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煤灰

煤灰

煤灰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3年内共计9102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0篇、会议论文17篇、专利文献8585篇;相关期刊287种,包括洁净煤技术、煤炭学报、热力发电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第十届中国钢铁年会暨第六届宝钢学术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0年燃烧学学术会议等;煤灰的相关文献由15501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昭华、孙俊民、许闽清等。

煤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0 占比:5.49%

会议论文>

论文:17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8585 占比:94.32%

总计:9102篇

煤灰—发文趋势图

煤灰

-研究学者

  • 郭昭华
  • 孙俊民
  • 许闽清
  • 许庆华
  • 杨卓舒
  • 孙琦
  • 王宝冬
  • 池君洲
  • 王永旺
  • 许盛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宇钢; 刘银河; 莫春鸿; 潘绍成; 冉燊铭; 张民强
    • 摘要: 目的研究630°C煤电锅炉高温级换热部件候选管材S31035耐高温硫腐蚀性能。方法涂覆高碱、低碱两类煤灰的S31035试样被置于充满模拟烟气(700°C、SO_(2)体积分数为0.3%)的试验装置中进行反应。试验期间,对样品进行多次称量,进而绘出腐蚀动力学曲线。观察试样宏观特征,且采用X-射线衍射设备、电子显微镜和能谱分析设备等,对腐蚀生成物的表面/截面微观形貌及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试样在低碱煤灰中腐蚀,表面生成了相对致密的(FeCr)_(2)O_(3)氧化膜,腐蚀生成物层很薄,腐蚀轻微。而对应高碱煤灰,腐蚀生成物分层生长且严重剥离,腐蚀2000 h失重27 mg/cm^(2),且在腐蚀层中出现了Cr和S富集,发生了较严重的高温硫腐蚀。煤灰的碱金属含量是影响S31035耐高温硫腐蚀性能的关键因素。在相同的高硫环境中,涂覆低碱煤灰时,试样的耐高温腐蚀性能良好;涂覆高碱煤灰时,试样的耐高温腐蚀性能较差。结论S31035可应用于630°C煤电锅炉高温级换热部件,当燃用高硫煤时,可通过加强清除部件表面煤灰来抑制高温腐蚀。
    • 张君涛; 刘健; 王显; 唐瑞源; 黄超; 曹鹏程; 任朝阳; 田原宇
    • 摘要: 活化小分子与催化剂协同作用可调控煤热解产物的组成与分布,深入了解这一过程有助于实现煤炭资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在两段式固定床反应器上分别研究了以煤灰及组成煤灰的各主要氧化物(如Al_(2)O_(3)、Fe_(2)O_(3)、CaO、MgO等)催化活化H_(2)与煤热解耦合反应对煤热解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活化温度为700°C、热解温度为600°C时,在活化段分别加入煤灰和Fe_(2)O_(3)后,由于H_(2)被催化活化产生的·H参与了煤热解反应过程,焦油产率与未添加前相比分别提高了15.6%和13.7%。焦油的GC-MS和模拟蒸馏分析结果表明,以煤灰的主要氧化物(如Al_(2)O_(3)、Fe_(2)O_(3)、CaO、MgO)为H_(2)活化催化剂时仅有利于芳烃、酚类和脂类物质的生成;煤灰作为H_(2)活化催化剂时不仅有利于焦油中醚类、脂类和芳烃的生成,还可提高轻油、酚油和洗油的含量,对焦油轻质化效果十分显著。
    • 赵刚(编译)
    • 摘要: 什么是“逻辑”?你知道吗?一天,爱因斯坦在课堂上问学生:“有两个修理旧烟囱的工人,当他们爬出烟囱时,一个人身上非常干净,另一个人沾了一身煤灰。谁会洗澡?”一个学生说:“当然是那个满脸满身沾上了煤灰的工人将会去洗澡了!”
    • 王文; 田松柏
    • 摘要: 介绍煤种改变后,煤粉锅炉结焦的情况,通过调整配煤比例,确认了低灰熔点的原料煤是引起锅炉结焦的主要原因,同时制定了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了煤种调整后锅炉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 王鹏伟; 方玉虎; 张栋; 李文选; 兰伟伟
    • 摘要: 循环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相对环保,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无黑水产生,但在开停车过程中,由于炉温控制较低或工况异常时易产生含碳量高达50%的细灰,该细灰憎水,且粒径小于50μm的占90%左右,比重较轻,排灰过程中无法实现密封操作,现场扬尘较大,环保问题突出,采用干法进料干法排灰的气化装置都存在此类问题。陕西延长石油集团与南京大学开展了针对此种煤灰的润湿剂研究合作并获得成功,干灰经润湿后能够形成含15%~30%水分的湿灰,可有效控制煤灰外排时的现场环保问题。
    • 高振东; 袁思杰; 安阳; 吴曼; 王凌云; 郭庆杰
    • 摘要: 为探究化学链气化过程中煤灰及其组分对锰矿石载氧体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制备了昭通褐煤煤灰,以煤灰中主要组分Fe_(2)O_(3)、CaO和MgO等氧化物颗粒配制单一及混合组分的模拟煤灰,在高温流化床反应器中以水蒸气为气化剂进行了系列研究。结果表明:添加5%(质量分数)褐煤煤灰后,合成气产量升高而碳转化率降低,且随着煤灰添加量的继续增多,合成气产量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而碳转化率则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煤灰添加质量分数为15%时,出现最高的碳转化率79.7%和最低的合成气产量0.702 L。Fe_(2)O_(3)组分明显提高了碳转化率和合成气产量;CaO与Mn_(2)O_(3)高温反应生成了Ca_(2)Mn_(2)O_(5),提高了载氧体选择性,使得合成气产量增大;MgO显著降低了碳转化率和合成气产量。双组分及MgO-Fe_(2)O_(3)-CaO三组分模拟煤灰的研究发现,MgO对气化反应进程抑制作用强于Fe_(2)O_(3)和CaO的促进作用,相比于Fe_(2)O_(3)-MgO双组分模拟煤灰,CaO-MgO模拟煤灰对载氧体气化活性的抑制作用影响最大。
    • 贺冲; 白进; 郭晶; 孔令学; 鲁浩; 李怀柱; 秦育红; 李文
    • 摘要: 采用灰熔点仪、XRD和热力学模拟,研究气氛和化学组成对高铁煤灰熔融特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灰熔融温度随铁含量、钙含量或硅铝比增加而降低。弱还原气氛下低钙或低硅铝比煤灰熔融存在明显的初始熔融阶段,熔融过程遵循“软化-熔融”机理,而空气气氛下高钙或高硅铝比煤灰熔融过程属于“熔融-溶解”机理。弱还原气氛下铁含量增加显著促进石英和钙长石熔融,空气气氛下钙含量增加促进刚玉和石英熔融或转化为钙基硅铝盐。弱还原气氛下液相含量随硅铝比或铁含量增加而增加,液相黏度随钙含量或铁含量增加而降低,促进熔融传质;空气气氛下低钙或低硅铝比煤灰中铁存在于含铁固溶体,导致液相黏度高或液相含量低,熔融传质受阻。
    • 赵薇; 李风海; 马名杰
    • 摘要: 在分析煤灰黏温特性影响因素(灰组成、临界黏度温度和灰渣类型)的基础上,阐述了氧化钙对煤灰黏温特性的调控行为,进一步分析氧化钙对煤灰黏温特性的调控机理。最后对黏度预测模型进行了归纳,以期为煤灰黏温特性的调控提供参考;并对煤灰黏温特性的调控机理做出总结和展望。
    • 林黎明; 孟祥龙; 刘敦禹; 金晶
    • 摘要: 运用TGA在CO/空气的氛围下,对灰的循环反应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动力学分析,对灰的循环反应能力进行更深入评价。最后,对灰进行重新造粒并用流化床进行实际应用能力检测。结果表明:灰的表观活化能为27—38 kJ/mol,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反应能力。在TGA实验中,重新造粒获得的载氧体(Ash7-ATP3),其释氧量约为12%—14%,且在多次循环过程中释氧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流化床实验中,Ash7-ATP3的释氧量与TGA实验结果相似。分析每次循环后颗粒质量分数可知,5次循环过程中颗粒大小基本为0.5—1 mm,约保持在97%,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林黎明; 孟祥龙; 刘敦禹; 金晶
    • 摘要: 运用TGA在CO/空气的氛围下,对灰的循环反应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动力学分析,对灰的循环反应能力进行更深入评价.最后,对灰进行重新造粒并用流化床进行实际应用能力检测.结果表明:灰的表观活化能为27-38 kJ/mol,且具有良好的循环反应能力.在TGA实验中,重新造粒获得的载氧体(Ash7-ATP3),其释氧量约为12%-14%,且在多次循环过程中释氧量基本保持不变.在流化床实验中,Ash7-ATP3的释氧量与TGA实验结果相似.分析每次循环后颗粒质量分数可知,5次循环过程中颗粒大小基本为0.5-1 mm,约保持在97%,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