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

牙源性囊肿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口腔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4篇、专利文献996篇;相关期刊60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口腔医学、临床口腔医学杂志等; 牙源性囊肿的相关文献由215位作者贡献,包括李铁军、袁荣涛、万梅等。

牙源性囊肿—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4 占比:8.62%

专利文献>

论文:996 占比:91.38%

总计:1090篇

牙源性囊肿—发文趋势图

牙源性囊肿

-研究学者

  • 李铁军
  • 袁荣涛
  • 万梅
  • 刘冰
  • 唐永平
  • 王洁
  • 禹雯怡
  • 赵怡芳
  • 邱建忠
  • 钟鸣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方嘉琨; 张建运
    • 摘要: 目的:基于深度迁移学习实现牙源性囊肿病理图像自动化鉴别诊断,为病理医师提供参考。方法:收集诊断为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正角化牙源性囊肿的数字病理图像各50张,应用自动化分割方法获取上皮组织图像,将分割后的图像切割为小图像块作为训练集、验证集和独立测试集,其中训练集和验证集用于建立模型,测试集用于评价模型预测能力。使用深度迁移学习的方法基于VGG16网络建立诊断模型,并对该模型鉴别诊断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诊断模型在测试集上准确率达到96.96%,模型可以较好地区分牙源性角化囊肿和正角化牙源性囊肿;将同一图像的小图像块的分类概率取均值作为该图像的分类概率,模型的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在较少的样本量下,基于深度迁移学习建立的诊断模型应用于牙源性囊肿病理图像鉴别准确率较高,可以作为提高病理医师诊断效率的辅助工具。
    • 夏交; 田昊; 王伟伟; 张汝祥; 马有祥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9月在我科经鼻内镜手术治疗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33例,总结其临床特点、手术进路选择和术后随访结果。结果本组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患者中,包括根尖囊肿22例和含牙囊肿11例。最常见症状是单侧面颊肿痛或颌面部隆起。鼻窦CT或上颌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CBCT)是主要检查方法,多表现为累及上颌窦腔的薄壁骨性囊肿。全部患者均采用鼻内镜下鼻甲反转扩大下鼻道入路行囊肿造袋术,合并上颌窦口腔瘘者同期行瘘管修补术。术后随访3月左右,所有病例均未见囊肿复发,仅1例出现患侧上列牙麻木感。结论经鼻内镜囊肿造袋术处理累及上颌窦的牙源性囊肿,手术创伤小,囊肿复发率低。
    • 郭竑
    • 摘要: 根尖囊肿是较常见的牙源性囊肿,主要病因是根尖慢性炎症刺激使根尖周肉芽肿内的上皮残余增生,使渗透压升高,导致囊肿的形成,也可能是由慢性牙槽脓肿造成的[1]。根尖囊肿的扩张速度较慢,多呈无自觉症状,患者会因牙髓坏死致使牙齿颜色产生变化,牙齿失去光泽,呈灰或深灰色[2,3]。囊肿可由开始的黄豆大小增大至鸡蛋大小,根尖位置龈黏膜半球形隆起,手压有弹性[4]。根尖囊肿往往需要采用根尖手术进行进一步治疗,本研究对微根尖手术与传统根尖手术治疗根尖囊肿的疗效进行了比较。
    • 鲁超
    • 摘要: 目的 观察开窗减压术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平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外牙源性颌骨囊肿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囊肿清除术,研究组行开窗减压术.记录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反应程度,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评价患者疗效水平,随访术后24个月内颌骨囊肿复发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59,P=0.137),而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t=11.457,P=0.000);研究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29±0.8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47±0.96)分(t=4.283,P=0.000);研究组并发症总体发生率[(8.89%,4/45)]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12/45)](X2=4.865,P=0.027);研究组总体治疗有效率[(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82.22%,37/45)],且术后24个月内颌骨囊肿复发率[(6.67%,3/45)]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10/45)]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50、4.406,P=0.044、0.036).结论 开窗减压术用于治疗牙源性颌骨囊肿,可有效减轻患者医源性创伤,缓解患者术后疼痛反应,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疗效水平,预防囊肿病变复发.
    • 禹雯怡; 赵璐; 孔宪琛; 唐永平; 万梅; 邱建忠; 袁荣涛
    • 摘要: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筛选与牙源性角化囊肿(OKC)增殖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收集OKC囊壁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并提取总RNA,利用RNA-seq分析全基因转录本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结果OKC囊壁组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间共有359个DEGs,其中169个基因表达上调,190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注释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DEGs共15个,包括8个上调基因和7个下调基因。结论OKC中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的异常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OKC增殖中可能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 禹雯怡; 赵璐; 孔宪琛; 唐永平; 万梅; 邱建忠; 袁荣涛
    • 摘要: 目的 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RNA-seq)筛选与牙源性角化囊肿(OKC)增殖相关的关键基因.方法 收集OKC囊壁组织及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并提取总RNA,利用RNA-seq分析全基因转录本的差异,并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的功能.结果 OKC囊壁组织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间共有359个DEGs,其中169个基因表达上调,190个基因表达下调.KEGG通路富集分析表明,注释在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的DEGs共15个,包括8个上调基因和7个下调基因.结论 OKC中存在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的异常表达,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在OKC增殖中可能发挥一定的调控作用.
    • 宋庆博; 任继亮; 陶晓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CT纹理分析鉴别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囊肿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2例成釉细胞瘤和28例牙源性囊肿(17例角化囊肿及11例含牙囊肿)的术前CT平扫图像.使用ITK-SNAP软件手动勾画2组病例的全病灶感兴趣区(ROI),利用LifeX软件提取出38个纹理参数,包括6个直方图、7个灰度共生矩阵(GLCM)、11个灰度游程长度矩阵(GLRLM),3个邻域灰度差异矩阵(NGLDM)和11个灰度区域长度矩阵(GLZLM)参数.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2组病例CT纹理参数的差异.采用二元逻辑回归筛选出独立预测因子并建立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独立预测因子及其联合模型的效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系数评价有统计学意义的纹理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 10个纹理特征有显著的组间差异(P<0.05),包括2个GLRLM参数、2个NGLDM参数及6个GLZLM参数.筛选出2个独立预测因子,分别为短区域因子(SZE)、灰度不均匀度(GLNU).GLZLM_SZE、GLZLM_GLNU及其联合模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0.72及0.92,敏感度分别为86.4%、90.9%及86.4%,特异度分别为85.7%、50.0%及85.7%.66.67%(30/45)的纹理参数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5).结论 CT纹理分析可提供更多量化信息,成釉细胞瘤及牙源性囊肿的部分CT纹理参数存在差异,可为鉴别2种疾病提供一种新方法.
    • 侯亚丽; 杨丽; 刘冰; 张昊; 李向军
    • 摘要: 目的 观察多囊蛋白1(polycystin-1,PC-1)与多囊蛋白2(polycystin-2,PC-2)在成釉细胞瘤的表达及分布,并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相比较,为研究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和发展机制,寻找新的治疗方法提供线索.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C-1和PC-2在30例成釉细胞瘤和15例牙源性角化囊肿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 与牙源性角化囊肿组比较,成釉细胞瘤组PC-1和PC-2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P<0.05),主要分布于成釉细胞瘤中成釉细胞样细胞、部分星网状层样细胞及发生鳞状化生和囊性变的肿瘤细胞的细胞浆、细胞膜及牙源性角化囊肿上皮衬里的棘层、粒层和部分基底细胞.实性/多囊型与单囊型及多囊型成釉细胞瘤的各病理亚型中PC-1和PC-2分布及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囊蛋白可能参与成釉细胞瘤的上皮-间质转化,其高表达可能与成釉细胞瘤的发生发展、肿瘤的囊性转化及生物学行为有关,而与囊肿的形成无明显相关.
    • 邓曲; 张燕; 胡砚平
    • 摘要: 手术是治疗颌骨牙源性囊肿的主要方法,但颌骨牙源性囊肿的特殊性在于手术方案的制定涉及患区牙的处理,目前对于受累牙的处理国内外并无公认的指南.当受累牙突入颌骨牙源性囊肿的囊腔时,特别是有功能的活髓牙,仍有不同的治疗方案.大量的研究支持受累牙的保守治疗,而根管治疗是将颌骨牙源性囊肿受累牙长期保存于口腔中的一个重要治疗策略.近年来,随着各类材料和器械的更新,根管治疗更加精密、微创,疗效显著提高.文章收集整理近年来的文献,对受累牙评估、根管治疗及根尖切除术在颌骨牙源性囊肿处理方面的应用做一概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