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灾害防御

灾害防御

灾害防御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691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灾害及其防治、植物保护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9篇、会议论文180篇、专利文献11440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灾害学、现代农业科技、农业与技术等; 相关会议65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29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灾害防御的相关文献由1115位作者贡献,包括金磊、本刊编辑部、解琳琳等。

灾害防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9 占比:3.96%

会议论文>

论文:180 占比:1.49%

专利文献>

论文:11440 占比:94.55%

总计:12099篇

灾害防御—发文趋势图

灾害防御

-研究学者

  • 金磊
  • 本刊编辑部
  • 解琳琳
  • 陆新征
  • 何秉顺
  • 刘浩
  • 周玉清
  • 张娜
  • 杨世伦
  • 郑世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何宏林; 魏占玉
    • 摘要: 地震破坏大、危害严重,经常引起突发性巨大灾害,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威胁人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大量震例观测表明,活动断层是产生地震的根源,且地震时沿断层破裂带的破坏最为严重,人员伤亡也明显大于断层两侧的其他区域。因此,活动断层探测和活动性评价是社会建设、经济发展与灾害防御工作中极其重要的基础,是地震危险性和危害性评价的首要环节,它需要解决的是断层“有没有,活不活,深不深”问题。
    • 梁艳
    • 摘要: 前言气象科普是提升全民科普素质行动的重要组成,是以普及气象知识、推广气象科学技术、宣传气象文化等方式提升社会和公众服务能力的一项社会公共性事业。素质提升,教育先行,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中国气象局颁发的《气象科普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校园气象科普活动提升工程。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的特殊性,农村受自然灾害的影响严重,且灾害防御能力薄弱,是开展防灾减灾工作的重点区域。
    • 麦瑞山
    • 摘要: 有效运用雷电定位系统,能够提高雷电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工作的开展水平。基于此,本文由雷电定位系统运行原理展开论述,从雷电灾害预警、雷电防御工程建设、雷电灾害监测评估这几个方面,探析了雷电定位系统在雷电灾害防御和监测预警中的应用,实现了对雷电定位系统的深入分析,希望能够为雷电灾害防御、预警领域的发展提供助力。
    • 摘要: 导言: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水,建设法治水利,我们以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传播法治文明为宗旨,聚焦水资源、河湖、水工程、灾害防御、水土保持等重点执法领域,选取了一些水事案例,回应社会关切,以案释法。1.违法取水案案情简介:2021年10月3日,某县水泥厂私自开凿深井一口,后经群众举报,某县水利局遂派执法人员到现场核实,发现情况属实。10月10日,县水利局决定立案查处。10月11日,县水利局执法人员再次进行现场调查,发现井已凿至260米深,井口直径60厘米。
    • 廖露莹; 谢妍玥
    • 摘要: 根据多年气象资料,基于ArcGIS技术对宁都县暴雨、干旱、低温、高温、雷电等5种常见气象灾害进行了风险程度区划,研究表明:这5种常见气象灾害在宁都县表现较为严重,其中以干旱灾害最为严重。成因分析发现暴雨灾害与宁都县独特的地形与地理位置有关,干旱灾害与降水因子密不可分,而高温和低温灾害分布则由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决定,加之人类活动的影响形成。
    • 谭树亮; 王源; 高翔; 生海迪; 周健
    • 摘要: 为面向行业部门、涉海用户和社会公众更高效地提供海洋灾害应急指挥决策和预警监测信息服务,以风暴潮、海浪、绿潮等灾害为重点,构建涵盖海洋灾害监测监控、预警预报、风险评估和辅助决策的信息化支持平台。信息平台的构建总体采用SOA架构模型,多种服务按分层模式组织,兼顾平台功能与用户展现设计,通过对海洋灾害预警信息智能化汇聚分析和共享传递,实现了灾害事件关联信息的实时接收、分析和传达,实现了海洋灾害防御和决策业务流程全链条信息化管理,提升了海洋灾害应急管理协同联动水平。
    • 摘要: 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发布新修订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发布新修订的《海洋灾害应急预案》(以下简称《预案》),旨在切实履行海洋灾害防御职责,加强海洋灾害应对管理,最大限度减轻海洋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预案》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职责、应急响应启动标准、响应程序、保障措施、应急预案管理和附件7部分内容,适用于自然资源部组织开展的我国管辖海域范围内风暴潮、海浪、海冰和海啸灾害的观测、预警和灾害调查评估等工作。
    • 黄元媛
    • 摘要: 分析2022年河套平原终霜冻过程的环流形势,并对智能网格预报与实况进行对比检验。结果表明:①霜冻天气出现前,500 hPa有一次大尺度环流形势调整,经向度开始加大,500 hPa高度场由纬向型转为经向型,乌拉尔山高压脊发展,西西伯利亚槽加深,在贝加尔湖形成冷涡,受涡后脊前的强冷平流影响,河套平原出现大范围霜冻;②河套平原这次大范围霜冻是由平流降温与辐射降温共同作用造成的,700、850 hPa温度场与高度场夹角达90°,高空冷平流较强,同时地面受冷高压前部控制,天空晴朗微风,辐射降温明显;③智能网格预报和实况十分接近,对预报员及决策气象服务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气象部门精准预报、精细服务,最大限度地挽回了农业经济损失;对农作物幼苗采取烟熏、浇水、喷施叶面肥等保温防冻措施,可减轻或避免霜冻危害。
    • 杜香玉
    • 摘要: 清代云南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以灾害防御、灾害救济及灾害祈禳为主体的传统的灾害应对体系。这一体系以官方为主导,民间力量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灾害防御以仓储备荒、兴修水利、环境治理及修复、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灾害防御为主。灾害救济以官方为主导,如赈济、蠲免、缓征、平粜、借贷、以工代赈及灾后恢复重建;民间则由官绅、士绅、乡绅及义民等开展施粥、施药、施棺、捐资等救济活动。灾害祈禳建立在“天人感应”观及本土信仰的基础上,官方通过祈禳仪式的权威性、神圣性规范民众行为,以达到防御灾害、教化民众、稳定社会秩序、维护统治地位的目的;民间则依托多元信仰进行集体或个体祈禳,有其神秘色彩,也有其积极作用。清晚期,西方科学思潮冲击传统灾害观念,传统的灾害应对体系开始向近代转型,但具有零碎性、片面性及局部性,并未建立起完备的近代化的灾害应对体系,传统的灾害应对体系,在整个近代社会防灾救灾中的主导地位仍无法撼动,这一阶段的灾害应对方式仅是传统的灾害应对体系近代化的一个开端。
    • 周明飞
    • 摘要: 8月10日,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张吉福深入运城市,就河长制、应急防汛、尾矿库安全治理等工作进行调研。在夏县涑水河东张桥段,张吉福实地查看该河段问题整治和进展情况。他指出,要准确把握河湖长制改革发展要求,着力抓好水资源管理、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修复、水工程建设、水灾害防御,为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水安全、水保障、水支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