASCE7-16方法、概率法(97%)、峰值折减法、平滑法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 符圣聪; 黄世敏; 杨沈; 江静贝
    • 摘要: 实际地震动加速度谱曲线的短周期段、中周期段和长周期段所分别对应的加速度谱、速度谱和位移谱可近似看作是常量。因此,可以预估设计加速度谱曲线的基本形态和基本表示式。该式有3个待定参数。通过对几百条实际地震动加速度谱曲线逐条拟合分析确定。经统计分析分别给出各参数与震级大小、震源距和场地条件等因素相关的衰减关系。可用场址的地震动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给出场址设计谱参数的概率估计,绘制与设计谱相匹配的地震区划图。此外,本文还讨论了与震级相关的设计地震分组。
    • 潘毅; 包韵雷; 刘永鑫; 李爽
    • 摘要: 针对近断层区结构抗震设计缺乏专门竖向抗震设计谱的现状,以近断层竖向地震动为研究对象,基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开展近断层区竖向抗震设计谱的研究。选取198条近断层脉冲型地震动的竖向分量,分析得到实际近断层地震动竖向反应谱,将计算得到的反应谱与中国抗震规范中的近断层竖向设计谱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抗震规范未充分考虑近断层竖向地震动的特点,表现为部分周期段上规范设计谱的谱值小于实际近断层竖向地震动反应谱,难以保证近断层区结构具有足够的抗震安全性。根据近断层竖向地震动的分析结果,基于中国抗震规范设计谱的基本形式,提出了谱值放大系数取1.5、特征周期下限取0.40 s(多遇地震)和0.45 s(罕遇地震)及减小曲线下降段衰减系数的修正方法。该竖向抗震设计谱工程应用简便,可为近断层区的结构竖向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 俞瑞芳; 王少卿; 陈科旭; 吴敬武; 李邦武
    • 摘要: 基于美国NGA数据库,在断层投影距小于25 km范围内挑选了1387条地震加速度记录,分别按照断层距和场地条件进行分组,对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频谱特性、特征周期,及其与断层距、震级的相关性予以分析.结果显示:① 出现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比例与断层投影距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其与震级的变化不相关;② 地震动速度脉冲周期与震级之间存在强相关;③ 对于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采用动态变化的加速度和速度反应谱峰值周期进行特征周期的计算,更加符合真实情况;④ 地震动速度脉冲有放大地震动特征周期的作用,水平向放大的比例与竖向相当,且放大作用与场地条件相关,在较硬场地上放大较多.本文基于上述近断层地震动的统计分析结果,对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定义的特征周期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调整系数,并建立了速度脉冲周期与震级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拟合效果较好.
    • 俞瑞芳; 王少卿; 陈科旭; 吴敬武; 李邦武
    • 摘要: 基于美国NGA数据库,在断层投影距小于25 km范围内挑选了1387条地震加速度记录,分别按照断层距和场地条件进行分组,对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频谱特性、特征周期,及其与断层距、震级的相关性予以分析.结果显示:① 出现速度脉冲型地震动的比例与断层投影距之间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其与震级的变化不相关;② 地震动速度脉冲周期与震级之间存在强相关;③ 对于近断层速度脉冲型地震动,采用动态变化的加速度和速度反应谱峰值周期进行特征周期的计算,更加符合真实情况;④ 地震动速度脉冲有放大地震动特征周期的作用,水平向放大的比例与竖向相当,且放大作用与场地条件相关,在较硬场地上放大较多.本文基于上述近断层地震动的统计分析结果,对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中定义的特征周期提出了适合于工程应用的调整系数,并建立了速度脉冲周期与震级之间的关系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二者的拟合效果较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